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韵律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的改进策略

2010-06-04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改进策略

钱 丹

【摘要】在韵律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是一大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创造而创造的现象很多,忽视了幼儿技能的发展和正确的引导,反而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枯竭,以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和思想,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发展幼儿创造的技能,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发展创造力,并适时地进行引导、反馈和提升,使韵律活动真正起到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功用。

【关键词】韵律活动 创造能力 改进策略

为了贯彻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的精神,许多教师开始有意识地把发展幼儿的能力、情感放在了第一位,而把知识技能的培养放在了第二位。在韵律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减少了单一枯燥的模仿学习,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创造、表现的机会,更注重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引导不当,出现了不少问题。

【案例】在大班音乐活动《扫落叶》中,老师说:“请大家用自己的身体来变一变落叶。”开始孩子们很有兴趣,有把手臂缠绕在一起放在头上表示一片叶子的,有双手叠加舞动表示一片大叶子即将离开枝头的;有用身体缓慢转圈来表示树叶从树枝上飘落的,还有的孩子躺在地上,身体缩成一团表示干枯的叶子掉在了地上……老师看了很高兴,不住地鼓励幼儿:“还有没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呀?”“记住,你想的要和别人不一样!”孩子们实在想不出其它可以表示落叶的动作了,但面对老师期望的目光,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想。最后,有些孩子的确想出了许多另外的动作:有的模仿奥特曼,有的模仿小动物,有的干脆能做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此时的动作不是模仿落叶而变成了万能动作,失去了美感,也与活动固有的目标相去甚远。另外,在对这节音乐活动课堂的整体观察中,笔者还发现教师课前组织不够精细,道具准备、场地组织、课前预备都比较缺乏。在课后与教师的交谈中可以感觉到,教师对课堂的认识比较狭隘,导致对这方面的准备意识不足。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虽然把发展幼儿的情感和能力放在了第一位,但对外围性铺垫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堂实施时没有适时地介入启发和引导。具体表现为:

1.教师没有为幼儿的创造发展做好引导前的准备。准备是多方面的,如环境的,道具材料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准备。

2.教师没有明确创造的本意,为创造而创造。真正的创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幼儿全身心投入的,而不是这样迎合教师的行为。过多的“不一样”反而会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枯竭,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3.教师没有适时进行引导。当幼儿创造不出别的动作时,教师没有提供合适的支架,没有为幼儿提供开阔思路和创造方向的指导。

虽然本案例只是一个个案,但在实际韵律活动的教学中,却具有普遍性。那么,在创造性的韵律活动中,怎样才能既满足和尊重幼儿想象的需要,又让幼儿真真切切地获得技能的提高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的各项能力都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幼儿的创造力刚刚萌芽,还非常脆弱,需要有一个宽松、自由、包容的环境,从而保证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和材料。在孩子们的创造活动中,需要一定的空间和充足的材料。教师要选择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鼓励幼儿选择在不与他人相碰撞的空间活动。要允许幼儿利用身边的普通甚至废旧物品进行创作。道具的作用在于渲染气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丰富幼儿的想象,增加动作的表现力。空间和材料的充裕可避免因幼儿相互碰撞和争抢道具而引起矛盾,从而影响幼儿创编的兴致。

2.允许幼儿在创造活动中犯错误。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同伴学习、师幼学习和媒质学习纠正错误。幼儿的创编活动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成功和完美,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允许幼儿出错。当幼儿动作词汇缺乏时,教师可以通过直接示范帮助幼儿学习,也可借助观看演出和录像进行纠正。当幼儿的动作模仿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在平时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和细节,并用录像补充他们在周围环境中看不到的事物和景象。由此,通过同伴学习、师幼学习和媒质学习,丰富幼儿动作的多样性,丰富其创编思路。

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经验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幼儿的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的源泉是客观现实,想象的内容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源泉。因此,要经常带孩子走出教室,让他们看看春天婀娜多姿的花,摸摸凹凸不平的石头,闻闻清晨泥土的芬芳,聆听鸟儿的啼叫声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力也随之迸发。

在进行音乐活动《公鸡、母鸡和小鸡》前,老师带孩子们仔细观察了公鸡、母鸡、小鸡的生活活动录像。教师引导幼儿:“它们走路的样子一样吗?”幼儿迫不及待地回答:“不一样,公鸡最高,走得最快。”“小鸡脚小,走得最慢。”“母鸡走路稳稳的,像要下蛋了。”“小鸡总是跟着母鸡走。”……教师又说:“好,下面你们学一种鸡走路,让我来猜猜是谁出来散步了。”孩子们兴奋不已,纷纷模仿起来:有的昂着头快快跑,一看就知道是公鸡;有的走路踮脚,细细碎碎,看来是学小鸡了;有的一沉一沉的,像是下蛋的母鸡。同样做小鸡,有的喜欢抖抖“翅膀”,有的则做害羞状……

通过观察物象,使孩子们有了感性的经验,他们参与活动更积极主动了,创造力也更强了。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的整个精神世界。

三、教师要传授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新《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知识技能好比是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创编活动中,幼儿自身的动作发展也很重要。发展幼儿的创编能力,首先应以协调的身体动作能力作为基础。有了表现美、展示美的技能,孩子才更有信心进行不断地创编。

所以,教师在韵律活动的教学中,要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知识技能,主要有:掌握动作的知识和技能;变化动作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动作的知识和技能;使用和制作道具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动作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身体部位运动的方式、方向、重心控制和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变化动作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变化动作的幅度、力度、节奏和姿态;组织动作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按情节内容组织,按某种秩序组织,按音乐的重复与变化规律组织,按主题组织;使用和制作道具的知识和技能指能选择合适的道具,实现对道具的一物多玩。

幼儿只有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语汇和艺术动作语汇,拥有协调的身体动作能力,才能在创造表现时游刃有余。

四、正确把握好幼儿创造的“度”

创造是有度的,这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教学目标和要求而定。从年龄特点看,3周岁末期,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学会用自己想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日常活动和自己所熟悉的成人的日常活动;能够学会用与他人不相同的动作表现熟悉的动物、植物、玩具等;能够学会创造性地运用动作表现音乐所引起的想象和联想。如在高音区时学小鸟飞,在低音区学鳄鱼爬;4~6岁的幼儿,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表现的经验,而且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中,可能使用较丰富的动作语汇和较有结构的表现方式,对音乐、周围事物的感知范围扩大,他们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能力和积极性也都大大增强。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创编的难易程度,确定合适的目标和要求。

五、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指导

在引导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应主要以多角度提问、提供思考线索、提供改善建议的方式来丰富幼儿的创编思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支持者的身份提供支架,帮助和鼓励幼儿开阔思路。可用暗示性的语言指导,也可借助媒质指导,在必要时还可进行动作的示范和演示。

在活动《动物狂欢节》中,老师说到:“动物们出来了。”孩子们做出动物的样子,有的是猴子,有的是大象,有的是老虎……虽然有了代表某种动物的动作,但动作不够丰富,没有情节,情绪也不够热烈。教师引导:“你开心时会做什么动作?”孩子们纷纷回答“我会哈哈大笑。”“我会又蹦又跳、摇头晃脑”……教师顺势说:“今天动物们狂欢,它们也很高兴,它们高兴的样子你们会做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摇头晃脑的狮子,有活蹦乱跳的猴子,有叽叽喳喳不停说话的鸟儿,这样,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动作也更丰富了。教师继续引导:“动物有朋友吗?”“有!”“高兴时会和朋友做什么?”“喝酒!”“跳舞!”“跳迪斯科”……随着引导的深入,情节也丰富起来了,孩子们不仅创造出了带有情绪的动物形象,而且每个形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流、合作的,收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适时引导,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必要帮助,如雪中送炭,恰到好处。有效的引导能推动幼儿的创造不断深入。

韵律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既满足了幼儿想象、联想和创造的需要,而且对幼儿的一生都会有长远的影响。作为教师,在深刻领会新《纲要》精神的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幼儿的创造性行为,要正确把握创造发展的度,帮助幼儿在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的合力下,开启创造的大门,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改进策略
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