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案导学”催化高效课堂

2011-04-13张东青

化学教与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张东青

(江苏省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江苏赣榆222100)

利用“学案导学”催化高效课堂

张东青

(江苏省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江苏赣榆222100)

文章旨在阐述以“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学案导学;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提倡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学案导学”教学法就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学校实行学案导学以来,我一直在探索适合我们自己学情的学案导学模式,别人的毕竟是学习来的,学习必须本土化。经过三年的努力,已逐渐形成了适合我校化学学科学情“学案导学”教学法相关模式,并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在此笔者以利用学案导学在提高化学课课堂效率为例,谈几点肤浅的做法与感受。

一、实践中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在近三年的使用学案教学实践中逐渐抛弃了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生生、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学案导学”教学法新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正发挥着巨大效益。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1.学案的设计与分析

课题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运用简练的语言指导本课时的目标和学习方法,凸显引导性。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这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体验、根据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堂教学的环节,紧扣课本和教学内容将知识问题化(体现思考性和引导性)、问题层次化(把综合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问题链)、层次具体化(问题指向性明确)。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让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课前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可在课堂进行小组间讨论,小组间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和全体同学共同解决。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

这部分以填空题的形式概括归纳该课题的主要内容。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一个版面):

这部分题目要分为三个层次(A、B、C)

A.直接引用型,课前绝大多数同学能完成。

B.简单模仿型,课前多数同学能基本完成。

C.理解运用型,课前少数同学能解答题中的部分问题。

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的达标训练,要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到深,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并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2.学案使用的方法

(1)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指导,如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

教师要在课前对预习学案及时批改,发现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有疑问的某些共性问题,应作为学生讨论、交流、探究的重点。

(2)课堂讨论、探索、展示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展示,形成共识。

(3)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探究中存在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知识和学科思维方法。讲难点;对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是常考点。“三不讲”即:学生自学已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探究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有些知识虽不超课标,但比较偏,九年级学生能力达不到,这些知识可不讲。

(4)突出实效,当堂训练

过关窗口学生应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落实答题的规范性,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确保训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学案导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在采用学案导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从备教案转变为备学案;教师的作用从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变为学生自学的引导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方法的指导者。学案的编辑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搜集资料,选择问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怎么上课,迫使教师进行研究改变原来的满堂灌方式,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使我们养成了潜心钻研,专心教研的良好风气。

因此收获了良好的教学实效,如2010年我校的化学成绩居全县之首,均分比第二名高出5分。近三年来教研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果,本人所撰写的论文《化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回归生活》发表在南师大《化学教与学》2010年第五期,该文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2010年第12期);《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初探》等10余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由笔者主持的县级中长期规划课题《中学化学“自探、整合、起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于2009年顺利结题;市规划课题《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与构建高效课堂关系的研究》于2010年10月顺利通过市局教科所的开题验收,并取得一定成果。在市、县教研活动中执教的以“学案导学”教学法的示范课受到一致好评。个人及化学教研组4次受到市、县人民政府、教育局的表彰,被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教研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等称号。

四、问题与反思

当然,教改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和改进。如在开始使用学案时发现,由于学案的定稿经过了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环节,有的教师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使不是使用自己负责编写的学案时也不再认真单独备课,就导致不同的教师使用相同的学案教学效果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后二次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些学生对利用学案自主学习一时难以适应,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给予时间来引导,教师一定要坚持不懈,切不可半途而废;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学案导学”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把化学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学案的编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习为主体,思考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1]周华娟.浅谈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途径[J].理科考生研究,2010,(1)

[2]冯新平.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互动”[J].化学教学,2010,(1)

[3]麻清.新课程下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3):12

[4]张英武,郑智昌.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J].化学教学,2006,(5)

1008-0546(2011)09-0042-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9.020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