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课程改革误区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08-09-08王盛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7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

【摘?摇要】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状态,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索,并试图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基础教育

目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和课程标准的出台,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精神,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实验,在教育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浮躁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阻碍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的实施,步入课程改革的误区。

一、只重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许多年以来,教师往往把语文学科的讲授教学上成了“满堂灌”和“填鸭式”,以致在教改过程中,许多教师把讲授教学方法,置于“启发式教学”、新课程理念的对立面。为了迎合教育时尚,一些教师把自己少讲,让学生多讲、多活动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因为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教学”,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至于评课老师,更是把老师“讲”的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于是乎,不少人心领神会,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在教学的形式上操作表演。把“满堂灌”变换成“满堂问”。于是,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热热闹闹的无聊问答,逗笑取乐的庸俗对话,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不一而足。我总觉得这是一种学风浮躁、教风花哨的形式主义,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浅薄和低俗。这样的课堂教学,老师当讲的没讲,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缺少了深度,缺少了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应有的厚重感。

二、忽视素质教育的实质,示范教学与日常教学大相径庭

由于忽视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一些所谓的“示范课”“公开课”与日常教学的距离越来越大。在示范课上,先有优美的视听导入,提供庞杂的新课背景,然后是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看起来好像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实际上空洞无物。完全无视文本、脱离文本甚至抛弃文本,哪里还有从容的时间和心思来朗读、吟诵、感受文本的魅力?最近的《杂文报》登载了一篇学生文章,反映老师为了上好《祝福》这节公开课,预先在班上操练了好几遍,为了增加可信度,老师甚至故意让学生回答错误答案,然后让其它同学加以纠正。这样的公开课,其效果可想而知。此类公开课、示范课其实对日常教学并没有多大的示范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助长了课堂教学中浮躁虚假的不良学风和教风,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三、放弃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教学处于严重的低效状态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理念,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等等。新课程确立了新的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的发展。可新的问题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也只是上公开课时使用),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上“创新型”、“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等时髦的标签,根本不考虑质量和效果,让学生信马由缰地所谓的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笔者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篇目是《项链》。老师先简单地总结了上节课的内容,然后提出了一个讨论题:有人认为,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带有偶然性。因为舞会上丢项链的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即便丢了,也可能会发现丢失的钻石项链是假的,所以说,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是另一番样子。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然后指定语文科代表担任主持人,让学生展开讨论。整堂课下来,学生就“项链是真的还是假的?“丢失项链的事有没有可能发生?”“丢失项链在法国那样文明的社会会不会再找回来”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辩论。讨论看起来很热烈,但却忽视了“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是不是偶然的”这一教学重点。由于老师没有适当引导,致使学生的讨论走进了死胡同,该讨论的问题没有讨论好,该明确的问题没有明确,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状态。

以上讲的是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误区。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对这些误区的认识、反思和跨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理想课堂教学,必须树立一种理念和实现三个转变。

一、课堂教学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判断教学优劣的依据。而素质教育理论认为,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是说,学生身心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进步。如果学生学而无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素质教育开始实施以来,这种情况依然存在,一些老师把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误解为什么知识都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但如果这样,就只能是使学生置身于人类社会的起始阶段,让学生从猿变成人怎样直立行走学起,然后才迈着艰难的步履缓慢前行,这样的教学效率肯定是不高的。课程改革实验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品质,培养的应该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素质、学习的理念、探索的精神,而绝不是要学生自己去探索所有的知识。能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去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才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变知识积累为全面素质积淀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比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素质教育教学关注的是学生一生的发展,体现的是价值理性;而应试教育关注的是短期的利益,体现的是工具理性。语文素养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一时具体的效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放眼学生一生的发展,也应该引导学生更关注自己生命的未来。唯有如此,师生双方才能沿着共同的方向,既勤勉向前又不至于近视浮躁,被眼前的得失所迷惑、所困扰。

三、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动态生成过程

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给他自己”的人文精神来引导施教者和受教者。而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最重要的是归还学生的思维过程。只有归还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才能变成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学生主体性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学生的自主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的培养。因此,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不仅传授知识,而且生成智慧,点化生命。

我们需要积极开发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并合理有效地加以利用,使课堂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让课堂教学呈现双边共时性,形成学生活动与教学资源的良性互动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愉悦学生的身心,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课堂教学要变功利主义的诱惑为生命理想的召唤

在理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在茫茫的人生之海,点燃起能够烛照人生的火炬,使师生浸淫于一种丰富、和谐、温暖、宁静的氛围之中,去感受人类文明的博大与深邃,感受人类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神韵、充满心灵感召、生命启迪的地方。从而真正唤醒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深层次体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知道,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验证,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自觉的努力和实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认识、反思和跨越课改的误区,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盛科,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