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2010-06-07裴烈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7期
关键词:廉泉风池穴假性

裴烈娟

假性球麻痹是由双侧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大脑皮质及皮质脑干束)病损而出现的以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吞咽困难轻者仅进食、饮水呛咳,重者只能依靠鼻饲流食、静脉补液来维持生命;因易导致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等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康复,甚则因并发症危及生命。笔者将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以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观察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39例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8岁,平均(62.12±11.32)岁;病程最短11d,最长3个月,平均(30.78±37.65)d;对照组39例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61.94±10.34)岁;病程最短9d,最长3个月,平均(32.21±38.72)d。其中脑梗死44例,脑出血22例,混合性脑卒中12例。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所有患者符合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且伴有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症状,包括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头部CT或MRI证实延髓运动神经核以上部位的梗死或出血病变。②经常规治疗后生命指征平稳,病程3个月以内者。③具备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临床表现。④软腭、咽喉肌、舌肌、咬肌或面肌运动障碍,无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⑤生理性脑干反射:软腭反射存在或亢进、下颌反射亢进。病理性脑干反射(吸吮、掌颌反射等)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胞二磷胆碱0.5g+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另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对证治疗,控制血压、血糖、颅内压,必要时给予脱水治疗。

1.3.2 针灸组

针灸组除采用以上药物治疗外,另加以针灸治疗。针刺取穴:头部运动区的中下2/3、风池、翳明、廉泉、外金津玉液、供血 (风池穴直下1.5寸)、吞咽(舌骨与喉结之间,正中线旁开0.5寸凹陷中)、治呛(天柱下一寸)、百会。针刺穴位的皮肤选用75%酒精常规消毒。百会、双侧头部运动区的中下2/3,沿头皮15°角斜刺进帽状筋膜下,进针1~2寸为宜;在令患者颈项直立,术者立于患者身后,进行针刺,治呛垂直进针,进针深度为1寸;翳明穴直刺0.5~0.8寸;风池穴进针方向刺向喉结,进针深度为1~1.5寸;供血穴操作同风池穴;术者在立于患者身前,廉泉穴可刺入0.8~1.2寸,切记要向舌根刺,不可向下至咽喉,针刺廉泉穴出针后需轻轻揉闭针孔,以防出血或皮下血肿;吞咽穴操作同廉泉穴;点刺金津、玉液23次,以轻微出血为佳,不留针。治疗每天上午1次,连续7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观察

1.4.1 评定方法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让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1级:能顺利地1次咽下。2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咽下。3级: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分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5级:全量咽下困难,频频呛咳。

1.4.2 疗效标准

分别在2个疗程针刺后,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评价。治愈:吞咽困难消失,饮水试验评定为1级。显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为2级。有效:吞咽困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为3级。无效:吞咽困难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为4级以上。

2 结 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针灸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方法的对照组(P<0.01),其中临床治愈率与显效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的好转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针灸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见表1。

3 讨 论

假性球麻痹是卒中病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的特点。国内报道卒中病合并假性球麻痹占84.6%,其中65岁以上的卒中患者中有40%~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其中卒中后有14%(大脑半球)~71%(脑干)患者并发吞咽困难[2]。中医认为,卒中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肾脏亏虚和气血不足为本,瘀血内停和痰浊阻滞为标,表现为气血逆乱、瘀血与痰浊互结,而使上焦气机闭塞不通。吞咽困难则是气血逆乱,瘀血与痰浊互结,使上焦气机闭塞而不能的表现。

笔者经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采用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灸配方中:脑为神之府,针刺头部运动区可以改善脑的机能;风池配廉泉,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其经线循行于头部,针刺风池穴通过经络的调整作用,促进脑的代谢;廉泉为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任脉巡行路线达咽喉部,上行绕口唇,针此穴可疏经开窍,激发舌部之经气,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吞咽困难能迅速恢复。考《素问·刺疟篇》所说的“舌下两脉者,廉泉穴也”和《医经理解》所说的“廉泉,舌根下之左右两廉出泉脉也,又曰足少阴舌下各一,则廉泉非一穴也”,故廉泉的两侧,即吞咽穴,对卒中引起的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百会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泻之可镇肝熄风,开窍化瘀。“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心主别络系舌本”,金津、玉液为舌穴,位于舌系带两侧静脉上,与各个脏腑经络相联系,故针刺两穴,有利于通利舌脉气血之瘀滞,恢复舌肌收缩。临床治疗中体现[3],针刺头部穴位、颈部穴位以改变脑局部的供血,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对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异常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加速了吞咽反射弧的修复和重建。针刺项部有利于舌下、舌咽、迷走神经功能的不断恢复。

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对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功能恢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优势,值得推广。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315.

[2] 稽强.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效果好[N].上海中医药报,2005-05-27(3).

[3] 刘孔江.针刺与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1):659-611.

猜你喜欢

廉泉风池穴假性
探议廉泉穴※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针刺治疗单纯鼾症1例*
针刺廉泉穴、旁廉泉治疗中度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
风池穴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廉泉合谷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31例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