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模式

2015-02-10石坚王娟陈天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旧城改造发展模式

石坚+王娟+陈天

摘要: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指出旧城改造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和旧城改造中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意义。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和复兴历程,与我国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历程形成对比,总结出我国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特点。结合近年来我国对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研究成果,尝试对旧城改造中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并详细阐述了各类模式的形成因素、具体措施和相关案例,对旧城改造中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5)01-0021-27 收稿日期:2014-12-12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市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和土地财政为重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中,新区建设盛行。然而一些城市忽视人口和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导致新城建成后无人居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十二五”期间,针对过去30多年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提出了转型发展策略。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才更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也才更能使城市发挥聚集经济的优势,催生创新发展的源动力,这就要求各地方政府将城市发展思路从城市扩张逐步转变为城市结构重组和城市质量提升。因此,旧城改造将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是重中之重,它可以作为旧城改造的触媒,激发并引领整个旧城的改造,这一过程中又涉及中心区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人口调配、基础设施更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将针对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发展模式展开研究论述。

1 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历程

1.1 国外城市中心区发展历程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城市中心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西方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自工业革命至城市扩张时期,集中化的工厂生产使城市发展呈现出大规模扩张状态,工厂在城市中心区的聚集以及解决工人的居住问题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特征,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城市环境的下降,从而引发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发展时期。按照佩蒂—克拉克定律,上述发展转变体现了城市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城市中心区生产制造业迁出、产业结构重组以及中心区空间结构转型是发展的必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特征看,目前我国基本处于城市中心区复兴阶段,同样面临着西方国家曾经面对的中心区职能超载、环境恶化等问题。西方国家经历了中心区更新到中心区复兴历程,从最初的大拆大建、城市美化运动到城市中心区有机更新、注重文脉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城市中心区复兴的方法。在时间节点上,我国目前出现的“城市中心区复兴”晚于西方国家近50年,这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2 中西方城市中心区转型发展对比

自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西方国家城市中心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产业转型等问题,其逐步进入转型发展阶段。该时期,我国城市中心区同样存在转型发展现象。中西方在同一时期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见表2)。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历程存在相同点,但自身又具有鲜明特点。

1.2.1 发展阶段可寻

我国城市中心区发展和转型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可以从西方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阶段中找到自身发展历程大致对应阶段,为我国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提供宝贵经验。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市中心区转型阶段与西方国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做法非常相似:注重城市空间层面转变,忽视城市文脉保留和邻里关系维护。在发展过程中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型经验可以让我国中心区空间转型少走弯路。

1.2.2 转型主体空间特征不同

我国城市中心区空间特征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从中心区人口角度看,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城市中心区转型中,由于小汽车的大量普及,出现了城市中心区空心化现象。而在我国,城市中心区自始至终都是人口高密度聚集区;从土地利用角度看,国外城市为了完成中心区复兴,强调复兴过程中的城市用地混合利用,而我国城市中心区始终呈现出土地高度混合利用的特征。

1.2.3 外部客观条件差异明显

尽管我国城市中心区转型发展阶段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找到对应阶段,但同一阶段全球客观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此外,西方国家在旧城改造中心区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发展增速的减缓,中国经济和城市发展始终呈现高速增长势头。

2 国内外近期研究动态

2.1 国外近期研究动态

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相关研究关注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发展受到的冲击,以及城市中心区人居环境的提升。日本的相关研究则立足于城市灾害频发的实际问题,重点制定城市中心区空间防灾减灾规划(见表3)。

美国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推动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相对稳步缓慢,注重城市空间舒适度、中心区空间转型交通方式构建、文化及地域特色等软层面;日本立足于城市自然灾害频发这一实际问题,从防灾减灾的角度进行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考虑到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日本的做法对我国也具有一定启示。以上三个国家和地区分别从城市中心区转型的不同角度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意义。

2.2 国内研究动态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步重视对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研究,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可将研究分为三类: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的,侧重城市中心区空间社会问题,以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为数据依据,通过生态分析界定主因子,聚类分析划分社会区,建立社会空间结构模型;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侧重城市内外空间研究,使用形态分析方法,依据住宅等物质居住空间分异特征资料,通过划分物质居住空间的类型讨论社会空间的分异特征和居住的隔离程度;以城市空间理论为基础的,侧重城市空间、交通、景观设计研究,以实际方案设计研究为主,通过对方案的介绍、回顾和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设计原则。目前,我国对于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研究方向多样,但各研究方向之间交叉交流较少,一方面受制于研究主体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受制于学科的分离。

(2)城市实证模型建构较少。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技术的应用,有学者使用GIS技术进行旧城城市中心区空间开发容量研究,以及城市中心区空间范围界定研究,也有学者从城市中心区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入手进行研究,但总体而言,研究数目不多,研究深度不够。

(3)对发达国家的理论介绍较多,自身理论建构较少。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但我国城市中心区的特殊性决定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心区转型理论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我国,我国学者应立足于实情,构建自身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理论。

3 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模式

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需要“城市触媒”的创建,它类似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用于加速和引领整个城市空间的转型。城市触媒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公用建筑、交通枢纽、景观地标等。从本质上说,城市触媒是对人及其活动能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场所,由此产生高强度的聚集效应,其结果造就了众多的商机,此时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包括商业、房地产业在内的各种资本的自发进入,进而引发“城市触媒”周边地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本文根据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中城市触媒的构建提出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的四种模式:空间功能置换、区域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嵌入、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引领,并将列举每类转型发展模式下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案例。

3.1 空间功能置换

从城市和土地经济学角度出发,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与中心区地租密切相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区逐步由付租能力较差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被付租能力较强的商务、商业及服务类用地所替换。伴随用地性质的转变,城市中心区产业逐步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根据我国城市中心区社会空间分异调查显示:城市中心区私营业主及个体人员群体尤为集中,其次产业工人与社会管理者群体同样相对集中。从上述转型动力出发,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模式可采用商业价值主导型,通过商业活动的开发引入,重新塑造城市中心区活力点,刺激和带动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型。

具体做法为:通过不改变原有老建筑外观,改变其内部结构功能,为更新区带来活力;或通过构造新地标重新刺激更新区活力,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原有更新区建筑质量较差的区域。近年来,我国在产权公平方面努力探索科学性的评估体系,平衡居民和开发商的利益,减少强拆,保证了城市中心区转型的进行。

3.2 区域环境改造提升

改善生活环境是我国政府实施旧城改造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原因。在中心区空间转型区域环境改造提升过程中,可依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罗杰·特兰克西提出的“三理论”原则。

“三理论”是指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场所理论(Place Theory)。其基本思路是: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地面实体与开放虚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引进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考虑人性需求,文化、历史及与自然的关系,注入自己的联系理论以线连接各元素。该理论在城市中心区转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为:首先从图-底理论的角度,分析中心区建筑和空间形态,其中道路和用地就是空间和图形的关系;然后通过联系理论,重新组织建筑和道路的关系,调整建筑体量和道路空间尺度;最后通过场所理论,从人的角度出发,定义中心区功能,强化中心区文脉,创造适合人使用和交往的城市中心区空间。

3.3 基础设施嵌入

对于较大规模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项目,可以从基础设施嵌入的角度出发引领整个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线性基础设施,例如公交系统、地铁、轻轨、高速公路等,可以有效地将沿线的功能串联,为原有城市中心区增加人气;环形基础设施,例如,城市中心区立体连续步行系统、滨水环形步行系统、自行车环路等,可有效连接原有城市中心区内部空间,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并成为有机整体。

需要指出的是,在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基础设施构建中,应注意人与生态的协调。上世纪50年代,美国波士顿兴建的穿越市中心的高架快速路,尽管暂时性复兴了城市中心区,解决了城市中心区城市交通问题,但后期由于其对城市肌理的破坏以及造成的社会问题,使其不久便成为阻碍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因素,例如:切断了城市与滨水空间的联系、限制了附近区域的日常社会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波士顿重新利用下穿式道路取代地面道路,改建形成罗斯肯尼迪走廊,从而重新带动周边衰变地块的空间转型。

对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引领城市中心区转型的方法,我国缺少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但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大潮流看,这是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必然发展模式。对于我国而言,这方面的方法和摸索应注重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实践产生适应自身国情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3.4 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引领

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经历过新建大量商业街区、超大购物中心等阶段,其结果是否定了城市历史和城市地域特色,过分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和合理性。受上述发展历程的启示,我国旧城改造中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应注重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的保留。在此,我们引入城市意象的概念: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为了避免中心区空间转型后失去特色和个性品味,应该适度保留和延续固有的建筑和街道特色。保留的含义十分广泛,并不仅局限在形式上,它包括城市的建筑细部、色彩、尺度以及商店类型、经营模式,甚至字号、路名和标志。

事实上,国内在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中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西安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完整的保留了旧城城市中心区的肌理和空间结构,通过开发强度的控制,对其进行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多种形态的商业开发。但是,在我国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中也存在“过强”和“过快”的行政干预。例如,北京市为了迎接奥运会启动的前门大街大栅栏地区的保护和整治工程,原有的部分中心区遗产得到了“急速”的“再生”,而另一部分却因此“死亡”。一些老北京人对该地区的改造失望,认为大栅栏失去了原有的城市意向和风味。

此外,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还可以从创意产业的引入出发。创业产业的引入需要包括三个方面:设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设计者需要设计出符合时代品味的产品,例如艺术品、工业品或小说、影视作品,城市需要提供吸引点吸引他们在此生活;生产者需要生产设计产品;消费者需要拥有生活品味和追求,消费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是当地居民也可以是旅游者。创意产业为主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应该将城市形象、城市规划和建筑联系起来。高品质的建筑、居住、商业、广场、景观大道等为此提供物质前提,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空间增长活力点,诸如咖啡厅、商店、餐厅、俱乐部等同样不可或缺。纵观全国,北京市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中创意产业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这与北京城市中心区的文化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先发优势密不可分。尽管发展创意产业是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好方法,但该方法需要转型地区具有较强的文化基础、人力支持以及创新传统。目前我国许多二三线小城市同样提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模式,但由于缺乏发展的客观条件很难成功。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应综合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转型发展模式。

4 结语

旧城改造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旧城改造中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是旧城改造的关键,直接影响旧城改造的整体进程和效果。旧城改造中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模式是在旧城改造中物质空间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上述分析的4种常见类型,尝试为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规划实践提供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探索新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模式和研究各种模式的操作手法,以提高我国城市生活环境、实施新型城镇化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参考文献:

1.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California:Mcmillan.1957

2.田艳平.旧城改造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人口学报.2012.6

3.Wayne Attoe.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ies Architecture——Urban studi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4.(德)克里斯塔勒著.常正文 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商务印书馆.2010

5.臧佳明.基于嵌入式城市设计理念城市中心区复兴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0

6.Roger Trancik.Fi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 Design.New York:John Wiley.1986

7.Kevin 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MIT Press.1960

8.张杰.“大事件”下旧城遗产保护“门、槛极化论”的文化分析: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旧城遗产保护研究.城市规划.2009.10

9.郭培宜.北京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北京城市规划.2010.05

10.蒋慧.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空间特征研究.西北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石坚,天津城投集团高级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

王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陈天,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猜你喜欢

旧城改造发展模式
浅析旧城改造中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措施
浅析新时期下旧城改造的措施
律师服务城市危旧住宅区改造的创新思考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
公共政策视角下旧城改造的思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