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2023-10-28魏银珍李立睿孙萍于海平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软件工程课程思政

魏银珍 李立睿 孙萍 于海平

摘  要: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法的现状,本研究凝练了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思政目标,探讨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点的融合方式,根据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不同教学过程和特征,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施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161-04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重塑中国高等教育育人理念,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发展中的应有之义。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高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区块链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引领着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群体突破,催生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化、智能化的新模式、新业态。软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时代呼唤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又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的软件工程人才,而软件工程专业与所有工程类专业类似,长期以来注重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或多或少忽视了人才的价值塑造。因此,从学科专业的视角入手,对专业人才的家国情怀、宪法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行顶层设计的优化,探索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的方法和路径,实现“科学武装头脑,人文滋养灵魂”的目的,已经成为当前专业人才培养亟须完成的目标。

一、软件工程专业思政育人目标

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立场融入科学精神的培养中,既要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也要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报效祖国、爱国爱家的情怀。软件工程專业课程思政目标是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培养对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忠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着重培养本专业学生对党的认同、对我国政治道路的认同,对软件行业从业的自信和自豪感,以及对科技兴国的责任和担当的认知。

二、思政元素挖掘

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3],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元素主要归纳为四类,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政治以及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如图1所示。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梳理软件工程专业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启发学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关注国内外信息领域的重大事件,带领学生学会思辨;讲述科学家和模范人物事迹,从与之相关的生活实践、科技实践出发,挖掘人物背后的使命担当、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树立专业学习的榜样,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一)结合职业素养挖掘大国工匠精神元素

软件工程专业素质可以概括为“三个三”:一是要求具备“三个习惯”——踏实肯干、耐心细致、恪守时间;二是“三种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三是“三个意识”——规范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三个三”素养与工匠精神具有相同的底层逻辑,是软件从业人员在软件开发、设计、调试、销售和服务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技能、行为、作风和意识。

工匠精神,是敬业、专注、精益、创新之精神。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对敬业有三个经典论述:“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这同时也对现代大学生的敬业精神的培养做了诠释:专注于所在的领域,心无旁骛地完成软件开发设计的相关工作;专注于当前的学习和工作,软件的设计、编码、测试、实施,比其他任何工程都要求精益求精;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保持好奇心,探索发现问题,然后应用软件去解决问题,满足社会需求,这本身就是创新,也是软件工程人才的基本素质。

(二)结合专业发展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元素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离不开计算机软件。软件产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回顾我党发展的艰辛历程,从打土豪分田地到消除贫困的伟大壮举,每一段历史都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通过分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区域的实践成果来进行案例教学,阐释蕴含其中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增强课堂的育人效果。用软件和信息化手段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结合时事激发责任担当和法制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美贸易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鲜活的时代热点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政治逻辑。引用中国高科技企业突破技术封锁的案例,构建自身的信息生态,辩证地认识技术壁垒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让学生由此理解软件工程专业对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豪感。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并分析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理解中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方式

“好的课程思政就如糖融水、如盐入味,让专业课程更有味道,达到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找准契合点,以浑然天成的方式让思政内容與专业内容无缝对接是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和核心。立足软件工程专业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4]。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特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找准与课程知识点的切入点。关注时事和热点新闻,在与国际情况的比较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状况,跟上软件工程行业发展步伐,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和使命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促进其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追溯软件行业的发展历程,把握现象和本质,引导学生具备思辨的意识。

通过小组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进行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多维度的教育,践行工程伦理教育;遵循软件工程行业技术规范和要求,将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和谐包容等价值观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严谨求真、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依据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知识单元和能力单元中,专业课程关键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形式式见表1。

四、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

首先,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专业课程教师要关心时政,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和实践论,基于国家的重大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其次,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标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培养德才兼备的软件工程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为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立足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保持本校的专业定位和学科特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设计。理论角度,思政目标应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材建设,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融合。实践角度,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知行合一,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在竞赛中学会“敢拼会创”,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最后,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课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每一个知识单元要求有明确的思政目标、案例和实施效果评价,思政目标应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案例应该与知识点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实施效果是否能实现“润物无声”;宏观层面,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的起点和终点在于学生的反馈,学生受教中的切身体会和是否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正向的引导。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在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奖励中也应该体现其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

随着“新工科”和“新文科”的内涵式发展,课程思政教育在软件工程专业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一方面,国际国内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缺口依然巨大,另一方面,市场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路径,将科学精神与思政教育理念相结合,增强学生追求真理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 (2019-03-18).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2] 齐鹏飞. 课程思政: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N]. 光明日报,2020-06-16(15).

[3] 廖红云. 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1(52):22-23.

[4] 彭小梅,张涛,杨渝. 创新课程思政联动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1(27):69-72.

[5] 王雪梅,胡素君,李鹏. 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21(09):19-22.

[6] 林传文. 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以编译原理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0(18):48-49.

[7] 张纲强,周卫,杨静,等. 专业认证背景下《软件测试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 广西教育,2021(27):96-98.

[8] 唐光义,张淑丽,张宏国.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2):29-30.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软件工程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