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3-06-28郑德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叶状上皮乳腺

郑德伟

(兴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辽宁 兴城 125100)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郑德伟

(兴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辽宁 兴城 125100)

目的 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诊治工作提高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 2008 年 1 月至 2011 年 1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病例 78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叶状肿瘤的形态学特征的分析与分类以及 6~3 年的随访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统计得知,78 例患者中良性 51 例,复发 11 例;交界性 16 例,复发 7 例,死亡 1 例;恶性 11 例,复发 7 例,死亡 6 例。2次以上复发者 15 例,占 51.72%。结论 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较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应依照病理分型展开合理治疗,降低复发和病死率。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复发;死亡

临床上乳腺叶状肿瘤(PT)为一组同纤维腺瘤比较类似的一种乳腺双向分化肿瘤,据统计该肿瘤一般占全部乳腺原发肿瘤的0.3%~1%左右,而在乳腺所有纤维上皮性肿瘤中则约占2.5%左右[1]。在国外曾有学者首先对叶状囊肉瘤进行了报道并命名,在2003年WHO乳腺肿瘤分类中确定命名叶状肿瘤,同时将其分成良性、交界性以及恶性这三种类型。该肿瘤的临床以及病理表现相对复杂,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视为纤维腺瘤进行处理最终引起肿瘤复发[2]。本次研究中出于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诊治工作提高参考依据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有随访记录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78例,患者年龄在21~6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1岁。肿瘤在左侧者41例,在右侧者3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乳腺肿瘤病理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尽量进行整理,针对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复发情况、死亡情况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 检查方法

研究中的所有标本均接受10%中性甲醛固定,而后采取石蜡包埋、HE染色、4um切片、光镜检查,同时采取免疫组化EnVision 法,对患者展开DAB显色。所有抗体以及试剂盒均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不同肿瘤类型随访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同时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统计得知,不同年龄段肿瘤的类型存在差异,具体表现详见表1。

表1 78例患者年龄和肿瘤类型之间的关系统计

2.2 病理资料

镜检:所有患者均能够见到间叶、上皮两种成分,间叶性瘤组织同上皮表现出三种基本的组织学结构:1型。间叶性瘤组织同上皮成分之间呈现不规则且无规律地的增生,部分长势比较强劲的局部增殖表现出明显的叶样突入至上皮管腔,造成上皮腔呈现出长且不规则的裂隙样,肉眼所见存在囊叶状结构;2型。间叶性瘤组织同上皮成分存在较为规则地增生,上皮表现出小管或者是簇状,间叶性瘤组织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洋葱皮样环周性增生;3型。间叶性瘤组织同上皮成分之间关系比较松散,上皮表现为小巢片状增生,且间叶性瘤组织比较独立呈现大片状增生。良性、交界性以及恶性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共43例,大汗腺样化生2例,鳞状上皮化生1例,对侧乳腺导管浸润癌1例,导管原位癌和粘液腺癌各1例。

2.3 随访结果

经过随访统计我们发现,不同肿瘤类型的复发率、转移率以及病死率存在明显差异,详见表2。

表2 不同肿瘤类型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2.4 治疗方式

统计得知,不同肿瘤类型的治疗方式也各异,具体表现详见表3。

表3 不同肿瘤方式的治疗方法统计

3 讨 论

在临床上乳腺叶状肿瘤又被称作是管周型间质肿瘤,细胞性管内型纤维腺瘤以及叶状囊肉瘤等等。尽管同纤维腺瘤一样均属于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然而其复发、浸润、转移的可能性和发生率更高。由于病例的不断积累以及研究的不断加深,其病理学本质现在已经确为一种源自于间质细胞的一种肿瘤,现阶段对于该肿瘤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的清楚,以临床角度而言,该病在青春期至绝经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中均可发病,且该病的发病高峰在40~50岁,而男性以及未成年人比较罕见,经推测分析可能是受雌激素的分泌以及代谢失调的影响[3]。另有研究表明,该病可能同乳腺上皮组织所生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内皮素存在明显的关系[4]。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单发肿块,进展缓慢,起病隐匿,病程相对较长,部分患者存在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的情况。该肿瘤的瘤体相对较大,经常会出现表面突起,部分存在薄被膜。切开表现出明显的囊实性,常合并有裂隙伴菜花样突起;且常伴随有黏液变,有时还会合并有出血坏死(其为恶性肿瘤的特征)。在针吸细胞学涂片中会存在上皮细胞以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背景中散在的微小叶状乳头出现,但是非纤维腺瘤那样则主要为枝权样结构,这表明存在乳腺叶状肿瘤的可能,且对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学呈现出向管腔内生长的方式,并合并有突入扩张囊腔内的叶状突起。上皮存在相对较少的增生,间质相对于纤维腺瘤细胞更加丰富,特别是同上皮成分进行紧密的接触区更加的明显[5];恶性病例的特征主要为:①间质细胞核分裂象发生显著增多。②间质细胞存在异型性。③间质细胞发生生长过度。④存在明显的浸润性边缘。⑤存在出血坏[6]。

在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7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理特点,结果发现,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相对复杂,且不同肿瘤类型的复发、转移以及病死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今后的诊治过程中应给予高度的注意,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争取降低复发、转移和病死率。

[1]高建军,张劲峰,孙纲,等.伴多处破溃的巨大乳腺叶状肿瘤一例[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1):78-79.

[2]张帆,张伟,王文军,等.乳腺叶状肿瘤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23(4):423-428.

[3]凤毅,叶海军,柴薇.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1(3):208.212.

[4]刘敏丽,张生军,杨玲,等.乳腺分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4):10-11.

[5]开金云,孟刚.乳腺叶状肿瘤的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特征[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5):508-512.

[6]方仪,高纪东,田艳涛,等.乳腺叶状肿瘤复发的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9,31(1):72-74.

R737.9

:B

:1671-8194(2013)09-0168-02

猜你喜欢

叶状上皮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CD34、CD10、CD117在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94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红外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