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沙利铂联合5-FU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2011-08-28李学灿张强别志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0期
关键词:切除率生存率胃癌

李学灿 张强 别志强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1-2],因我国内镜普查率低,大部分患者(>70%)就诊时即为Ⅲ、Ⅳ期,尽管可勉强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因亚临床转移灶的存在,易于复发或转移,故总体预后较差[3]。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理论上能使肿瘤降期,且可早期治疗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延长生存期,因此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治疗途径。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我科对此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同期我科入院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6例,入选标准为①有胃镜检查且病理诊断为腺癌;②超声内镜及上腹部螺旋CT等术前检查确定为II期以上但无远处脏器转移;③初治患者;④肝、肾、骨髓功能正常;⑤患者知情同意。96例患者分成常规手术组48例,其中男3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19)岁;PAIC+手术组48例,其中男3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20)岁,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TNM分期、病变位置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PAIC+手术组采用Seldinger法经右侧股动脉插管,造影显示肿瘤部位及主要供血动脉,再行超选择插管。胃底贲门部或胃体小弯侧者选择插管至胃左动脉;胃体胃窦区大弯侧者则选用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窦小弯侧者选用肝总动脉和胃左动脉。化疗方案:OXA130 mg/m2和5-FU750 mg/m2。术毕当天给予水化、利尿、止吐和糖皮质激素等以减轻毒性反应。化疗后3周左右进行手术。常规手术组入院完善检查后直接手术。两组均采用开放手术,要求无肿瘤残留(Residual0,R0)切除,术中分期,行标准D2根治术或姑息性切除。标本均由我院病理室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PAIC+手术组化疗毒性反应,观察两组患者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3、5年生存率。

1.4 随访 所有患者采用专科门诊、电话咨询、上门访问等方法与患者和家属保持联络。全部96例患者除中途死亡外,其余随访均满5年。随访截止时间为2011年6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样本率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毒副反应 未发生严重毒性反应,其中9例患者出现白细胞数下降(1.8×109/L~2.5×109/L)。其他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18例),外周感觉神经异常(4例),转氨酶升高(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

2.2 手术结果 及并发症PAIC+手术组48例中,38例(79.2%)完成R0切除,常规手术组48例中30例(62.5%)完成R0切除。PAIC+手术组R0切除率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并发症:PAIC+手术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共9例(18.7%),包括: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急性心力衰竭3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常规手术组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16.7%),包括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吻合口水肿2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生存率对比两组均无术中死亡病例。随访期间死亡47例。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C+手术组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比较

3 讨论

我国国情决定了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即为进展期,这些患者的根治性(R0)切除率低,总体预后较差。如何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根治切除率,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成为当代胃癌治疗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能否提高生存率仍存在争议[5]。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胃癌切除率并改善预后[6]。新辅助化疗分为动脉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方式。静脉化疗时药物经血循环到达靶器官时,因有相当数量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导致有效药物治疗浓度降低,进而降低疗效。而动脉介入化疗,药物是经供血动脉给药,直达靶器官,不受血流分布的影响,瞬间药物分布浓度可提高数倍或数十倍,且化疗药物作用于靶组织的时间延长,组织的利用率也有很大提高。铂类和5-FU为基础的化疗仍然是胃癌化疗的公认方案,我们采用的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药物,与DNA结合的速率比顺铂快10倍以上,同时结合牢固,具有更强的细胞毒作用,与5-FU等多种化疗药物有相加或协同效应。奥沙利铂联合5-FU+动脉灌注冲击化疗的强强组合,使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达到80%,较常规手术病例有了较大提高,从而进一步证明术前动脉化疗在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方面确有优势。

本研究中PAIC+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优于常规手术组。1年总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但3,5年总生存率PAIC+手术组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均P<0.05),故认为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能提高生存率。

总之,术前动脉介入化疗通过选择供血动脉内给药方式提高了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起到直接靶向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具有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以及全身不良反应轻的特点,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杨建忠.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2):102-103.

[2]汪竹,童建东,袁昕,等.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紫杉类失败的晚期胃癌.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2):74,76.

[3]SanW,HallerDG.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 en t of gastriccamcer.Drug,2001,61(11):1545-1551.

[4]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26.

[5]L iu TS,W ang Y,Chen SY,etal.An updated meta-analysis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for gastriccancer.Eur J Surg Oncol,2008,34(11):1208-1216.

[6]沈定丰,董平,赵铭宁,等.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临床观察.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4):308-309.

猜你喜欢

切除率生存率胃癌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