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心脾两虚证68例疗效观察

2013-03-31曲天华郑宇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枣仁龙眼肉茯神

曲天华,郑宇君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2.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中医中药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心脾两虚证68例疗效观察

曲天华1,郑宇君2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2.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归脾汤;心悸;心脾两虚

心悸·心脾两虚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的症候,多伴有失眠、头昏、健忘、疲劳、精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归脾汤出自宋代《济生方》,对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心悸、盗汗、食少等效果良好。现代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类疾病。我院应用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患者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9例,女39例;年龄36-74岁,平均(57.53±7.42)岁;病程为5个月至6年,平均(3.12±3.26)年。大多为室性早搏,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结代。全部病例经心电图确诊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1]。

1.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归脾汤加减进行积极治疗。归脾汤加减基本方:党参15g,黄芪30g,当归12g,龙眼肉10g,白术10g,茯神10g,远志12g,石菖蒲12g,木香10g,焦山楂15g,炒枣仁30g,炙甘草10g。心悸日久,心阳亏虚,脉象迟涩者,易党参为红参12g,加桂枝10g,仙灵脾10g。偏血虚者,重用当归;兼胸痛者,加赤芍12g、元胡15g。每日1剂,每剂水煎分2次服用。其中心血不足者,加熟地、白芍、阿胶以滋养心血;脾虚纳差者,加半夏、陈皮、厚朴以助健脾理气。

1.3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定疗效。治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痊愈16例(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16例,未见室性早搏),占23.5%;好转46例(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32例,室性早搏数量明显下降),占67.7%;未愈6例(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3例仍可见室性早搏,数量变化不明显),占8.8%。治疗总有效率为91.2%。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9岁,2010年6月4日初诊。5月前起每于快步行走或饱餐后出现心前区针扎样刺痛,气短,持续时间约几分钟,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无黑朦、晕厥,舌体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结弱。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二联律。诊断为心悸,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证。予归脾汤加减以健脾养心,安神定悸,方为党参15g,黄芪30g,当归12g,龙眼肉10g,白术10g,茯神10g,远志12g,石菖蒲12g,木香10g,焦山楂15g,炒枣仁30g,炙甘草10g,共7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4 体会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心悸之心脾两虚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结代。归脾汤是由党参,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茯神,远志,石菖蒲,木香,焦山楂,枣仁,炙甘草组成,功效为健脾养心,安神定悸。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补气;当归辛甘温养肝而生心血;茯神、枣仁、龙眼肉甘平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木香理气醒脾,养心与益脾并进;石菖蒲辛苦温,醒神益智,焦山楂酸甘微温,健脾行气,炙甘草甘平,补脾益气[3]。归脾汤加味具有振奋心阳、安魂定志、阴阳双补的功效,治疗心悸的作用较强,相对于单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悸,具有不良反应少,标本兼治的功效,对于无器质性心血管病变者效果尤为显著,用此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9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3]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07-809,880-882.

R256.21

B

1004-6879(2013)04-0306-02

2013-01-25)

猜你喜欢

枣仁龙眼肉茯神
茯神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龙眼肉食疗方
本草园 龙眼肉
本草园 龙眼肉
枣仁安神胶囊与乌灵胶囊治疗老年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对比研究Δ
治神经衰弱
我家秘方
心悸,喝杯枣仁夜交藤合欢茶
化湿醒脑治嗜睡
红枣+茯神+猪心一碗补心汤定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