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的思政元素设计与实践

2024-03-31王盟李佐臣武永江裴先治黄喜峰李瑞保裴磊

高教学刊 2024年37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程思政

王盟 李佐臣 武永江 裴先治 黄喜峰 李瑞保 裴磊

摘  要:专业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思政教育的薄弱环节。如何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是大学专业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和职责。该文以长安大学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为例,就当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取科学思维、家国情怀、能力自信、专业素养四个方面的育人元素,并对如何有效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润物无声,但又拨弦有力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实践;中国区域地质学;育人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1-0192-05

Abstract: Professional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but also a weak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and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aking the course of Regional Geology of China in Chang'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n, the paper extracts the four education elements of scientific thinking,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confidence i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ilent but powerful.

Keywords: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teaching practice; Regional Geology of China; educating element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的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我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李四光先生用他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为我国乃至全球大地構造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创新欲望强烈,知识水平高于其他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的任务,而且要时刻紧绷思想政治教育的弦,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依靠思政课程,而占本科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更大比重的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很少被提及。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拉开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序幕。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更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2],将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地质类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开展的如火如荼,挖掘出大量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了地质学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3]。本文以长安大学为例,结合教学团队近年来的授课经验,初步总结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探讨如何将其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  长安大学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现状

中国区域地质学是面向长安大学地质学学科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任务主要由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部造山带构造岩浆作用与动力学创新团队承担。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立足我国西部、面向地勘一线和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服务国家资源环境战略需求,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地球系统科学专业人才。

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属于地球科学领域纲领性课程,具有上层建筑性质,是研究中国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学科,它将学生之前所学习的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地球化学等基础课程统一到板块构造的理论框架之下,培养学生对地质认识的全局观。另外,中国区域地质学是主要由中国学者经过上百年的艰辛探索、不断积累形成的对中国地质框架的基本认识,凝聚了几代地质人的心血。以往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对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充分挖掘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坚持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程思政概念提出的初期,教学团队老师进行了一些尝试,但由于对思政元素挖掘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且与专业知识是分离的、空洞的,造成课程思政浮于表面,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后经教学团队集体研讨,参考国内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的做法,制定了一套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二  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

(一)  科学思维育人元素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科学的认识是一步步逐渐明晰的,地质学的发展也不例外。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敢于挑战权威,不断创新,科学才能不断进步。我国地质学尤其是大地构造学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地质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地学思想启蒙较早,《山海经》曾对73种矿物进行了描述;《管子》书中有论述“上有丹朱者,下有黄金”“上有磁石者,下有金铜”“上有铅者、下有银”,对矿床分带规律进行了总结;《水经注》中详细描述了火山、地震、热泉、卡斯特以及鱼化石等。唐代的颜真卿在江西抚州做刺史时发现麻姑山顶居然有螺蚌壳化石,便大胆地和神话联想起来,认为这是神话中神仙麻姑和王方平对话时所说的“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实证。北宋时期的沈括,著有《梦溪笔谈》一书,其中就记载了石油、地震等地质现象,并认识到指南针并非指向正南,而是稍稍偏东;他还比较了温州雁荡山和陕西黄土坡的异同,总结了石山和土山的差异成因。尽管古人对地质的研究仍停留在描述和猜测阶段,但标志着地质学的思维已经开始萌芽。近代中国地质学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地学思维,并逐渐本土化,建立了中国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完善了学科建制。到了20世纪中叶,中国大地构造学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学的五大学说,即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学说、黄汲清的多旋回构造学说、张文佑的断块构造学说、陈国达的地洼构造学说和张伯声的波浪镶嵌构造学说。五大学派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大地构造学特征进行总结,对中国大地构造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板块构造学说兴起之后,以李春昱、王鸿祯等为代表的地质学家意识到中国板块构造现象丰富多彩,及时结合中国地质开展了相关研究,在中国首次发现了混杂堆积和蛇绿岩套。许志琴于1987年报道了大别山菖蒲发育含柯石英榴辉岩,是地质学家首次真正注意到超高压变质岩,指示低密度陆壳岩石可以被俯冲到地幔深处,这一认识是对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支持和发展。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地质研究的持续支持,新的观点、认识不断涌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板块构造学说,中国学者在世界地学舞台有了更多的声音和聲望。

地质认识具有历史性、发展性和动态性。地球演化历史是漫长的,很多地质过程我们是无法重现也无法观察到,这就造成对很多地质现象的多解性,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随着新方法、新手段的出现,我们会发现早期的很多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的先辈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需要我们毕生学习、实践。比如,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的李四光先生,他曾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却不认为他的研究成果是最后的结论,他说“我们的工作还刚刚开始,估计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困难和问题”。黄汲清先生高度赞扬他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4]。

通过中国地质学发展史的学习、科学家对地质认识的渐进模式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思维是什么样的、科学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及应该怎么样培育自己的科学思维。

(二)  家国情怀育人元素

我国地质现象丰富。我国地大物博,各类地质现象和岩石类型出露非常丰富,在全球大地构造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国的大地构造既涉及地球上的主要大陆克拉通,又涉及显生宙几个全球性动力体系及其形成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造山带,使得中国及邻区成为研究全球显生宙构造不可缺少的重要地段[5]。比如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不仅有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记录,而且其在中新生代发生的克拉通破坏也是全球克拉通破坏的典型代表;喜马拉雅造山带作为全球最新、最为典型的碰撞型造山带,其形成过程和气候环境效应一直是全球研究的热点;青藏高原作为目前地球上最年轻、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其形成演变过程与亚洲东部季风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高原冰芯则是研究第三极气候环境变化的钥匙;秦岭-大别造山带横贯中国中部,被称为中国的脊梁,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和华南板块的碰撞拼合带,是研究古特提斯生长、消亡过程的最理想窗口之一;位于中央造山系的桐柏-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是目前已知世界上规模最大、出露程度最好、研究程度最高的超高压变质带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蛇绿岩分布范围最广的国家,蛇绿岩形成的时间跨度大,构造环境、成因复杂,类型多样,是研究蛇绿岩的最理想场所之一;天山-兴蒙造山带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显生宙地壳增生过程和模式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黄土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风成沉积堆积区,是研究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天然实验室,依托黄土研究建立的250万年以来环境变化的历史成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整的陆地沉积记录,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三大国际对比标准;云南澄江保留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群落,是探讨寒武纪大爆发的独特窗口;中国南海不仅蕴含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能源矿产,而且是研究新生代海底扩张的理想窗口。向同学们普及我国在地学领域研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更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投身地质事业的信心和热情。

我国地质学家怀揣能源强国之心,展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我国老一代地质学家,例如张伯声先生,早年他勤奋求学,立志报国,留学美国,学成即回国,辗转投身于地学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矿产资源亟需开发利用,他先后积极参加河南省地质调查,并先后发现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铝土矿、平顶山煤矿,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当年急需的建设需要,作出重要贡献。他在八九十岁高龄的情况下,仍然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奋战在第一线,以其长期科学研究实践,并以多学科综合和哲学思维,提出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成为一派独具特色的学术观点。

新时代黄大年放弃了在国外靠实力已经争取到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了解地质学前辈的爱国主义情怀、追求真理的科学品格、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可以引导学生弘扬地学传统。就像习近平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所写的:“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6]”

(三)  能力自信育人元素

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学研究基础,同时在很多方向的研究都居于世界前列甚至领先地位。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地质学研究人员规模很小,但仍产生了一批震惊世界的理论研究成果,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如周口店发现一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和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李四光关于中国第四纪冰期的论据和地质力学理论的提出,翁文灏关于燕山运动的论述以及何作霖对白云鄂博稀土类矿物的研究等。

刘东生先生毕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创立了黄土学,平息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以来完整的陆相气候记录,引领中国第四纪研究和古气候研究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同样毕生从事黄土及气候相关研究的安芷生院士,是刘东生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他率先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引入我国,系统提出了控制中国环境变化的东亚季风控制论,提出了末次冰期和间冰期冬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突发事件的证据和规律,在国际地学舞台具有重要影响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7年启动了“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使得“华北克拉通破坏”成为全球大陆演化与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中国科学家在此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7]。通过研究华北克拉通建立的“克拉通破坏”理论,不仅发展了板块构造理论,为建立新的大陆演化理论体系打下了基础,还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该研究引导了国家深地资源探测重大研发专项的实施,为深部找矿提供了国之利器[8]。

作为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限层型剖面和点位的“金钉子”,在全球地层年代表中一共有110枚左右,目前已确立的仅67个,其中11个在我国建立,数量居全球首位,凸显了我国地层学的综合研究实力。

中国学者在地质学发展过程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不胜枚举。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前沿研究成果,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学研究能力的自信,激励学生学习报国。

(四)  专业素养育人元素

地质学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往往需要多学科合作,团队协作才能完成一项任务。比如要填绘一幅1∶20万、1∶5万的区域地质图,往往需要几十人耗费几年的时间通力协作才能完成。而要完成一项重大研究计划,则需要更多的学者参与协同,比如“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计划参研人员超过500人,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年代学、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矿床学、高温高压模拟和地震学等不同学科,闯出了一条集团军“协同作战”的新路[9]。被称为“亚洲第一井”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2001年实施),历时近4年,获取了5 158 m的珍贵岩心和气、流体样品,参研单位三十余个,研究人员两千余人,获得了辉煌的成果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力[10]。第一次青藏科考于20世纪70年代拉开序幕,前后两千多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巩固国防边防以及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2017年启动)设计了十大科考研究任务,其中任务七“高原生长与演化”重点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下设7个研究任务,每个研究任务均由若干研究单位共同完成。在这种全国范围内的团队协作下,二次青藏科考计划目前已进行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得出大批创新性认识和前沿性研究成果。

这种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挑战自我的工作态度,是我们每个地质学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

三  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  修订教学大纲

顶层设计思政元素。以往的教学大纲往往只考虑专业知识的设定及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思政元素。因此,在制定新的大纲时,我们根据中国区域地质学的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每堂课的思政元素,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将思政育人目標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并在成绩考核中有所体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每个教学单元均设置思政内容(表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爱国、爱党、爱校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强的优秀地质人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以趣促学,而现代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一旦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想方设法去了解、探索甚至掌握学科知识,进而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  改革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挖掘地学人物故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与时代紧密结合,我们便尝试让学生融入进来,找典型案例、讲研究过程。在具体讲课过程中,主要通过两种手段将思政内容融入进去。一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内容讲授的过程中,通过编写相关的思政课件,以图片或小视频的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讲授我国五大构造学派时,播放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制作的关于张伯声先生“波浪镶嵌构造学说”的介绍。一方面介绍了专业内容,另一方面也向学生宣讲了张伯声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二是组织专题讨论,引导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除专业知识的讨论外,让学生深挖研究过程和研究人员身后的故事,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意识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比如为加深同学们对秦岭造山带的认识,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不同时期、不同比例尺的秦岭造山带区域地质图,并选取1~2个关键变化重点介绍,让学生真正体会区域地质研究进展是如何获得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另外,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式,通过bilibili、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和QQ空间等分享国内外关于中国区域地质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学家先进事迹,实现思政育人的多维度全程覆盖。

(三)  健全教学评价

過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主要侧重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学习心得等。结果评价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读书报告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同时,通过结课后找个别同学谈话,了解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程度,将结果反馈到教学设计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政内容,改进思政内容融入方式,真正达到润物无声,但又拨弦有力的效果。

四  结束语

专业课思政教育在全国高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是摆在每个专业课老师面前的一个考题。本文仅以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为例,浅谈了课程思政在地质类专业专业基础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总结了该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并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健全教学评价等方法实践了中国区域地质学课程思政教育。前路漫漫,专业课思政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各种新方法、新思路的实际效果都有待进一步检验;未来可期,思政教育正逐渐深入“师生心”,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来定会与专业教育完美契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0L].(2020-05-28)[2022-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郑德顺,石梦岩,李云波,等.“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知识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4):39-42.

[4] 黄汲清.简谈李四光教授追求真理的精神[J].第四纪研究,1989,9(3):201-204.

[5] 任纪舜,赵雷,李崇,等.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之思考——中国地质学家的责任与担当[J].中国地质,2017,44(1):33-43.

[6] 习近平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EB/0L].(2022-10-02)[2022-10-04].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04/content_5715801.htm.

[7] 朱日祥.“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结题综述[J].中国科学基金,2018,32(3):282-290.

[8] 朱日祥.华北克拉通破坏:藏于大地深处的故事[J].科学世界,2020(9):82-89.

[9] 徐义刚.《华北克拉通破坏》:多学科融通、十年磨一剑[J].科学通报,2020,65(34):3860-3861.

[10] 许志琴,杨文采,杨经绥,等.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纪念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委员会成立20周年[J].地质学报,2016,90(9):2109-2122.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