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3-09-15王其荣

中外医疗 2023年20期
关键词:四肢髓内医务人员

王其荣

邵武市立医院骨一科,福建邵武 354000

在临床中,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主要以肢体肿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且患病率日趋升高,危害较大[1]。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病情加重导致休克,威胁生命安全。在临床治疗期间,手术是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有效治疗手段[2]。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期间,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是比较稳定的固定方式,具有保护患者四肢骨折端的作用,保持患者供血稳定,能够形成良好生物学环境[3]。相关医务人员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感染现象,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和良好预后。本文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邵武市立医院10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分析,观察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5~79岁,平均(67.41±3.21)岁。对照组50例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57~80岁,平均(67.62±3.1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医务人员予以患者钢板内固定技术,患者选用钢板固定骨折,取相应的四肢骨折部位切口,切开复位骨折达到解剖复位,用相应解剖钢板固定。在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观察组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相关医务人员首先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方式,根据四肢骨折部位选取进针点,闭合复位骨折,后用髓内针固定。在手术结束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显效主要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有效主要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者长时间活动后关节明显疼痛;无效主要是指症状无改善,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②两组临床指标对比。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包括骨不愈合、伤口感染、关节功能障碍。④两组生活质量对比,使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ire-core,EORTC QLQ-C30)进行评价,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5]。⑤两组VAS评分对比,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对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值为10分,分数越高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感越严重[6]。⑥两组肢体功能对比,使用Fugl-Meyer(FMA)评分进行评价,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数和肢体功能成正比。⑦日常生活能力对比,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价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值为100分,分数和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7]。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下床活动时间(d)10.52±2.41 7.16±2.52 6.813<0.001手术时间(min)94.14±5.71 67.14±3.52 28.462<0.001术中出血量(mL)130.92±9.11 83.31±7.64 28.315<0.001住院时间(d)14.91±3.14 8.52±3.16 10.142<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社会关系干预前40.98±6.21 40.68±6.19 0.241 0.809干预后49.05±6.27 60.12±4.78 9.928<0.001精神状态干预前45.25±3.41 45.18±3.39 0.102 0.918干预后51.33±5.32 62.41±3.55 12.250<0.001躯体功能干预前46.71±3.98 47.02±4.02 0.387 0.699干预后52.31±4.67 65.54±2.85 17.099<0.001生理功能干预前40.33±2.78 40.29±2.81 0.071 0.943干预后48.44±3.62 69.75±4.02 27.854<0.001

2.5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2、24、27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分]

表5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分]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术前4.82±1.22 4.79±1.05 0.131 0.895术后2 h 4.14±1.02 2.31±1.25 8.020<0.001术后24 h 3.25±1.06 2.28±0.98 4.751<0.001术后72 h 2.74±0.82 2.02±0.53 5.214<0.001

2.6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分]

表6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分]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肢体功能干预前55.35±3.47 55.99±4.12 0.840 0.402干预后77.68±4.02 86.39±3.74 11.216<0.001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40.25±3.41 40.18±3.39 0.102 0.918干预后68.33±5.32 77.41±3.55 10.038<0.001

3 讨论

对于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而言,一旦患病承受着较大的身心痛苦。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属于临床常见创伤骨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和人口老龄化及高空作业等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具有较高的致残率[8]。在发病后患者出现骨折移位现象,肱骨近端、股骨近端、胫骨为多发骨折部位,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是有效手段[9]。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石膏固定方法,患者术后无法有效锻炼,直接影响其血液循环,患者产生并发症的风险性较高,限制了患者活动[10]。在治疗工作中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技术,通过生物学固定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张力和机械强度,可提高其治疗效果[11]。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医务人员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闭合复位骨折,避免破坏骨折端血运,更有利于骨折愈合,有助于骨折部位组织修复再生,治疗效果显著。在马胜东等[12]的研究中,治疗有效率高达96.00%,和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在实际治疗期间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医务人员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螺钉安装数量合理控制,充分发挥生物力学稳定性,可提高其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将改善患者骨折部位受力情况,同时能够提升患肢和髓内钉材料吻合程度,患者复位效果良好,且缩短了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尽早活动,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水平[1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治疗工作中随着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实施,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现象。同时通过该手术能够恢复骨连续性和骨功能,有效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出现二次损伤,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14]。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科学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在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医务人员通过该手术,可强化稳定髓内钉生物力学,且患者螺钉数目减少,能够降低骨膜压力[15]。医务人员开展规范专业操作,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观察组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该手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中使用具有优越性。医务人员固定患者骨折部位,避免骨折部位二次损伤,不但能够减轻骨折部位负荷,还能够加速骨折愈合,从而降低患者的身心痛苦。观察组在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医务人员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具有保护骨折部位、预防创伤的作用。同时在手术结束后指导患者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有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医务人员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全面提升其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有效实施具有明显优势,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且生活质量随之升高,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四肢髓内医务人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跟踪导练(四)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