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4-06-11李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兴趣高中数学培养

李想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是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当代中学生大多都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任务。高中数学,由于其知识容量丰富,难度较大,使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减轻高中生的心理负担。教学中只有找准这些有效的“落点”,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34-01

高中数学现在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很多学生认为高中数学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浓,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学习数学兴趣呢?经过我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营造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氛围

积极改变现行师生关系,建立有效互动的师生关系,将学生的知识获得渠道扩展为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因此,要想实现高中数学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应注重互动方式的合理性,以心换心,老师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老师,进而把这种喜爱转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来,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加深对数学的情感和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和观点,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形成师生合作,升入高中后,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原因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情境,面临种种竞争和挑战,作为教师应当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与激励,增强耐挫力,变挫折为前进的推动力,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探讨,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点拨便能够把互动式教学法发挥得更好。

2 建立合理的合作关系

各个阶段的教学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可以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基础之上。

(1)主动性原则。所选合作学习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以学生为主,所选内容使学生有较大的参与度。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创设情景。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设置与实际有关的问题情景展示给学生,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3)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主要是课堂中的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课余时间好朋友之间的合作学习。

(4)实施有效引导、指导和帮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及指导。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小组中发言较少、参与较少的学生,可从旁进行监督和耐心的引导,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和总体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并指导学生进行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情景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学生“触境生情”,学生既可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又可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情景设计是学生进入数学世界的一个桥梁,情景教学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努力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爱好,从而激发学生的激情,进而强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好的数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的积极性。每个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设置情境脉络支撑的问题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习概念前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知识的迁移。高中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架设“脚手架”,帮助学生意义的建构和促进理解,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唤醒他们内在的创造力,最终应该是促进教学目标更有效的达成。

4 重视高中数学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倡做中学,通过问题学,着重从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如:要用铁皮制作一个容积为500升的圆柱形容器,如何选取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能使所用的铁皮最少?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來,同学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用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然会使同学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5 结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只有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喜欢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学不要总是被所谓的高考压力所束缚,教师应尽量“授之以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习惯。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和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学生想学、乐学、会学,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郑春晓,胡克员.高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1(1):39-40.

[2] 王屏山,傅学顺.数学思维能力训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马文平.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化学教学效率[C]//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

[4] 张清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上旬刊,2011(6):13.

[5] 康卫兵.试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情景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9):187.

猜你喜欢

兴趣高中数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