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篮球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策略

2023-08-24陈惠生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篮球教学小学教育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小学篮球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策略,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践分析法,探讨“课内外一体化”篮球教学的概念和必要性,提出相关实施策略,并评估策略效果,旨在用相对完整的教学研究方案持续优化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策略,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巩固和应用篮球技能。

关键词:小学教育;篮球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0-0088-03

篮球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对抗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小学篮球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参与率不高等。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小学篮球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策略的必要性

(一)“课内外一体化”策略的概述

“课内外一体化”策略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来讲,“课内外一体化”策略是指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应用知识,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在“课内外一体化”策略中,学校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文化体验等活动,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学生自主选择课外活动也是“课内外一体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自主探究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更好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1]。

“课内外一体化”策略不仅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并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必要性分析

首先,“课内外一体化”策略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是一项重度运动,能够有效锻炼身体的肌肉、骨骼、心血管等系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篮球基本功训练、队形练习、比赛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运动,增强体能,提高体质。此外,篮球运动还能理性地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疲劳和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课内外一体化”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有趣、富有挑战性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篮球运动中,从而激发他们对运动与挑战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化介绍,让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发展历程,加深学生对篮球的热爱。

最后,“课内外一体化”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篮球运动中,团队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协作,维护队伍的整体利益。这种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技能提升,还能够培养其社交能力和敬业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之,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课内外一体化”策略是一种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兴趣的教学手段。通过篮球运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体质,还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二、小学篮球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策略的实施方法

(一)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1.建立明确的目标规划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认知能力、技术水平和学习兴趣的特点来明确课程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制订目标性明确的学习计划[2]。同时,要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长期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战术,以及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运动素质等;短期目标是对长期目标的拆解,每个短期目标应该具有明确的可达性和可衡量性,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小学生的篮球水平。

2.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

教师应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计划应该考虑到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比赛演练、体能训练以及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具体来讲,技术训练课程包括基本的篮球技术训练,如运球、传球、投篮、盘带、防守、篮板球等。技术训练应该分阶段进行,包括小学阶段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训练。战术训练课程涵盖基本的篮球战术训练,如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等。在战术训练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运动素质训练课程包括一些运动素质训练,如耐力、速度、力量和敏捷性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此外,学生还需要进行一些心理素質训练。

3.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如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对抗性训练等,以及使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对抗性训练为例,对抗性训练指通过对抗性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掌握技能和战术,并在比赛中更加自信和熟练。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VR技术等,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4.推进实践教学

教师应制订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技巧,提高水平。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发展,课程的实施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兴趣设计。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实践教学的成果建设,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比赛,确保比赛时间合理,与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相协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分工的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教师可以提供比赛前和比赛中的技术和战术指导,鼓励学生在赛场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加强团队协作。

5.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是小学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教师和教练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和教练要明确评估成绩的方面,如技能水平、身体素质、篮球战术、团队协作等;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采用线下评估、线上评估、考试、作业等多种评估方式,以便全面、准确、细致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指导和辅导。

6.在过程中优化调整

小学篮球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后,教师和教练需要不断检查和调整课程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发展都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和教练要及时关注学生的状态,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应及时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建立课内外资源共享机制

首先,教师和教练可以整合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从课本、教学资料、多媒体设备、体育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出发,为小学生篮球能力的科学提升提供充分的资源条件。从教师层面来讲,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体育教师队伍,包括体育教师、职业篮球教练、专业运动心理学和运动康复学教师等。从理论学习角度看,学校的图书馆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关于篮球的图书,帮助他们掌握基本要领。从校内设施角度来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馆、操场等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

其次,教师和教练可以开发一些外部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篮球视频、运动器材等,丰富教学内容。学校应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社区的体育馆或篮球场地;也可以邀请专业篮球教练来学校开展篮球训练营,提供更加专业的篮球培训。

最后,教师可以加强与其他教师及专业教练和专家的交流与互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如学校的网站、微信群等,方便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通过相互学习,吸取有益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篮球教学背景下的差异化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需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在课内外都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安排基本动作和技术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于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复杂和高难度的篮球训练和比赛,帮助他们突破瓶颈。

从篮球文化角度看,面对一些篮球实践水平较低但是口才、文艺策划等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内偏重于教授他们广泛的篮球知识,让他们开展关于篮球文化的创作,如在校外开展篮球文化宣讲活动,帮助校内外的篮球赛制作活动策划、比赛海报、加油口号等。这些“课内外一体化”的篮球文化教学活动,将理论与文化传播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创造力。

从篮球运动比赛角度看,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和校外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偏重于篮球实践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获得全面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籃球技术,同时在校外组织篮球比赛、训练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比赛场景中运用所学技能。

总之,差异化教学是“课内外一体化”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擅长文艺策划、活动宣传的学生,教师要不断巩固他们对篮球知识的储备量,激发对篮球文化活动或赛事管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活动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文艺创造力。对于擅长篮球运动的学生,教师要带领他们积极参加校际、区域等篮球比赛,增强学生的篮球竞技能力和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校内外各类篮球比赛不断突破自我。

三、小学篮球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策略的效果与评价

(一)教学层面效果反馈

第一,普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课内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生更加热爱篮球运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均显著提升。同时,在参加课内外篮球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提高了篮球知识水平、基本动作展示水平和实战水平。

第二,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课内外的多样化活动,学生逐渐形成自律、积极向上的学习与活动态度。在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状态,主动制订训练计划,自觉参加训练和比赛。

第三,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显著提升。通过课内外多样化的活动,学生会积极参加集体训练和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意识到团队协作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学生自主评价反馈

虽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活动开展以来,课程难度有所提升,但是学生普遍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持积极态度。一方面是因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肯定,同时,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有兴趣;另一方面,身体在篮球活动中产生的多巴胺让小学生普遍感受到快乐,同时,团体协作使他们的友谊得到巩固与深化,因此,他们对篮球课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投入度。

四、结束语

“课内外一体化”的小学篮球教学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和比赛,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同时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和沟通,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全面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愉悦,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因此,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策略的小学篮球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涂文明.新时代小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小篮球”项目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4):115-117.

孙晴.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对提高学生体质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陈惠生(1982.8-),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篮球教学小学教育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