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临床观察

2016-04-12张燕华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张燕华

(延津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延津 453200)



13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临床观察

张燕华

(延津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延津 453200)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结局。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4例孕妇(孕24~28周)为本次研究对象,依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A组(正常组,n=50)、B组(单项异常组,n=74)、C组(两项异常组,n=60),观察各组临床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结局。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孕前体质指数均明显上升,子痫前期、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死胎、畸形、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及胎儿窒息、窘迫发生率均明显增加(P<0.05),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明显影响孕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

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指出,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妊娠期出现糖耐量异常情况,程度不尽相同,不包含妊娠前期已发生的糖尿病,将孕期确诊的孕前已出现的糖尿病排除在外。该项诊断标准诊断范围下降,而过去证实为妊娠期糖耐量减低者现多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间接提高了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1]。为了解不同程度妊娠期糖尿病者的妊娠结局,本文对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4例孕妇进行系统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孕妇(孕24~28周)18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空腹血糖均正常,并接受正规产前检查。于孕24~28周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证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134例。参照IADPSG诊断标准[2],在进行OGTT检测时,空腹血糖临界值为7.00 mmol/L,餐后1 h血糖临界值为5.10 mmol/L,餐后2 h血糖临界值为10.00 mmol/L,餐后3 h血糖临界值为8.50 mmol/L,任一血糖值达标或较上述临界值大时,可证实为妊娠期糖尿病。依据OGTT结果,患者分为A组(糖代谢正常组,50例)、B组(单项异常组,74例)、C组(两项异常组,60例)。

1.2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②参加本次研究前1个月未应用激素,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③临床资料齐全,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孕前伴有糖尿病者。②孕前合并高血压者。③甲状腺疾病者。④结缔组织病者。⑤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2]。

1.4方法于孕11~14周(首次产前检查)时,观察并记录孕妇体重、年龄、身高、既往史、孕产次等一般资料;在孕24~28周时,予以OGTT试验,于试验前1 d,待晚餐后作禁食处理,维持8~14 h,直至次日凌晨。行OGTT,并常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血脂等。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应用全自动时间分辨分析法行胰岛素测定,酶法行血脂测定,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已证实为妊娠期糖尿病者行营养咨询,个体化糖尿病饮食制定,联合运动控制,必要时行胰岛素治疗。

1.5观察指标对比各组临床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结局。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诊断孕周;妊娠结局包括患者出现子痫前期、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生儿结局包括死胎、畸形、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胎儿窒息、胎儿窘迫。

2结果

2.1三组一般资料对比三组患者年龄及孕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体重指数均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分析±s)

注:与A组相比,1)P<0.05。

2.2三组妊娠并发症情况与A组相比,B组、C组子痫前期、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均明显上升(P<0.05),但B组、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三组孕产妇结局情况[n(%)]

注:与A组相比,1)P<0.05;与B组相比,2)P>0.05。

2.3三组围生儿结局情况与A组相比,B组、C组死胎、畸形、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及胎儿窒息、窘迫发生率均明显增加(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三组围生儿结局情况[n(%)]

注:与A组相比,1)P<0.05;与B组相比,2)P>0.05。

3讨论

IADPSG标准中,患者空腹血糖界值自以往5.30 mmol/L降为5.10 mmol/L。国外研究指出,IADPSG标准诊断空腹血糖的异常率达14.40%,而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标准诊断空腹血糖的异常率仅仅达9.90%[3]。于四永等[4]研究发现,基于IADPSG标准下,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接受相关治疗,其空腹血糖呈升高趋势,餐后血糖异常,极容易出现不良围生期结局,这与单项血糖异常(或联合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朱海燕等[5]认为,基于ADA标准下,针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一旦其空腹血糖明显上升,则易出现巨大儿。本文研究中应用IADPSG标准,行OGTT检测,证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134例,其中因血糖单项异常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者达74例,这在新标准中,属于新增项,与既往标准不吻合,而其巨大儿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提示基于IADPSG标准下轻度血糖异常者易发生不良围生期结局。

在本文研究中,发现基于IADPSG标准下,血糖单项异常者与两项异常者死胎、畸形、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及胎儿窒息、窘迫发生率均较正常组高(P<0.05),这与血糖单项异常者与两项异常者甘油三酯(TG)水平上升相关。陈芳等[6]研究发现,基于IADPSG标准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一旦TG水平增高,则易出现子痫前期、巨大儿,这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Sullivan等通过对WHO标准与IADPSG标准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依次为9.40%、12.40%,待将孕妇BMI、年龄等因素纠正后,发现基于IADPSG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者易发生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剖宫产率增高,且低血糖、早产、呼吸窘迫等发生率亦呈明显增高趋势;与WHO标准不吻合,但与IADPSG标准吻合的妊娠期糖尿病者不良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呈增加态势,这与本文研究结论相似[7]。李佳等[8]经对比研究发现轻型妊娠期糖尿病者接受系统化管理后实现围生期结局改善目的,降低了巨大儿及孕妇并发症(譬如剖宫产率、子痫前期等)的发生率。陈和梅等[9]通过研究发现,临界糖尿病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习惯,可促使巨大儿发生率下降50%左右。立足于卫生经济学角度,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轻度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花费的经济成本相对较低,经治疗后可降低剖宫产、子痫前期、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等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B组、C组均接受系统化治疗干预,强化饮食联合运动干预,可促使血糖达标,两组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充分证实对妊娠期糖尿病者推行系统化管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

综上所述,WHO标准与ADA标准未系统考虑母儿围生期结局,而IADPSG标准范围更为广泛,可促使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得到有效提高,在临床诊断与管理中可提供有理证据,故基于IADPSG标准下一旦证实为妊娠期糖尿病,须予以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才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结局。

参考文献:

[1]李英,刘国芳,史志萍,等.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28):97-98.

[2]乐杰.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4-235.

[3]孙宇,赵红.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53-756.

[4]于四永,高慧,吴敬军,等.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224-3226.

[5]朱海燕,吴庆庆,胡江,等.不同程度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及围生期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5):30-33.

[6]陈芳.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0):611-611.

[7]罗志平,王慧,刘涛,等.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与妊娠结局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9):12-13.

[8]李佳.早期护理干预并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1):1733-1734.

[9]陈和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4,24(16):28-28.

[10]孟开顺,周玉华.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的妊娠结局[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0):2802-2803.

[责任编校:赵唯贤]

[中图分类号]R 714.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276(2016)01-0027-03

作者简介:张燕华(1976-),女, 新乡市延津县人,学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

收稿日期:2015-04-09

猜你喜欢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孕妇依从性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