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的改革与实践

2014-07-18盘霞覃峰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项目化职业能力

盘霞 覃峰

【摘 要】阐述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的特点,并分析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改革内容、改革方案、改革目标和改革评价等方面,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化为载体”的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进行改革与实践,在课程建设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轨道工程专业群 职业能力 项目化 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82-0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广西的铁路、高铁、城市轨道建设如火如荼。为轨道类行业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包含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与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这三个专业统称为轨道工程专业群。目前,高职类院校中开办轨道类专业的较少,已经开办的院校对轨道交通类人才的培养也仅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导致这方面人才欠缺严重,整体素质不高。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才能健全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为目前紧缺的市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作为轨道工程专业群课程体系的一门核心课程,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急需改革。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技能学习的全过程,独立自主地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轨道交通类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训是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综合展示,是学生就职的岗前培训。当把职业能力提升与项目化教学结合应用于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则可发挥更好的效果,学生的职业能力将会得到快速提升。

一、课程研究现状分析

轨道类专业学生就业方向较广,包括路线测量与设计、轨道养护与维修、路基与防护、材料检测、隧道设计与施工、隧道检测、桥梁与结构、结构耐久性等专业方向。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作为轨道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作为学生就业岗前培训性质的课程,本应做到满足各专业方向对人才的不同需要,完成岗前培训的作用。然而,目前实际教学中,这门课起着的作用微乎其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国内,轨道类高职生的毕业综合实训往往是老师的心结,学生的负担,学校的难题,跟就业关系不大。二是轨道类专业毕业综合实训选题单一,不能充分利用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专长,也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如果实训选题非一些教师的专业所长,这些教师则应付了事,对学生不闻不问;而学生若对毕业综合实训内容不感兴趣,则把它当成负担,毫无兴趣可言。三是毕业综合实训过程中往往无企业人员参与,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找工作上。这样,毕业综合实训往往就变成形式,不仅毕业题目与就业差之千里,而且学生的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四是与国际教学差距大。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工程类大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训是基于积累基础上的项目化教学,突出职业能力提升与项目化教学的结合。学生在一年级除了学习基础的专业课程外,还会向高年级学生和导师了解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应的就业情况;学生进入大二慢慢熟悉一些老师、对各位老师的专业特长有一定的了解,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市场就业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和对应的指导教师;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侧重于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的学习,完成毕业综合实训。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训能真正做到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毕业综合实训方案专业方向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前提,这种培养模式能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最大程度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样,这种成功的毕业综合实训方式也同样在轨道交通类专业普遍实施,为西方国家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高技能型人才。

毕业综合实训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作用至关重大,如整个专业群都做同样的毕业综合实训,则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如每个专业开设不同的子方向,则师资不足。因此,为了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和满足轨道工程类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项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化为载体,对轨道工程专业群的毕业综合实训进行整合,对轨道工程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毕业综合实训进行建设与改革。

二、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主要内容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化为载体,构建轨道工程专业群(包含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毕业综合实训综合体系。三个专业各自包含的子方向相互交叉、渗透。

所构建的综合体系包括:轨道工程类专业就业调查和确定毕业综合实训选题,轨道工程类专业各专业方向的毕业综合实训方案(包括毕业综合实训指导书和任务书),轨道工程类专业毕业综合实训实施与指导,轨道工程类专业毕业综合实训成果评价,毕业综合实训改革的成效分析。

(二)改革方案

本着把职业能力提升与项目化教学结合,应用于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的思想,让项目化发挥更好的效果,快速提升职业能力,制定本方案。

1.轨道工程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有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这三个专业有着共同的行业基础、背景,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和课程内容,有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有共同的师资队伍。因此,为了更好地整合利用师资、实训室资源,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兴趣,本方案把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训组合在一起进行,师生可双向选择。

2.通过学生就业岗位需求调查和专业本身特点,确定多个毕业综合实训选题。毕业综合实训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才能起岗前培训作用。

3.选题确定后,任命专业对口的教师编写毕业综合实训方案(包括指导书和任务书),让每个教师发挥个人所长,不再把指导毕业综合实训应付了事。

4.公布毕业综合实训选题后,专业群下三个专业的所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和指导老师进行毕业综合实训,并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预先学习与选题有关的知识。各专业方向指导教师应在大一给学生灌输浅显的专业知识和就业前景;学生可在大二开始选定毕业综合实训题目和相应的指导教师,进一步学习较深的专业知识,为毕业实训做准备。

5.毕业综合实训评价(答辩),应让企业人员与指导教师一起参与,指出存在的问题,如企业人员与学生双方都有签约意向,可解决就业问题。

6.跟踪学生就业反馈。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收集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并做好记录,为下一级的毕业综合实训选题及方案更改做准备。

(三)改革目标

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改革应达到“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化为载体”确定真正与市场需求相接轨的轨道工程专业毕业综合实训选题,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化为载体”,把教师的特长与学生的兴趣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摸索出一套适合轨道工程专业群的毕业实训方案。

(四)改革评价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化为载体”的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改革成功与否,评价应从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社会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指导教师是否全身心投入指导教学,是否发挥专业专长。二是学生学习兴趣是否被挖掘,是否认为对自己就业有帮助。三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程度以及对这门课的建议。四是毕业实训的成果是否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搜集、整理、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建议,对下一届的毕业综合实训方案进行调整。

我院2010级、2011级轨道类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训实施了本方案,取得较好效果。充分合理运用了各专业方向专职教师的专长,学生以极高的兴趣完成了整个实训,并且在顶岗实训中实现学有所用,用人企业给了较高的评价。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化为载体”的轨道工程专业群毕业综合实训改革与实践,有利于完善轨道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课堂与教学脱节问题,可以全方位、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能让教师发挥自己所长,不再把毕业综合实训指导敷衍了事,同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满足学生职业规划的需要,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能最大程度地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对交通类工科专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供其他工程类专业借鉴。

【参考文献】

[1]陶林芳.国内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建设科技,2005(5)

[2]施雯.国内外人高职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人才培养,2011(5)

[3]杨东进.从高职就业情况反思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7(4)

[4]赵宇红.借鉴国外经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52),2012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项目

【作者简介】盘 霞(1982- ),女,硕士,研究方向:岩土工程、轨道交通工程高等职业教学。

猜你喜欢

项目化职业能力
以项目化微课促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