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犯焉识》与《归来》对伤痕的不同讲述

2014-10-21张雪辉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伤痕

张雪辉

摘 要:“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后伤痕时代”仍有人在不断地探索如何讲述那段历史,那段记忆。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将政治与人性的对撞置放于历史与爱情的交融中,在温情与浪漫中消解坚硬与宏大;张艺谋的《归来》从“伤痕依然存在并且难被治愈”的角度讲述了“文革”带来的伤痕以及那段历史的尘封,企图唤起记忆,唤起责任。

关键词:《陆犯焉识》;《归来》;伤痕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1]布里恩·汉德森这句话十分有趣,“文革”已经远去,“伤痕文学”也已成为文学史上的过客,但关于这段历史的讲述却从未停止。“后伤痕时代”仍有人在不断地探索如何讲述那段历史,那段记忆。

谁也无法否认文学与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本不能简单对比,但当改编发生时这种情况还是无法避免。但本文不对《陆犯焉识》与《归来》做简单相较,而试图从文学与影视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角度出发,论述当下时代对伤痕的不同讲述。

严歌苓于2011年出版的《陆犯焉识》以其祖父为原型,讲述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陆焉识在时代裹挟下的人生际遇。时代与政治相撞,形成的巨大漩涡将一切人事湮没其中,陆焉识只是沧海一粟,却透过其人生命运、家庭情感的种种遭遇折射出那个年代的满目疮痍。

一、 政治与人性

“陆犯焉识”这个名字就很有意味。首先,“陆犯”指明他是一个犯人,其次他才是一个叫“陆焉识”的人。他犯人的身份凌驾于他作为人的个体之上,而这“犯”从何而来?纵观全书也没有找到他犯罪的最终根由,有的只是一次次荒诞的加刑。残酷的政治斗争使一个人成为罪名不明的犯人,这是对人性、人权的极大压迫。

既然书名叫“陆犯焉识”,必然会讲到身陷囹圄。严歌苓是讲故事的高手,也是很懂现代小说技巧的。一上来就是残酷的西北荒漠劳改农场,紧接着出场的就是这个叫“陆焉识”的犯人,一个外号“老几”的“反革命”。这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劳改犯人,他以结巴伪装自身以便于察言观色看人下碟。他不相信任何人,他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是严寒、饥荒、劳累最难杀死并且将会一直活下去的人,他冷漠无情,面对对他有恩情有好感的梁葫芦被“加工”他也无动于衷,即使中途善念一闪,却最终沉默不语。他学会了巴结、贿赂管教干部,一切以自身利益为重,总之这就是那个叫“老几”的老犯人。然而他又不仅是“老几”,他还是陆焉识,是才华横溢会四国语言,会打篮球、马球、板球,清高良善热爱自由胜于一切的知识分子陆焉识。青年时代的陆焉识因不满包办婚姻而出国留学。在美国的几年是陆焉识一生中最自由的时候,此时的他风流倜傥、慷慨潇洒,有一众“红粉”,归国途中为自由不再而热泪盈眶。归国后做大学教授,继续秉承一贯的自由思想,有自己的底线原则,面对昔日同窗也依然不借论文,即使曾花费一月零花为其配昂贵眼睛。不加入任何派系,坚守知识自由,即使出手反击,也只就“文”论“文”。然而正是这种对自由的坚守使他陷入一个又一个漩涡,直至被政治裹挟。

严歌苓在讲述犯人“老几”的同时,不断地闪回到“陆焉识”的时代,让“老几”与“陆焉识”交错而来,两相对比,将一切变化明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从“陆焉识”到“老几”,从一个秉承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到一个“无节操无下限”的结巴犯人,这是一种怎样的转变,又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转变?最直接的因素当然是监狱,是二十多年的监狱生涯。监狱是最讲适者生存法则的,人要活下去就不得不改变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然而陆焉识并没有犯确切的罪,最多也就是那个年代最普遍的“因言获罪”,并且历次加刑荒诞至极,第一次是因为办理陆焉识案件的公安局长被定为反革命,他所审理的所有犯人全被加刑,之后陆焉识在法庭上位自己辩护,直接“辩”为死刑,直至最后被“特赦”也没有对二十多年的改造做合理解释,无罪而被监禁劳教二十几年,其背后也只能是迷狂的政治,从这个角度看,严歌苓有明确的政治批判。然而她又自有其高明之处,将政治与人性的对撞置放于历史与爱情的交融中,在温情与浪漫中消解坚硬与宏大。

二、 历史与爱情

那段历史已被不同的作家以不同的方式讲述过多次,严歌苓却还能推陈出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严歌苓以女性特有的温情与细腻讲述了一段传奇感人的旷世之恋。相信这段恋情给相当多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陆焉识对自由的追寻使他具有了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然而也正是这一点使他不断推开包办婚姻带来的结发妻子冯婉喻,先是留学国外做花花公子,归来后逃避家庭,去重庆后直接出轨,他的前半生都在以自由的名义推开婉喻,直到失去自由,他才懂得了婉喻,懂得了自己对婉喻的爱。从农场出逃是他对婉喻爱的明证,回到上海却只能远远看着婉喻,而最终的自首也都还是因为爱。之后的劳改岁月就是凭着对婉喻的思念与回忆支撑下来。平反后,只想与婉喻再续前缘,却发现婉喻失忆,他们永远是错位的爱情。而婉喻呢,婉喻一直深爱着陆焉识,从结婚开始,为了他,她可以大胆卖恩娘给的首饰,可以忍受恩娘的欺负,可以长途跋涉几天只为探监时的几分钟,可以在监狱外独自留守七八天只为在转狱时看他一眼……直至最后失忆,她唯一记得的还是等焉识归来。

就是在这样的爱情中,他們走过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反右运动再到“文革”,直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风云变幻的时代大事消隐在两个人的爱情中,成为他们旷世奇恋的模糊背景。讲述重点当然是知识分子的时代境遇,然而她将宏大历史渲染成迷蒙墨迹,在这之上浓墨重彩画出一曲爱情悲歌,讲述的是另一种“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在别样的温情与细腻中展开对时代与政治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书写。

2013年张艺谋的《归来》上映,影片截取了《陆犯焉识》中的最后一部分,即陆焉识在“文革”之后从大西北荒漠归来之后的故事。

在中国,文革依然是禁忌,《归来》的上映,似乎意味着这种禁忌的松动。然而整个故事都围绕陆、冯之间的爱情展开,陆焉识与冯婉喻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对彼此的爱情和守候。所以《归来》看似在利用历史讲故事,但其实又在小心翼翼地回避着历史。“此次张艺谋导演归来,策略是套用标准的文革历史模板(虚化的背景,几个孤零零的符号),几乎不带历史脚注地讲述一出家庭情节剧。”[2]的确,《归来》反映出的文革是一个空洞的文革,除去我们熟悉的某些文革符号,在这方面几乎毫无拓展。开场时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吴清华”、一些耳熟能详的文革用语、标语,张艺谋用这些搭了一个文革的架子,看起来很完整,但内里空空如也。当然,《归来》也有对文革和“极左”政治的批判,如女儿丹丹对父亲的出卖,李主任说的“相信组织”,“方师傅”对婉喻的伤害等等,但这些都在观众意料之中,毫无批判力度,这也是许多人对《归来》失望的原因。

张艺谋如此小心翼翼,也可看出在如今的环境中,要讲述中国当代史是多么困难。但要说《归来》是躲在人性背后以避开历史的追捕,那就是没有看懂《归来》,也没有看懂张艺谋。影片题为“归来”,难道仅仅指冯婉喻在等待陆焉识的归来,以及陆焉识在渴望冯婉喻的归来吗?当然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影片中冯婉喻是中学教师,深爱丈夫;陆焉识是老右派、当过教授、会法语会弹钢琴,除此之外,并无更多身份信息。然而细思恐极,陆焉识的“右派”身份缘何而来,冯婉喻为何失忆,为何心心念念陆焉识却不记得陆的相貌?影片中“心因”这个解释难免牵强,她遗忘的难道不是那段残酷的历史和带来的创伤吗,陆焉识竭尽全力希望唤回的不也是那段记忆吗?然而那段记忆却还被封存。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历史的苦难只有在它被记忆的时候,才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思想资源,以及必要的前车之鉴。然而在《归来》中,那段记忆最终也没有“归来”,影片最后,是冯婉喻坐在车上,陆焉识站在她旁边,手举着写“陆焉识”的牌子,在漫天冰雪的火车站等待“陆焉识”的归来,镜头慢慢后拉,直到两扇铁栅栏的门关上,“陆焉识”与等待他的人被分隔两端……

张艺谋的结尾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他突破了一般意义上“苦难结束,光明到来”的套路,而从“伤痕依然存在并且难被治愈”的角度讲述了“文革”带来的伤痕以及那段历史的尘封。影片最后的沉默给冯、陆之间的爱情渲染了浓郁的悲凉,这不是句號,也不是叹号,至多不过是省略号,因为“再伟大的爱情也无法疗救因为特殊的社会政治生态而造成的精神伤害,失去的永远不会归来”。[2]雅克?德里达说:“唤起记忆即唤起责任”。[3]意思是说,记忆需要被唤醒,否则它就难以从沉睡中醒来,而唤起记忆就等于唤起责任。其实反过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只有责任才能唤起沉睡的记忆。这句话用在张艺谋身上是合适的,不管他用了怎样的框架,讲了怎样的故事,最终他都在尽自己的责任,唤起记忆。不可否认,记忆已经成了这个时代每一个还有良知和责任的人的首要精神难题。

参考文献:

[1] 布里恩?汉德森.《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当代电影,戴锦华译,1990,3.

[2] 陶东风.被抽空了社会历史内涵的爱情绝唱——也谈电影《归来》对《陆犯焉识》的改编[J].当代文坛,2014,05:11-14.

[3] 雅克?德里达.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第1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猜你喜欢

伤痕
那个人
灯自己是伤痕 [外一首]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跳脱坐井 不落窠臼
新“伤痕”主义视角下的当代青年群像
论“伤痕美术”
是雾,不是纱布
A hole in the board
大画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