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教学汇入生活的清泉

2008-09-08王志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7期
关键词:艺术化写作作文教学

【摘 要】作文教学与生活血脉相连,优秀的作品无不是生活真实的艺术化再现,让学生走进生活、表达生活、抒写生活,让作文教学真正汇入生活的清泉,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生活;艺术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好文章,很重要的一点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生活感悟。然而,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手。为了应付,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空话、套话,不难看出,缺乏写作素材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而要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让作文走进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四个方面的理念,即:人文性、实践性、生活性、民族性。生活无处不在,语言无处不有,让作文走向生活,汇入生活的清泉,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生活化呢?我们作出了如下探索:

一、返璞归真,回归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十分强调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认为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所谓回归生活,首先要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教学融入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充满亲情的家庭生活、山山水水、古迹名胜、植物动物、种植采摘……,皆可成为作文的素材。有了丰富生活的积淀,作文素材自然厚实充盈,写起来也就满纸生辉。其次,要帮助学生进行作文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借助书籍、报纸、电视、网络等载体,学会认识生活,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全方位地走进生活,学生的情感就能与生活水乳交融,作文也就能得心应手。

二、观察生活,诱发情感

刘思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指出:“夫辍文者,情动而辞发”。要让学生动情,就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溶入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是作文获取感性认识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平时,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如点面结合法、时空顺序法、细节观察法……,让学生在多角度的观察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事实上,现实生活常常是在平凡中孕育着非凡,平淡中包含着新奇。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就会有新的发现。

三、领悟生活,描摹刻画

有了生活积累,还需将其转化成写作能力,在作文中恰当表现。教师应注重从基本功入手,从单项训练着手,锤炼写作的基本能力。本人在平常的教学训练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如下操作:(1)写景状物篇。要求观察描写事物顺序清楚;(2)活动篇。要求突出活动过程和高潮部分,环境描写也不可少;(3)叙事篇。要求抓住人物、地点和事件,具体描写要细致深入;(4)人物篇。要求抓住人物的特点、外貌、语言、动作……,通过这些单项训练,学生学会了写真情实感、生活气息浓郁的记叙文。

四、表达生活,情真意切

写作的灵感,来自对生活的感悟;作文的成熟,来自于思想的成熟。每个生命个体,都有独特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达到有感而发,情动辞发。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只有真情实感,写出的作文才能打动人,要让文章有真情实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抒写真实

陶行知先生曾留下他的千古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写作文同样如此。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注重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树立“为用而学”的意识,使作文把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

2.自由表达

传统的作文教学给学生太多的限制,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作活力,生活化作文应给学生更多的写作自由,自由选择最擅长的文体,扬长避短,自由选择最熟悉的内容,努力做到成竹在胸,自由拟题、自由表达,真正做到我手写我所思、所感、所想……,让学生的习作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

3.富有个性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个性,也会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并在作文中自由抒写。我们不能对不符合自己理想范式的作文漠视甚至贬低。不能把学生的奇思妙想视作异类,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健康成长。

“文章贵有路,寻路识斯真”。让我们回归作文教学的本色——生活化,让学生亲历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表达生活,创造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作文生活化。

【作者简介】王志勇,江苏省海安县孙庄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艺术化写作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不规则抽象
玩味型格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