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乔伊斯小说伊芙琳的选择

2013-10-21周瑜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选择

摘 要:《伊芙琳》是著名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一篇,通过对女主人翁饱受生活之苦而决定逃离却最终放弃的描写,展现了都柏林人精神上的麻木、瘫痪。本文分析了促使伊芙琳最终选择放弃逃离的原因,即为对家的眷念,对母亲的承诺、伊芙琳的女性角色,以及伊芙琳精神上的瘫痪。

关键词: 伊芙琳;选择;原因

詹姆斯·乔伊斯是著名的爱尔兰作家,是意识流作家的代表。《都柏林人》(Dubliners, 1941)是其第一部作品集,也是他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该小说由15个故事组成,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柏林的生活场景,并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中下层市民的人物形象及其生活场景。《伊芙琳》是其中的第四篇作品,虽然不足2000英文,但是却是这部小说集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一员,这篇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几乎全是对主人翁伊芙琳意识活动的描写。从回忆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伊芙琳生活不幸,自从母亲死后,既要辛勤工作挣钱养家,又要照顾父亲和弟弟,还要忍受父亲的坏脾气和同事的刁难。遇到水手弗兰克后,她想逃离这种悲惨的生活,想和他远走高飞,去布宜诺斯艾利斯过新的生活。但在临行前却动摇,最后选择放弃,没有离去。在面临是继续现在的生活,还是逃离的选择时,为何伊芙琳刚开始决定逃离却最终选择放弃?下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1 对家的眷念

家是伊芙琳成长的地方,文中“每天傍晚,他们常在那儿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耍”,“不管怎样,那时他们似乎很快活”体现出虽然家庭生活不幸且辛苦,但是伊芙琳曾经也有着愉快的童年。当她打量房间时“或许,再也见不到这些熟悉的东西了,她连做梦都没想到跟它们分手呐。” 虽然在家总有辛苦的家务,打扫不完的灰尘,但伊芙琳从内心深处从未考虑过离开家。在她看来“无论怎么说,在家里她有安顿之处,有吃的,四周是从小朝夕相处的亲人。”家是伊芙琳熟悉的地方,有她难以割舍的生命印记,既有着让她痛苦的,也有让她愉快的回忆,能为她提供安全感。而如果和弗兰克离开家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虽然这对伊芙琳现在辛苦的生活来说具有吸引力,但也就意味着要离开这个她从小成长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显然对伊芙琳内心深处而言带有一种恐惧,一种对未知的,陌生环境的恐惧。

而对于和伊芙琳一起生活的父亲,文中描述尽管伊芙琳现在也受着父亲暴虐的威胁,挖苦,以及在金钱上的刻薄。但当她决心要离开家的时候,各种回忆又涌现了出来。她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父亲脾气不像现在那么坏,外出游玩时,父亲为了逗她们开心还戴上母亲的帽子。也回忆起父亲“有时,他会显得很慈爱。”,不久前父亲还给生病的她烘烤面包,给她讲鬼故事。这些描述显然表现出伊芙琳的父亲并不完全就是一个暴君,也有着慈爱和温情的一面。她在离开前,给父亲和哈利都写了信,也注意到“近来父亲一天天见老了,他会想念她的。”这些都体现出伊芙琳内心深处对于家——这个她从小成长的环境的依赖和恋恋不舍,对家人的不舍。

2 对母亲的承诺

母亲离世时的场景,对伊芙琳来说是历历在目。在母亲临终时,伊芙琳曾许诺“保证尽力支撑这个家。” 对母亲临终的承诺成了伊芙琳身上沉重的枷锁,禁锢了她的梦想,也把她束缚在家里。她成了家里的支柱和经济来源,既要辛苦工作挣钱补贴家用,还要照顾父亲和两个弟弟。如果她和弗兰克离开,就意味着违背自己对母亲的诺言,当她想到母亲离世时的悲凉的场景,想到曾经的许诺,就无法违背自己对母亲的诺言。虽然她相信弗兰克将会带给她美好的生活,她不会像她母亲一样。但从文中可以看出,在她内心深处却害怕她会变成和她母亲一样,因为她知道她太像她母亲了。而读者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伊芙琳和她母亲一样都缺乏自信,缺乏追求自由的勇气和力量,因此她无法违背对母亲临终的承诺,无法放弃整个家庭和父亲,独自去追求新的生活。

3 女性的角色

伊芙琳的女性角色,也导致了她最后放弃离开的这个选择。如果伊芙琳为男性,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文中伊芙琳回忆母亲在临死前,并未让伊芙琳的父亲,或者让伊芙琳的弟弟们撑起这个家,或者说与伊芙琳一起撑起这个家。而在后文中也描述到“哈利干的是装饰教堂的活儿,几乎成天在乡下奔波。”显示出尽管伊芙琳的弟弟也寄钱回家,但是他可以离开家过自己的生活,并且很少回家。

为何会这样?这部小说的描述的是爱尔兰,当时的爱尔兰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认为女性的位置应该由男性规定,只有家庭才是女人生活的中心,女性的主要角色就是照顾家,是没有自我的男性的附属品。因此,在社会男权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女性会不自觉地或被迫扮演者社会所设定的角色,温顺、为了家庭默默牺牲奉献。虽然小说对伊芙琳母亲没有直接的描写,但从伊芙琳的回忆中,可以推断出伊芙琳母亲悲惨的一生。“妈妈一生悲惨的景象历历在目,震慑了她的灵魂深处——妈妈在平凡的生活中牺牲了一切,结果竟发疯而死。”她的母亲为整个家操劳了一生,结局非常悲惨。从这里可以看出伊芙琳的母亲是典型的男权意识的牺牲品。而更可悲的是,她还要求同为女性的女儿遵从这一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扮演者男权社会所要求的女性的角色。因此,伊芙琳母亲在最终面临死亡的时候很自然让伊芙琳而不是伊芙琳父亲或者弟弟们,许诺撑起整个家,照顾家人。如果伊芙琳是男性,则读者可以推断出,母亲就不会让她一人独自撑起整个家。她就能像弟弟一样离开家生活,而不用既要工作挣钱,又要肩负起支撑整个家和照顾父亲的责任。因此,伊芙琳的女性角色也导致她像母亲一样被禁锢在家,无法逃离。

4 精神的麻痹

在乔伊斯看来,当时的都柏林社会,天主教影响到社会的每个领域,压抑着都柏林生活中的潜在的生气和活力。整个都柏林都陷于一种精神上的麻木、瘫痪状态,都柏林人只能按日常僵化的模式生活,缺乏勇气摆脱桎梏,没有决心为美好的理想奋斗,心理上和行动上都处于一种麻木、瘫痪状态。文中“她感到痛苦而迷惘,不由得祷告上帝,祈求他老人家指点。”,“她惶恐地直想吐,不停地翕动嘴唇,默默地、虔诚地向上帝祝祷”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见伊芙琳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也是都柏林人中的一员,精神上麻痹、瘫痪,既渴望逃离,又缺乏勇气逃离现有的生活去开辟新生活。

乔伊斯通过的伊芙琳的描写,体现的是当时整个都柏林人的生活及精神状态,一种精神上的麻痹、瘫痪。读者在没有读到结局时,大多会猜测伊芙琳会选择离开,但是,如果仔细阅读,发现文中的线索,不难推测,尽管伊芙琳生活悲惨,由于对家的眷念,对母亲的承诺,伊芙琳的女性角色,以及精神上的麻痹、瘫痪,导致了伊芙琳缺乏勇气,没有力量冲破压抑的现实生活的禁锢,导致她放弃离开。然而,尽管伊芙琳没有逃离,她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她产生了对新生活的渴望,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这部不足2000英文单词的短篇小说,让读者领略了乔伊斯的艺术风采,不可不谓精彩。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M].孙梁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2] 张卫华. 徘徊在留守与出走之间——论乔伊斯小说《伊芙林》的女性空间意识[J].中州大学学报,2008.12

[3]梁雅玲. 无力的挣扎——对《伊芙琳》的新历史主义及女性主义解读[J]. 科技资讯, 2009.

[4]张宏薇. 高度的浓缩 精妙的平凡——《伊芙林》的多重主题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 2005.

作者简介

周瑜,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选择
合理选用实验材料提升自主探究实效
中小型企业投资方向选择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运用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浅谈选择投资基金的方法策略和途径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