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研究

2023-09-15王雪莲陈小峰王小兰

中外医疗 2023年20期
关键词:顽固性精神分裂症量表

王雪莲,陈小峰,王小兰

龙岩市第三医院精神一科,福建龙岩 364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重性精神障碍,病因未明,在所有主要的精神疾病症候群中,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最难以界定和描述的[1]。患者有较显著的精神活动异常,表现为认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并有职业和社会功能的损害[2]。患者最常见、最突出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言语性幻听最常见。因为患者在幻听支配下,往往会出现各种非正常情况,表现为思维、情绪和行为,严重的还会出现危险后果,如破坏物品、自伤和伤人等[3]。即使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仍有25%~30%的患者成为顽固性听力障碍。由此对于此疾病的治疗,改善幻听症状,对于提升疗效,帮助患者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认知行为治疗用于治疗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对于开展以药物治疗下,仍残留一定程度的精神症状表现患者。运用认知及行为技术,减轻症状给患者带来的影响[4]。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以个体治疗策略为基础,在教授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和原则时,要适应整个群体。基于此,本研究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2年6月龙岩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简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7.5~71.0岁,平均(46.53±3.71)岁。研究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8.0~70.0岁,平均(45.77±3.8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实施。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5]患者;出现幻听症状,且经治疗2个月后并未好转患者;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3个月,幻听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患者;患者能听懂医生解释并合作,无思维逻辑障碍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可能引起听力障碍疾病患者;认知、沟通障碍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3个月,幻听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对照组实施常规认知干预,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治疗,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提供基础认知指导,改变其错误认知等。研究组实施系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本院专业的医师对患者开展指导,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积极且具有耐心,获得患者较高的信任感,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配合度;对于基础知识和常见方案进行详细地讲解,并指导具体方法、个体化心理干预手段等;以认知行为治疗技术达到改善症状,指导患者可以科学自我监控,教给患者可以科学处理方案;指导患者养成记声音日记的记录习惯,并注意在声音出现前和过程中、出现后,给予密切观察和监控其思想与行动的变化,让患者识别声音出现、存在方式,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对过往的经历进行分析与整理,从而可以给出更为科学的避免方案;在各项练习完成后,便指导患者在此时出现声音时,运用学习到的处理策略,从而达到加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的效果。疗程为12次,治疗40 min/次;其中第1个月4次,1次/周;第2、3、4个月,每月2次,每2周1次,第5、6个月每月1次。

1.4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临床疗效总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 CG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自杀风险评估量表、暴力风险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等心理测查工具进行疗效评定,以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或改善顽固性幻听的影响效果[6]。CGI病情严重程度(severity of illness, SI):0=无病;1=基本无病;2=极轻;3=轻度;4=中度;5=偏重;6=重度;7=极重。疗效总评:0=未评;1=显著进步;2=进步;3=稍进步;4=无变化;5=稍恶化;6=恶化;7=严重恶化。HAMA、HAMD均为0~72分,分值越高代表其症状越明显。自杀风险评估量表、暴力风险评估量表分值均为0~50分,分数越高代表相关风险越高。疾病严重程度以PANSS评价:包括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等方面评分,阳性量表7~39分,阴性7~29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7~30分,总分16~112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ADL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疗效评定根据PANSS评分减分率(A)评价:痊愈为A≥75%,幻听症状消失;显著进步为A在50%~74%,幻听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好转为A为25%~49%,幻听症状显著减轻;除外为无效[7-8]。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PANSS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

注:同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

组别研究组(n=25)对照组(n=25)t/P治疗前组间值t/P治疗后组间值总分66.43±5.99(50.27±3.06)*67.12±5.82(56.61±3.94)*0.413/>0.05 6.354/<0.0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阴性症状23.76±4.06(14.67±2.17)*24.18±4.33(17.45±3.05)*0.354/>0.05 3.713/<0.05阳性症状14.51±2.55(10.96±1.18)*15.37±2.63(12.15±1.97)*1.174/>0.05 2.591/<0.05精神病理28.61±6.86(23.85±2.28)*29.06±7.04(25.77±3.96)*0.229/>0.05 2.101/<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GI、HAMA、HAMD、自杀风险、暴力风险、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GI、HAMA、HAMD、自杀风险、暴力风险、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GI、HAMA、HAMD、自杀风险、暴力风险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较对照组,而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GI、HAMA、HAMD、自杀风险、暴力风险、ADL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GI、HAMA、HAMD、自杀风险、暴力风险、ADL评分比较[(),分]

注:同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

组别研究组(n=25)对照组(n=2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P治疗前组间值t/P治疗后组间值ADL 60.83±7.52(81.19±3.25)*59.51±7.47(74.57±4.35)*0.623/>0.05 6.096/<0.05 CGI 3.48±0.41(2.46±0.37)*3.52±0.43(2.91±0.48)*0.337/>0.05 3.713/<0.05 HAMA 59.91±4.28(52.48±3.81)*59.93±5.31(56.42±5.43)*0.015/>0.05 2.970/<0.05 HAMD 65.82±5.31(54.06±4.14)*65.73±6.32(61.82±3.23)*0.055/>0.05 7.389/<0.05自杀风险23.23±6.16(7.21±1.92)*23.59±5.07(10.02±2.35)*0.226/>0.05 4.630/<0.05暴力风险25.93±4.27(8.53±2.86)*25.66±5.89(11.47±4.97)*0.186/>0.05 2.564/<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在临床症状、病程、预后等方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的一种异质性疾病。部分患者通过单纯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获得临床康复,而另一部分患者在接受了足够数量和足够疗程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仍有一些精神症状残留下来,其中幻听是比较常见的顽固性症状[9-10]。患者由于受到幻听的影响并在其支配下,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如各种思维、情绪、行为上的不同之处,甚至会出现危险的后果,如毁坏物品、自伤和伤人等。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方式,则是在患者可以对精神疾病知识更为熟悉和了解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认知,直接干预和指导患者的行为,运用认知和行为干预的技术,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针对症状和心理社会问题,对患者的非理性信念进行纠正的一种心理疗方法[11-13]。可明显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或改善顽固性幻听对其影响,提高患者对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达到提升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减轻精神残疾的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必须重视它给患者及周围人带来的影响[14-15]。我国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研究大多在药物及物理治疗,对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疗效的研究较少[16]。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各项PAN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50.27±3.06)分低于对照组(56.61±3.94)分(P<0.05);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考虑针对于患者开展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检查幻听的真实性以及幻听的来源,提高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自知力[17]。帮助其对思维活动与情感及行为之间联系获得更为正确的理解,帮助改善患者的错误认识,使错误的思维方式及内容、错误的思维方式及内容得到改变。陈立勇等[18]研究将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及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组。结果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组的PANSS(53.6±8.9)分、CGI评分(4.3±1.1)分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的(57.7±9.4)分、(4.7±1.0)分(P<0.001)。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的治疗中,除了常规治疗以外,配合以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相关表现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降低自杀风险与暴力风险,提升日常生活能力,获得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顽固性精神分裂症量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