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改革

2009-11-20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师资培养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王 容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高师声乐教育理念已不适应基础音乐教学改革,所以,高师声乐教育应结合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整合,使之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相适应,更好地为之服务。

[关键词]高师声乐 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师资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推进,高师的声乐教学进行改革10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招生院校的增多和招生人数的扩大,其结果,是招生数量与教学质量,招生数量与课程体系,新旧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的产生,这些矛盾直接冲击着高校传统的精英化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与方法。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各类教育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深化和改革,声乐教学也不例外,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使得灵活的富有针对性的授课形式成为必然

声乐课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目前,处于转型期的高等教育较为突出的矛盾是招生量的扩大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教学所需的各种硬、软件设施相当紧张,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校对声乐教学从授课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笔者在2006年对湖南省几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一、二年级声乐课90%以上采用了集体课或小组课的教学形式。这种授课形式从表面上看,缓解了各个高校由于扩招所带来的教学上的压力,成为一种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但事实上,这种不顾学生嗓音条件、学生学习声乐起点和基础差异的简单组合,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声乐学科的本质属性特征。从高师声乐教学的特殊性看,由于声乐是表演艺术,“一对一”的训练模式在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承历史中,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即使在课堂教学模式普及和现代媒体教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个别教学仍然是专业音乐教育部分科目的主要授课模式。个别教学符合并适应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殊规律,有助于演唱、演奏人员的培养。尽管一对一教学模式似有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师徒承递等色彩,但它的确能较充分的使教师集中精力,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扩充、深化和细化教学内容。声乐和音乐教学的专业化仍然不能完全抛弃个别教学的模式。

笔者认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课既不是普通中小学的音乐唱歌课,也不完全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课,它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而也不能只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的普及性歌唱层次,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修养,其中科学正确的呼吸、发生方法和具有表现力的歌唱技能技巧的掌握,就需要一段系统的教学过程。小组课、集体课带有更多普及性,可较好的解决声乐学习中许多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和理论。但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选择声乐曲目,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和纠正发声、呼吸、歌唱的身体状态等问题,就得对症下药,需要个别课来解决和提高,在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采取小组课、集体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组合,各教学模式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不失为一条明智、可行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声乐教学要与声乐审美结合起来

声乐教学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任,审美能力作为人文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地位也随之上升,声乐艺术作为人声乐器特殊的音响美是以词、字的语言美、作曲的旋律美,演唱的声腔美、声韵的伴奏美,形体表演的动作美诸多因素构成。

1.深入挖掘声乐作品中的语言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人类基于某种需要将语言和音乐结合起来时,声乐艺术就诞生的。声乐表演既要表现声音的魅力,又要表现语言的魅力。歌唱语言的处理,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复杂的问题,歌唱语言的处理要符合歌曲表现需要是一条基本原则。但要解决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演唱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同时,也在于声乐教师在课堂上对声乐语言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声乐语言,以至最大限度的体会语言的魅力,享受语言美。

2.积极创设声乐教学中的情景美。声乐教学的情景美,就是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类容,创造出师生感情、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合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对于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3.大胆鼓励声乐教学中的创新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声乐的发展有待于我们去不断创新。熟话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最好起点,是创新精神的原动力。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触动学生的求知兴奋点,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动机。声乐教学中,我们多采取就事论事的办法,从全面、整体的角度考录问题,打破消极的思维定式,去给学生创造创新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富于创造的去学习、感受,使他们心智开阔,尽情的陶醉在创新艺术之中,开拓未知的艺术审美。

三、声乐考试形式有待革新

教育离不开考试,提及高师的声乐考试,师生们可能一致认为,无非就是要求学生在本期所学的曲目中,选择一两首背出来就是了。可见,声乐考试在师生的意识中已成“俗套”。严格来讲,声乐考试应随着声乐教学的革新而不断完善,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在于教学,而学习的动力则源于声乐考试,如果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所获得的知识,不能通过考试并得到准确评价,势必会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所以高师声乐考试有待革新。

1.闭卷与开卷结合考,对于一些人物年代基本特征、作品名称的题目、采取闭卷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独立分析和思考,得出答案。对于一些灵活性的、综合性的、考查能力的題目,则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可以与同桌和小组成员互相探讨,达成共识,得出一个集体答案;也可以通过看书、查资料等,得到一个独立性的答案。这样,不仅达到了抓住基础、提高能力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课外收集能力,使学生之间的资源得到了共享,不足得到了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展。

2.可采用口述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述是检验掌握知识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阐述是考核的主要目的,这种能力,是作为一名师范生不可缺少的。笔试可采用论文协作的方式,这更能检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高师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适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能弹、能唱、能跳舞、能讲课、能组织排练的优秀中小学教师,而不是培养大学专业教师和歌唱家为目的,只有重视以上4点的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教师。另外,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确需要我们每一个实践者从音乐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到课程形态、属性的分类与功能,不同层次课程下的评价规范等方面去广泛思考、精心打造与努力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司组编.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3]石惟正.声乐教学法.

猜你喜欢

师资培养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校园足球师资培养途径探究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欧美出版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三层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