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

2023-11-15李淋倍欧阳能王忆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

李淋倍 欧阳能 王忆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发展人才战略大局来看,能否正确认识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持续性,能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工作环节中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大纲的制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是衡量一所大学高等教育理念是否真正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需求的试金石。在高职院校中全过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高职院校如何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落实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检验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达成度;培养体系;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8-0169-04

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以“专业+职业”教育为主线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呈现出具有“共同人才观”认识的高等教育内涵当中[1-2]。高职院校不能仅仅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有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专业人才,更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来。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大部分,创新教育主要是针对目前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必须要开展的一种新的形式教育,包括创新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入心、创新教育驱动,全面推动新形势下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业教育是对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及时修正,即过去注重的是传授知识,至于毕业后能不能创业,如何才能创业成功等很少去关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内容中是国家的战略需要,是新形势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即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好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高职教育的体系当中?如何不断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来适应新时代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新需求?如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落地、生根、开花?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寻找就是不断深入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不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体系,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并找到具体的落脚点的进程[3]。创业根本上是指能够胜任所从事的职业或岗位,并能在自己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能力。显然,创新是源动力,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高职院校甚至所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体现出来。

(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点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具有下列基本属性:1.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专业属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基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进阶和升华,换句话说,具有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的专业教育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升华;3.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而不能当作一个补充,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需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要求,需要相关的实践平台和训练体系,深化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社会上存在一些误解,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必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只要将专业技能学好、学会即可。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虚的,不像专业教育对就业有切实帮助。这种把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进行分离的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目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无论是普通产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都十分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所有高等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4]。在当今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就是其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竞争[5]。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目前,在全国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能够发现大多并未到达具有实质性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流于单一形式化活动很多,似乎“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组织广大的学生中的一小部分,在个别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大赛”并活动奖励的单一形式。或者临时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不仅严重缺乏师资,而且缺少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缺乏系统的教学课程和大纲,仅靠设立一些创新创业科研项目,但这些项目是否真正能够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就很少有人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与常规的专业、职业教育的联系不够密切,没有真正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的同学占全体学生的比例偏低,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似乎又走回“精英教育”的老路上来。大部分院校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缺少系统的实践和训练课程和教育基地、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还是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本质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即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上仍存在不足。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方式

(一)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点

大量事实证明,创新与创业结合比较好的院校或院系,其毕业生受社会或行业欢迎的程度就高。这类学校较为注重日常教育工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能够紧密结合产业或社会行业的实际需求,形成针对性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凸显出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的培养目标达成度比较高。学生对于其毕业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比较清晰,具备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独立开展有创新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或具备了“大国工匠”的创业精神。说明其创新与创业教育结合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教育规律,因此,学生的就业情况较为好转凸显出其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巨大优势。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也较强,从而其职业发展的路子也较为順畅。

创新和创业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据国内外众多的实践显示[4],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内化于学校的教育培养的全过程,拥有可靠的抓手,要有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够形成该学校育人的特色和突出的人才培养特点,最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社会或者行业对于这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管是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院校,都应培养真正能够满足新时代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在当今高科技快速发展智能工业化、智慧工业化的新时代,能否成为复合型人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

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是基于较强创新意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支持下的创业教育体系。二者是完整的统一体,密不可分。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方式

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或者方式需要不断地创新,而不是一味地增加一门创新创业课程或者举办一些创新创业的竞赛活动。在此方面,每一所高校都是需要成立专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和不断探索的。尤其是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体系、培养体系、过程管理、有效实施以及成果检测设计一整套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教育模式。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十分重要,不能生搬硬套,浮于表面,应具备自身特色。

(三)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

职业教育的概念和范畴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学生毕业后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从根本而言,职业教育本身就包含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二者是一体的,是不能够分开的。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从现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高科技和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来看,具有较好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的职业教育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显然,这不是仅靠一门课或者一个竞赛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职业教育要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高度融合和有机嵌入。这两者的结合度越高,所培养的毕业生越能够体现出其长期发展和特色发展的专业特点[2,5]。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作为头号经济大国的美国,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高校的落实。多年来逐步形成了“政府”“学校”“社会机构”“产业”等多主体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呈现出“支持保障有力”“产学合作广泛深入”“重视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注重国际性和开放性”等鲜明特点[4]。作为头号工业制造业强国的德国,其高职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更为突出。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其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值得学习研究,对我国当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国家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的情况下,各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如何认真学习和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在已有的人才培養体系中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元素和内容,建设完整的具有创新创业内涵的人才培养体系,准确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应不断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有效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基地的建设等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到落实[5]。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

如何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建设:

(一)学校重视、教育管理到位

学校各级领导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战略意义要有充分的认识,首先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能够真正理解党中央、教育部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文件精神和指示。其次,能够结合学校实际,组织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认真研讨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将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机融合的一系列问题,认真研讨如何在专业教育培育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实施方案、检测手段等具体内容。最后,在此基础上,如何由学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院系教学管理以及实验室或训练中心,统一到课程、实训、综合训练、校外实训基地等具体内容上来,充分发挥校内外广大教师队伍的主题作用,积极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实现学校的总体人才培养与教育目标的要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要具体、有落实

创新创业教育是有重要内涵的教育,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第一要有具体的培养方案,并且嵌入整个人才方案之中。第二,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达成度的要求。第三,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大纲和课程体系,保证与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区分,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嵌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第四,在有教育培养目标和达成度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如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的可操作方案。创新创业教育要能够体系时代感和前沿感,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同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是鲜活的,而不是刻板的。综上,达到落实,是指要有师资队伍保障,要有配套的教材,要有相应的实训基地,要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内容,更要有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机制和手段。

(三)加强提升指导教师的能力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线教师的指导,包括校内和校外的双导师。指导教师的认识水平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也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水平。首先,教师要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明确的认识和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要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提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能力,能够把创新的思想和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的认识和思想中。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学校需要组织教师积极研讨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第三,教师要学会“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从

四、结语

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要求。如何发展落实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的重大任务。高校的领导首先要认真贯彻学习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要认真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正确理解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思想认识,科学、精准地设计出切合学校实际、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創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认真做好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到学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去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校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包括具体的教学管理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训练体系。通过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在校内外建设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育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双师队伍,使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任务得以具体落实。

参考文献:

[1] 杨冬.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机制与省思[J]. 高校教育管理,2021,15(05):90-104.

[2] 石丽,李吉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优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2):100-104.

[3] 曾骊,张中秋,刘燕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 教育研究,2017,38(01):70-76+105.

[4] 郝杰,吴爱华,侯永峰.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7-12.

[5] 朱恬恬,舒霞玉.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调研与改进[J]. 大学教育科学,2021(03):83-93.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教〕JMZYYJY20211004)。

作者简介:李淋倍(1988—),男,硕士,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欧阳能(1969—),男,硕士,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副教授,副校长,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王忆(1963—),男,博士,五邑大学、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半导体芯片制造与封装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半导体芯片制造与封装技术。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