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18李金华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应用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物流课程的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任务教学驱动法 物流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22-02

物流是我国当前的一个热门专业,加上国内的物流方面的人才一直处于稀缺状态,所以说我国要想更好地发展物流行业,必须要先提高物流教学的质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理论知识的巩固发展,还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物流知识和实践操作。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则是一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实践操作,特别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开拓创新。这种教学方法就目前的发展进度来看,还是很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的。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关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将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并且把相关的内容和要点穿插在其中,让学生在找到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中进行自我学习探究,自我提升,既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

(一)师生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任务的确立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只有明确了任务的要点,才能更好地去开展教学工作。传统的教学任务都是老师提前安排好的,再叫学生课后自己完成作业。这种单调的作业的弊端在于会让学生对此专业失去兴趣,老师也没有能够参与其中,学生只是单纯地完成一项作业,而老师也只是做了任务下达的命令而已。任务驱动教学法则要求老师和学生通力完成教学任务,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物流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在此过程中加深师生的关系,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既能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前确立公平的评估表

每个方案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可行的评价表,并且从中看出老师与学生的课程发展进度,还能体现出老师上课的效率。评估表可分为过程评估表和结果评估表,且各个表格都有老师评估、他人评估、自我评估这三个基础的成分,各个表格的评分比例大概是4:4:2。其中过程评估表格主要是评估小组合作程度、完成任务的速率、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对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和人际沟通等;而结果评估表关键是叙述任务的内容、解决困难的过程以及对新学习的知识的认知程度等。采用合理的评价表去让学生完成作业,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后作业的重视,培养自我思考的能力,还能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从而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发现问题、产生问题并且能及时地解决问题是学习的关键,这个过程则需要师生间沟通交流才能实现。这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还有利于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方便老师日后的教学工作。老师一定要尽快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的解释,然后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考后再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师生结合的任务驱动教学,不仅能提高老师的任课感受,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师生相互提升、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运输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运输管理课程在物流专业中是一门讲述怎样去实现合理运输的课程,而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去开展教学工作,则需要提前安排好学生的分组或者团队,把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去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团队大概需要5~6个人,每个团队的人数不宜过多或者过少。团队人数过多会忽略了个别人的意见,人数太少则会导致无法正常完成任务,具体情况要看班级人数去具体安排。以下是笔者制定的授课流程。

(一)制作任务评估表格

此表格理应由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综合设置,首先在下达任务之前给学生们做好准备,再布置好任务分配下去,同时也要让学生看到这张评分表格,并给他们详细解释表格的打分情况。打分标准为100分制,各个评估要点参照评分标准:超额完成100分,优秀完成90分,较好80分,一般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50,很差40分。详细表格参照如下:

表1 过程评估表

(二)设置任务

很多学生对于运输管理的专业理论的理解程度都差不多,于是在对学生布置教学的任务时不必担心学生的理解知识程度,任务难度主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可以了。教师更多关注的应该是任务设置的科学性,既要考虑学生在执行后的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这个任务的系统知识关联度。运输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设置的任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抽象任务和具体任务,抽象任务的实施旨在考查学生对学科系统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的关联;具体任务的实施则看重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抽象任务范例

问题1:你对于运输管理这门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解是什么?你有什么启发吗?(让每个学生讲出一个就可以,再依次排位)

引发问题1:现实生活中好的运输途径称为合理的运输。(新知识)

问题2:你对于运输成本的控制有什么想法?你将从哪些方面去控制运输成本(让同一小组的不同成员回答一个控制成本的措施,组长及副组长说说控制成本的想法)

引发问题1:影响运输成本的要素。(新知识)

引发问题2:影响运输成本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新知识)

引发问题3:效益背反学说在这个问题上的运用。(新知识)

2.具体任务范例

情景设置问题1:如果让你设置一个合理的运输,如何安排?(关系到旧知识:运输的重要因素)

引发1:如何把一件事安排好达到合理运输?怎样安排?要思考哪些要点?(新知识点)

引发2:身为一家运输公司计划员的你,怎样安排客户需要托运的货物?

引发3:如果要达到合理的成功运输,需要什么关键的因素?

引发4:运输货物的特殊性是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

引发1、2先是让学生根据课本的理论知识去思考运输管理这门课程,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含义及操作原理。引发3、4则是让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再去联系实际生活,解答现实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杂问,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情景设置问题2:作为运输部客服经理的你(们),一周内接到三份客户投诉,主要是抱怨运输到货不及时的问题,你(们)接下来打算如何处置?(运输客户管理知识的复习)

引发1:解决问题的步骤。(作为一个考查要点,旨在评价学生对这个案例的统筹能力)

引发2:提高运输时效性的措施是什么。

引发3:优化服务体系还应该做哪些工作。(考查学生知识拓展能力)

(三)确立任务实施的步骤

要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确定好操作的步骤,再一步一步去实施。老师可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让大家一起去探讨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这也是提高各个团队小组自主创作能力的一种途径。

(四)明确任务进行的方法

鼓励各个团队小组讨论如何去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可通过网上搜索、探讨研究或与老师讨论,并通过思考和讨论确定一个可行的方案。老师也可在这期间去调查监督,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五)同学间相互评估

一般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如果让学生们互相评价他人的作业,吸取他人的教训或者汲取经验等,不仅能更好地评选出胜出的团队,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评价能力。

就当前教育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是很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对提升老师上课效率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授课方法在物流专业的授课方法还不算常见,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物流专业是一门专业操作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能在物流专业的教授过程中采用这种上课方法,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公双雷.以任务驱动的物流教学方法探究[J].物流科技,2009(2)

[2]李静.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9)

[3]万莹.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9)

[4]田永战.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探[J]. 软件,2013(2)

【作者简介】李金华(1975- ),男,贵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研究,高校信息化建设。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