APP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

2015-04-21孙振晓于相芬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3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

孙 波 孙振晓 于相芬 王 晓

作者单位:276005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

孙波孙振晓于相芬王晓

作者单位:276005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症状(BPS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 AD诊断标准的102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和病史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等生理指标,早晨空腹取静脉血5ml,检测空腹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生化指标,按2007年颁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MS诊断标准诊断MS,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测评BPSD。结果102例AD患者中,符合MS诊断标准者66例,检出率为64.71%。MS组妄想、激越、易激惹检出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MS对AD患者BPSD有影响。对MS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AD患者BPSD的防治。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代谢综合征;精神行为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涉及遗传、环境和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以及不同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1]。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受损症状、神经症状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等,患者在病程中可表现出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2]。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主要表现为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等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MS的发生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关于AD与MS关系的研究,揭示AD患者MS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4]。而有关MS对AD患者BPSD的影响少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对AD患者BPSD与MS的关系进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为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AD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DSM-IV) AD诊断标准[5]。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ore,HIS )评分≤4分[6];②患者最近4周内均未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胺及其他促智药物以及精神药物;③患者均进行头颅MRI或CT检查及血常规、血糖、肝及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排除标准:①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额颞叶痴呆及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如脑肿瘤、脑炎、癫痫、多发性硬化、正常颅压脑积水等所致痴呆;②代谢及营养缺乏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持续性低血糖、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等所致痴呆;③酗酒、药物滥用及其他疾病所致痴呆;④有严重的肢体活动障碍、失语、视听力障碍及其他原因等无法合作者。符合入组排除标准共102例。其中男性49例(48.04%),女性53例(51.96%) ;平均年龄(69.72±7.72)岁;平均病程(4.12±3.31)年;发病年龄(65.54± 7.6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6.21±5.12)年;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7]评分(18.89±3.31)分。本研究通过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患者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发病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等。

1.2.2生理指标入组对象于早晨空腹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身高测量[8]:患者赤脚站立并减去头发的影响,精确至0.1cm;体重测量[8]:患者穿短衣赤脚站于体重秤上,测出的数字减去所穿衣服重量,精确至0.1Kg;腰围测量[8]:被测者双脚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布在双脚上,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上,测量者坐在被测者一旁,将皮尺紧贴身体,但不压迫软组织。周径测量精确至0.1cm。血压测量严格执行血压测量程序[9]:患者安静休息5分钟以上,取坐位,裸露上臂,绑缚好袖带,袖带与心脏同一水平;测压时保持安静;应用水银血压计,放气速度均匀,听诊以柯氏音第一音为收缩压,柯氏音第五音为舒张压,如实记录血压读数,精确到2mmHg(1mmHg=0.133kPa)。1.2.3生化指标入组对象于早晨空腹取静脉血5ml,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

1.3指标定义

1.3.1MS诊断采用2007年颁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M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0],具备以下3项或更多:①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②血TG≥1.7mmol/L(150mg/dL) ;③血HDL-C<1.04mmol/L(40mg/dL) ;④高血压(SBP/DBP≥130/85mmHg) ;⑤FPG≥6.1 mmol/L (110mg/dL)或糖负荷后2h血糖≥7.8 mmol/L (140mg/dL)或有糖尿病史。

1.3.2AD患者BPSD的判定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11]进行评定,该问卷由Cummings等于1994年编制,用于评价痴呆患者12个方面的精神行为症状:妄想、幻觉、激越、抑郁、焦虑、欣快、淡漠、脱抑制、易激惹、异常的运动行为、睡眠夜间行为和食欲进食障碍,由知情者根据患者最近1个月的表现进行评定,每个症状评分≥1分被认为有该症状。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AD患者MS检出情况102例AD患者中,符合MS诊断标准者66例,检出率为64.71%。

2.2AD患者BPSD检出情况102例AD患者中,最近1个月出现BPSD者94例(92.16%)。其中妄想32例次(31.37%)、幻觉27例次(26.47%)、激越47例次(46.08%)、抑郁40例次(39.22%)、焦虑18例次(17.65%)、欣快5例次(4.90%)、淡漠72例次(70.59%)、脱抑制7例次(6.86%)、易激惹42例次(41.18%)、异常的运动行为35例次(34.31%)、睡眠夜间行为32例次(31.37%)、食欲进食障碍4例次(3.92%)。

2.3MS组与非MS组BPSD比较MS组妄想、激越、易激惹的检出率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表2 MS组与非MS组BPSD比较

续表2:

3 讨 论

有关AD患者MS患病率已有一些调查研究。刘斯灵等[3]对23例AD患者调查发现,发生MS者16例,MS患病率为69.6%,而对照组MS患病率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钟小兰等[4]将34例AD患者与68例非AD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发现,AD组MS发生率为41.18%,而对照组为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D患者MS患病率较高。本研究显示,102例AD患者中,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MS诊断标准者66例,检出率为64.71%,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BPSD是AD患者病程中的常见症状。本研究采用NPI对102例AD患者测评发现,最近1个月出现BPSD者94例(92.16%)。单项症状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淡漠(70.59%)、激越(46.08%)、易激惹(41.18%)、抑郁(39.22%)、异常的运动行为(34.31%)、妄想(31.37%)、睡眠夜间行为(31.37%)、幻觉(26.47%)、焦虑(17.65%)、脱抑制(6.86%)、欣快(4.90%)、食欲进食障碍(3.92%)。与Fernández -Martínez等[12-13]报道AD患者BPSD检出率基本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MS组妄想、激越、易激惹的检出率高于非MS组(P<0.05或0.01)。沐楠等[14]对13例MS患者与73例非MS患者分析发现,MS组易激惹、激越症状更多见。提示MS对AD患者BPSD的发生可能有影响,特别是妄想、激越、易激惹症状多见。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常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控制这些症状,应避免选择代谢综合征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如奥氮平、氯氮平等,如确实需要使用,应做好家属知情告知,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未设立正常对照组,探讨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MS发生率的差异性;二是AD患者BPSD的发生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可能涉及基因(受体多态性)、神经生物学(神经生化、神经病理)、心理(病前人格、应激反应类型等)和社会(如环境改变和照料者因素)等多种影响因素[14]。今后的研究应纳入这些因素,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MS对AD患者BPSD发生的影响。

对伴有MS的AD患者,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变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能够降低LDL-C的食物(如植物甾醇、可溶性纤维),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限盐、调脂、降压、降血糖等。对于AD伴发的BPS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纪萍,彭进才,王鲁宁.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危险因素[J].中国卒中,2006,1(10) :700-703.

[2]薛海波,张明园.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7) :404-409.

[3]刘斯灵,郝亚荣,张振涛,等.Alzheimer病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5) :306-308.

[4]钟小兰,周晓辉,苗海军.代谢综合征与Alzheimer病的关系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12) :1150-1151,1155.

[5]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4thedition.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94:147-154.

[6]樊彬,张明园,王征宇,等.哈金斯基缺血指数在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鉴别中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1989,7(3) :131-135.

[7]张明园,Elena Yu,何燕玲.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工具及其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1995,7(A01) :3-5.

[8]赵贵芳,陈旭,管国涛,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流行病学调查[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1) :8-10.

[9]王文,隋辉.规范化测量血压-《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解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1) :846-849.

[10]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 :390-409.

[11]许贤豪.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70-75.

[12]Fernández-Martínez M,Castro J,Molano A,et al.Prevalence of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J].Curr Alzheimer Res,2008,5(1) :61-69.

[13]冯丽君,张楠,程焱,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5) : 334-338.

[14]沐楠,徐世超,常青,等.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 :294-297.

Association between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etabolic syndrome

SUN Bo,SUN Zhen-xiao,YU Xiang-fen,WANG Xiao Linyi Municipal Mental Health Center,Linyi 27600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BPSD)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and metabolic syndrome(MS).Methods 102 inpatients with AD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Basic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demographic information,med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corded,and psych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height,body weight,waist circumference,blood pressure were observed.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detect biochemical parameters,such as fasting blood sugar,serum total protein,albumin,globulin,creatinine,uric acid,triglyceride,total cholesterol,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C).The MS was diagnosed according to criteria defined by Preventive Guideline of Dyslipidemia for Chinese Adults.BPSD of AD was assessed by 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NPI).BPSD was compared between MS group and non-MS group.Results Among 102 AD patients,66 cases met the MS criteria,the prevalence of MS was 64.71%.The rate of delusion,hallucinations,agitation,irritability in M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n-MS group (P<0.05 or 0.01).ConclusionMS influences BPSD of AD.It is helpful to control BPSD of AD by interventing MS.

【Key words】Alzheimer's disease; Metabolic syndrome;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收稿日期:2015-02-25)

通信作者:孙振晓,E-mail: szx.ywk@163.com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86/j.issn.1007-3256.2015.03.003

猜你喜欢

代谢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轻度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护概念的解析
琐琐葡萄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
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HSP70敲低对AD转基因果蝇的神经保护作用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文献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基于信息网络平台对代谢综合征健康管理的胰岛素抵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