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2014-09-26陆桂林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黔东南生态文明

陆桂林

摘要: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其蕴含诸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黔东南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创造性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着力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好“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生态文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2-0129-05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土层肥厚,保水条件好,十分宜于植物生长。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有27个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苗族和侗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发展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这里不仅自然生态环境优良,而且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灿烂,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保存良好,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得益彰。经文化部批准设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迁的当下,原生态民族文化对长期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有重要的调适和维护的功能,同时对丰富群众生活、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生态文明、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要挖掘和利用各民族的生态智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的“传统营养”,在创造性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同时,加强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黔东南是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的富集地

黔东南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土家、水等33个民族和2个待识别民族。苗族和侗族为自治州主体民族,人口分别占全国苗族和侗族总人口的1/3和一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19%,位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首[1]。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世居在这里各兄弟民族形成了各自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多彩多姿,是罕见的文化聚宝盆。苗村侗寨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和地域集中度为全国及至全球之最,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中心地带,是典型的“苗、侗民族风情园”。这里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有56项68个保护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9个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21个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被文化部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

黔东南州的民族传统村落积淀了最深厚的民族文化,也是黔东南州最大的财富。在《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规划了150个典型民族村寨,并按旅游潜力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个等级,其中黔东南有15个A级,占A级民族村寨的789%;B级21个,占B级民族村寨的688%;C级占民族村寨的267%[3]。自2012年国家启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工程以来,贵州省已有292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居全国第二位,黔东南州有225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到全省总数的771%,全国总数的144%。其中,有30个民族村寨被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是云南的3倍多)[4]。黔东南因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而被冠以“歌舞之州”“百节之乡”“原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活化石”“民族风情园”“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世界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全球10个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等众多桂冠。根植于黔东南这片沃土、带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日渐成为人类创新的重要源泉,成为人类穿越时空的重要记忆,成为人类美好精神价值追求的重要目标,成为增进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相互了解的重要媒介,成为“多彩贵州”文化元素的主要来源地,成为贵州文化最大的魅力,原生态民族文化正成为黔东南的精神地标。

二、黔东南各民族生态智慧与生态建设

黔东南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林业资源丰富,全州森林面积为28507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44%,生物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5]。黔东南各民族生活在这个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巧妙利用生态,用心建设生态,在“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文化多样性中彰显了民族的生态智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6]。

(一)对山林神木的顶礼膜拜

在长期的采集、狩猎和农耕生活中,生活在黔东南的各民族人民认识到森林是人类生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认识到森林对于水资源涵养和气候调节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性,树立起“森林即为神”的强烈意识,形成对山林神木的顶礼膜拜。至今众多民族村寨四周依旧保存风水林、护寨林,特别是一些古树、巨石、水井更是视为神灵,加以崇拜,尊为“树爹”“岩妈”“井母”。每当“二月二”敬桥节,在苗族村寨随处可见家长带着孩子祭拜古树、巨石、水井,使孩子从小就具备了视这些自然物如爹妈的观念。为保护森林、古树,这里的群众往往会通过榔规、款约形式制定相关约束机制,禁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这里的村寨几乎都有自己的村规民约,强化人们对山林树木的保护意识,许多村寨特别制定了对砍伐、践踏风水林、护寨林实施“3个120”处罚,即违者处罚120斤酒、120斤肉、120斤米,由全寨人集体聚餐,违犯者还得在席中陈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作出保证。黔东南从江岜沙苗寨禁止乱砍滥伐“神山”中各种树木,各个家族中的人自觉义务巡视守护,对私自到神林内砍伐者,一经抓获,则罚其牛祭山,并当众向“神山”道歉,祭山时宰杀的牛肉也必须分到各家各户,以儆效尤[7]。罚“3个120”、罚牛祭山并要求全寨参与的形式,实际起到了对全体乡民的教育警示作用。在经济收入低的时代,这样的处罚是相当的重,往往造成被罚者沉重的经济负担,人们不敢轻易越雷池而形成自觉,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作用。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村规民约的违法金额也在不断提高,有的罚金高达上万元。走进施洞镇的杨家村,随处可见张贴在民居墙上的保护森林的村规民约,其处罚金额已提高到“3个1万元”。黔东南各民族村寨通过设置乡规民约这一生态高压线来保护树木山林,来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

(二)对动物捕养的生态运用

各民族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打交道中,认识到保护动物对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通过划定风水林、护寨林或祖坟林,禁止或减少人们在林中活动,平时严防畜生进入神树林,严禁伤害林中的树木,从而使大量鸟类、昆虫、爬行类、小型哺乳动物等有了自由生长繁衍之地。春季是野生动物孕育期,母体怀孕、幼仔待哺,黔东南各民族都有禁止狩猎、捕鱼民间规定,为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条件,促进了生态的发展。黔东南以水稻生产为主要生计,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稻田养鱼的习惯,其间的生态智慧尤为突出。春夏时节,将鱼苗放入在稻田,不仅可以提高稻田的水温,增加肥分,而且鱼在稻田中游动,能吃掉稻田中杂草和害虫,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达到鱼粮双丰收。这种方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稻鱼复合系统”或“稻鱼鸭复合系统”。2011年6月,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证书,从江成为我国继浙江青田县、云南红河州、江西万年县之后第四个保护点[8]。黔东南各民族历史上形成了秋冬季狩猎、捕鱼的习惯,但也是有节制的,捕大放小,捕公放母,做到适可而止,形成良性循环,实施可持续发展。

(三)对耕地开发的准确把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在农耕时代。为能有效利用土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黔东南各民族往往“依山傍水”而居,腾出更多适宜开垦稻田的土地,特别是对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山区梯田更显生态智慧。黔东南为苗岭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其山区地理环境最直观的写照,高山大岭之中的山间坝子为数不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只有向山要地,由河谷沿山坡延伸而上,开垦层层梯田,一般延伸的最高位置略低于山泉出水位置,海拔多在1400米左右地带,其上为水源源头林带,严加保护,以保证足够的水源灌溉山下的农田并将水土流失的危害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其下才是稻作农业生产带[9]。在水稻生长季节,山下的农田还可以直接接收山上森林地表上,山雨冲刷带来的有机腐殖质,增加农田的有机养分,又不至于造成水土流失。他们注重梯田田埂保护,一方面利用泥土的粘性夯土筑埂,另一方面加强管理,春季把对田埂上生长的草割下,放入水田怄肥。田埂上的草被年复一年的砍割,根系极为发达,起到加固田埂的作用。同时,放入水田的草木,在田水的腐蚀作用下,形成优良的有机肥,增加了稻田的肥力。

三、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是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民族文化产业应该并能够发挥愈加更大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一个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强、消费空间大,开发价值高、投资机会多的绿色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呈“井喷”之势,发展文化产业正当其时[10]。就与全国而言,比山,比不过黄山;比水,比不过漓江,但要比原生态民族文化尤其是苗侗民族风情,黔东南在全国、全球首屈一指。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黔东南最有希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元素。作为经济落后而民族文化富集的少数民族地区,黔东南可把握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苗侗民族风情的优势,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力点,顺势而为,争取主动,像抓工农业一样抓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使其文化软实力真正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硬实力。

(二)促进民族文化的经济化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总钥匙”,尤其在经济落后的黔东南,人们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加快发展,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而做到这一点的首要基础就是发展经济。诚然,“文化经济化”是一把“双刃剑”,将传统文化的东西纳入现代社会,利用民族文化来发展经济,难免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可能失去传统的本色,可能会破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文化观念等,但我们不可为保护而保护,这样人民群众是不会同意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对此,一些地方政府也曾考虑给传承人一个称号,发给一定生活补助费的方式来扶持,但杯水车薪,数字太小、对象太少,治标不治本,未能与市场有效对接,喜欢的人不多,做得越多浪费越多,失传的也越多。只有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托民族文化资源,让文化与市场对接,促进民族文化的经济化,让民族文化逐渐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夯实坚强的物质基础,方可以反哺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形成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有效利用原生态民族文化

当代人的发展不可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同样,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并不一定要以牺牲当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民族文化的保护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代际公平原则和代内公平原则,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与顾及后代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将贫困地区村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与城镇的发达和发达地区对封闭性农耕文化享受统一起来。黔东南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异常艰巨,重点、难点在农村,尤其广大民族村寨。黔东南现有农村人口40295万人,其中农村贫困人口167万人左右,分别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79%和365%。要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黔东南需要有效利用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需要推进产业转型,从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方式中找到产业转型的结合点,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具体的帮扶,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转型,让民族文化的拥有者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真正受益,并成为受益的主体。

四、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生态文化的生存智慧。多元的民族文化是黔东南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资源宝库,诸多民族文化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的黔东南,极具尊重大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对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与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我们要结合黔东南的州情实际,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乃至习惯,把体现了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智慧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和价值选择,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山川秀丽,社会和谐、文化繁荣”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二)突出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紧紧抓住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把文化旅游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打造,让游人畅游在自由、慢节奏、注重人情的农耕社会中,享受黔东南的原生态文化盛宴,满足游客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本真之美的渴求,并通过不断的创新、提升、丰富和发展,深入挖掘黔东南原生态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升级,把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文化品牌,推动“原生态黔东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黔东南的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取得大发展的同时推进多元民族文化在流变中的发展和传承。

(三)在创造性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中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的实施,《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的印发,等等。好用活用这些“国家级”政策,并结合地区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努力争取国家在规划、政策、资金和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让政策真正落地,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按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修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筑起一道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保障墙。

(四)建设“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2年12月文化部正式同意设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黔东南可抓住这一政策契机,努力发展以西江的9个村寨为核心的环雷公山苗族文化圈和以肇兴“一山八寨”为核心的黎从榕侗族文化圈,加快建设以雷公山(雷山、台江、丹寨)为中心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以黎从榕为中心的原生态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以镇远(黄平、施秉、岑巩)为中心的氵舞阳河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历史遗迹、各级自然保护区等进行整体保护。

黔东南是一个地域名称,更是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与良好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典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提供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EB/OL].[2014-03-18]http://www.seac.gov.cn/art/2012/7/11/art_120_26057.html.

[2] 黔东南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3个.http://www.qdnrm.com/a/dawenhua/feiyiwenhua/20100705/15794.html.

[3]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53-68.

[4] 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N/OL][2014-03-02].中国建设报.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3-10/14/content_106630.htm.

[5] 黔东南州林业局林政科.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EB/OL].[2014-03-06]http://www.qdnly.gov.cn/info/10921/230476.htm.

[6] 刘永明.从建设生态文明角度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2):1.

[7] 杨从明.苗族生态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23.

[8] 吴平.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获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2).

[9] 冯建昆,于志伟.传统生态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基础—以贵州都柳江流域为研究个案//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建50周年论文选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330.

[10]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EB/OL].[2014-03-08]http://www.hljradio.com/folder291/folder2775/folder3409/folder3430/folder3434/2011/10/2011-10-1987489.html.

[责任编辑:曾祥慧]

猜你喜欢

黔东南生态文明
云雾飘渺景如画
遇见黔东南
诗书画苑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黔东南小香鸡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