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的路径探索

2023-10-27王璇倪嘉敏李亚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胜任跨学科

王璇 倪嘉敏 李亚洲

摘      要  教学胜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成功教学的必要因素。跨学科视域下的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是乡村小学教师所拥有的与成功实施跨学科教学、高效完成跨学科教学目标相关的跨学科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情意以及相应的个人特质。提升跨学科视域下的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需要融入全科教师培养目标,增强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意识;优化乡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提升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探索能力;搭建多元化实训平台,为乡小村学教师提供跨学科教学研习机会。

关 键 词  乡村教师  教学胜任力  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

引用格式  王璇,倪嘉敏,李亚洲.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的路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3(30):50-55.

跨學科一词最早由心理学家伍得沃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其被理解为通过融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专业或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来帮助破解单一学科、专业或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1]。国内于1985在北京召开了首届跨学科学术研讨会,标志着我国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 跨学科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打破了学科、专业(领域)之间的界限,彰显了信息化时代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在对传统学科、专业(领域)教育深层解构与变革基础上生成的新型教育范式。进入新世纪,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进一步拉动了社会对跨学科、综合性人才的强烈需求,跨学科教学由此成为教育工作者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教改利器[3]。

“胜任力”是影响个人工作绩效的、潜在的、可被测量的深层次特征[4]。“跨学科教学”是超越单一学科界限,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创造和传播活动,与胜任力相结合,形成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胜任力”。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对于开阔乡村小学教师教育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缓解乡村小学教师数量不足、提升乡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结合乡村教育实际,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5]。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适应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包班、复式教学需要……培养 “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6]。基于此,本研究从乡村教育实际需求视角出发,研究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阐明其内涵特征,并对其结构要素进行界定和解读,为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胜任力是衡量乡村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7]。已有研究对教学胜任力的内涵界定各有侧重,可以归纳为能力说、特质说与整合说。第一,能力说。这部分学者认为,能力是教学的基础,教学胜任力是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与课堂行为表现,主要关注教师“能做什么”“应做什么”及“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8-9]。 第二,特质说。持特质说的学者认为,教学胜任力是能将教育工作中高绩效教师与普通教师进行区分的、可测量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职业品格与个人特质[10-11],是一个教师所具有的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所需求的特质群[12]。第三,整合说。持整合说的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是教师所拥有的与成功教学、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相联系的知识、技能、动机、价值观、个人特质等因素的总和[13]。

跨学科是超出某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从教育视角来看,跨学科是打破单一学科壁垒,超越一个已知学科边界,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教育实践活动[14]。 鉴于本研究探讨的是跨学科教学问题,故将跨学科界定为教师在深入了解不同学科内在逻辑的基础之上,打破单一学科壁垒,通过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所开展的多学科融合教学活动。跨学科视域下的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侧重该群体的跨学科教学胜任力,这对乡村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还没有充足的学科教师满足乡村小学教育需求的当下,乡村小学教师只有具备高超的跨学科教学胜任力,才能胜任多学科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是乡村小学教师所拥有的与成功实施跨学科教学、高效完成跨学科教学目标相关的跨学科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情意以及相应的个人特质。

跨学科教学是培养跨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形成需借助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训练。跨学科视域下的教学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围绕具体问题展开,这些问题是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没有学科界限,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二是教学内容具有跨学科性,涵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等不同学科的核心内容;三是教学形式是基于问题实现的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衔接,多门学科在教和学的进程中的融会贯通;四是教学方法基于不同选题类型,强调通过现象教学、项目教学与合科教学解决问题[15];五是教学评价以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是否有进步,综合解决问题的视角、能力与合作精神是否提升为标准。

鉴于此,跨学科视域下的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应具有创造性、操作性、情景性与发展性。一是创造性,即乡村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考虑由于课程内容的整合而导致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内容的取舍,以及针对复杂的交叉性、整合性教学而对课堂变化做出恰当处置的教育机智;二是操作性,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将会催生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主题、现象等为主的多种新型教育形态,这需要乡村小学教师对教学的整个流程具备切实的跨学科教学操作与应用能力;三是情景性,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与教学任务、教学环境密切相关,并随教学任务与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养成必须依托于具体的乡村教学情境;四是发展性,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及教学价值观等教学胜任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是随时间、经验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其跨学科教学胜任力也是动态发展的、而非一次终结的。

二、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构成要素

对于教学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学者们的说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与高效、成功达成教学目标,个人特质等分不开,主要包括知识素养、教学能力、职业品格及相关的人格特质等个人特征。跨学科视域下的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要求乡村小学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教学理念,对跨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有清晰的认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有效组织和实施跨学科教学,并对跨学科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以此完善和提升跨学科教学水平。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重点体现其跨学科性与整合性。基于此,本研究将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跨学科教学知识

跨学科教学知识是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对跨学科教学方法、跨学科教学内容、跨学科教学特征和跨学科教学情境等不同因素的综合理解。乡村小学教师在考虑乡村学校的学生、教学情境和课程等实际情况后对自己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一种重组,是多种知识的整合,这种重组融入了乡村教师本身的价值观和他们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与看法。因此,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知识并非一种独立的知识体系,而是整合性、情景性和复杂性的知识,是区分普通教师与跨学科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的重要标识。有效掌握跨学科教学知识能促使乡村小学教师理解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对学生今后的跨学科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乡村小学教师实施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助于新课改理念在农村地区落地生根,也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汇聚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应用综合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助力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对复杂问题的批判性分析,促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的复合型人才。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整合性。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知识是乡村教师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理念,整理、合并、协调不同学科知识而生成的,是对跨学科的思想、方法、精神和态度的有机整合;二是情景性。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知识反映乡村学校教育现场的特点,与真实的教学项目或教学主题紧密相关,是反映乡村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知识,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三是复杂性。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知识是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知识的高度整合与建构,其进化和生长过程具有复杂性,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内部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和嵌套性。

2.跨学科教学能力

跨学科教学能力是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核心内容。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重点强调乡村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乡村小学教师在整体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监控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教学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在河流的生态系统(科学学科)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济学方面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污染对健康造成的长期影响(人文学科),同时也可以计算环境治理的可能成本(数学)。

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第一,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乡村小学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时,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主题式”或“项目式”的教学设计,创设真实具体的跨学科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的空间,关注学生实践探索与亲身体验。第二,跨学科教学实施能力。跨学科教学实施能力是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核心部分。在跨学科教学实施过程中,乡村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段、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能够围绕一个项目或主题实施跨学科教学,所涉知识点不宜过多,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流程要简明、易操作,且各个步骤之间应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第三,跨学科教学监控能力。跨学科教学监控能力是为了保证教师跨学科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跨学科教学目标,乡村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其在跨学科教学活动中反思性思维的具体体现。第四,跨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这是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乡村小学教师身处乡村,熟知乡村教育情境,在跨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乡村学生为中心,聚焦乡村真实情境,解决乡村真实问题。能够基于跨学科课程的实施需求和乡村学生的发展需求,挖掘和整合乡村学校内外各类课程资源,并在具体的跨学科教学中恰当地选择和利用资源。在开发与整合跨学科课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建立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目标。

3.跨学科教学情意

教学情意是教师对待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集合[16]。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情意指乡村小学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的情感倾向,主要包括跨学科教学态度、跨学科教学信念、跨学科教学意识和跨学科教学动机。

跨学科教学态度决定着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行为,影响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學科教学效果,这种影响贯穿于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的始终。

跨学科教学信念是乡村小学教师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学生、教师自己的角色、学校环境以及评价等各方面的因素所持的一种内在思想,是其跨学科教学行为的幕后指引者,引导着乡村小学教师实际的跨学科教学行为,跨学科教学信念是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实务的基础,对于跨学科教学任务的界定、跨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跨学科教学知识与经验的合理应用、跨学科教学现场问题的有效解决起重要作用。

跨学科教学意识是乡村小学教师在对跨学科教学本质的理解基础之上,用这种理解去指导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行为,其核心就是把以学生跨学科思维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贯彻于教学实践之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跨学科教学的认识;二是对“跨学科”和学生跨学科思维的理解;三是跨学科教学目标定位;四是乡村小学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跨学科教学意识可以指导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方案设计、施教程序手法和教学效果评估,也可以指导和分析乡村小学生的跨学科学习需求。乡村小学教师应当明确将自己定位于乡土社会和乡村教育情境的新生代教师,在乡土基因中孕育专业情感与职业信念,借助乡村空间的各种资源,加深对“跨学科”以及“跨学科思维”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提高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跨学科意识。

跨学科教学动机是推动乡村小学教师完成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动机的总称。内部动机反映乡村小学教师对跨学科教学工作的主观需要和价值取向,对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行为有驱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乡村小学教师对跨学科教学工作的兴趣爱好以及在跨学科教学活动中不同层次的需要,表现了乡村小学教师完成跨学科教学工作的主观原因并决定了其跨学科教学动机的强度。当乡村小学教师对跨学科教学工作的热爱程度越高, 认为跨学科教学工作为自己的发展提供的条件越多, 其跨学科教学动机就越强烈, 相应的跨学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就越高。外在的目标和诱因对个体动机的刺激形成教师教学动机的外部动机,社会因素、人际关系或工作环境等都是构成外部动机的外在诱因[17]。在跨学科教学活动中,外部动机可以起到激励和指导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行为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动机的宏观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是乡村小学教师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实施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客观原因。外部动机决定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动机的目标定向,当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宏观目标恰当而且实际努力方向又明确, 那么其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所持态度就是认真的、端正的, 其跨学科教学行为就是积极的、主动的。

4.个人特质

高质量的跨学科教育要求学生对出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整合,以便加深他们对复杂主题的理解。这除了对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知识、能力、情意等提出较高要求外,对乡教师的个人特质也提出了特殊要求。个人特质是人格特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个体所独有的人格特质,突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何齐宗将乡村小学教师的个人特质区分为自我特性与人际特征[18]。乡村小学教师在跨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自我特性主要包括责任心、适应性、坚持性、自信心、幽默感、批判思维、自我认同、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效能感等。表现出的人际特征主要包括公正性、宽容性、组织协调、社交能力、服务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凝聚力、亲和力、处世态度等。自我特性与人际特征构成了乡村小学教师个人特质的主体。就具体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来说,乡村小学教师需要充当跨学科教学的思考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协调者。乡村小学教师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其应具备多方面的个人特质,这必然要求乡村小学教师在跨学科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当不同的角色。从思考者角色来看,跨学科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跨学科教学过程中,乡村小学教师需具备严谨的思维、良好的观察和判断力及条理性;从组织者角色来看,在具体的跨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乡村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与社交能力、自信心及服务意识;从合作者角色来看,乡村小学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中应具备主动性、合作精神、公正、宽容的品质及乐观的处世态度;从协调者角色来看,在具体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中,乡村小学教师应具备卓越的人际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凝聚力、亲和力等。乡村小学教师的个人特质越稳定,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的频率越高,越有利于描述和预测其跨学科教学行为。

三、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路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劲,学术界对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讨论越来越多,相应地,关于教师跨学科教学重要性的讨论也日渐丰富。传统的分科教学因受到学科的局限,不能呈现真实情境的完整问题,无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限制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跨学科教学既能够连接学生的真实生活,又能够引导学生将其生活提高到科学高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鉴于此,跨学科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需要以学生跨学科思维培养为导向,优化乡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立足于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培养,探索基于学科的综合化教学实践,切实提高乡村小学教师解决跨学科教学问题的能力。

1.融入全科教师培养目标,增强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意识

乡村小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只有明确乡村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意识,引导乡村小学教师关注跨学科议题,发现跨学科问题、解决跨学科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障碍。首先,从顶层设计上将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战略。结合乡村教师“一专多能”、全科培养的特点,关注跨学科教学,将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培养融入乡村小学教师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结合跨学科教学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等。其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除了借鉴国外全科教师培养的经验与做法,还应关注国内高校对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规划经验,突出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强调跨学科议题、融合性思考、沟通互动、多科协作等。再次,结合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培养内涵和理念,从跨学科认知和乡村文化取向上制定目标,不仅要增强乡村小学教师的乡村教育责任感,同时具备跨学科视野和乡村情怀,还要引导乡村小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在现有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高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目标的权重,引领乡村小学教师完善个人特质、积累跨学科教学知识、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强化跨学科教学情意。

2.优化乡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提升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探索能力

当前,我国乡村小学教师的培养主要是依托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因此,作为乡村小学教师主要培养机构的高等學校要承担起乡村小学教师职前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培养主要责任,通过完善课程设置、高校、地方政府与小学合作办学、跨学科教研等方式,促进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提升。第一,完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在现有“理论+实践+特色”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及内容体系的基础之上,融入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培养模块;另一方面要综合考量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所必备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加强知识素养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等硬实力训练的同时,也要充分落实“宽口径”的乡村教师培养理念,努力加强通识教育,构建基于跨学科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系。第二,积极探索高校、地方政府与小学有效合作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新模式。以小学教学实践为起点,以高校习得的基本教育理念为指引,由高校、地方政府和地方小学三方建立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协同培养机制,彼此帮扶、相互指导,共同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形成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共同体。第三,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跨学科教研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改进而进行的知识重构和创造的过程。跨学科教研强调,以学科本身内在逻辑性和连贯性为前提,围绕具体教研主题,从相邻学科的知识、概念中去发现不同学科整合的切入点,进而丰富学生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19]。为此,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可以是小规模的学科扩展探讨,也可以是课程中的跨学科“线索”梳理;还可以是大规模的跨学科教学单元或跨学科课题研究。

3.搭建多元化实训平台,为乡村小学教师提供跨学科教学研习机会

乡村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理论与实践并进。跨学科教学是基于努力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胜任力,旨在使乡村小学教师成为跨学科教学思考者、践行者和跨学科教学的专业人士,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对新事物的探索能力。因此,有必要为乡村小学教师培养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鼓励乡村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公共生活中积极转换角色,丰富教学信念、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1)依托校内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引领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落地生根。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托规范、科学、专业的培养体系。其中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示范作用突出的实践平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校内实践技能训练平台主要针对乡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围绕乡村小学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整合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依托校内的通用教学资源平台、专业技能训练平台、人文艺术训练平台、科技创新训练平台等不同类型的实训实践平台,在跨学科理论学习、跨学科知识习得、跨学科思维创新、跨学科教学能力锻炼等方面强化乡村小学教师的职前教学实践体验,促进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在入职前初步落地。

(2)打造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实践平台,助力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持续提升。职后专业发展实践平台则主要关照在职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持续强化。乡村小学教师是在岗教师,他们不需要、也没有时间接受系统的跨学科教学理论知识,他们需要学习的是符合跨学科教学工作特点、能够帮助其解决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面向乡村小学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实践平台应该以解决乡村小学教师实际跨学科教学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为旨归。为此,以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实践平台为依托,在准确把握乡村小学教师群体特征的基础之上,对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进行精准分类,针对不同需求类型的教师,制定专门的跨学科教学培训计划,构建精准细的跨学科教学培训方案,探索高效的培训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以此促进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提高。

(3)构建网络研学平台,助推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向纵深发展。针对乡村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网络研学平台。跨学科教学网络研学平台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展开:第一,组建网络跨学科教学专家团队,乡村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共同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的主题式、项目式教学研究、跨学科教改探索和跨学科教学磨炼,形成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研学共同体;第二,以网络为载体,将跨学科教学专家所拥有的个人色彩浓厚的经验总结以及具有跨学科教学领域共识的参考资料,分享给研学共同体内部的各位教师,以丰富的资源促进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教学胜任力的提高;第三,通过专家讲解、答疑、发布任务、确定解决方案等形式和内容实施网络跨学科教学研修,通过跨学科教学专家与乡村小学教师,或乡村小学教师之间就具体跨学科教学项目、教学课题、教学问题等进行在线对话和交流;第四,专家通过评价乡村小学教师阶段性的跨学科教学研学成果(如微课、教学设计、说课稿、上课视频等),为他们提供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鉴定意见与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发展的建议,从而通过搭建网络研学平台,助推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Leo Apostel et al. Interdisciplinarity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M].Pairs OCED Publications Center,1972:23-26.

[2] 谢梦,童颖之.跨学科与博士生培养: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人才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01):96-107.

[3] 汤新华.跨学科教学:与美国校长、教师的对话[J].中小学管理,2009(11):48-49.

[4] Mc Clelland,Davi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01):1-1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6-07-11)[2022-04-0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7/11/content_5090298.htm.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8-05-02)[2022-04-0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5/02/content_5287465.htm.

[7][18] 何齐宗,康琼.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西省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82-86.

[8] J.Michael Palardy,James E. Eisel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J].The Clearing House: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rategies,Issues and Ideas,1972,46(09):545 -548.

[9] Hugh Field.Competency Based Teacher Education (CBT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1979,6 (01):39-42.

[10] 龙润.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实证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

[11] 任玉丹.“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视角[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5):112-116.

[12] 熊思鹏,何齐宗.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6(11):126-132.

[13] 陈海燕.乡村初中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以J市为例[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8.

[14] 张冬梅.幼儿教师教学胜任力及其激励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5] 于国文,曹一鸣.跨学科教学研究:以芬兰现象教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7):57-63.

[16] 孙荣.小学科学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的构成与培养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學,2020.

[17] 衷克定,申继亮,辛涛.小学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0(02):27-31.

[19] 杨文正,许秋璇.融入“大概念”的STEAM跨学科教研:模式构建与实践案例[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02):103-112.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胜任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