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011-08-28刘菊林周立莉蔡茂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0期
关键词:苦参素毒副注射液

刘菊林 周立莉 蔡茂怀

在环境污染加剧和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下,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高发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75% ~85%,但因为其早期诊断率低,晚期不适宜外科手术和手术治愈性差,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低等特点,逐渐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NSCLC在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药物能显著提高治疗效率[1],但其副作用仍然较大。如何降低副作用,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成为NSCLC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祖国医学治疗肿瘤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在NSCLC的治疗中,中药已经显示出来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上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3]。近年来,我科采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GP的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降低了化疗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内科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间收治的共72例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测确诊为NSCLC(ⅢB期、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收治时患者心、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急性感染及药物过敏者。

表1 72例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详细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者采用的GP方案相同:将吉西他滨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第1、8天按1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顺铂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第2、3、4天按25 mg/m2静脉滴注,该过程要求在严密监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常规水化处理保护肾功能,常规给予托烷思琼5 mg联合地塞米松5 mg做止吐处理。治疗组在GP方案的基础上第1~10天每天静脉滴注100 ml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检查血常规等指标并评定疗效和毒副作用。

1.3 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 按照WHO抗癌药物治疗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疗效分为:治疗后,所有可见病变完全消失(完全缓解,CR);实体瘤病灶缩小30%以上(部分缓解,PR);稳定(SD);实体瘤病灶增大20%以上或出现新病变(进展,PD)。按照下面公式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RR)=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

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和分级评定标准进行毒副反应评定,分为0~Ⅳ级。按照卡氏分级(KPS)标准评定生存质量: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如咳嗽、胸闷等,增加≥10分(提高);减少≥10分(降低);其余增减不足10分者(稳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所有患者两个周期治疗后按1.3中所述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治疗组 CR 0例,PR 17例(47.2%),SD 11例(30.6%),PD 8 例(22.2%),CR+PR 共17例(47.2%);对照组获CR 0例,PR 15例(41.7%),SD 10例(27.8%),PD 11例(30.6%),CR+PR 共15例(41.7%)。两组患者在疗效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毒副反应 所有患者两个周期治疗后按1.3中所述标准进行毒副反应评价,由表2中详细结果可知,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发生在骨髓和消化道,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髓抑制情况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均较轻(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周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比较

2.3 KPS评分变化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KP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周期治疗后,治疗组:提高、稳定、降低的患者分别为14、13、9例,其中提高和稳定患者共27例占75%;对照组:提高、稳定、降低的患者分别为6、9、21例,其中提高和稳定患者共15例占41.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药物的GP方案在NSCLC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GP方案已经成为NSCLC的基本治疗方案和一线治疗方案。它在改善生存期方面,在不能实施手术的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肾毒性,胃肠道毒副作用成为其进一步临床广泛应用的绊脚石。

在祖国医学中,根据临床表现,NSCLC可归属于中医肺积、肺胀、咳血等范畴。中医学从整体出发,对于NSCLC的病因,素有正虚邪乘、气滞血瘀、六气太过、五志过极等诸多的认识。而气阴两虚则贯穿NSCLC的发病始终。即中医学认为正虚是 NSCLC发病的主要因素,因而,扶正则成为NSCLC治疗的关键[4]。临床实践表明,传统扶正中药与放化疗方案的结合治疗对在对抗肿瘤的过程中既能发挥解毒散结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延长生存期,降低毒副作用增加疗效的作用[5]。苦参素(氧化苦参碱)是从豆科,槐属植物苦参、广豆根、管萼山豆根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研究表明,苦参素具有提高免疫细胞能力,降低肿瘤细胞转移的功能[6,7]。

综上所述,本实验从整体出发,联合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与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既能提高化疗期间的生存质量,又能降低化疗所产生的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1] 石远凯.肺癌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1.

[2]何文杰,赵金奇.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癌症进展,2008,6(4):432-434.

[3]刘鹏辉,廖国清.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3):259.

[4]于飞,李凯.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2):166.

[5]杨静.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40例.陕西中医,2008,29(9):1129-1130.

[6]王娟,王科明,王朝霞,等.复方苦参联合DCF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25例.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7):1585-1588.

[7]王俊学,王国俊.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肝脏,2000,5(2):116-117.

猜你喜欢

苦参素毒副注射液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苦参素通过p38/JNK信号途径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半乳糖修饰苦参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苦参素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灵芝孢子粉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的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