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思考

2023-10-28王萌萌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培育红色价值观

王萌萌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第一粒扣子”的比喻强调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扣好人生的扣子,这需要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前进的历史中去追溯、理解和把握其核心内涵。文章通过分析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而阐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最后总结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实践路径等问题。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181-04

一、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关系

(一)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战争年代形成的精神品质和革命传统,如伟大建党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战精神等,都属于红色文化中精神文化的部分。反映革命历史带有革命印记的历史文物、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馆、博物馆和纪念地等,都属于红色文化中物质文化的部分。红色文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以实际行动将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并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核心价值观竞争是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属于文化竞争的范畴,也是意识形态的竞争。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而言,是全社会最为持久的力量,其体现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在价值方面的追求,是对不同层面的价值问题、是非曲直的评判标准。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完善和成熟起来。为了适应制度,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需要有一个占主导地位、受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使整个中华民族找到了最高的价值追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全民族全社会的精神力量,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随着多元文化的碰撞,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价值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强大精神定力和引领思潮十分必要。红色文化是经过特定历史和生活发酵历练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形态,其中蕴含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等内容。如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方面,从伟大建党精神开始,内容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当中的任何一种精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和内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战争年代步入今天的和平稳定的新时代,从贫穷落后的中国迎来了繁荣富强的中国。通过精神层面的教育,帮助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站稳自身立场,严格要求自己,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奋发有为、艰苦奋斗,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强大思想阵地、形成强大精神定力,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看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本质,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3]。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具有崇高的价值取向和强大的道义力量,还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理念和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等。

(一)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红色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复杂,随着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多方原因交织,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红色文化具有強大的价值功能,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帮助大学生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青年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先锋力量,他们思想活跃、充满朝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思想新观点,因而也极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因此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学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利用好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精神,让红色文化代代传承下去。让广大青年学生在红色文化中去汲取前行的力量,并从红色文化中学会站稳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品德素养等,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4]。

(二)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文化,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教材。首先,红色文化蕴含着昂扬激情和凛然正气,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等崇高的精神品质。透过这些红色文化,回顾历史的同时又能感受到这些精神财富的宝贵。红色文化带给人以精神的洗礼,所传递的力量不言而喻,这是通过课本知识学习不能达到的效果。如红色文化中的红色家书就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红色家书蕴含了无数革命先烈浓浓的家国情怀,这种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直击心灵。蕴含丰富内容的红色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能让青年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的感召力,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身体力行地传承红色文化高尚的精神品格,并能够在实践中自觉践行。

(三)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培育形式较为单一、培育内容相对枯燥等问题。部分学生不能明辨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够坚定,还有部分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认为消费越多就越幸福,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这些现象导致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同感,他们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无法做到积极践行。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往往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要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新的选择方向,能够有效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路和空间,也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具亲和力和趣味性,从而大大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5]。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必须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教学是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用好红色文化,为学生讲清楚红色文化蕴含了怎样让人感到震撼的革命精神和怎样让人动容的红色故事,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维度解读红色资源,让当代大学生理解红色基因精神密码的生成和发展,有效地将教学知识与红色基因的传承相结合,从而让学生从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以便可以灵活地将红色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具备对红色文化驾驭能力。通过讲解红色文化让学生充分了解背后的红色故事以及所传递的精神价值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提升自己课程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自身品格的塑造,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利用好红色文化,努力让教学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文化,背后的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并将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具体结合起来。

(二)利用好校园文化基本载体

优质的校园文化不仅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驾护航,同时也对大学生养成优秀道德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校史沿革,形成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各高校应结合本校校史文化和当地的地方特色,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中。尤其是具有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的高校更要注重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的日常工作当中,如学术活动、学生活动、学校的网络宣传工作等。在重要的纪念日和节日,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国庆节等,学生处、团委可组织学生开展相应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红色文化主题艺术节,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艺术作品创作、诵读活动、舞台剧比赛、辩论赛、合唱比赛等;也可利用晚上和周末等课余时间定期开展相应主题的报告和讲座;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真正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这样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6]。

(三)利用好社会实践重要抓手

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来讲,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性导致其对红色文化尤其是革命精神会存在一定距离感。因此,除了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外,还有必要增加课堂之外的相关实践活动,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多方合力[7]。让学生走出课堂探索课堂教学之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实地体验和感受红色文化,在红色文化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强大的道义力量,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观自信。

比如,高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和纪念馆和博物馆等,组织教师现场讲解,这种教学效果会远胜于课堂教学;再比如通过带领学生传唱革命战争中产生的歌曲和诵读革命战争中产生的信函等文献性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红色影视作品、阅读红色经典著作等活动,以此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英雄人物事迹和伟大的红色精神;还可以组织学生创作红色艺术作品,如拍摄主题微电影、创作主题艺术作品等,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刻领悟红色文化。同时,在实践结束后,可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或者调研报告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效果[8]。

(四)利用好网络媒介创新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新兴媒体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同时也拓展了红色文化传承新路径。网络媒介拥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因此积极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学生广泛使用的信息传播媒介,整合红色文化的图片、影像等内容,使学生将原本有距离感的红色文化变成可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教学素材,提升趣味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红色网站、红色微信公众号平台,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9]。同时,结合不同学校特色和所在地地方红色文化的特色,选择最为贴近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最为贴近学生兴趣所在的红色文化相关的教育内容,再结合不同传播媒介实际特点将其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制作相关电子教材、微课、电子相册等。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辅导教师,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教师、学生工作处教师、校团委教师等定期开展在线答疑,利用网络平台聚焦热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还可以讓学生在网络学习后通过网络上传自己的心得体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媒体传播也有其弊端,如网络更新速度过快、形式单一、内容零碎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做好网络传播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纸质传播媒介的补充,网络传播快速便捷,覆盖面广,纸质传播保存时间较长且让人印象深刻,各有所长,努力将网络新媒体与纸质媒介有机融会贯通,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其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 (2019-03-18).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3/

18/content_5374831.htm.

[2]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3] 红色文化为思政教育注入深厚力量[EB/OL]. 人民论坛网,(2021-11-18). http://www.rmlt.com.cn.

[4] 张雅光. 传承红色基因 培养时代新人[EB/OL]. 光明网,(2021-05-29). https://theory.gmw.cn.

[5] 安小文,李祖平. 红色文化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5(11):103-106.

[6] 杨茜. 谈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J]. 大众文艺,2022(20):169-171.

[7] 张悦,欧阳瑜,易险峰.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资源建设研究[J]. 高教学刊,2022,8(28):193-196.

[8] 徐金超.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6):61-63.

[9] 雷育胜,冷金岩,周恒洋. 社会工作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7):48-50.

(荐稿人:宋吉鑫,沈阳工程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培育红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红色是什么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红色在哪里?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追忆红色浪漫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