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准备活动内容,提高准备活动质量

2009-09-19曹肖雄章以赛

体育师友 2009年3期
关键词:准备活动体育课中学生

曹肖雄 章以赛

摘要:运动之前做准备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使身体能够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课时短,很多准备活动流于形式或被精减,对活动安全造成隐患,文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中学生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学生

在上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教师往往对学生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学生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质量及更好设计和组织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进行探讨。

1 体育课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分析

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使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体育教师要钻研教材、教法, 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专门介绍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剪辑、播放一些体育明星在比赛或训练前做准备活动的片段。如姚明、刘翔等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利用明星效应引导学生重视准备活动。

1.2 准备活动中学生所具有特点分析

由于在不同阶段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学生的准备活动应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沿用小学那套成人化,到中学就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1.3 准备活动内容分析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如在球类课上可以结合球的特点做一些球类操或球类游戏。特别可以安排一些丰富多彩而简单易学的体育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还能根据准备活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准备活动的内容,再结合老师的一些点评,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4 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分析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1.5 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在练习方式上,可以采用单人练习、双人对练、分组练习、集体练习等多种练习形式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也要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在队列队形组织上,一般以四列队形为代表队形,有时也能显出整体效果。久而久之,这种形式成了定向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练习的位置不应该总是原地的,还可以是行进间的。队形应该是可以变化的,可以融合数学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梯形等,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队形。在方便教学时,可以不用练习队形,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散点站列。在口令指挥上要改变专门由老师喊口令,学生练习的观念。可以让学生轮流喊口令或集体喊口令,甚至可以不喊口令,利用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中练习。在编排上应根据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到全身。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不宜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1.6 准备活动的质量分析

准备活动具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对培养学生正确姿态,增强体质,发展较差肌肉群,特别是对小肌肉群和关节韧带的发展以及掌握基本技术动作都有积极作用,有些老师对此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掌握其难度、强度、时间、次数与学生年龄特点、水平、气候及与基本教材的关系。比如在寒冷的季节里,在准备活动中应该加大运动量,重复运动幅度大的基本动作。而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时间一般要控制在7 到10 分钟。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振奋精神,情绪活泼,用各种合理的身体练习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调动起来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做准备。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活动开,就应该有适当的运动强度和密度。根据中学生的年龄、性别、运动水平的不同,准备活动的强度和密度也应有所不同。准备活动应循序渐进,运动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气象条件和基本部分活动内容的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基础好强度大对抗性高,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可以稍长,强度可以稍强; 反之,对于基础差的强度低对抗性小,时间应稍短。全套准备活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一般性准备活动,后专项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量、强度以学生身体感到微微出汗为宜。强度过大或过小都达不到准备活动应有的目的。

2 准备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法

2.1 游戏法

选择适宜的游戏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寓运动于游戏中,是小学生锻炼的需要,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可以使用“抢占位置” 游戏。把小海棉垫摆成两个圆圈比实际学生数少几张,游戏开始时学生听鼓声成二路纵队分别沿两大圆圈慢跑,鼓声一停,学生每人抢占一海绵垫,看谁反应快,如此重复几次,再接着做有针对性的徒手操。虽然同样是慢跑,但得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2 情境法

情景教学是新课标谈的最多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教师应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产生一些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丰富的情感,振奋的精神来感染学生。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活跃了课堂气氛。

2.3 比赛法

中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对抗,因此,采用比赛的方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其练习的兴趣,为主教材作好准备。如报号接力等。

2.4 开放法

开放式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将从教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可以将电视等影像资料上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内容。

2.5 角色扮演法

善于模仿,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是中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让学生在热身活动时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扮演“小丑走路”等。

2.6 想象法

现在中学生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做准备活动。如,让学生模仿奥运会上“盛装舞步”的马舞步,不仅课堂气氛热烈,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2.7 舞蹈、健身操

让学生跳一些舞蹈和健身操,最能激发中学生的兴趣,达到准备活动的效果,从而又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气氛。

2.8 器械操

利用课的主教材所运用的器材,来做一些器械操,学生人手一物,不仅一物多用,又能达到活动各关节的目的,况且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方法都很有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如篮排球课中,运用篮排球做相应的球操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也一样,不可能千篇一律,要从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出发,不可以强度太大或动作过繁,以免影响基本部分的学习或降低学习兴趣。准备部分占用的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影响基本部分的讲解和练习,避免舍本逐末的现象发生。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做到内容和方法由易到难,动作速度和节奏由慢到快,动作连接及组合由简到繁。一句话,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所以要更好的设计和组织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体育课状态。

猜你喜欢

准备活动体育课中学生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讨厌的理由
高中生体能发展模块化实施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