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思考

2023-09-10龙晓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

【摘要】本文阐述乡贤文化在小学德育中具有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发挥榜样示范教育作用、净化德育环境等价值,认为北流的乡贤文化具有较强的导向力、公益力、凝聚力、影响力等优势,但也存在乡贤文化挖掘凝练不够、宣传形式过于单一、乡贤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就此提出北流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策略,即通过大力挖掘和凝练乡贤文化资源、开设乡贤文化教育课程、加大乡贤文化宣传力度、开展弘扬乡贤文化的实践活动等途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

【关键词】乡贤文化 小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9-0027-03

乡贤,即乡镇里德行高尚、才华突出的人。乡贤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新时代的道德模范和一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在本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引导教育村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备受当地民众信赖、尊重,是教育激励后进、引领后代的榜样人物。古时候很多地方通过修建乡贤祠、祭祀乡贤、撰写乡贤传记等形式来歌颂乡贤,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乡贤文化传统。乡贤文化来源于乡土、贴近于乡土、融于生活,蕴藏着爱国爱家、修身齐家、向上向善、爱岗敬业的精神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是丰富的优质的值得挖掘、传承的本土德育资源。把本土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对进一步展示乡贤风采、弘扬乡贤精神、充实学校德育资源,提高德育水平、教育引领小学生成为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贤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一)传承地域特色文化

“乡贤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表现在对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当地乡贤文化资源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各地的乡贤祠、历史街区、名人故居、传统古村落等构成了当地独一无二的丰富的乡贤文化资源,彰显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丰富的优质的小学德育资源。小学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初始阶段,把乡贤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有助于把本土乡贤文化的精华一代代继承下来,把中华民族的根脉一代代传承下去。同时,由于本土乡贤文化的地域特色,往往会成为学校打造文化特色、形成学校文化品牌的优势和亮点,并能促进乡贤文化的推陈出新。

(二)发挥榜样示范教育作用

乡贤以家国一体、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等传统价值观修身律己,是教育激励后进、引领后代的榜样人物。对于正处于人格形成初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土生土长的乡贤是他们比较熟悉的人物,从小就耳濡目染乡贤的励志感人故事。这种身边人身边事更容易引发小学生对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认同感、自豪感,更容易激发小学生在见贤思齐中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的情感,秉承爱国爱乡的优秀传统,树立为乡为民的崇高信念,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贡献。因此,挖掘和推广乡贤文化,广泛宣传乡贤的善行义举,对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榜样作用。

(三)增强本土文化自信

本土乡贤文化是帮助小学生深入认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助推器”。将本土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让小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切身感受本土乡贤崇德尚贤的高尚品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造福桑梓、泽被后世的感人事迹,能有效加深小学生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小学生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净化德育环境

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相融相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连接乡情乡愁的精神纽带,是传承乡风文明的重要方式。”在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崇德向善的德育环境,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北流乡贤文化资源的优势

北流位于广西东南部,是玉林市管辖的县级市,至今建县已有1 400多年历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岭南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铜鼓王故乡、中国陶瓷名城、荔枝之乡、百香果之乡和广西第二大侨乡。近年来,北流市大力弘扬乡贤文化,把乡贤文化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本土丰厚的乡贤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倡导文明乡风,构建“好人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成为继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之后全国第二个“中国乡贤文化之乡”。

(一)北流乡贤文化具有突出的导向力

北流市拥有悠久的建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古迹比比皆是,近年来市政府重视引导农村宗祠建设,重建包括扶阳书院在内的一批文化遗迹,建立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了各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广泛宣传古今贤达的壯行善举。地处距北流城区六十多公里的白马镇的扶阳书院,是北流市清代六大书院仅存的硕果,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次大规模修葺,如今的扶阳书院已恢复昔日神采,成为新时代乡贤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为展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独特地域文化以及教育引导乡民的重要平台。北流市政府重视引导宗族宗祠建设,把祠堂传统文化嫁接现代文明,打造宗祠博物馆、宗族文化长廊、优良家风家训教育基地等,还投资建设乡贤文化公园,展示乡贤风采、弘扬乡贤精神,引领“好人社会”新风尚,号召更多北流人富而思源、反哺桑梓,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能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北流乡贤文化具有明显的公益力

北流经商文化浓厚,事业成功者众多。这些成功商人心系家乡,用极大热情投身公益,带动广大邻里乡亲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参与人数之多、捐赠数额之大,广西罕见。北流乡贤热衷公益,已经有效促进当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力促进北流扶危济困、造福桑梓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例如:成立北流市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和北流市扶贫基金会,筹集资金近亿元;积极开展贫困高中生助学活动和大学新生圆梦行动,发动乡贤捐资助学超过3亿元,支持新建中小学校20多所、改扩建学校100多所,北流市因此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捐资助学第一县(市)”。2020年7月,北流市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服务队782支,服务项目6 760个,注册志愿者21万人,打造了“社区经典诵读”“一元午餐”等志愿服务品牌。成立于2004年8月的北流义工协会是广西第一家依法成立的义工组织,其积极开展助老扶弱、帮扶助学、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活动,2020年1月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三)北流乡贤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乡贤文化在北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北流市探索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模式,引导乡贤积极调解邻里纠纷,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利用乡贤力量兴产业促发展、强治理促和谐,使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比如:组织广大乡贤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乡村扶贫济困事业,大力发展富硒米、百香果、潮菜等产业;引导乡贤力量积极投资乡村旅游建设,支持北流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市)”;成立北流在外经商人士创业促进会,凝聚北流籍企业家力量,打造创业发展平台,引导乡贤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北流企业家先后在北流成立了10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顾家两不误的愿望。

三、北流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乡贤文化挖掘、凝练不够

一方面,北流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还有大量乡贤文化资源没有挖掘出来,“有些地方还没有将那些承载乡贤文化的遗迹或场所进行有效修缮和保护,乡贤的精神和道德力量没有得到很好的弘扬,道德和文化的薪火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另一方面,对现有的乡贤文化缺乏总结梳理,推动新时代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够,没有建立统一的乡贤文化德育资源库。此外,对新时代乡贤文化的培育,多是引导乡贤参与公益慈善,创新推动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方式方法不够多样,没有充分发挥乡贤文化在涵养文明乡风、引导小学生向上向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乡贤文化宣传形式过于单一

乡贤是身边的榜样,是根植于乡土的学习“教材”。弘扬乡贤文化,发扬乡贤精神,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但与小学生信息需求多元化相比,当地推广乡贤文化的手段较为单一,方式方法不够创新、针对性不强,缺乏二次包装、二次推广,难以适应小学生信息接收习惯,导致小学生对乡贤文化知晓率不高。此外,亲情缺失等现实问题直接冲击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幼小的心灵,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限制了父母对留守儿童开展乡贤文化教育引导,导致父母关于乡贤文化的教育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缺失。

(三)小学乡贤文化德育建设主体单一化

长期以来,小学教师是学校乡贤文化德育建设主体,建设主体单一,小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而当前小学生使用的统一教材大部分内容是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缺乏本土乡贤文化教学内容,一些教师忽视课堂教学在乡贤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将本土乡贤文化有效融入课程设计之中,致使小学生难以在课堂上了解本土乡贤文化,更无法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和正确践行乡贤文化。

四、北流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思考

(一)大力挖掘、凝练乡贤文化资源

组织专业队伍,通过广泛征集、走访调研、查看史料等方式,深入基层探寻乡贤文化,实地采写、整理乡贤个人先进事迹、乡贤家规家训、乡贤遗迹等原始资料,建立乡贤文化德育资源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筛选、汇总,把乡贤的先进事迹、成就贡献、嘉言懿行、遗迹实物等分门别类纳入德育资源库中。学校要倡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乡贤德育资源的实地探寻过程中,零距离感受、体验乡贤文化,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开设乡贤文化教育课程

编撰符合本地实际的乡贤文化读本或校本教材,是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有效手段。德育资源库的乡贤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可以筛选一些代表性强的乡贤文化编入小学德育读本,同时融入语文、地理、历史、政治等课堂教学。应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编写乡贤文化德育读本,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语言编写乡贤故事、绘制乡贤文化图集等,激发他们对本土乡贤文化的热爱和共鸣。

(三)加大乡贤文化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以互联网、电视、手机为载体,以网络、微信朋友圈、微博为传播形式,通过短视频、网络系列专题报道、新闻报道等手段,大力宣传本土乡贤文化,打造一批乡贤文化网红打卡地,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十佳好媳妇”、“十大孝子”等好人创评活动,培育更多的榜样乡贤,让身边可亲、可信、可爱、可学的乡贤立起来、多起来,进一步提高本土乡贤文化资源的影响力、辐射力,使本土乡贤文化通过大众传媒融入小学生的现代生活中去,增强他们对乡贤文化的认同感。

(四)开展弘扬乡贤文化的实践活动

鲁宾斯坦和维果斯基曾以活动范畴解释人的心理结构,指出:“心理不仅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由此可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加强乡贤文化德育、丰富小学生学习生活、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与高尚人格的必要手段。学校需要精心设计、大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乡贤文化德育实践活动,如:学校建设乡贤馆、广播站开通“乡贤直通车”,让小学生了解乡贤;让小学生制作乡贤名片,给乡贤写封信、画幅画,改编乡贤小故事,汇编成手册;开展“颂乡贤”诗歌童谣创编活动,举办乡贤诗歌朗诵会;举行乡贤板报、书画作品展,开展“乡贤伴我成长”演讲比赛;等等。

总之,将乡贤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不仅可以润泽小学生的心田,深化他们对本地乡贤文化的认识,还有助于小学生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陶冶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爱祖国、爱家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倪清,崔筱力.鄉贤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以厦门市为例[J].江科学术研究,2018(13):11-16.

[2]秦永芳,李家瑞,李嘉泽楷.传统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弘扬与创新[N].广西日报,2019-12-12(6).

[3]杨莉娟.活动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0(4):59-65.

作者简介:龙晓(1979— ),广西北流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德育、语文教育。

(责编 林亦芳)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