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中预设外生成的对策

2009-09-19孙遥先

体育师友 2009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预设对策

孙遥先

摘 要:文章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注意事项。往往那些预设外的生成,会使教学进入被动的局面,应抓住这些宝贵的资源,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体育课堂;预设;对策

引言

“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即使教师不惜时间、穷其心智、精心预设,课堂上仍然会出现预设之外的生成。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外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意外生成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意外生成它危机四伏,无处不在,越怕它来它越来。如何处理意外的生成是我们都要探讨的课题、是当务之急,也是教师不断发展的过程。

一、注意事项

1. 虚假生成

一次教学中,一位教师执教水平三室内《观看体育比赛》一课,教师首先请学生观看半节课NBA的篮球比赛,然后引导学生观看后大胆质疑“你们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问:“什么叫阻挡犯规?什么叫带球跑违例?”有的问:“篮圈离地多高?三分线离篮圈有多远?”还有的问:“场上队员最多有几次犯规?什么时候可以换人?”等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要下课了,教师总结到:“同学们大胆质疑,刚才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篮球的比赛规则和场地设置这两个问题。就这样一节课在生成中下课了,预设外生成的问题,表面上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题,重视生成,其实引导学生产生虚假的生成,学生提的种种问题都是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和学生共同探究解决,但教师置之不理,仍然按预设开展教学,贴生成的标签,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理论,成为生成的奴隶。

2. 负面生成

一位教师在排球教学中,当示范垫球身体需要移动时,因学生抛球远离身体,他只能出脚才能把球救起,此时,学生们都大声惊叫道:“老师,你不是说:打排球不能用脚踢。你怎么?”这时教师愣了一下后,理直气壮的说:“现在排球新规则,为了鼓励进攻在不得已情况下,是可以用脚把球救起的,如果你们有本事把球救起来,老师也允许你们尝试用脚踢!”的确,为了鼓励运动的发展和比赛的观赏性而不断完善规则,而不是提倡大家随意地尝试,不能为了维护体育教师的威严,混淆是非。对学生的引导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3. 为生成而生成

有一次教学,让学生利用毽子进行自创各种动作方法,游戏开始后学生们都大胆尝试各种动作,教师也不停地巡视、观察,大半节课过了,教师请学生集合,展示自己的自创、自编的动作。学生们都勇于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教学气氛特浓,动作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不经意中下课铃响了,教学生成出有的是很有价值的,教师没能及时捕捉、把握生成出的效果;在一次跳远教学中,教师先示范蹲踞式跳远动作,然后请学生讨论一下动作的要求,接着请学生分组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几种不同的自创动作,教师说:“同学们能不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其它方式的跳远动作,看谁的动作最新颖、独特?”学生听到后练习兴致很高,都大胆的尝试,课堂上是非常的热闹,但不时地看到学生惊险的动作,老师都拈出一把汗来。我们是应该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活动的机会,但我们切记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定要把握好生成的范围和尺度;其实我们只要针对很有价值的或很困惑的问题,及时捕捉与把握,做到有张有驰,收放自如,那么这些预设外生成的教学将成为学生再学习的有效资源,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又一途径,不能为生成而生成,失去了教学的目的性。

4. 隐性生成(关注心理)

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二、对策

1. 充分预设、把握生成

确定预设外生成的教学任务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弹性和开放性,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生成的教学留有空间,还要依靠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积累和教学机智,确定教学目标的生成意识。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一向是由教师所掌握的,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预设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加以改造,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确定教学过程的生成意识。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充满着各种偶然、意外、随机因素的过程,难以按教学预设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原有的教学预设,要求艺术地捕捉各种生机、各种意外生成因子。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为将预设外生成的问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对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使之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效资源。

2. 用发展性评价处理预设外生成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师则对其大胆质疑的精神加以肯定,对学生思维或行动中的“错误”不要急于否定,而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变化,站在人生发展的高度对学生的每一个创新思维或举止行动合理的引导,使之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效资源。言行上运用丰富的语言评价“预设外生成的问题”,比如:“动作有进步,但是你还可以做的更好些;虽然不符合教学的要求,但是你的动作有创意,建议先把要求的动作学好,再创新;起到鼓励作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找到自我,建立自信”。 (例如:教师找动作优美的李四同学做示范,可是他偏偏做的很失败。教师就要暂时地抛开这个动作,先从李四同学追求完美的良好品质进行评价,鼓励再做一次,由于心理的放松,他的动作很成功。再进一步地深入,让李四和同学交流两次动作的体会和感受,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完成动作)。

3. 捕捉生成,优化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批评者、反思者、建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 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及时捕捉教学中闪光点,哪怕是微乎其微,我们就可以挖掘、开发、引伸、利用、见机行事,不断优化教学。

4. 预设外生成处理方法和技巧

(1)以谬求真。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当学生出现了错误,如果老师不要立刻否定,而是通过让学生去练习、去分析,去寻找错误的原因,不仅使学生深化了认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分析、思考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如:在进行4×100米接力跑,每组4人,共8组,学生自由结合,自己安排棒次,但是还没等我分道次,激动的学生就迫不及待的奔向接力区,想召回也很费工夫,干脆我就开始发令,结果可想而知——接力区乱成一锅粥,有了这次经历,下面的教学出奇的顺利。让学生感受错误带来的“痛”,老师少加点拨,水到渠成。再如:利用错误的动作与正确的动作进行比较,引导同学分析总结,让学生懂得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要点。因而,课堂中不要轻易对学生说错,也不是逃避学生的错误,而是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通过暴露思维过程,修正错误,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

(2)插问追索。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其教学效益就要在对话中不断生成与建构。教师在和学生对话时,一定要注意吸引其他大多数同学也参与其中,把说服个别学生的过程转化成促进全班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例如: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一个同学身体前旋过大,我就追问如何解决?同学七嘴八舌,一个声音冒了出来“翻个筋斗过去”。 同学又是七嘴八舌讨论,我就再追问翻个筋斗过去可行否?得到回答是肯定,动作太危险——不行,我就补充了一点,规则不允许。最后经过同学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加大起跳的角度,积极的下放摆动腿,用挺身来克服身体的前旋。教师在点评某个同学时,要和同学交流相互提问,引发多数同学的观察和思考,问出问题所在,点出关键环节。

(3)迂回突破。某教师在教在《体操——支撑跳跃》事先设定的程序是:先介绍体操的项目设置及我国体操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再进行技术教学,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我们体操的器械和奥运会的不太象”这是个很明显的问题,同学议论纷纷,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师:几分象几分不象?生:……;师:科技对体育影响…….哪种更适合我们的学习与锻炼…….(课后讨论),再进行技术比较与学习,回归主题)善于发现,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教学行为细节,画龙点睛,点石成金,使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

(4)顺水推舟。在教师没有讲解之前就会听到“老师,我会了。”“我知道。”有的索性将知识点脱口说出……那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如果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设进行教学,虽然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样的教学却否定了现实,是对学生活力的阻碍和压抑。同样的情境,如果教师能随机应变,及时调整预设的程序,有效地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可让个别同学展示,并把这样的同学作为教学的骨干分子,辅助教师,成为教师的好帮手,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更是“以人为本”的实践。

(5)先扬后抑。教师则对其大胆质疑和创造的精神加以肯定,对学生思维或行动中的“错误”不要急于否定,引导学生寻找质疑和创造的依据(查阅资料,展开讨论),点拨“质疑和创造”产生的后果,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和成长。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预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