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侧重点

2009-01-22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创新教学情景教学

陈 丹

【摘要】本文分析了音乐教学中的侧重点,认为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产生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发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要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就应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注重素质的培养、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引起人们审美导向的转变。

【关键词】创新教学 音乐审美 情景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的潜在能力的发掘提高,也就意味着音乐教学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学习五线谱,唱好歌以及死记硬背歌曲作者的姓名、年代,等等。通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笔者对音乐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侧重点:

一、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审美概念

学生接受审美教育是受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学校教育。面对日益发展的流行音乐的猛烈冲击,要明确学校担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责任。因此,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坚持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原则,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学校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审美要有修养,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具有一定含量的音乐知识,音乐知识越丰富,修养就越高,认识美的视野就越广阔,识别美的能力也就越强,就不会被那些庸俗、低劣的东西所迷惑。同时,还要把民族音乐放在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排斥外来的健康音乐,要使学生既欣赏到典雅的民族音乐之美,又能欣赏到情感强烈、节奏变化对比大的现代音乐之美。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自觉抵制那些不健康的东西的侵蚀。

二、了解生活,展示情境

音乐教学的情境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教学,还应当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感觉,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源头。比如,课外郊游时,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的创作歌词的出处和情感的发源地,听着树叶沙沙作响,看见小溪欢快地流淌,聆听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随着自然的美妙音乐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们真正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及生活的美好。

为了追求目前的教学风格,变换教学模式也要同步进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还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来辅助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模式现代化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应的音乐课程课件是近几年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可以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从而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种种不足,为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都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现象在多媒体教学中就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因而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字信息,从而有效地扩大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就能集中精力把握每一个教学细节。学生学习音乐时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并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将之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通过使用多媒体,将许多美好的教学设想转变成为现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由此看来,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并将其加以推广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使音乐教学得到更新、更快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鼓励使用课堂器乐

激励学生自主创编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大胆迁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尽管教学在学生的喜悦中划上了句号,但其创作欲望还会在课后得到延伸和发展,教师也能分享学生的成功和快乐。由此,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在没有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得到了发挥。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由简单到复杂,由简易打击乐器到吹奏乐器、拉弦乐器,有层次、循序渐进地将各类乐器引进课堂教学。当然,器乐进课堂应该注意不可脱离教材,不可在课堂上自由练习,不可重理论轻实践,不可用同一种要求对待所有学生。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让多元化教学一步步走进课堂,使人性化教学得到真正的应用和认可,并以音乐为依托,组建各种形式的社团。如合唱团、各种类型的乐队、舞蹈队等。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施展自身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学以致用,立足校园,丰富校园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倡导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受教育者。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要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和时间,创造适宜个性发展的环境,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创新、创造、创业提供保障,使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

笔者希望在实际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总结的以上要点,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以此来激发本该活跃的音乐课堂,传授更形象、更自然的音乐,增添音乐课堂的新鲜感等。创新教学、音乐审美和情景教学等在音乐中的结合可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的效果更突出,为音乐教学增姿添彩。尊重个性、促使个性发展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还学生一片自由、自我、平等的学习天地,将个性的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新世纪音乐文化事业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创新教学情景教学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