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湿热体质与方药干预研究述评

2012-04-13孝,倪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王琦体质研究

英 孝,倪 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自20世纪70年代中医体质学提出以来,研究体质的学者多从体质类型、体质的判定、体质与病、证的相关性、体质干预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随着现代环境、气候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湿热体质成为现代人群中一种常见的偏颇体质。本文从湿热体质的类型、体质与病证的关系、体质干预研究、问题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述评。

1 湿热体质类型研究

古人多有对湿热病证的论述,但少有言及湿热体质者,虽早在《伤寒杂病论》中有“湿家”、“酒客”的记载,但真正提出湿热体质的是叶天士,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将人的体质分成6种类型,包括:木火质、湿热质、肝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脾弱质等。现今普遍被大家认同的是王琦教授提出的9种中医基本体质分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1]。

1.1 湿热体质的特征

廖岩等[2]在前期对全国2万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发现,湿热体质者约占正常人群的9.88%。

1.1.1 形体特征 王琦[1]提出湿热体质者的形体特征为偏胖或苍瘦,常表现为平素面垢油光,容易生痤疮粉刺,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舌质偏红,苔黄腻。眼睛红赤,心烦懈怠,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性阴囊潮湿,女性带下增多,脉多滑数。

1.1.2 心理特征 由于湿热内蕴,肝胆多郁,湿热体质之人多急躁易怒。唐芳等[3]对北京市2所大学18岁~25岁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发现湿热质为偏颇体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比全国常模高很多;同平和质人群相比较,内-外向(E)、神经质(N)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有个性偏于内向、情绪不稳定的特点。

1.1.3 性别差异 岑 等[4]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对北京市15岁以上的2502人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男性湿热质峰值的分布出现在35岁~44岁组,而女性湿热质峰值则分布在15岁~24岁组,25岁~34岁组也接近峰值;男性和女性湿热质的谷值均分布在45岁~54岁组。

1.2 湿热体质的判定

王琦[5]指出中医体质分类问卷中湿热质亚量表的条目主要根据古代及现代医家对湿热质特征的表述确定,包括以下特征:面部痤疮、油垢;性格多急躁易怒;大便黏滞黄臭、小便短赤;舌苔厚,口黏腻。

1.3 湿热体质的形成

湿热泛于肌肤,表现于面部则平素面垢油光,容易生痤疮粉刺;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则口干口苦;热灼血络,则眼睛红赤;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则身重困倦;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湿热循肝经下注,则阴囊潮湿,或带下量多,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湿热郁于肝胆则急躁易怒,易患黄疸、火热等病症;湿热郁于肌肤则易患疮疖;湿热内盛之体,对潮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对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难以适应。

1.3.1 形成因素 对于湿热体质的形成,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认识。但主要从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两部分来考虑,其中后天因素又分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廉伟[6]认为湿热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后天因素如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湿热内蕴而形成的。席娜[7]认为湿热病是由外因、内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外因与季节气候、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内湿是湿热病发病的内在原因。张庆祥等[8]指出湿浊体质包括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并提出湿浊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后天失调、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到“有酒客里热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所以恣饮无度,生热生湿,成为湿热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也有记载:“酒之味苦而性热,能养心火,久饮之则肠胃怫热郁结,而气液不能宣通。”唐迎雪[9]从饮食结构的改变、嗜烟好酒、滥施补剂、精神压力这几方面探讨了湿热体质的形成。黄彦德[10]论阳痿一病中指出“古代气候偏冷,阳虚体质的人偏多,古人又多食素食,蛋白补充不足,湿热体质较少,故治疗阳痿多从温补肾阳取效。而现在气候变暖,生活质量提高,饮食多膏粱厚味、油腻之品,极易助湿生热,形成湿热体质”。纪晓栋等[11]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良的生活习惯、情志因素等方面论述了湿热质的形成。李连成等[12]对石家庄共1005人作了整体随机抽样调查,认为湿阻是常见病证,患病率10.55%。并且指出性别、职业、年龄与湿阻无明显关系,湿阻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外湿过盛、情志不遂和饮食不节。蒋燕[13]在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研究中指出,湿热体质是湿热病证发病与否的重要因素,与时令、地域和饮食等有密切关系。湿热病的发生,既有脏腑功能异常,又有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湿热体质的形成与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饮食生活因素有关。鲁明源[14]提出“三高”(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模式是导致湿热体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增加了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病、结肠癌等难治性疾病的发病率。

1.3.2 形成机制 在湿热的形成机制讨论中,主要以脾胃为形成中心,鲜有论及其他脏腑经络者。席娜[7]指出湿热病受病部位是中焦脾胃和阳明太阴经,病机为湿性重浊,容易阻遏气机,而中气的盛衰、个人的体质可以影响湿热病邪的从化。鲁明源[15]认为湿热病证关系到多个脏腑,湿热的成因关键在脾胃。饮食失节、七情六淫使脾土受伤,胃受谷而不能运化,清浊相混,郁遏中焦。津液不化而成湿,气机郁滞而生热,导致湿热体质的形成。湿热体质易受饮食影响,故湿热多难以调理。脾胃是各种湿热病病机之根,即湿热之本在脾胃。刘景源[16]指出湿热病的病变部位多以脾胃为中心,但由于病人素体阳气盛衰不同,其证候类型又分“胃湿”与“脾湿”。阳盛之人多胃热,故在湿热病中多以热邪为主而热重于湿,其病变在胃,正如叶氏所云“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阴盛体质之人多脾阳不足,故在湿热病中多以湿邪为主而湿重于热,其病变在脾,正如叶氏所云“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廉伟[6]指出脾胃湿困日久,郁而化热,则成为湿热;或其人喜食油腻多饮醇酒,损伤脾胃,产生郁热,也可成为湿热;或其人先是外感湿热病邪,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因而内生湿热,并提出了外感湿热之气是形成湿热质的诱因,湿热合邪是湿热质形成的重要特点。

1.4 湿热体质的相关影响因素

王琦[5]指出生活方式不健康会影响湿热体质的形成,年龄偏小的人更多见湿热质。可能与当今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年轻人好食肥甘厚腻、喜炙烤、嗜烟酒、少运动有关,家族遗传的代谢性疾病、胃溃疡、骨质疏松、癌症、外伤史等也是湿热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2 体病相关研究

对于体病相关的研究是目前众多从事体质研究的学者专家所倾向的研究,也是体质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之一。很多专家在对不同疾病的研究中发现湿热体质与很多疾病都有密切的关联。吴宏东等[17]在高血压病研究中发现湿热体质对高血压病有好发性。韩旭[18]发现实性体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体质类型中最多;湿热质患者易出现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多。袁卓等[19]发现四种体质(湿热质、阴虚质和/兼湿热质、阴虚质、湿热质和/兼气郁质)患者最容易出现少弱精症。袁卓 等[20]认为男性不育症湿热质比例最高,占23.68%;其次是血瘀质,占13.16%。鲁士友等[21]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在特禀质基础上合并痰湿质与湿热质者好发为痰浊痹阻型。陆慧[22]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中阳虚质与风寒湿痹、湿热质与热痹形成具有某种内在相关性。赵庆利等[23]认为瘢痕疙瘩患者中湿热质所占比例最多。李刚等[24]认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与气郁质血细胞X染色体失活偏移发生率较高。罗翱翔等[25]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4种类型所占比例较高。郑良勇[26]指出马来西亚新山地区地外热带,受热带湿热气候的影响,湿热体质是本地区冠心病患者的常见体质。廉伟[6]在调查中发现,痰湿质和湿热质是脂肪肝发病的主要体质类型。王慧娟[27]提出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体质构成相较正常人呈明显异常,其中阴虚质、湿热质、阳虚质较正常组有明显意义。蒋燕[13]认为湿热体质是湿热病证发病与否的重要因素。湿热证体现了湿热体质的特征,治疗湿热证对湿热体质改善亦起到了促进作用。使用中药对湿热体质进行调理,就会减少湿热证的发病率。鲁明源[28]指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心理因素等都是导致冠心病形成的危险因素。并认为湿热体质是这些危险因素所共有的、也是被普遍忽视的体质基础。沈涛等[29]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个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临床根据体质类型与证候特征采用化痰祛湿、宣降肺气之法,祛邪兼扶正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体质的偏颇以痰湿体质与湿热体质最常见。唐迎雪[9]提出湿热体质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基础,并决定了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证的归属。杨春波[30]指出湿热涉及中医脏腑、经络、津液等7个系统的43种疾病,分属于西医的呼吸、消化、泌尿等11个系统的72种急慢性疾病。蒋燕[31]论述了湿热体质与胃肠疾病、肝胆疾病、肾病以及冠心病的相关性。殷振瑾等[32]提出肥胖的发生与痰湿、气虚、湿热质密切相关。周晓燕等[33]提出糖耐量减低患者以气虚痰湿质、气郁湿热质常见,其次为气阴两虚质、阳虚血瘀质。但气阴两虚质、阳虚血瘀质可能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许向彤[34]指出肛门湿疹患者多为湿热体质,可能与饮食膏粱厚味有关。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所言“由脾胃湿热,外受风邪,相搏而成”。王琦[5]提出以湿热体质为主要体质因素的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脂肪肝、前列腺炎、少弱精症、男性不育症、癫痫、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葡萄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 体质干预研究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黑雪琴等[35]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湿热质患者,予以饮食原则、起居原则、运动原则等干预措施,结果发现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体质发生很大改变:症状、体征改善明显,趋向于平和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张庆祥等[8]提出可通过防止冒雨涉水、久居湿地等致外湿的因素,以及戒除肥甘厚味、饮酒、暴饮暴食和过快进食等导致内生湿浊的因素以进行预防,通过调节肺、脾、肾三脏尤其是脾气的功能进行治疗,常有良效。靳琦[36]指出湿热体质者宜从分消湿浊,清泄伏火方面入手。常用的调理方剂有泻黄散、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丹等。并提供了以下调体要点:根据“火郁发之”理论,于泻火解毒之剂中加用藿香、茵陈、防风、白芷等品,宣透清化湿热;根据渗湿于热下理论,在清热化湿的同时佐以通利之白茅根、木通、竹叶、薏苡仁,使湿去热泄。以上众多的治疗方法和所提的调治建议都对体质可调的理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们相信通过调理体质定能更好地防病治病。

4 结语

随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发布,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分类方法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体质研究。从上述研究内容可以看出,目前有关湿热体质的文献、临床、实验研究等偏少,湿热体质的调理仅提出原则性指导思想,尚没有规范、具体的干预措施。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在制定体质调治方案时,依然采取辨证论治的思路或各自的临床经验,主观性地选择方药,如何将辨体论治落实运用于临床,尚缺乏循证医学的客观证据。

有基于此,我们拟从古医籍医案中找出有据可循的湿热体质方药调理方法,试图找出调理湿热体质的方剂和药物配伍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中医“辨体论治”提供实证依据。

[1]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8(4):1-8.

[2]廖岩,王琦.关于湿热体质研究的几个相关问题[J].新中医,2009,18(3):1-2.

[3]唐芳,朱燕波.基于505例大学生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格心理特征研究[G]//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2010:97-101.

[4]岑 ,王琦.不同年龄人群体质分布的调查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11(6):1126-1127.

[5]王琦.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廉伟.脂肪肝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咸阳:陕西中医学院,2006.

[7]席娜.中医湿热病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8]张庆祥,郑秀丽.湿浊体质的形成及证治规律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2(2):3-4.

[9]唐迎雪.湿热体质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浅释[J].中医药学刊,2004,9(9):1656-1657.

[10]黄彦德.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阳痿33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0(1):66.

[11]纪晓栋,吴伟,刘诗怡.湿热质与岭南地区冠心病防治关系之浅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6(8):39-40.

[12]李连成,路志正.湿阻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医杂志,1992,18(6):44-45.

[13]蒋燕.湿热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4):16-18.

[14]鲁明源.现代生活方式与人类体质演化[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1):48-52.

[15]鲁明源.湿热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特点[G]//中医体质判定标准研究——2006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2006:53-55.

[16]刘景源.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疗原则[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9(4):16-19.

[17]吴宏东,王琦,董静.高血压病体质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8(5):12-13.

[18]韩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19]袁卓 ,秦国政,张云龙,等.86例少弱精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16(7):4-5.

[20]袁卓 ,张春和,袁安,等.38例男性不育症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探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13(12):16-18.

[21]鲁士友,王煌仁,崇桂琴.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与体质分类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4(4):292-293.

[22]陆慧.RA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辨证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23]赵庆利,张景龙,董静,等.瘢痕疙瘩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特征间关系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8(11):1670-1672.

[24]李刚,梁红娟,巩丽,等.血细胞X染色体失活偏移与女性体质关联性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12(2):13-17.

[25]罗翱翔,张广清,黄丽梅,等.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体质辨证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7(3):88-89.

[26]郑良勇.马来西亚新山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27]王慧娟.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病理体质的相关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28]鲁明源.湿热体质与冠心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医评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3(1):16-20.

[29]沈涛,张庆祥,陈宪海.AECOPD的发病规律及其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调查研究[G]//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2010:114-117.

[30]杨春波.脾胃湿热理论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7(3):129-131.

[31]蒋燕.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8(5):293-294.

[32]殷振瑾,闫远杰,韩智敏,等.社区肥胖成年人中医体质调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9(7):88-89.

[33]周晓燕,刘晓虹,钟汉林,等.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J].新中医,2010,17(2):39.

[34]许向彤.青蛤散治肛门湿疹58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1998,12(5):43.

[35]黑雪琴,杨倩,王苏霞.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湿热质患者的干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14(6):109-110.

[36]靳琦.发微于理论体悟于临证——王琦教授辨9种体质类型论治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5(5):284-288.

猜你喜欢

王琦体质研究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Stability of Linear θ-Method for Delay Partial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Neumann Boundary Conditions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