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体育“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014-10-21周仲余

中学时代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践与研究职业学校有效教学

周仲余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设计思路,本文作者以职技校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落实抓好在校职高生学习兴趣、爱好、习惯的养成,建立“有效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职业学校 有效教学 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新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发的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基本观念、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嵊州市职技校高一6个班学生(表一)

2.研究时间: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

3.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并分析本文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2)调查研究法:对本文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实施情况调查(表二、表三)

高一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顺序统计(表二)

高一学生喜欢的田径运动项目顺序统计(表三)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的理念原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活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四、研究过程

1.实验班分组情况。由表(一)可知,学校班级内授课人数相对平衡,选择小组长容易有效教学,如图是上课教学队形。

刚进入高一学生各方面的条件尚未成熟,为了加快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班级同学分组、学生的队列排行与报数位置结合实际而定,然后根据素质测验情况确立各组组长,任期为一个学期,后期各组组长按教学内容的更改而轮换。

对选出的“小组长”(体育骨干)做好前期培训工作,让“骨干”先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表,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完成本职工作和切实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表四)及设定教学评价表(表五)

信息反馈表(四)

教学评价表(五)

让小组长在教师与同学之间架起民主、平等、互助的桥梁。其次,让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做到心中有底,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适应,也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智慧,发挥想象,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取同学的理解和尊重。

2.教学进度表的设置:有效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程标准》水平五目标和《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学年教学进度表,确定6-10课时为一教学单元。表六为2012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表六)

3.明确目标。教师依据水平四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征、教学内容、学校实际条件,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利用挂图、投影、录像和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评,培养学生直观感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教与学。根据本学期的单元教学进度表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单元教学前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与学的设计如下所示:目标设计→情境创设→导课→模仿练习、互帮互学、互查互评→信息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熟练→创新→实现教学目标。

(1)目标设计,创设情境。在教案设计时,要多考虑采用游戏活动、集体项目的活动,提供互帮互助、相互指导的时间与空间,体验合作情趣,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把德育寓教学过程中,同时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练习活动过程中去体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的作用,并体验在合作时去尊重、关爱与帮助同伴。其次,在设计练习内容时尽可能去联系实际,贴进日常生活;给学生在练习的时间上和方法上予以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要充分发挥各小组骨干成员在本小组的作用,通过这“4位”组长去组织调动组内成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情境教学、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尽可能去贴近日常生活,让学生感觉到体育来自于大自然,也要回归于自然,通过合理设置目标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提到“任意翻滚”,让学生设想当自己在路上骑车或行走时,前、后、侧方将有“物”碰撞,你为了保护自己将采用什么方法来躲避。

(3)信息反馈、调整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自己的观察、技术评定来了解学生技术、技能掌握的情况,或者通过体育骨干的反映情况,并参考学生自评的意见,多渠道去把握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信息。通过信息反馈,帮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及时纠正错误,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保持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熟练、实现目标、创新。各小组通过练习,能基本完成技术、技能后,设计定量定性的体育游戏竟赛,某种程度上,可以加强各组成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模仿反复强化、用优美的动作姿势来表达胜利的欲望。通过比赛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找到自信,并在竞赛中正确地、合理地评价自己,寻找合适自己的位置和静心学习的动力。有效教学中,要始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练、自创的习惯意识,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去体现自身的价值。

五、研究结果

表(七)——表(八)是高一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项目始测(2012年9月)与后测(2013年6月),统计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总分为250分及格线的平均分的人数为基础;表九——表十一是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协作表现与情意体现,统计如下:

身体素质效果对照表(表七)

技能效果对照表(表八)

学习态度统计表(表九)

合作统计表(表十)

情意体现统计表(表十一)

从表七——十一可知“有效教学”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效果要好。

六、结论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新课程标准》探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使学生合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由于本人在实践研究过程中知识、经验不足,时间不够;真诚希望专家、前輩与同仁给予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猜你喜欢

实践与研究职业学校有效教学
大学数学建模大赛的实践与研究
试论多媒体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让管理更有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