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7-01-14崔玉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交界良性恶性

崔玉秋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崔玉秋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中8例诊断为良性叶状肿瘤, 14例诊断为交界性叶状肿瘤, 2例诊断为恶性叶状肿瘤。本组2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8例良性叶状肿瘤患者行单纯病灶切除术, 3、6个月后复查, 其中1例良性肿物切除3个月后复发, 采用扩大1 cm切除范围, 术后肿物病理结果仍是良性, 至今12个月余未再复发;14例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全部采取在肿瘤边缘部分扩大1~2 cm切除术, 3、6个月后复查, 其中1例复发, 因肿瘤较大, 行全乳切除术,术后诊断为交界性叶状肿瘤, 至今已17个月, 未见复发;2例恶性叶状肿瘤患者均行全乳切除术, 术后随诊复查, 1例已12个月, 1例14个月, 均未见复发。结论病理检查是确诊乳腺叶状肿瘤的主要依据, 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与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手术后易复发, 复发随手术范围增大而下降, 随病理组织学等级递增而升高。建议对交界性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征;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由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构成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纤维上皮肿瘤, 其叶状结构, 临床发病率较低[1]。乳腺叶状肿瘤发病率大约占全部临床乳腺肿瘤发病率的0.3%~1.0%。乳腺叶状肿瘤存在多样性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症状, 病理医生往往认识不足, 给诊断及处理带来很大困难。乳腺叶状肿瘤根据肿瘤间质细胞密度、细胞多形性、核分裂活性、边缘情况和间质分布等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级别[2]。本文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经临床或者病理诊断为乳腺叶状肿瘤的2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7~57岁, 平均年龄(43.1±4.6)岁 , 病程 3~51个月 , 平均病程 (30.5±6.8)个月。其中左乳病变16例, 右乳病变8例。肿块直径3.0~14.5 cm,平均直径8.1 cm, 活动度均可, 10例患者的肿块有短时间内快速增大, 3例患者局部皮肤变薄, 皮肤温度升高, 所有患者均无腋下淋巴结肿大, 橘皮样改变及乳头溢液的情况发生。

1. 2 方法

1. 2. 1 巨检 24例患者均单一病灶发病, 手术切除肿块, 大小不等。体积分别为3 cm×2 cm×1.8 cm~14.5 cm×11 cm×9 cm。20例大部分包膜完整, 3例少部分呈包膜不完整, 还有1例无包膜。切面呈现灰色或者黄色, 呈分叶状, 质地较柔软, 富有韧性, 部分肿瘤伴有出血或者坏死。

1. 2. 2 镜检 ①良性乳腺叶状肿瘤呈膨胀性生长, 间质中度增生, 细胞分布均匀, 无明显的多形性和异形性, 核分裂象少(0~4个/HPF)无异源性间质分化, 无出血坏死。②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中度间质异型性增生, 边缘呈膨胀性或浸润性, 核分裂象(4~10个/10HPF), 极少有异源性成分, 出血坏死不明显。③恶性乳腺叶状肿瘤, 肿瘤明显浸润性生长,间质明显过度生长, 细胞呈多形性和异型性, 核分裂象多(>10个/10HPF), 可有软骨肉瘤、骨内瘤、脂肪肉瘤肌源性肉瘤等异源性成分, 出血坏死较明显。

2 结果

2. 1 病理结果2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中8例诊断为良性叶状肿瘤, 14例诊断为交界性叶状肿瘤, 2例诊断为恶性叶状肿瘤。

2. 2 治疗与预后 本组2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8例良性叶状肿瘤患者行单纯病灶切除术, 3、6个月后复查, 其中1例良性肿物切除3个月后复发, 采用扩大1 cm切除范围, 术后肿物病理结果仍是良性, 至今12个月余未再复发。14例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全部采取在肿瘤边缘部分扩大1~2 cm切除术, 3、6个月后复查, 其中1例复发, 因肿瘤较大,行全乳切除术, 术后诊断为交界性叶状肿瘤, 至今已17个月,未见复发。2例恶性叶状肿瘤患者均行全乳切除术, 术后随诊复查, 1例已12个月, 1例14个月, 均未见复发。

3 讨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病机制不十分确切, 但从临床发病状况观察, 易发于青春期到绝经期之间的女性患者, 年龄多为40~50岁, 所以可以推断出乳腺叶状肿瘤与雌激素的分泌和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3,4]。另外, 乳腺叶状肿瘤可能与种族、卫生习惯、地域、年龄、生育、哺乳以及内分泌都有一定关系,另有研究推测, 该病与乳腺上皮组织产生的内皮素-1有关。

本组研究显示, 良性叶状肿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2岁左右, 交界性及恶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左右, 良性叶状肿瘤患者发病年龄较交界性及恶性患者早;良性叶状肿瘤患者平均病程46个月, 交界性及恶性患者平均病程24个月,良性叶状肿瘤患者病程较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病程长, 而且良性叶状肿瘤肿块直径较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肿块直径小。

乳腺叶状肿瘤治疗首先手术切除, 手术方式应根据病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术式, 肿瘤复发和转移与手术切除范围有直接关系, 复发大多在2年内[5,6]。本组良性乳腺叶状肿瘤复发1例行扩大切除后未见复发, 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复发1例, 行全乳切除后未见复发, 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2例均行全乳切除术未见复发, 建议此类患者扩大局部切除范围,可减少复发率, 交界性乳腺叶壮肿瘤, 肿瘤较大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需行全乳切除术, 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大多血行转移。腋下淋巴转移极少见, 除有明确的腋下淋巴结肿大, 一般不需行淋巴结清扫。

[1] 邓志勇, 张阳, 陈金珍, 等. 13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现代肿瘤医学, 2008, 16(2):214-215.

[2] 范桂莲.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10(20):24-25.

[3] 李黎洪, 陈晓, 陈绮仁, 等.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中外医疗, 2016, 35(33):11-14.

[4] 邵志叶, 陈卫宇, 许海芳. 20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浙江实用医学, 2016, 21(4):296-298.

[5] 陈文静, 张江宇, 朱雯菁, 等.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3, 20(1):49-52.

[6] 马庆娟.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 7(14):161-1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20

113006 辽宁省抚顺市第三医院

2017-11-11]

猜你喜欢

交界良性恶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哀伤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一例窦性心动过缓并交界性自主节律的两种心电散点图特征分析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