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史所见宋元临川历史名人辑汇

2023-12-25谢闰根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宋史

董 明,谢闰根

(1.南昌师范学院江右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江西南昌 330032;2.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西南昌 330032)

一、引 言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既有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也有灿若群星的风流人物,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1]。尤其是宋元时期的江西,更为引人注目。无论是政坛,还是文坛都有大批明星人物活跃,成为影响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今江西抚州(古称临川郡)作为江西颇负盛名的文化之邦,诞生了诸如王安石、曾巩、晏殊、吴澄、虞集、陆九渊等历史名人,他们的事迹和文章不但在民间口耳相传绵延不绝,同时也被载入史册代代诵阅。学术界关于宋元江西临川历史名人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但主要集中在文化名人的个案研究方面。本文拟对被载入《宋史》《元史》《新元史》(1)有关《新元史》是否为正史,学术界尚有争议,本文采用多数学者观点,以正史文献待之,仅供参考。等正史文献的临川历史名人作梳理辑汇,对其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作简要陈述,从整体性视角集中呈现宋元临川历史名人总体概貌,以期俾于学术界对宋元临川历史名人的纵深研究。

二、宋元临川的行政区划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襟领江湖,控带闽粤”,自古就为重要军事要地。曾巩云其“多良田,故水旱螟螣之灾少,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2](P292)。王象之云:“地大人庶,冠冕一路,而人物盛多,亦异他邦。”[3]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和浓厚的耕读传统为抚州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抚州现有临川区、东乡区、南城县、南丰县、崇仁县、乐安县、金溪县、黎川县、宜黄县、资溪县、广昌县共2区9县。据《宋史》卷88《地理四》《元史》卷62《地理五》所载,其地理区域相当于宋代抚州(辖临川、崇仁、宜黄、金溪、乐安5县)、建昌军(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4县)以及元代的抚州路(辖临川、崇仁、宜黄、金溪、乐安5县)、建昌路(辖南城、新城、广昌3县)、南丰州(元至元十九年升州)范围。抚州的建置范围自唐以后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行政区划,这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正史所见临川历史名人辑汇

此处所列历史名人,既包括临川本籍人员,也包括在临川有过重要活动的客籍人员。本籍人员在文中不再说明里籍。正史文献中有所记载者均在辑汇范围之内。历史名人编排依据县域、姓氏首字母以及家族成员长幼辈分顺序综合排列。

(一)临川县

正史所见宋元临川县历史名人23人,其中本籍20人、客籍3人。《宋史》所载18人、《元史》所载3人(2)《元史》与《新元史》同载者,仅列《元史》所载,类同。、《新元史》所载2人。王安石家族4人、危稹家族2人、晏殊家族2人。

1.蔡承禧(1035—1084)一作延禧,字景繁。师从欧阳修。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授太平州司理参军、河南府军巡判官,改大理寺丞,知虔州雩都县。神宗熙宁七年(1074)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九年(1076)加集贤校理、提点开封府县镇公事,入为开封府推官,改判官,管勾使院公事兼提举三司磨勘司。累迁太常博士,转承议郎,出为淮南计度转运副使。元丰七年(1084)卒于泗州,年五十。苏颂为其墓铭,云“自少时笃学力文,博记善说”[4](P855)。著有《奏议集》10卷、《文集》15卷。《宋元学案补遗》卷4《庐陵学案补遗·庐陵门人》有小传。《宋史》卷356评曰:“延禧尝击吕惠卿兄弟,有直名。”[5](P11209)

2.蔡居厚(?—1125)字宽夫。蔡承禧之子,秉承家学,“尝举临江进士,同试者千余人,受中乡书,以家艰不赴礼部”[4](P855)。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登进士第丙科。历太常博士、吏部员外郎。徽宗大观初,拜右正言,迁起居郎,进右谏议大夫,改户部侍郎,以集贤殿修撰知秦州。后坐失察,削职罢。三年(1109)正月知贡举。七月罢户部侍郎,出知泰州。后知沧州、陈州、齐州,加徽猷阁待制,为应天府、河南府尹。政和八年(1118)出知泰州,徙汝州。宣和中,知东平府、青州。蔡居厚世代业儒,功底深厚,著有《蔡宽夫诗话》若干卷。宋人文献多有摘引。事见《宋史》卷356《蔡居厚传》。

3.崔纵,字元矩。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及第。历确山主簿、仙居丞,累迁承议郎、干办审计司,授朝请大夫、右文殿修撰、试工部尚书。崔纵入金,责金人不义,请还徽宗、钦宗。金人怒之,弃之荒野,又以利益诱之,皆不移志,卒于异地。事见《宋史》卷449《崔纵传》。

4.邓孝甫,字成之。进士及第,官陈留县尉、万载、永明、上饶令,累官奉议郎,提点开封府界河渠,坐事去官,遂隐逸著书。邓孝甫恃才傲物,敢于直言,因得罪权贵,后终于筠州。著有《卜世大宝龟》《伊周素蕴》《义命杂著》《太平策要》等。事见《宋史》卷458《邓孝甫传》。

5.黄榦(1152—1221),字直卿,福州长乐人,后徙居闽县(今福建福州闽侯县)。黄榦师从朱熹,刻苦问学,为理学继承人。《宋史》卷430《黄榦传》载,宁宗朝时,为抚州临川县令,适逢大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5](P12778)。黄榦在江西临川、新淦的政绩受到人们交口称赞。

6.黄绍,字仲先。元至正八年(1348)进士及第,为靖安县尹。县被困,出围请援,道路受阻不得。遇官兵护送至龙兴,与民安图共同招降他军,与敌迎战,最终被害。事见《元史》卷195《潮海传》附传。

7.蒋堂(980—1054)字希鲁,号遂翁,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市)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释褐楚州团练推官。为官有政省,真宗赞之。出知临川县,《宋史》卷298《蒋堂传》云:“县富人李甲多为不法,前令莫能制,堂戒谕不悛,白州以兵索其家,得僭乘舆物,置于死。”[5](P9912)

8.李浩(1116—1176)字德远,其先居建昌,后迁临川县。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擢进士第,除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连丁内外艰,调金州教授,寻改太常寺主簿,兼光禄寺丞。请祠,主管台州崇道观。孝宗即位,以太常臣召,兼权吏部郎官,除员外郎兼皇子恭王府直讲。除直秘阁、司农少卿、大理卿,以直宝文阁知静江府兼广西安抚。除权吏部侍郎,乾道九年(1173)提举太平兴国宫。淳熙二年(1175)以疾请祠,提举玉隆万寿宫,命未至,以三年(1176)九月卒,年六十一。李浩有文名,性格刚硬,敢于直言,为官勤勉,受到百姓爱戴,《宋史》388《李浩传》评曰:“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5](P11903-11920)

9.聂昌(1079—1127)字贲远,原名聂山,因钦宗赞其“有周昌抗节之义”,赐名为“昌”。由太学释褐为相州教授,除秘书郎,擢右司员外郎,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因附蔡京而开罪王黼,罢知德安府,又因与乡人争讼,继而贬谪为崇信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钦宗即位,知开德府,再除开封府,期间惩治豪强,立功卓著。宋金议和,聂昌为使者,在金人面前凌然大义,不屈不挠,被挖目而亡,年四十九。《宋史》卷353《聂昌传》评曰:“昌为人疏隽,喜周人之急,然恩怨太明,睚眦必报。”[5](P11144)

10.孙辙(1262—1334)字履常,其先金陵人,后徙家临川。自幼丧父,其母蔡氏教之学习。孙辙善文章,谦逊温和,无意于仕途经济,居家授徒,门生众多。吴澄与之友善,赞其“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元史》卷199《孙辙传》云:“辙与人言,一以孝弟忠信为本,辞温气和,闻者莫不油然感悟。……辙乐易庄敬,接之以礼,言不及官府。宪司屡辟,皆不就。”[6](P4478)

11.吴定翁,其先金陵人,宋初徙家临川。少小老成,勤学苦读,无心仕途。揭傒斯赞其诗,程矩夫叹其人。尝说:“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为一时名言。《元史》卷199《孙辙传》云:“定翁幼岁俨如成人,寒暑衣冠不少懈,清修文雅,与孙辙齐名。而最善为诗,揭傒斯称其幽茂疏澹,可比卢挚。”[6](P4479)

12.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师从欧阳修。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高第,签书淮南判官。六年(1046)知鄞县,改大理评事。皇祐三年(1051)通判舒州。至和二年(1055)授群牧判官,辞不拜,改太常博士。嘉祐三年(1058)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改祠部员外郎,召为三司度支判官。四年(1059)五月直集贤院。六年(1061)任贡举详定官。七年(1062),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管勾三班院。神宗即位,以工部郎中知制诰知江宁府,除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8)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实行变法。三年(1069)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年(1075)以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明年(1076)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屡以病求去,十年(1077)六月以使相为集禧观使,封舒国公。元丰元年(1078)辞使相,为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封舒国公。三年(1080)改封荆国公,退居金陵。哲宗即位,拜司空。明年,卒,年六十六,谥曰“文”。王安石与曾巩、欧阳修、韩琦、吕惠卿、王令等交游,著述丰厚,存世的有《洪范传》1卷、《毛诗新义》20卷(有辑本)、《周官新义》22卷(有辑本)等,另有《建康酬唱诗》1卷、《伴送北朝人使诗》书佚而诗存[7]。《宋史》卷327《王安石传》评曰:“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5](P10541-10550)

13.王安国(1030—1076)字平甫,王安石大弟。少年有名,文采出众,曾巩云其“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传诵之。”[2](P201)神宗熙宁元年(1068)赐进士及第。授武昌军节度推官,教授西京国子监。四年(1071)除崇文院校书。六年(1073)特改著作佐郎、秘阁校理。八年(1075)因吕惠卿诬陷而追毁出身,放归故里。九年(1076)七月起复大理寺丞、江宁府监当,命下而卒,年四十七。王安国与欧阳修、梅尧臣、苏轼、曾巩、韩绛、郭祥正等名流交游。著述颇丰,有文集百卷(一说60卷或30卷)、《序言》8卷,不传。《宋史》卷327《王安国传》云其:“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于书无所不通,数举进士,又举茂材异等,有司考其所献序言为第一[5](P10557)。”

14.王安礼(1035—1096)字和甫,王安石三弟。仁宗嘉祐六年(1061)登进士第。释褐大名府莘县主簿。丁母忧,丧免。英宗治平三年(1066)唐介辟为并州总管司管勾机宜文字。神宗熙宁四年(1071)擢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七年(1074)十月为馆阁校勘,旋擢检正中书孔目房公事。明年,迁直集贤院,同提举三司勾院、磨勘司。八年(1076)十二月知润州。元丰元年(1078)十一月改知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二年(1079)七月以直集贤院兼直舍人院,侗修起居注。三年(1080)春进知制诰,秋七月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四年三月为翰林学士。五年四月加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六年八月除尚书左丞。七年七月罢,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五月为资政殿学士。寻迁资政殿大学生,知青州,移知蔡州。哲宗元祐六年(1091)落职,知舒州。绍圣初,还职,知永兴军。二年(1095)知太原。卒,年六十二。田昼撰有《王安礼行状》,不存。王安礼经纶满腹,才华过人,与兄安石关系深厚,交游刘庠、冯京、吕公弼、王素、王巩、唐介等。著有《王魏公文集》若干卷,散佚,四库馆臣重辑得8卷。《宋史》卷327《王安礼传》云其:“伟风仪,论议明辨,常以经纶自任,而阔略细谨。”[5](P10557)

15.王雱(1044—1076)字元泽,王安石之子。传承家学,名声早露。登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第。授宣州旌德尉,未赴。邓绾、曾布力荐,召见,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奉敕撰《诗》《书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书成,迁龙图阁直学士,以病辞不拜。神宗熙宁九年(1076)卒,年三十三。王雱在经学上成就显著,据文献记载,有《新经毛诗义》20卷(王雱训其辞,王安石训其义)、《王雱解孟子》14卷、《注老子》2卷等。《宋史》卷327《王雱传》云其:“为人慓悍阴刻,无所顾忌。性敏甚,未冠,已著书数万言。……雱气豪,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安石更张政事,雱实导之。”[5](P10551-10553)

16.危稹字逢吉,原名科。淳熙十四年(1187)举进士,孝宗赐名“稹”。为南康军、临安府教授。转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为武学谕,改太学录,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除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除知潮州,因与金华徐侨通书而论罢,寻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除知漳州。请祠,提举崇禧观,卒年七十四。危稹文采卓然,洪迈、杨万里、柴中行、真德秀等与之游。著有《巽斋集》。《宋史》卷415《危稹传》评价其人“有循吏之风焉。”[5](P12462)

17.危和字祥仲,危稹之弟。宁宗开禧元年(1205)进士,为上元主簿,大辟祠宇祀程颢,真德秀为记之。知德兴县,振荒有惠政。著有《蟾塘文集》。《宋史》卷415《危稹传》有附传。

18.晏殊(991—1055)字同叔,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闻名,真宗召,与进士并试,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景德三年(1006)迁太常寺奉礼郎。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迁光禄寺丞。二年(1009)四月召试学士院,命为集贤殿校理。三年(1010)十二月迁著作佐郎。七年(1014)四月同判太常礼院。九年(1016)为记室咨议。五月迁太常寺丞。天禧二年(1018)二月升王府记室参军,迁左正言,擢史馆。八月以户部员外郎充太子舍人、知制诰,判集贤院。三年(1019)为参详官。天禧四年(1020)八月拜翰林学士。十一月为太子左庶子。乾兴元年(1022)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迁给事中。天圣元年(1023)判太常礼院。二年(1024)三月迁礼部侍郎、知审官院。三年(1025)迁枢密副使。十二月加刑部侍郎。五年(1027)正月罢枢密副使,以刑部侍郎知宣州,寻改应天府。六年(1028)八月除御史中丞。七年(1029)二月改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八年(1030)正月知贡举。明道元年(1032)八月,拜参知政事。十一月,迁尚书左丞。明年,以礼部尚书出知亳州。景祐二年(1035)春,徙知陈州。三年(1036)迁刑部尚书。宝元元年(1038)为御史中丞,充理检史。康定元年(1040)三月除知枢密院事。九月加检校太傅,拜枢密使。庆历二年(1042)授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四年(1044)九月罢相,以工部尚书知颍州。八年(1048)复知陈州。皇祐元年(1049)为刑部尚书、观文殿学士。徙知许州。二年(1050)迁户部尚书。以观文殿学士知永兴军。五年(1053)徙知河南府,迁兵部尚书。至和二年(1055)卒,年六十五,谥“元献”。与宋祁、梅尧臣、谢景初、范仲淹、胡宿、黄庶等游,欧阳修、张先、范仲淹、孔道辅等出其门下,富弼、杨察为其婿。晏殊工诗文,著述丰赡,《宋史》云其有文集240卷、《集选》100卷,大多散佚。有学者考证主要有《临川集》30卷、《紫薇集》1卷、《二府集》25卷(一作15卷)、《二州集》15卷、《晏殊集》28卷等。今存《晏元献遗文》1卷行世。于词尤精,有《珠玉词》行世。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与子晏几道并称“二晏”。此外,晏殊还擅书法,好藏画[8]。《宋史》卷311《晏殊传》评述:“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5](P10197)

19.晏知止,原名崇让,改名知止,晏殊第四子。晏殊有八子,《宋史·晏殊传》仅提及晏知止,云:“子知止,为朝请大夫。”[5](P10198)曾巩《元丰类稿》卷13《类要序》云“公之子知止,能守其家者也”[2](P210)。苏辙云其“贤相之后,文雅有余”[9]。据钟陵《二晏家世事迹补辨——二晏事迹辑补之一》[10],晏知止大致仕宦经历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及第,授亳州卫真令。至和二年(1055)迁著作佐郎。嘉祐中迁太常博士。神宗熙宁四年(1071)权同知江南东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并兼本路常平。五年(1072)为三司副使判官。元丰二年(1079)知苏州。八年(1085)知泽州,十二月改知晋州。哲宗元祐初为成都转运副使,刊刻《水经注》。六年(1091)正月以左中散大夫、主客郎中知蔡州。三月为少府监。七年(1092)二月知颍州。六月知邓州,改寿州。

20.杨掞,字纯父。性格洒脱,不为金钱所累。为淮西制置副使兼转运使杜杲幕寮,献计献策,颇受重用。安丰县遇险,杨掞计解之,奏补七官。又为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寮,被赞为“小张良”。淳祐七年(1247)登进士第,为麻城县尉。入黄州向士璧幕府,立战功。因心疾,调潭州节度推官,不久以疾卒。杨掞聪慧,善于观察,洞明事理,为一奇才。《宋史》卷412《杨掞传》云其“少能词赋……思以功名自见,虽所立有小大,皆奇才也。”[5](P12386-12391)

21.赵善誉(1143—1189)字静之,宋太宗后裔,河南开封人。年幼父母双亡,聪慧过人,刻苦学习。孝宗乾道五年(1169)试礼部第一。出知抚州临川县时,罢免预借赋税事项,民感激涕零之。淳熙十六年(1189)无疾而终,年四十七。《宋史》卷247《宗室四·善誉传》:“(临川)县尝预借民赋,善誉阅籍发逋负,按籍征催,卒以时办集,遂罢预借。”“居官廉靖自将,多所著述,郭雍、朱熹尝取其《易说》云。”[5](P8762)

22.朱思本(1273—1331年以后)字本初,号贞一,元代地理学家、文学家,玄教名道。朱思本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曾在龙虎山修道二十余年,精通梵文。曾为翰林学士潘昂霄所撰《河源志》作注,并绘制《舆地图》。其诗文主要散见于《全元文》《全元诗》。事见《新元史》卷52《河渠一》。

23.詹道传,儒学传人。《新元史》卷236《詹道传传》云其:“亦言四书之旨,晦蚀于训诂,幸朱传出,而大义晓然。读者未易窥测,乃用许衡所定句读,著《四书纂笺》26卷,行于世。”[11]

(二)崇仁县

正史所载宋元崇仁县历史名人13人,其中本籍10人、客籍3人。《宋史》所载5人、《元史》所载6人、《新元史》所载2人。吴澄家族2人、虞集家族4人。

1.保童,唐兀氏,后徙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县)。其父黄头,延祐元年(1314)擢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副万户。保童曾为崇仁县达鲁花赤,为官勤勉,县人爱戴之。事见《新元史》卷182《黄头传》。

2.关铎(?—1359)。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福通部将,有才能,用为军锋。事见《新元史》卷225《韩林儿传》。

3.何异,字同叔,号月湖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石城主簿、萍乡知县、国子监主簿、国子监丞、监察御史、湖南转运判官、浙西提点刑狱、礼部侍郎、太常寺、夔州兼本路安抚,知潭州、泉州,以宝章阁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一。何异品性耿直,不畏权贵,为官勤勉,为民敬仰。在诗文上也有突出成绩,有《月湖诗集》行世。生平事迹可见宋史本传以及《宋故承奉何君(遵)墓铭》(3)墓志参见马涛:《南宋何异家族墓铭的发现与价值》,《博物院》2017年第3期,第93-99页。。《宋史》卷401《何异传》评曰:“异高自标致,有诗名……何异笃实君子。”[5](P112167)

4.范应铃(1174—1243)字旂叟,洪州丰城(今江西丰城市)人。立志于学,周必大赏识其人。嘉定四年至十六年(1221—1223)知崇仁县,整顿纲纪,严明纪律,减轻税赋,为一廉吏。著《西堂杂著》10卷、《对越集》49卷。《宋史》卷410《范应铃传》评价云:“应铃开明磊落,守正不阿,别白是非,见义必为,不以得失利害动其心。……所至无留讼,无滞狱,绳吏不少贷,亦未尝没其赀……”[5](P12347)

5.刘应龙,字汉臣,瑞州高安(今江西高安市)人。理宗嘉熙二年(1238)进士。主簿零陵、录事参军饶州期间以捕盗闻名,出知崇仁县。继淮西州郡沦陷元军之手,江西诸州也难逃厄运,县佐官员纷纷逃遁,惟刘应龙固守不去,节气慨然。不附权贵,后辞官隐居九峰山。事见《宋史》卷425《刘应龙传》。

6.罗点(1150—1194)字春伯,号此庵。六岁能文,尝师从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1175)进士,释褐定江节度推官。丁父艰,起复为太学博士。十年(1183)任秘书省正字,调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十二年(1185)任秘书郎兼皇太子宫小学教授。十三年(1186)调浙西提举。十四年(1187)由户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读,调太常少卿兼权知平江府。十五年(1188)召为太常少卿兼侍立官。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二月调代理兵部尚书。宁宗继位,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九月疾卒,年止四十五,谥“文恭”。罗点曾在乡里授徒讲学,从学者甚众。著有《罗点奏议》23卷、《清勤堂法贴》6卷。《全宋诗》收录其诗3首。《宋史》卷393《罗点传》云:“点天性孝友,无矫激崖异之行,而端介有守,义利之辨皎如。”[5](P12009)

7.欧阳澈(1097—1127)一名欧阳彻,字德明,原庐陵人,七世祖开宝徙家崇仁。自幼苦读,仪表不凡,年少就有报国之志,慷慨陈词献策安边御敌之策,然不为朝廷所用。高宗即位,因上言朝臣之过被杀,年三十七。欧阳澈不仅有政论,诗词也颇为出众,吴沆《欧阳修撰集原序》谓:“读之飘然,皆有不群之思。迹其盛气愤蓄,如万钧强弩,引满向敌,虽未能保其必中,势必一发而后已。稽诸前人,抑太白之流乎?”著有《飘然集》6卷,会稽胡衍刻之。事见《宋史》卷455《忠义·欧阳澈传》。

8.吴澄(1249—1333)字幼清,晚字伯清,学者称为草庐先生。尝师从程若庸、程绍开、戴良齐等。少通经史,聪慧过人。度宗咸淳七年(1271)举进士不中,授徒乡里。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将仕郎、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居三月,以疾去。武宗至大元年(1308)授从仕郎、国子监丞。仁宗皇庆元年(1312)授文林郎、国子司业。明年,请辞归家。延祐五年(1318)除集贤直学士,特升奉议大夫,复以疾辞。英宗至治三年(1323)朝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进阶太中大夫。泰定元年(1324)为经筵官。明年,请老而归。顺帝元统元年(1333)卒,年八十五,谥“文正”。吴澄博学多才,学问精深,著述丰硕。与赵文、刘将孙、刘岳申、赵孟頫、揭傒斯、邓文原、程钜夫等游,危素、包希鲁、周伯琦、饶敬仲等均从其学。有《五经纂言》《春秋纂言》《礼记纂言》等多部经学著作,还有诗文集《临川吴文正公集》100卷(一作49卷),其中《全元诗》收录其诗566首。《元史》卷171《吴澄传》载其幼年从学经历云:“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尝举进士不中。”[6](P4011)

9.吴当(1296—1360)字伯尚,吴澄之孙,自幼聪慧过人,秉承家学。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父荫授万亿四库照磨,未上,改国子助教。参与辽、金、宋史编纂。书成,除翰林修撰。七年(1347)迁国子博士。八年(1348)升监丞。十年(1350)升司业。十一年(1351)迁翰林待制。十二年(1352)改礼部员外郎。十三年(1353)擢监察御史,寻复为国子司业。十四年(1354)迁礼部郎中。十五年(1355)除翰林直学士。江南乱,诏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被诬,解职。不屈陈友谅,拘江州一年,隐庐陵吉水,疾卒,年六十五。著有《周礼纂言》《学言稿》。《宋元学案》卷92《草庐学案·草庐家学》有小传[12](P3072)。《元史》卷187《吴当传》云其:“幼承祖训,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6](P4298)。”

10.虞汲,虞集父,与吴澄友善。宋末,尝官黄州黄冈县尉。入元,寓居崇仁。娶国子祭酒杨仲文之女为妻。晚年教徒讲学,以翰林院编修官致仕。其文清而醇。孛术鲁翀、欧阳玄誉之。事见《元史》卷181《虞集传》。

11.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虞汲之子,号道园,时人称邵庵先生。初学于母杨氏,后师从吴澄,与赵孟頫、袁桷、杨载、范梈、揭傒斯、熊朋来、元明善等游。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十一年(1307)擢国子助教。英宗至大四年(1311)为国子博士。仁宗元祐元年(1314)改太常博士。四年(1317)擢集贤修撰。五年(1318)除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泰定元年(1324)升国子司业。三年(1326)进秘书监。四年(1327)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经筵官。五年(1328)兼国子祭酒。文宗至顺元年(1330)除奎章阁侍书学士。三年(1332)兼翰林侍讲学士。顺帝元统元年(1333)以疾归。八年(1348)五月卒,年七十七,谥“文靖”。虞集善属文,平生为文万余篇,存者仅十之二三。著有《道园学古录》50卷、《道园遗稿》6卷、《道园类稿》50卷、《伯生诗续编》3卷、《翰林珠玉》6卷。曾与修《经世大典》。《元史》卷181《虞集传》云:“集三岁即知读书,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论语》《孟子》《左氏传》,欧苏文,闻辄成诵。”[6](P4174)

12.虞槃(1274—1327)字仲常,一字德常,又字叔当,虞集之弟。与兄同学,尝辟书室曰陶庵,苦学不辍,时人称为陶庵先生。读《非国语》有悟,尤善治《春秋》,吴澄称善。初为龙阳州学正,又为清湘书院山长。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进士。授吉安路永丰县丞。丁父忧,服除。泰定元年(1324)授湘乡州判官。秩满,迁知鄂州嘉鱼县尹,未任已卒,年五十四。著有《非非国语》,已佚。《全元文》收录其文2篇。《元史》卷181《虞槃传》记述其从学及成就云:“槃幼时,尝读柳子厚《非国语》,以为《国语》诚可非,而柳子之说亦非也,著《非非国语》,时人已叹其有识。……读吴澄所解诸经义,辄得其旨趣所在,澄亟称之。”[6](P4182-4183)

13.虞安民,虞集之子。秉承家学。元初,以父荫,尝知吉州路安福州。与清江范涥尤善。陈旅、苏天爵、王守诚从其学。事见《元史》卷181《虞集传》。

(三)金溪县

正史所载宋元金溪县历史名人14人,其中本籍11人、客籍3人。《宋史》所载5人、《元史》所载4人、《新元史》所载5人。陆九渊家族4人、曾冲子家族3人。

1.邓烈字季谟。元至正间,金溪县沦陷,邓烈率族子邓石力据而亡。事见《新元史》卷233《忠义·邓烈传》。

2.黄顺翁(?—1314)字济川,江西建昌(今九江永修县)人。少勤学,卓荦有才气。曾任金溪县丞,为官清廉,有惠政。延祐元年(1314)乞病归,旋卒。事见《新元史》卷229《循吏·黄顺翁传》。

3.黄冔(1308—1368)字殷士。官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监丞、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元亡,投井自尽,年六十一。有诗文传于世。《元史》卷196《黄冔传》云其:“博学明经,善属文,尤长于诗。”[6](P4433)

4.陆贺字道乡。其祖五代时迁至金溪。陆九渊《全州教授陆先生行状》云其:“生有异稟,端重不伐。究心典籍,见于躬行。”[13](P312)晚年“优游觞咏,从容琴弈”[13](P332)。陆贺学识渊博,言行为人所重,生子六人,皆有文名。《宋史》卷434《陆九龄传》云其:“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尝采司马氏冠昏丧祭仪行于家。”[5](P12887)

5.陆九韶(1128—1205)字子美,陆贺第四子,因讲学于梭山,学者称为梭山先生。师从其父兄。勤于问学,刻苦钻研。著有《梭山文集》《家制》《州郡图》。《宋元学案》卷57《梭山复斋学案·道乡家学》有传[4](P1862-1863)。《宋史》卷434《陆九韶传》云:“其学渊粹,隐居山中,昼之言行,夜必书之。”[5](P12879)

6.陆九龄(1132—1180)字子寿,陆贺第五子。师从其父兄。学者称为复斋先生。孝宗乾道五年(1169)进士。释褐桂阳军学教授,改兴国军教授,未赴。调全州教授,未上,疾卒,谥“文达”。著有《复斋文集》。与弟陆九渊被学者号为“二陆”。《宋元学案》卷57《梭山复斋学案·道乡家学》有小传[4](P1868-1870)。《宋史》卷434《陆九龄传》云其:“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5](P12876-12879)

7.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自号存斋,陆贺幼子。曾结庐讲学于象山,学者称为象山先生。自幼聪慧异常,登孝宗乾道八年(1172)进士第。淳熙元年(1174)释褐隆兴靖安主簿。丁忧,服除,调建州崇安县主簿。九年(1182)除国子正,调敕令所删定官。主管台州崇道观。光宗绍熙二年(1191)除知荆门军。三年(1193),卒官,年五十四,谥“文安”。著有《象山集》32卷、《语录》4卷。门人有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等。《宋元学案》卷58《象山学案·艾轩讲友》有小传[4](P1884-1885)。《宋史》卷434《陆九渊传》云:“九渊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5](P12879-12880)

8.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云林。学于吴澄、祝蕃、李存、孙辙、范梈等。元至正元年(1341)用荐入授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五年(1345)改承事郎、国子助教。七年(1347)除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未赴,转宣文阁授经郎经筵译文官。八年(1348)复翰林应奉。十一年(1351)迁儒林郎、太常博士。十三年(1353)转奉训大夫、国子监丞,擢兵部员外郎。十五年(1355)升奉议大夫、大司农少卿,复入礼部为尚书。十八年(1358)参议中书省事。十九年(1359)进通奉大夫、御史台治书侍御史。二十年(1360)拜通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俄除翰林学士承旨,出为岭北行省左丞。后弃官居山房。二十八年(1368)起复为翰林学士承旨。元亡,殉难不果。入明授翰林侍讲学士。后被谪,居历阳而卒,年七十。危素博古通今,著述丰赡,著有诗集《云林集》2卷、文集《说学斋稿》10卷、《危太朴文续集》10卷、《草庐年谱》2卷、《元海运志》1卷行于世,《宋史稿》50卷、《张文忠公年谱》1卷,《元史稿》不传。《明史》卷285有传。危素曾为朵尔直班宾客,事见《元史》卷139《朵尔直班传》。

9.吴仪,字明善。绝意仕途,以六经为其学,晚专攻《春秋》。著有《裨传》《类编》《五传辨》。事见《新元史》卷235《儒林·吴仪传》。

10.杨景行,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历赣州路会昌州判官、永新州判官、江西省省照磨、抚州路宜黄县尹、抚州路总管府推官、湖州归安县尹。以翰林待制、朝列大夫致仕,卒年七十四。杨景行任抚州路总管府推官时,惩治豪强,判案公允,地方治理井然有序。《元史》卷192《良吏·杨景行传》云:“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所去,民皆立石颂之。”[6](P4366)

11.曾钰。曾冲子、曾渊子之父,宋官至谏议大夫。《新元史》卷229《循吏·曾冲子传》略有片言,其事不详。

12.曾渊子,字广微,一字留远,曾钰长子。理宗淳祐十年(1250)进士。知新昌县,迁右正言。度宗咸淳五年(1269)为监察御史。恭帝德祐元年(1275)迁同知枢密院事、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劾罢,贬雷州。端宗在硐州即位,拜参知政事,广西宣谕使。宋亡,带女走安南。有诗作存于《宋诗记事》《江西诗征》《御选宋诗》。其事散见《宋史》卷47《瀛国公本纪》、卷214《宰辅五》、卷416《马光祖传》、卷418《章鉴传》《陈宜中传》,《元史》卷155《史格传》。

13.曾冲子(1228—1305)字圣和。曾钰次子。以父荫为浏阳县主簿,历江东西宣抚使、吉州节制司、仁和县尹,除知南安军。宋亡弃官归乡。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除佥福建提刑按察司事,安抚乡民,整顿治安,法理兼用,为民爱戴。大德九年(1305)卒,年七十八。事见《新元史》卷229《循吏·曾冲子传》。

14.周自强,字刚善,临江路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好学能文,练于吏事,以文法推择为吏。所历之处,政绩赫然,以功授金溪县尹。后以亚中大夫、江州路总管致仕。事见《元史》卷192《良吏·周自强传》。

(四)宜黄县

正史所见宋元宜黄县历史名人6人,其中本籍5人、客籍1人。均为《宋史》所载。其中乐史家族5人。

1.乐史(928—1005)(4)乐氏一族生卒年信息参看罗伽禄:《乐史及其家世述略》,《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3-19页。字子正,一字子政。仕南唐为秘书郎,入宋为平原县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擢为著作佐郎、知陵州。献《金明池赋》,召为三馆编修。雍熙三年(986)迁著作郎、直史馆。转太常博士、知舒州,迁水部员外郎。淳化四年(993)春出为两浙巡抚,加都官、知黄州。咸平初,迁职方,出知商州,以疾分司西京。出掌西京磨勘司,改判留司御史台。卒年七十八。乐史一生著述丰赡,在地理学和文学领域成就卓著。有《太平寰宇记》200卷、《总记传》130卷、《坐知天下记》40卷等。有子四人:黄裳、黄中、黄目、黄庭。事见《宋史》卷306《乐黄目传》。

2.乐黄裳(954—1024)字公佐,号吉堂。乐史长子,与弟黄中、黄目同登淳化三年(992)孙何榜进士。补湖南节度推官,转朝散大夫、太常博士。天圣二年(1024)卒,年七十一。事见《宋史》卷306《乐黄目传》。

3.乐黄目(972—1027)字公礼,号复斋。乐史第三子。淳化三年(992)举进士,补伊阙尉,迁大理寺丞、知寿安县,徙知壁州,未赴。拜殿中丞,直史馆、知浚仪县。历度支、盐铁判官,迁太常博士、京西转运使。大中祥符中,改工部员外郎、广南西路转运使。就拜起居郎,改陕西转运使,赐金紫。八年(1015)入判三司三勾院。天禧初,拜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充会灵观判官,辞不拜,迁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拜给事中兼左庶子,降左谏议大夫、知荆南府。明年,复为给事中,徙潭州。五年(1021)知审官院,求外任,得知亳州。卒,年五十六。乐黄目才学出众,吏场果决。著有文集50卷,又撰《学海搜奇录》40卷、《圣朝郡国志》20卷。《宋史》卷306《乐黄目传》云其:“黄目面柔简默,为吏处剧,亦无败事。……黄目属辞淹缓,而著述浩瀚……”[5](P10111-10115)

4.乐黄庭(979—1050)字公训,号传堂。乐史第四子。咸平元年(998)举进士,授武艺县令,有善政,迁南雄府同知。天圣初年为大理寺丞,后升朝散大夫、太常博士。皇祐二年(1050)卒,年七十二。事见《宋史》卷306《乐黄目传》。

5.乐滋(1013—1036)字天培,号润苏。乐黄裳之孙。天圣八年(1030)举进士,景祐三年(1036)授光禄寺丞,旋即去世,年止二十四。事见《宋史》卷306《乐黄目传》。

6.周执羔(1094—1170)字表卿,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上饶市)人。宣和六年(1124)举进士,廷试,徽宗擢为第二。任抚州宜黄县丞,肃清边境之患,乡邻安静。县人绘像立祠拜之。乾道六年(1170)卒,年七十七。《宋史》卷388《周执羔传》评价云:“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谦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5](P11900)

(五)乐安县

正式所载宋元乐安下历史名人11人,其中本籍8人、客籍3人。《宋史》所载7人、《元史》所载2人、《新元史》所载2人。何氏家族3人。

1.何时,字了翁。与文天祥同举进士。历官庐陵尉、江西转运司幕僚、临江军司理参军、兴国县令。文天祥起兵,辟为帅府机宜,分司吉州,出知抚州。抗元兵败出家为僧,浪迹岭南,以算卦为生,自号“坚白道人”。事见《宋史》卷454《何时传》。

2.何天声,何时之弟、何中之父。宋咸淳间进士,人称竹洲先生。官主管刑部架阁文字,与兄时齐名。兄弟皆为文天祥建都督府幕僚。事见《新元史》卷234《何中传》。

3.何中(1265—1332)字太虚,一字养正。自幼聪慧,家有藏书万卷,好古文,喜校雠,博学多识。元至顺二年(1331)为龙兴郡学师,次年六月以疾卒,年六十八。著有《易类象》二卷、《书传补遗》十卷、《通鉴纲目测海》三卷、《知非堂藁》十七卷。《元史》卷199《何中传》云:“其学弘深该博,广平程钜夫,清河元明善,柳城姚燧,东平王构,同郡吴澄、揭傒斯,皆推服之。”[6](P4479)

4.黄申,字酉乡,井研(今属四川乐山市)人。开庆元年(1259)进士。其任乐安县丞期间为官清廉,政绩有声。元兵入县,拒不顺降。后弃官隐居巴山终老。《宋史》卷454《忠义·黄申传》载:“申为政廉谨,有治声。”[5](P13347-13348)

5.黄西卿,四川人,宋末为乐安县丞,抚州降元,黄西卿不降,隐于山中。请吴澄授其子。事见《新元史》卷170《吴澄传》。

6.孙质,与同郡吴陆参、谯县夏侯圭善、广州冯元群居讲学,达旦不寝,号“四友”。事见《宋史》卷294《冯元传》。

7.危复之字见心。为太学生,师从饶州安仁东涧先生汤汉,喜读《易》,精于诗。屡荐为官,不就,隐于紫霞山,卒后,友人私谥“贞白先生”。《元史》卷199《何中传》载其:“宋末为太学生,师事汤汉,博览群书,好读《易》,尤工于诗。”[6](P4479)

8.冯元,字道宗。高祖禧,唐末官广州,以术数仕刘氏。传三世至父邴,广南平,入朝为保章正。元幼从崔颐正、孙奭为《五经》大义,与乐安孙质、吴陆参、谯夏侯圭善,群居讲学,或达旦不寝,号“四友”。进士中第,授江阴尉。事见《宋史》卷294《冯元传》

9.吴陆参,与同郡孙质、谯县夏侯圭善、广州冯元群居讲学,达旦不寝,号“四友”。事见《宋史》卷294《冯元传》。

10.谢谔(1121—1194)字昌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自幼聪慧,日记千言而不忘。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第,调峡州夷陵县主簿,未上。抚州乐安多盗,谢谔奉命为县尉,治理有方,县境安然。谢谔为文学习欧阳修、曾巩,宋孝宗闻其文,赞之。人称艮斋先生。著有《圣学渊源》《诗书解》《论语解》等。《宋史》卷389《谢谔传》云其:“幼敏惠,日记千言,为文立成。……谔为文仿欧修、曾巩。”[5](P11930-11931)

11.曾丰(1142—?)字幼度,号撙斋。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进士。乾道末,为福州永福县簿。淳熙七年(1180),为赣县丞。九年(1182)知赣州会昌县。十年(1183)试官于隆兴府。十二年(1185)为广东转运司干办公事。十三年(1186)通判广州。光宗绍熙元年(1190)知广州义宁县。五年(1194)出知建州浦城县。宁宗庆元五年(1199)通判琼州。开禧三年(1207)知德庆府。嘉定二年(1209)罢归。卒年近八十。曾丰以诗文倡于江西,“诗风淡然秀雅,拗折崛奇”[14]。著有《缘督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四卷,误)。《全宋诗》收录其诗15卷874首、《全宋文》收录其文21卷261篇。《宋才子传笺证》有传。事见《宋史》卷66《五行四·金》、卷208《艺文七》。

(六)南丰县

正史所载宋元南丰历史名人11人,本籍10人、客籍1人,均为宋人。其中曾巩家族7人、朱京家族2人。

1.王博文(?—1038)字仲明。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人。善属文,有“王回文”之称。曾任南丰县尉,有能名。《宋史》卷291《王博文传》云:“博文习吏事,当仁宗时,先后与政,仅能恭慎寡过,保有禄位,施及后嗣。”[5](P9745)

2.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南唐时尝举进士,不就。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及第。释褐宿州符离县主簿,为梁州录事参军,迁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差知寿州,转太常博士。迁主客员外郎、判盐铁勾院。真正咸平四年(1001)迁户部员外郎,贬黄州副使。未几,迁吏部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大中祥符初,迁礼部郎中,转户部郎中。五年(1012)卒,年六十六。曾致尧年少有名,善文能诗,与王臻、李虚己等游。著有《清边前要》三十卷、《仙凫羽翼》三十卷、《西陲要纪》十卷等。《全宋诗》收录其诗6首。《全宋文》收录其文4篇。《宋才子笺证》有传。《宋史》卷441《曾致尧传》云:“致尧性刚率,好言事,前后屡上章奏,辞多激讦。”[5](P13051)

3.曾易从,曾致尧长子。家学其父,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官舒州团练推官。事见《宋史》卷411《曾致尧传》。

4.曾易占(989—1047)字不疑,曾易从之弟、曾巩之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少以父荫补太庙斋郎,为抚州宜黄、临川二县尉,徙抚州司法参军。进士及第,迁镇东节度推官,改武胜军节度掌书记、崇州军事判官,皆不赴。监真州装卸米仓,迁太子中允、太常博士。出知泰州如皋县、信州玉山县。为知州钱仙芝所诬,落职,除名太常博士,遂不仕。庆历七年(1047)卒,年五十九。曾易占为人直率,不苟合,文章出众。著有《时议》十卷,已佚。《能改斋漫录》卷18《曾易占诗谶》录其诗一首[15]。《宋元学案补遗》卷4《庐陵学案补遗·曾氏先绪》有小传。事见《宋史》卷411《曾致尧传》。

5.曾巩(1019—1083)字子固,曾易占次子,世称南丰先生。师学庐陵欧阳修。曾巩少年成名,才学过人,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入太学,欧阳修奇之。嘉祐二年(1057)举进士,释褐太平州司法参军。六年(1061)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神宗熙宁元年(1068)为《英宗实录检讨官》。二年(1069)通判越州。明年(1070)擢知齐州。六年(1073)移襄州。九年(1076)改知洪州。十年(1077)进直龙图阁、知福州。元丰元年(1078)改知明州。明年(1079)移知亳州。三年(1080)知沧州。四年(1081)出知颍州,迁史馆修撰,判太常寺兼礼议事。五年(1082)拜中书舍人。六年(1083)卒,年六十五,谥“文定”。曾巩嗜学,爱藏书,家有二万卷。与王安石、王回、王向等游,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宋才子传笺证》云:“其文上下驰骋,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16]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和《外集》十卷,后二书已佚。此外,曾巩还集古今篆刻编《金石录》五百卷。《宋史》卷319《曾巩传》云其:“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巩性孝友……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5](P10390-10396)

6.曾布(1036—1107)字子宣,曾易占四子、曾巩三弟。学于曾巩,与兄巩、牟同登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第。调宣州司户参军、海州怀仁县令。宋神宗熙宁初,以集贤校理修起居注,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三司使。熙宁中出知饶、潭、广三州。元丰中出知桂、秦、陈、蔡、庆五州。哲宗元祐中历知太原府、真定府、河阳府、青州、瀛洲五郡。绍圣初,为翰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徽宗即位,拜右仆射。崇宁元年(1102)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润州。后累贬至廉州司户。大观元年(1107)卒,年七十二,谥“文肃”。曾布著有《曾相手记》三卷、《绍圣甲戌日录》一卷、《元符庚辰日录》一卷,参编《神宗实录》二百卷,主持修订《神宗朱墨史》二百卷。《全宋诗》收录其诗十首。事见《宋史》卷471《曾布传》。

7.曾肇(1047—1107)字子开,曾易占幼子、曾巩之幼弟,学者称为曲阜先生。家学其兄曾巩。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释褐台州黄岩县主簿,荐为郑州教授,召为同知大常礼院。迁国史编修官。哲宗元祐初,擢起居舍人,旋拜中书舍人。四年(1089)以宝文阁待制出知颍州,徙邓州、齐州、陈州。七年(1092)召为吏部侍郎。未几,出知徐州,徙江宁,改瀛洲,降为滁州,历知泰州、海州。徽宗践祚,复召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兼侍读。未几,复知陈州,历太原、应天二府,扬州、定州二州。崇宁初,入元祐党籍,落职,贬知和州,后安置汀州。大观元年(1107)卒,年六十一,谥“文昭”。著述丰赡,有《尚书讲义》八卷、《迩英殿故事》一卷、《曲阜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多散佚不存。《全宋诗》收录其诗1卷29首、句若干。《宋史》卷319《曾肇传》云其:“天资仁厚,而容貌端严。自少力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法。更十一州,类多善政。”“肇以儒者而有能吏之才。”[5](P10395-10396)

8.曾叔卿。曾巩族兄,家贫,有志。起家进士,至著作佐郎。宋神宗熙宁中卒。《宋史》卷四五九《曾叔卿传》云其:“家苦贫,即心存不欺。……居乡介洁,非所宜受,一介不取。”[5](P13474)

9.曾统,曾肇之子。历官屯田郎、侍御史、谏议大夫。事见《宋史》卷319《曾肇传》、卷156《选举二·科目下》、卷179《食货下一·会计》、卷473《秦桧传》。

10.朱轼。《宋史》卷322《朱京传》载其“有隐德”[5](P10542)。

11.朱京字世昌,朱轼之子。登进士甲科。为人敢直言,不畏权势,神宗朝擢为监察御史。徽宗初以疾卒。《宋史》卷322《朱京传》云其:“风神峻整,见者惮之,目为真御史。”[5](P10542)

(七)南城县

正史所见宋元南城县历史名人6人,均为本籍宋人。

1.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幼好学,年十三著《皇纲论》万余言,声誉江左。三举进士。调江陵府司理参军,任江陵主簿、通判沣州,为怀州推官,出知泽州,改卫尉寺丞,迁秘书郎,为大理寺祥断官,迁秘书郎、权大理寺,坐事出监湖州盐税,停官,生活贫苦。真宗即位,复为秘书郎,通判海州、苏州、寿州,迁秘书丞,知金州。还朝,迁直秘阁,为直史馆充崇文院检讨,以龙图阁直学士直史馆,迁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加刑部员外郎,迁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提举管勾崇文外院,以刑部侍郎参知政事,真宗天禧元年(1017)卒,年五十七。彭年一生著述丰赡,有《重修广韵》五卷、《唐纪》四十卷、《大中祥符编敕》四十卷、《江南别录》四卷等。《宋史》卷287《陈彭年传》云:“彭年性敏给,博闻强记,慕唐四子为文,体制繁靡。贵至通显,奉养无异贫约。所得奉赐,惟市书籍。”[5](P9665)“陈彭年以辞藻被遇,上表献箴,详练仪制,若可嘉尚。乃附王钦若、丁谓,溺志爵禄,甘为小人之归,岂不重可叹也哉!”[5](P9666)

2.李觏(1009—1059)字泰伯,学者称为泰伯先生,又称旴江先生。师从范仲淹。《青箱杂记》卷七云:“江南李觏,通经术,有文章。”[17]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乡试落选。庆历二年(1042)试制科落第。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二荐,敕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三年(1051)丁母忧。服除,国子监荐为太学说书并请注官。嘉祐三年(1058)七月授通州海门县簿、太学说书。四年(1059)权同管干太学。八月,卒于家,年五十一。与范仲淹、胡瑗、余靖、陈次公、严介、等游,邓润甫、陈公燮、余畴若、陈世南、陈君平等从其学。李觏能文善诗,著述丰硕,有《潜书》《广潜书》各十五篇、《礼论》七篇、《庆历民言》三十篇等。现存《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旴江集》)三十七卷。李觏为北宋中期著名理学思想家,提出“礼”为最高准则、治国要宽猛相济、文以经世致用、功利主义等主张,其诗也颇受称道。《宋史》卷432《儒林二·李觏传》云其“俊辩能文”[5](P12839)。

3.王无咎(1024—1069)字补之,王君玉次子,曾巩妹夫。师从王安石。登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第。释褐扬州江都县尉,丁父忧,服除,为亳州卫真陷主簿,知台州天台县,请辞。又补南安军南康县主簿。王安石荐,诏为国子直讲,命未下而卒,年四十六。梅尧臣有《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一诗。王无咎善属文,有《王无咎集》(一作《王直讲集》)十五卷,曾肇为之序。《宋史》卷444《王无咎传》云其:“好书力学,寒暑行役不暂释,所在学者归之,去来常数百人。”[5](P13120)

4.吕南公(1047—1086)字次儒。好读书为文,有才学,曾肇荐其官,命未下而卒。遗文《灌园先生集》传于世。《宋史》卷444《吕南公传》云其:“于书无所不读,于文不肯缀缉陈言。”[5](P13122)

5.吴楚材(?—1275)名炎,以字行。德祐元年(1275)建昌降于元,楚材率民兵抵抗。被执不降,死于非命。事见《宋史》卷452《吴楚材传》。

6.张大经(1110—1198)字彦文。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举进士,知吉州龙泉县,有善政。知仪旨县,提举湖南常平,提点北刑狱、江东刑狱,除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守殿中侍御史,除侍御史,试右谏议大夫兼侍讲,除礼部尚书兼侍读,以徽猷阁学士知建宁府,移镇绍兴,辞不拜,予祠。进龙图阁学士,告老,以通奉大夫致仕。卒年八十九。《宋史》卷390《张大经》云:“庆元四年七月,疾革,语诸子曰:‘吾目可瞑,吾爱君忧国之心不可泯。’无一语及私。”[5](P11955)

(八)黎川县

1914年,新城县更名为黎川县。宋元黎川县历史名人2人,均为宋人。其中本籍、客籍各1人。

1.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广州(今增城区)人。南宋名臣。嘉泰三年至开禧元年(1203—1205)知建昌军新城县,岁歉收,整顿纲纪,邑人安之。开禧用兵,与民便利。事见《宋史》卷406《崔与之传》[5](P12257)。

2.萧雷龙字显辰。景定三年(1262)进士,临安府学教授、衢州通判,权知府事。元兵入建昌,萧雷龙与部下入闽,被执杀害。事见《宋史》卷454《忠义·萧雷龙传》。

(九)抚州

不明其具体县域的历史名人,均入抚州一节。正史所载宋元抚州历史名人12位,本籍2人、客籍10人。《宋史》所载7人、《元史》所载4人、《新元史》所载1人。

1.陈元桂(?—1259),抚州人。淳祐四年(1244)进士。知临江军,筑城守备,殚精竭虑。元兵入境,有劝降者,陈元桂誓死不从。被杀,头悬城门四日不变色。谥号“正节”。事见《宋史》卷450《陈元桂传》。

2.黄云(?—1352),抚州人,寓瑞州靖安县(今属江西宜春市),素以勇捷称,每接战,独以身当敌。至正十二年(1352)象湖战役,被红巾起义军用飞枪击死。事见《元史》卷195《忠义三》及《潮海传》。

3.黄震(1213—1281)(2)黄震生卒年参看倪士毅、翁福清:《贞珉可珍——从〈黄震墓志〉补正〈宋史〉与〈宋元学案〉之误》,《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87-89页。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人。宝祐四年(1256)登进士第。黄震为官清廉、不畏权势,同时也是一代大儒,创有东发学派。咸淳七年(1271)知抚州。《宋史》卷438《黄震传》载其知抚州事云:“抚州饥起,震知其州,单车疾驰,中道约富人耆老集城中,毋过某日。至则大书‘闭粜者籍,强籴者斩。’揭于市,坐驿舍署文书,不入州治,不抑米价,价日损。亲煮粥食饿者。……若补刻《六经》《仪礼》,修复朱熹祠,树晏殊里门曰‘旧学坊’,制祭社稷器,复风雷祀,劝民种麦,禁竞渡船,焚千三百余艘,用其丁铁创军营五百间,皆善政也。”[5](P12993)

4.刘子荐(?—1276)字贡伯,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以父任为湘乡县尉,因功调任抚州司录。《宋史》卷454《忠义·刘子荐传》载其任上断案云:“有诉王应亨殴死荷檐黄九者,狱成矣,子荐阅受书,疑而驳之。俄烈风迅雷辟狱户,裂吏楔,杀人者实孔目冯汝能,非应亨也。狱遂白,得免死者八人。事闻,颁谕天下之为理官者。”[5](P13350)德祐二年(1276),不降元兵被杀。

5.秦起宗(1273—1337)字元卿。其先上党人,后徙广平深水县。自幼家贫,苦学不辍。《元史》卷176《秦起宗传》载其为抚州路总管时:“有司供张甚盛,问其费所从出,小吏不敢隐,曰:‘借办于民。’遂亟使归之,几席仅给而已。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礼即止,因谕众曰:‘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6](P4117)

6.徐霖(?—1262)字景说,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人。《宋史》卷425《徐霖传》载:“知抚州。祠先贤,宽租赋,振饥穷,诛悍将,建营寨,几一月而政举化行。以言去,士民遮道,不得行,及暝,始由径以出。”[5](P12679)

7.徐天麟字仲祥,徐梦辛从子,临江(今江西宜春樟树市)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宋史》卷438《儒林·徐梦莘传》载曾调抚州教授,“所至兴学明教,有惠政。”[5](P12984)著《西汉会要》七十卷、《东汉会要》四十卷、《汉兵本末》一卷、《西汉地理疏》六卷、《山经》三十卷。

8.王彬,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信阳市)人。出知抚州,惩治豪民,乡里肃然,为民称道。事见《宋史》卷304《王彬传》。史评云:“王彬之流皆文吏,能推恩行利,划烦去蠹,其治不下古人。”[5](P10076)

9.邢秉仁(1250—1325)字仁父,彰德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人。邢裕之子。喜读书,善书法,尤长古隶。所到之处皆有善政。《新元史》卷229《循吏·邢秉仁传》载:“擢抚州路总管。抚州,户部赋木棉织布,民病非所产,秉仁改令输直,公私称便。”[11](P4378)泰定二年(1325)卒,年七十六。

10.章伯颜,汝宁人,明威将军、镇守抚州万户府万户,历任镇国上将军、广西左右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以讨徭、獠功,升湖广行省左丞。致仕后,居抚州。受江州守道童邀请,参与元军与元末义军对垒的江州保卫战,不久病逝。《元史》卷144《道童传》云:“其人熟知军务。”[6](P3442)

11.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人,读书过目不忘,下笔千言。绍兴三十二年初夏至隆兴元年(1162—1163)知抚州时,年才三十,处事精确,熟于吏治。事见《宋史》卷389《张孝祥传》。

12.赵炳(1222—1280)字彦明,惠州滦阳(今河北迁西)人。《元史》卷163《赵炳传》载:元世祖“以炳为抚州长,城邑规制,为之一新。己未,王师伐宋。未几,北方有警,括兵敛财,燕蓟骚动。王师北还,炳远迓中途,具以事闻,追所括兵及横敛财物,悉归于民,世祖嘉其忠。”[6](P3835-3836)

猜你喜欢

宋史
孝母
子充必大
《宋史·盛度传》勘误一则
浅析如何将四时之美渗透到生活教育之中
简析高考试题对宋朝史的考查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宋史·文天祥传》述评
朝鲜王朝正祖君臣的“宋史”认识与《宋史筌》之修撰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婺书》与《宋史》中的郑刚中传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