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内在成长法则”进行数学学习兴趣提升的思考

2023-07-30张镜良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习兴趣

张镜良

【摘 要】蒙台梭利说:“人的内在存有一个精神胚胎,孩子出生之后带有自然赋予的内在的成长法则。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本文尝试探讨在教学中落实并执行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在激发,它们会像星星之火一样呈燎原之势。

【关键词】内在成长 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呢?从创新的问题情境到丰富的生活实例,再到引人入胜的课件,最后到物质方面的奖励,这些尝试效果时好时坏。笔者感觉这些方法只能短暂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持久性,并且这样做教师也会很累,这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以为,无论是创新的问题情境,还是丰富的生活实例;无论是引人入胜的课件,还是物质方面的奖励,这些方法都是用外在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

偶然的一次机会,笔者来到广州的华阳小学参观学习,听了两节数学展示课和一节语文展示课,笔者被震撼到了。学生的学习氛围极好,课堂上的汇报、交流、讨论全员参与,学生互相补充、完善,直至解决问题;教师对课堂教学掌控得极好,從课前小研究开始,到汇报、交流、讨论,一直到课后小结,教师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师为辅;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理念。当然,震撼归震撼,笔者还是想看看华阳小学的真实课堂。于是,听完两节数学课后,笔者决定去没有承担展示课任务的班级旁听(两个三年级的班级,各听了半节课;一个六年级的班级,听完了一节数学课),结果,再次被震撼到了。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展示课班级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而非展示课班级思路更为开放,讨论更为热烈。这是什么原因呢?

华阳小学的校长为我们揭示了谜底:以生为本,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华阳小学学习了几天后,笔者觉得华阳小学的那套方法和自己这两年一直在学习的蒙台梭利理论很相似,笔者一直以为蒙台梭利的理论只能应用在0~6岁的儿童身上,没想到应用在小学生和中学生身上效果一样好。于是,笔者把以生为本的理论和蒙台梭利的理论结合起来,并应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笔者在上“圆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课前“小研究”(见表1)。

这份“小研究”很简单,也容易完成,但是笔者所在班的学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作业,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学习兴趣自然高涨。第二天,全部学生都完成了此次作业(平时至少有两个学生不做作业),作业质量参差不齐,笔者简单地看了以后就下发到学生手中,开始上课。笔者第一个提出的问题就是:“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对圆的研究?”很多学生都举手发言了,大部分学生说的都是教材上的圆的定义。突然,笔者看到平时上课一声不吭的蒋同学也举手了,笔者就让她发言,她是这样说的:“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周,简称圆。”听到她的回答,全班学生都安静下来了,笔者不知道是他们不明白蒋同学说的是什么意思,还是在思考她的回答为什么和大家不一样。笔者只能再次问蒋同学:“你能详细说说吗?”蒋同学有点不好意思,但她还是大胆地站了出来,拿着一条绑了钥匙的绳子,说:“我演示给大家看看。”她指着绳子说,这是定长,钥匙是动点,她是不动点,接下来她把绑着钥匙的绳子旋转起来,最后停下来说:“你们看到钥匙运动的轨迹了吗?这就是一个圆!”她刚说完,下面的掌声就热烈地响起来了。有了这样的开始,学生都活跃起来了。定长就是半径,定点就是圆心,运动轨迹就是圆周,书本上枯燥的概念全部让学生说了出来。这一节课,笔者上得无比轻松,但是学习氛围却无比浓厚,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积极,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上完这节课,笔者反思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自身有学习的意识吗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儿童都有学习的意识。有学习意识的人时刻都保持着一种对周围事物探本究源的最敏锐的状态,一旦得到学习的信号,内心对知识的求知热情便燃烧起来,去追寻那最终的、最根本的自然奥妙。笔者布置的课前“小研究”任务,这是和以往不一样的学习任务,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学习任务。有些学生会通过自习教材获得新知识,或者通过课外读本来获得新知识;有些学生会通过网络搜索获得新知识;还有些学生会在家长的帮助下获得新知识,并完成课前“小研究”。比如,蒋同学对圆的认识就是她从网络搜索获得的,定点、定长这些词本来就不是教材中的陈述,但蒋同学能把这些词语转化成教材的圆心、半径的概念,这就是学习的过程。是什么引导蒋同学这样做呢?——是她自身的学习意识。现在的学生就算本身有很强的学习意识,但如果只靠自学教材获得知识,他们肯定会感到乏味,导致学习兴趣大大减弱。如果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获得知识的来源,激发学生学习的意识,他们学习的兴趣肯定会提高。因此,教师上课如果能从人的天性出发,注重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加上网络信息的辅助,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大提高。

二、人有自我完善、认识环境并与之适应的意识吗

研究表明,人是有着十分顽强的学习和适应环境的本能的。每个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环境,并不断地完善自我。这并非大人所能教授的,而是出自人先天的结构和功能。

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上,学生看到蒋同学做的演示以后,他们认识到了这节课和以前上的课不一样,马上就适应了这样开放的课堂,每个人的思维都活跃了起来。比如,许同学平时的数学成绩一般,当他看完蒋同学的示范和讲解后,他也在课堂上勇敢地站起来并演示了圆的特征,当时他是这样演示的:“老师,我站在这里,就是定点,也就是圆心,我的手(平举)就是定长,也就是半径,我转一圈,我的手画出的轨迹就是圆周。”其他学生看到他的演示以后,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从“圆的认识”这节课以后,笔者每次布置的课前“小研究”,学生一次比一次完成得好,从最基本的教材里的内容到课外相关联的知识,最后到学生自己出题考同学、考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重点、难点。一项课前“小研究”可算是作用不一般啊!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熟悉了新的教学环境,并与之适应,不断地完善自己,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内在激发出来了。

三、人有自我实现的本能吗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作为“类本能”的一种,潜存于“几乎每一个人”中。 “自我实现”萌发得很早,某些人在幼儿时就有所表现。比如,或贪占食物、玩具,或要当“霸王”威风八面,或遇事探究追问“为什么”,或喜欢指挥支配别人……

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学到的东西,不仅能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由衷的赞叹,还能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不是任何外部激励可以替代的。学生通过学习,能获得这种满足感,并在自我实现的本能指引之下,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

比如,许同学从“圆的认识”这节课获得的赞叹和掌声,让他在学习中变得积极主动。他会主动汇报所得、完善其他同学的汇报、纠正其他同学的错误等,课堂表现和作业质量越来越好。这不就是自我实现的本能激发了许同学的学习兴趣吗?激发学习兴趣,自我实现,再持续激发学习兴趣,自我实现更高的价值……

笔者通过反思以上三个问题,深刻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他们的天性出发,从他们的本能出发,让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内在激发,这样的学习兴趣才能长久。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学习兴趣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小妙招
如何通过作业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