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成长型课堂探究

2023-05-09张国勤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张国勤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考察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一种“伪成长”现象。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往往是“语词化吸收”“知识性把握”和“三分钟热度”。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考察认为,“伪成长”现象源于教学中的生硬灌输和空洞说教,并且没有使课堂远离平衡态。以破除伪成长现象为目的,建设真实成长型课堂,应紧紧围绕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态两条主线,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向生活延伸,从而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伪成长”;耗散结构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角度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审视,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一种“伪成长”现象,这种现象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对教学内容仅仅“语词化吸收”。语词化吸收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根本不理解,只是记住了承载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学生或许对德育内容说起来头头是道,背起来滔滔不绝,但是对德育内容的真正意义并不清楚,道德判断能力与上课之前相比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少让父母操心”课时为例,课后学生几乎人人能说:“我今后要学会体谅父母的辛劳,管理好自己,少让父母操心。”而对怎样才能“少让父母操心”的追问,却无言以对。由此可见,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少让父母操心”的含义。从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生硬灌输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二,学生对课程内容只是“知识性把握”。知识性把握是指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学生懂了,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却不能真正转化为实践。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些事我来做”课时为例,课堂上所传遞的生活理念学生已经理解,但是从后续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在家里真正做了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学生少之又少。这就是所谓的知行背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没能让道德与法治从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道德认知并不是学生的生活体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当然也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其三,学生对课程实践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还是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二单元为例,“有多少浪费可以避免”这一课时教学结束后,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节约意识,而且在课后的最初几天里学生也注意厉行节约。但是时间一长,热情消退,人也就疲沓了,做不到善始善终。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课堂与实践的割裂,学生课堂上所接受的道德认识和激发出来的道德情感,没能在实践中获得延续,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上述三类问题表明,课堂教学并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的德行成长以及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故而我们称为“伪成长”现象。在自上而下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如何解决“伪成长”问题,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伪成长”形成的原因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的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的混乱度(熵)会不断增大,最终达到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但是,如果形成耗散性结构,以开放性以及非平衡态促进能量的转化,可以让系统趋向“熵减”,并最终达到有序。不难发现,耗散结构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系统开放,二是远离平衡态。因为开放,所以熵可以排出系统,新的能量可以进入系统,进而实现负熵;因为远离平衡态,所以可获得能量交换的动力,生命便可以持久地汲取负熵。

以耗散性结构理论观照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三种“伪成长”现象,可以追溯其深层原因。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之所以只是“语词化吸收”和“知识性掌握”,源于教学中的生硬灌输和空洞说教,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看,即课堂没有向生活开放。至于“三分钟热度”现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课堂向学生生活的开放,并与学生的认知图式进行了链接,但没有做到“远离平衡态”,以至于学生失去了持久与生活进行能量交换的动力。

三、建设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成长型课堂

以破除“伪成长”现象为目的,建设真实成长型课堂,应遵循耗散结构理论,紧紧围绕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态两条主线,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提高、道德情感生成、道德意志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首先,让生活走进课堂,以多彩的生活作为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背景,避免“语词化吸收”。生活是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活字典”,将生活引进课堂,就能避免照本宣科、以词解词,让学生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可设计下面的教学流程实现让生活走进课堂的目标。

其一,生活的回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亲身经历佐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例如,“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中关于“毒品的危害”,部编版教材中有一个比喻——“毒品犹如毒蛇”。这句话很生动,但是如果缺乏生活经验的支撑,它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如果用生活中吸食毒品以致家破人亡的事例进行诠释时,毒品的危害就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震撼。

其二,生活的再现。课堂上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情景表演,再现生活场景,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教学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中有关“倾听要耐心”的内容,就可以采取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倾听。

其三,生活的畅想。让学生对生活进行畅想,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程内容。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课时为例,为了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宽容,教师可以班上发生的一次小纠纷为引子,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当初双方能够彼此宽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当生活走进课堂,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的就不再是纸面上的学科词汇,而是真真切切的体验,就能避免“语词化吸收”。

其次,让课堂向生活延伸,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践行道德与法治精神的热情,避免“知识性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围绕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活动,可以充分点燃学生的行动热情,将课堂理论付诸实践。因此,活动的着力点应放在激发学生的行动热情上。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学会尊重”的教学为例,教学结束后,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尊重的重要性,也对如何尊重自己与他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行动起来。围绕“学会尊重”这一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月月生日庆”活动,为当月过生日的学生庆生。庆生时,要求每个学生说出“小寿星”的一个优点,“小寿星”自己也必须说出自己的一个长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相互尊重的温馨,从而立志做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人。再如,在教学“地球——我们的家园”时,学生面对当下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更需要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行动。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可以开展“地球的明天”愿景绘画比赛,引导学生畅想地球的美好未来,激发他们保护地球的热情。

最后,让课堂远离平衡态,使学生养成长期践行的习惯,避免“三分钟热度”。让课堂远离平衡态,可以从学生认知与生活之间的差距着手激发学生认知需求。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与榜样之间的差距为抓手,激发学生见贤思齐的意识。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做学生行动的牵引,设计制作《学生自主教育跟进手册》,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在实践中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自我成长。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能远离平衡态,有效避免“三分钟热度”。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设“开放”“非平衡态”的成长型课堂,能够让课堂不断地产生负熵,从而有效地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远离虚假成长。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