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相关医学认知与行为中的作用

2011-08-28朱小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0期
关键词:调查表出院血脂

朱小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132例,其中男84例,女48例,年龄38~71岁,其中高血压冠心病53,糖尿病冠心病13例,合并心力衰竭5例。文化程度:小学21例,初中43例,高中以上58例,病程1~15年。

1.2 方法 发放自设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以下十个方面[1]内容的知晓程度(1.冠心病高危因素2.高血脂的定义3.高血脂的危害4.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水平5.长期改善血脂的必要性6.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危害7.冠心病的二级预防8.健康生活方式9.介入治疗前后注意事项10.出院指导)。利用患者治疗护理时间多次讲解,让其了解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出院时再发放调查表,观察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对表中内容的知晓程度,做出评估,并对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一年,进行总结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上述132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后发放调查表显示,患者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危害、预防措施的知晓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见表1、表2;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尤其是患者能从自身做起,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见表3;经过随访,患者在生活方式、有氧运动、戒烟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善,见表4。

表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认识(例)

从表1可见,132例患者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全面认识、部分认识、认识较差在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81,P=0.000)。

表2 教育前后对血脂控制指标认识比较(例)

从表2可见,教育前后患者对血脂控制指标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4,P=0.000)。

表3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复查的认识(例)

从表3可见,患者对多长时间复查1次的认识,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81,P=0.000)。

表4 出院后随访生活方式改变情况(例)

从表4可见,教育前后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P <0.05)。

3 讨论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逐步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巨大负担,我国心血管疾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疾病控制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健康知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让人们掌握治病防病的知识,其效益可能远大于单纯药物和手术干预,大大降低治疗的成本。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还需要科学的计划、良好的实施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李秀香.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答卷调查分析.中国医刊,2004,4:37.

猜你喜欢

调查表出院血脂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你了解“血脂”吗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