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几点思考

2014-11-11马明超

黑龙江史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党群关系新时期思考

[摘 要]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的根本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之中,紧紧地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这一切,保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时处理党群关系的最成功的经验。但是,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受着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面临着新的变化。因而,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来进一步密切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党群关系。

[关键词]新时期;党群关系;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的理念主要是基于总结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并意识到国内外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时候很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各种问题的经验教训时所提出来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与以前有很大的差别,新的矛盾和新的任务都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改革开放使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社会中各种矛盾就会随之产生,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矛盾的聚集期,此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就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党群关系才能呈良性发展的态势。

(一)牢牢扭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把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既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核心内容,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而言,生产力不发达和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有资料显示,按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算,中国仍然属于低中收入的国家范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要有科学的理念。首先就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以往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不仅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严重的后果,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和身心健康。在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新的矛盾,新的情况的时候,通过对以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必须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不能只是像过去一样只是单纯的追求某一目标而不计后果的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健康的发展。其次,不能通过单纯依靠GDP来衡量我们的经济发展。GDP作为一个国际通用的统计指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个指标也并非很全面。GDP不能很好的反映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很关键的一点是,GDP在衡量指标的时候对资源消耗发展时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无法估价的,对整个国民的分配问题也是不能充分的反映,这样就不能更准确反映国家在发展时的协调性。许多地方的领导人的头脑里仍然存在单纯追求以GDP增长为中心的概念,结果导致许多矛盾的出现,从而导致了群众对领导的不满,进而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归结到党的领导上,从而影响了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影响力。所以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注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注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形。如果把这些不协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发展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当发展的协调出现很大的偏差的时候,就会出现社会公正方面的问题,接着发展下去,就会造成群体事件的不断发生。坚持协调发展,首先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物质生活方面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政治生活方面,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真正落到实处;在文化生活方面,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其次,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第三,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通过上述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分析的很透彻,并在加大努力缩小这一差距,通过政策对落后地区进行扶持,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一个崭新的形象。

二、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群众利益

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团结人民群众,并在协调群众利益的础上更好的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的拥护党的领导,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后盾的根本所在。但是,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随着各种观念的更新,党员干部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党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协调各方的利益,从而更好的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在改善民生中协调利益关系

一个社会要保持和谐稳定,必须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从而产生普遍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就当前来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损害了一部分群众的利益,所以做好利益协调是必要的。首先就是要在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着手。一是教育问题。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面对现在好多地方出现的“上学难”的问题,党和政府也在极力地解决,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二是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二)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说话”

一个合格的政党必须能够做到“下情上达”,必须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及时的采纳,做出相应的措施,保障基层意见的顺利实施,让人民满意。而这个过程看似容易,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困难。基层群众的意见很难完完全全的传递到上级,每个级别有所保留的汇报,这样,最高级别的组织就很难去很好的按照民意去办事。除此之外,我国的公民在进行利益诉求的时候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经济条件好的群众,在进行利益诉求的时候通过各种关系进行,可以施加压力或者贿赂。而经济条件不好的群众,在进行利益诉求的时候,一旦很难达到满意,就会出现很多不和谐的事情,往往采用群体行动来表达利益诉求,导致社会不稳定。建立群众表达利益的渠道,从党的方面来说,要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要想建立一条通畅的利益诉求渠道,必须要把系统弄清楚。有了一条好的渠道,群众的利益才能更及时、准确得到保障,这样有利于群众相信政府、相信党,有力的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的就是脱离群众。这个清醒而深刻的论断,振聋发聩。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只有如此,党群关系才能和谐,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

(一)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党的十八以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在十八大胜利闭幕的几个月时间里,很多腐败官员纷纷落马,必须坚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狠狠打击腐败分子,这是我们党同腐败分子最直接、最近中的较量,丝毫不能放松。

(二)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为人民谋利益

腐败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权力寻租”。一个本应该有监督体制的东西,一旦失去了他的绳索,后果可想而知。权力也是如此,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腐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决反对个人独断专行;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谈话、诫勉、询问、质询等制度,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新途径新办法,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资源密集领域的监督;加强群众监督,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信访举报工作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加强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开展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和建设性监督,及时处理和回应新闻媒体及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只有做到以上的这些,才能真正的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四、发挥新兴力量在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

(一)把互联网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极强的社会,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执政党来说,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资源为人民服务,通过便捷的途径了解民意,从而加强党群之间的关系。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党和政府决策与社情民意的上通下达,它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群众声音的传播能够有效互动、畅通无阻和快速及时。一些国家执政党运用互联网的实践表明,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信息传递是适时、双向、互动的,浏览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递者,党和国家各个基层单位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与外部单位和民众加强联系。互联网互动、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正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党和政府对群众工作的要求相契合。善于用信息网络手段,加强党组织、党员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对于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上开展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高效快捷及时,这样才能为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根据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出科学决策。因此,通过网络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群众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存在的难题,为群众提供一条直接发表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的便捷途径,从而有利于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及时处理某些突发事件,通过沟通和疏导,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对策建议,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实践中,应当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在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体上,把体现党的主张同反映群众的心声和意愿统一起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表达利益的权利、表达机会;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表达。同时,要通过协商、劝说、宣传、解释等方式,使群众与有关部门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彼此沟通。现代社会中信息整合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群众在意识上的深刻变化,要求党和政府工作人员转变“官本位”、“权力私有化”观念,从原来的领导管理向服务方向努力,要求党和政府工作人员把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摆在中心位置,认识到手中的权利是受群众的委托,决策的制定要符合群众的意愿和社会的要求,施政应以群众的利益和公共的利益为出发点,必须自觉地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与沟通,把引导群众、组织群众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二)发挥好民间组织在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

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与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共产党自身的努力以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以工、青、妇为代表的人民团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他们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帮助中国共产党倾听群众的声音,并把群众的意见上传,这样便使共产党在战争时期多了一条与群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工、青、妇为代表的人民团体依然担当着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的角色。进入到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阶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工、青、妇等传统的人民团体以外,各类新的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现在民间组织有数十万个,有备案的超过100多万。民间组织除了在数量上有了显著的增加,民间组织覆盖面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其存在的领域囊括了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等。民间组织不仅覆盖着广泛的领域,在每个领域的影响也不断的加深。中国共产党如果想更加密切的联系群众,必须与各类民间组织处理好关系,必须依托民间组织很好的群众资源。但是,民间组织在中国有着很特殊的发展环境。如何能够在新时期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更加积极的引导各种民间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和谐党群关系努力,中国共产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各级党政机关应当正视民间组织的存在,为各类民间组织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其次,积极引导各类民间组织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引导民间组织的积极有效的社会活动,充分的发挥其“正能量”;再次,依托于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的依法治国的体系,使得民间组织在体系内发展,也就是制定各种针对于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让其在保证合法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活动;第四,争取吸收民间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来源于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3.htm

[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012年),来源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9/c_113727204_3.htm

[3]李鉴修.新世纪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4(2).

作者简介:马明超(1986-),黑龙江伊春人,新疆师范大学中共党史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党办。

猜你喜欢

党群关系新时期思考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当前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