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动漫设计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4-10-21汤研

职教通讯 2014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创新

摘要: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动漫作品,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激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动漫设计专业;教学探索;创新

作者简介:汤研,女,江苏邗江中等专业学校讲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30-0040-04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的核心灵魂。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参观中关村科技创新成果后指出:“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他特别指出,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1]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中职教育根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中职计算机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其动漫设计专业中的Flash动画制作的教育也必须实施一系列的改革,重点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是动漫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学会欣赏、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的目的。课程任务是通过学生对flash软件的学习并在已经掌握的专业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软件进行作品创作。因此,在中职动漫设计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动漫作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它在人的学习、工作等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一个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逐渐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开拓者。

在省示范专业验收展示课中,笔者通过播放动画片《昆塔:盒子总动员》片段进行课前导入阶段,学生看完之后很激动,他们享受到了观影的愉悦,也为国产动画感到兴奋。笔者随即趁势介绍这是中国第一部用微缩模型实拍加CG動画技术渲染的3D动画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运用云计算技术制作的国产3D动画巨片。[2]影片从前期剧本创意到后期制作合成,完全等同好莱坞标准流程,并自主研发KMOKE9轴全自动逐帧拍摄设备,运用多项国际领先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立体影视拍摄和CG制作技术,使电影具有极其震撼的视听效果。美到心醉的画面和栩栩如生的故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生间观影后的语言互动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关注本课的学习内容,激活了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欣赏作品创意,培养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不断突破思维局限、不断创新的结果。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必须通过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的正是具备一定文化理论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他们是将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创新教育,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才能促使科技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有报道称,中国的动漫产业之所以落后,归根结底还是输在创意上,输在缺乏有创意的人才上。“动漫行业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3]中国动漫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郑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几乎所有搞动漫的都在阐述一种观点:“创意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很难去解释它,但一定是另类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有人举例说,“一个动物撞到墙上,在动画表现上通常用把墙撞个窟窿或者是动物头上起个包去表现,但是《猫和老鼠里》里面却是撞成了一张纸,然后再复原。打破常规,又合情合理,这就是创意。”国内创意人员缺乏,因此,现行动漫的专业教育创新意识教育亟待加强,作为中职计算机动漫专职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动漫教学实践中,笔者曾经设计过如下的优秀动漫欣赏教学环节:(1)新课导入。播放动漫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引导学生关注片中动漫人物的关系以及此则公益广告宣传的目的;(2)自主学习。安排学生上网查询此则广告相关信息,了解广告创意设计者相关介绍、设计背景、设计意图、设计过程等;(3)交流合作。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所得信息;(4)总结汇报。选择相关小组代表总结汇报信息。

小组A:这是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征集创意、经过包装制作后首条播出的公益广告。这个关于“Family”的动漫广告温暖了千万个家庭,温暖了整个中国。公益广告的创作者叫张德元,是一名刚毕业没多久的技校学生。

小组B:创作这则公益广告的初衷,设计者张德元的理由有些奇特,“看了《功夫熊猫》、《花木兰》之后,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又有了一种冲动——是不是也可以将外国文化中的元素用于自己的创作?”最终,一直想表达对于家的热爱的张德元将目光锁定在了英文单词和字母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特质,很多人都对FAMILY这个英文单词做这样的理解——‘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而我希望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来挖掘这个外来词的中国内涵,于是就有了作品中将字母幻化成大树、拐杖、雨伞等形象。”[4]

小组C:2008年高考失利,张德元固执地选择了一所私立电脑学校,报了一个亲友们统统认为会“打水漂”的梦幻专业——影视动漫。在结束FLASH软件的学习后,谋划着出作品,张德元借一次动漫大赛的契机,利用课余时间对FALSH动画短片《FAMILY》进行了一次大幅度改动及完善,并将其更名为《爱的表达式》。

(5)评价点拨。教师就活动情况反馈、评价、点拨,教师总结:大众中永远蕴含着真知灼见,有良知与责任感的公民总能发掘出创意的闪光点。优秀的动漫作品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同学们应该从优秀作品欣赏中,激活创意的灵感。(6)教学反思。欣赏作品的选材至关重要,以动漫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为动漫欣赏教学活动主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拓展创新思维。

三、分析作品设计,拓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动漫设计的灵魂,也是设计作品的生命。1989年2月,著名漫画家,日本动画片奠基人手冢治虫辞世。宫崎峻在悼念手冢治虫的文章中说:“作为动画电影作家,不能只把手冢治虫奉作圣贤简单了事。而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把手冢治虫当作不断超越、挑战的对手。我不能说自己已经超越了手冢,但自认为寻找到了不同与他的方向。挑战并诀别手冢的作品从而制作出新样式的动画,也许正是手冢所期盼的。”[5]由此可见,宫崎峻的成功的秘诀在于,不仅要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的丰富知识经验,还要敢于超过他们,在他们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造。宫崎峻先生的动画作品叙事宏大,表现人类社会生死存亡的主题一直贯串其中,从此可以看出宫崎骏老先生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还有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关切与忧虑。他一直在反思着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给他的电影注入了区别于其他浅薄的娱乐性动画的思想深度和人文思考。宫崎骏电影的艺术特点在于精细写实的背景设计,流畅优雅的动作线条,以及并不局限于民族特征的造型。他常常借助东方神怪故事,却常常探讨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经济、政治和环境等。所以他的电影改变了动画电影的种种狭隘的认识以及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的固有动画片的定位,他的创作已经跨越了观众层次和年龄的区分,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他在创作丰富想象空间的同时,赋予作品及其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题,从而使动画达到了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将动画上升到人文的高度,并展示了他契合时代脉搏、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考虑。

动画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风格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有木偶动画、泥塑动画、剪纸动画各式各样,甚至到现在的三维动画,还有数字动画的应用。有一类动画片可以说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动画艺术创新思维。它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法,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動的水墨画影像的动画片。其中以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为杰出代表,它取材于中国水墨画的水墨动画,奠定了动画的美术水准。加上古筝、琵琶声的悠扬,共同勾画出了优美抒情的水墨世界,无不散发着中国的韵味。人们观赏后会发现,原来水墨动起来是这般的优雅。这部动画片打破了动画单线平涂的模式,意境优美、气韵生动,获得了多个国际大奖,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优秀的水墨画,慢慢的沉浸在了动画片的意境中,让那份意境更容易感觉到它的存在,在以后的水墨作品中还有《牧笛》、《山水情》等,更是把水墨动画发挥到了顶峰。

创新思维的基础就是开放的心态,能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流行的新的艺术思想和设计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基础,更多增添流行的动漫作品,让学生分析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将来的专业发展。

在欣赏分析优秀动漫作品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介绍作品的设计意图、设计构思和设计技术等,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观点,使个性尽情发展,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四、科学多元评价,促进创新发展

学生的创新必须要有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于教学方法之中,也体现于课堂教学评价之中。因此,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影响着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每位教师都必须努力科学优化课堂学习多元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一)优化评价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创新意识不单是一种智能特征,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宽松环境。在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心灵才能被唤醒,产生创新的欲望。

1.教师要注重有效的激励评价。中职学生往往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自信心不足,作为教师更应尊重学生,关心、赏识学生。如有位学生分析动画人物时很有创造性,教师可用惊讶的语气鼓励:“你的想法的确胜人一筹,有独创性。”教师可以相应微笑着点头,竖起大拇指。

2.激励还应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因人而异,不使用同一标准。动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过程。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正视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尊重他们的差异,倡导发挥个性特点,展示各自的特长。教学中应避免给学生定太高太难的要求,要提供给学生选择不同学习内容与创作方法的机会,让学生取己所需,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独特的作品。

3.鼓励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也应是学习者。学生需要学习,教师也需要学习,两者在知识层面上是互为增益的。课堂上教师可评价学生,学生也可评价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笔者时常将自己的示范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作品进行评价。

4.鼓励学生给教材“挑刺”。课堂上学生如果对既存的一切信之如神,不敢越雷池半步,必将严重阻碍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学习评价应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例如,制作“对联展示”效果时,教材中是采用形状补间动画与遮罩层动画完成的。学生就提出新的做法,用动作补间动画与遮罩层动画也是可以完成的。并且提出对联的阅读应该是由右向左的顺序,而教材中是由左向右展开显示对联,应该重新调整。他们的思维是如此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中创新的欲望将更强烈。

(二)把握评价契机,激活学生创新意识

创造力人人都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如能巧妙把握评价的契机,恰当地把握评价的火候,就可能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多向思维。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造才能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及时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另辟蹊径,提出有新意、有创见的回答。这些都是学生自我努力、积极思考、获得成功的标志。教师若能把握这个极佳时刻,很快作出及时评价,将会使创新的意识更加活跃,创新的火花熊熊燃烧。

2.延迟评价。课堂中,当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与设想,他们的质量显然有所差异。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给出评价。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分析、验证,然后再讨论交流,让各种想法有效地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6]在此过程中运用延迟评价,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乐于探索中自主发现、相互启发,从而获得了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

(三)丰富评价形式,拓展学生创新空间

素质教育的评价强调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矫正,增强反思智慧,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从而拓展他们的创新空间。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可采用以下3种形式。

1.个体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想一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再现认知过程,学会自我评价。如在“转轴与手写字动画”案例教学中,分组后让学生独立分析设计并创建动画,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小组中交流。欣赏其他成员的作品,比较后谈谈自己作品的成功之处,以及其他作品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如此设计,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锻炼了他们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了自评能力。

2.集体的相互评价。创新需要合作。在“制作歌曲MTV”案例教学时,由于这个任务比较大,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小组中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的分解、分析、设计,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各个小任务,再将各个任务有机组合起来,最终完成整个案例的制作。在评价作品时,学生在合作中自我评价,获得了自主发展,鼓励了求异思维,开发了创新潜能。

3.互动的创新评价。创新需要互动,评价也要营造创新氛围,创建形式多样的互动评价平台,可以有效实施创新评价。笔者在指导第七届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动漫Flash作品剧本时,将学生作品上传至校园网中的“文明风采”Flash作品剧本专题网站,通过评委打分与公众投票相结合的方法,遴选出最佳作品,参加最终比赛。公众的投票留言,评委的客观评价,自由而真实,让参赛学生受益匪浅。互动的开放评价平台建立的目的就在于推广应用Flash教学。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作品进行动画教学开放评价,这也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拓展,也更能够直观有效地实现Flash创新教学交流与实践。

总之,中职动漫专业课堂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毕业生适应动漫产业的变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实施创新驱动不能等待观望懈怠[EB/OL].[2013-10-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01/c_117582862.htm.

[2]新浪娱乐.资料:电影《昆塔-盒子总动员》基本资料[EB/OL].[2013-07-23].http://ent.sina.com.cn/m/2013-07-23/13593970578.shtml.

[3]新华网.动漫产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阿斗”[EB/OL].[2013-05-14].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5/14/c_124707874.htm.

[4]光明网.贫家少年创作公益片“FAMILY”[EB/OL].[2013-07-24].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7/24/content_1834097.htm.

[5]东衢的BLOG.試评宫崎峻90年代的动画电影制作[EB/OL].[2014-03-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5d32f0100074r.html.

[6]舒永珍.让课堂学习评价丰富多彩[EB/OL].[2014-04-10].http://elearning.teacher.com.cn/cms/detail/articleDetail.action?project=1162&toolsId=5&pageType=class&blockId=2015&toolsContentId=15121.

[责任编辑陈国平]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