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分析与发展启示

2023-03-26戎钰张淑艳申一君

文教资料 2023年21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

戎钰?张淑艳?申一君

摘 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反映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奖项,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获奖主体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国家“双高校”和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引领效应显著;合作方式以校企合作为主体,科研机构发挥作用增强;完成人员中近八成具有行政职务,一线教师需要有丰富的经历支撑;研究专业仍以装备制造、财经商贸为主,对紧缺领域的关注度明显提升;研究内容聚焦职业教育改革重点领域,“专业群”研究成为趋势。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成果奖 教育教学改革 成果分析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职业教育领域的最高教育教学奖项,也是推动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的重要举措,它昭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本研究通过对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总结本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分布情况,了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各职业学校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一、获奖分析

(一)获奖成果总体情况分析

2022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22〕9号),并明确提出“坚持标准、质量第一、宁缺毋滥,允许各个等级奖项有空缺”的要求。本次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共计有1416项成果提交了申请,其中有1415项成果通过资格审查。2023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的公示》,共计572项成果获奖,获奖比例为40.42%,较2018年增加120项,其中一等奖增加20项,二等奖增加100项。各个等级奖项没有出现空缺,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500项。

(二)获奖成果省份分布分析

获奖成果的省份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按照成果推荐单位所在省份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军事院校归为“其他”),此处采用序数分析法中的字典排序法,按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顺序对获奖省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见表1),排在前十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天津、浙江、北京、广东、山东、上海、重庆、湖南、四川,共计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52项,二等奖317项,分别占到各奖次的100%、74.29%、63.40%。按照获奖总数对各省份进行统计分析,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山东、浙江、广东、重庆、湖南、四川、广西、北京、陕西。对比分析发现,天津、北京的获奖质量较高但获奖数量相对不足,而广西、陕西相反,获奖数量较多但获奖质量略有不足。排名靠后的分别是澳门、甘肃、海南、内蒙古。此外,青海在本次评选中没有获奖。

(三)获奖成果区域分布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1],对获奖成果所属区域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军事院校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获奖成果不做区域分类统计。分析发现,本届成果奖按照获奖区域划分,东部地区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获奖质量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见表2)。东部地区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264项,分别占各奖项的100%、68.18%、55%,占据了获奖成果的“大半壁江山”。其次是西部地区,获得一等奖12项,二等奖111项,分别占比18.18%和23.13%。获奖最少的是东北地区,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2项,分别占比3.03%和4.58%。

(四)获奖成果完成单位分析

1. 第一完成单位类型分析

按照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将第一完成单位类型分为普通本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高职专科学校、中职学校及其他,其中,其他类主要包括军事院校、研究中心、研究所、行业协会、企业等。分析发现,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获奖质量占比位居第一位的都是高职专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获奖质量相对较高但数量相对较少,中职学校和职业本科学校获奖数量相对较多但获奖质量有待提升(见表3)。其中,高职专科学校共计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344项,分别占各奖次的50%、64.29%、68.80%。普通本科学校共计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分别占比50%、7.14%、2.60%。中职学校共计获得一等奖10项,二等奖91项,分别占比14.29%、18.20%。职业本科学校共计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48项,分别占比11.43%、9.60%。

2. 第一完成单位性质分析

从第一完成单位性质分析结果来看,高等职业学校(包括高职专科学校和职业本科学校)是获奖单位的中坚力量,572项成果中有446项来源于高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双高校”是获奖的“主力军”,在446项成果中,有269项成果来自国家“双高校”,占比60.31%,但是获得特等奖的项目却来源于非“雙高校”(见图1)。按照获奖质量来看,B档学校获奖质量相对较高,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51项;其次是A档学校(一等奖9项、二等奖26项)和C档学校(一等奖6项、二等奖32项)。按照获奖总数统计发现,B档专业群学校获奖数量最多,共获奖6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0项;其次是B档学校,共计6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51项);再次是C档专业群,共计4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

进一步统计第一完成单位情况,获奖数量4项以上的13所学校中,除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为中职学校外,其余12所学校均为国家“双高校”。获奖最多的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其次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共获奖6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所学校分别获奖5项(见表4)。

对完成单位数量分析,教学成果奖以多方合作申报为主。合作完成的获奖项目有492项,占比86.01%,其中,完成单位数量集中在2—7个的,共计456项,占比79.72%;完成单位数量在8—15个的成果有35项,占比6.12%;完成单位数量最多的是16个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仅有1项,即“学习成果框架下石油和化工行业终身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由一个单位独立完成的成果有80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68项,分别占各奖次的17.14%和13.60%。

4. 完成单位合作类型分析

从完成单位合作类型来看,校企合作占主体。由企业参与完成的成果有382项,占比66.78%;由行业(行业协会、学会等)参与完成的成果有121项,占比21.15%;由研究机构(含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参与完成的成果有104项,占比18.18%;由学校独立完成的成果有80项,占比13.99%;由学校合作完成的成果有31项,占比5.42%(见表5)。

(五)获奖成果的专业大类分析

按照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公布的专业大类,对本次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572项成果中能够梳理出所属专业大类的成果共计352项,覆盖了18个专业大类。装备制造大类成果最多,共计59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47项;其次是財经商贸大类和农林牧渔大类,分别有43项和42项。只有公安与司法大类未找到对应成果(见表6)。

(六)获奖成果主题分析

获奖成果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职业教育研究热点,代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革创新的着力点。[2]对现有关键词表进行深度整理,将获奖成果主题分为教育综合改革(包括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创新与实践等)、思政教育(包括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思政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包括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专业(群)建设(包括专业群建设模式、专业群建设路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等)、“三教”改革(包括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双创教育改革、双创教育体系创新等)、质量体系(包括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模式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与平台建设(包括教学资源库建设、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国际化办学模式、鲁班工坊建设等)、其他(主要包括上述主题中未进行归类的主题,如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等九大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获奖成果中关于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的项目最多,共计338项(占比59.09%),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2项,二等奖295项,分别占各奖次的50%、60%、59%;其次是“三教”改革,共计100项(占比17.48%);再次是专业(群)建设(占比7.69%)、教育综合改革(占比4.37%)和思政教育(占比3.85%)。排在最末位的是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与平台建设,仅占0.87%(见表7)。

(七)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分析

对成果第一完成人进行统计分析,79.90%的项目第一完成人具有行政职务。本研究主要分为学校校级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教师、其他等五种类型。分析发现,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是校领导的项目最多,共计22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193项,分别占各奖次的100%、41.43%、38.60%;其次是二级学院负责人,共计获奖141项;再次是职能部门负责人92项,教师65项,其他50项。统计发现,无行政职务的一线教师占比最少,仅为11.36%。一线教师的参与率和获奖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见表8)。

对各项目第一完成人主要行政职务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一是校级领导,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等,有个别是已退休校级领导;二是二级学院负责人,以二级学院院长或书记、副院长为主;三是职能部门负责人,比较多的集中在教务处长、学工部长、科研处长等部门职务;四是专任教师,多数获得过全国技术能手、“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等荣誉称号。

二、结论与发展启示

(一)完成主体: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国家“双高校”和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引领效应显著

通过对成果完成单位进行分析可知,研究主体涵盖了高职专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中职学校、研究中心、研究所、行业协会、企业、军事院校等,更加多元。60.31%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成果来自国家“双高校”,说明2019年教育部开展“双高计划”建设以来,国家“双高校”在“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3]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55.45%的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成果来自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说明经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等国家级项目建设,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国家“双高校”和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4]。然而值得思索的是,国家级项目建设是否会引起职业教育“马太效应”。国家级项目建设意味着高水平的学校有更多的资源、发展机会和社会影响力,而在同一标准下对不同层级的学校进行评价可能会存在适用性的问题,造成“强者更强”的局面,这是否有利于职业教育长久持续的发展还是个未知数。

(二)合作类型:校企合作占主体,科研机构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进一步明确了“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从获奖成果的完成单位来看,九成以上的成果由两个及以上单位共同完成,合作形式包括校企合作、校企行合作、校企研合作、校校合作等,而这里有66.78%的成果是由校企合作完成的,这是校企深度融合的有力证明。此外,与上届成果奖获奖单位相比,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包括各省教科院、研究中心、研究室等参与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来,本年度572项获奖成果中有104项成果有科研机构参与,占比18.18%,相比2018年增加5.77%,这说明科研机构在职业教育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动服务职业教育实践需求,以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引领职业教育发展[5],这也是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教融汇”的积极响应。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企业、行业、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只有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力量,尤其是发挥好行业头部企业专家的作用,才能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进而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改革效能。

(三)完成人员:近八成人员具有行政职务,一线教师需要有丰富的经历支撑

通过对成果第一完成人进行分析可知,79.90%的项目第一完成人具有行政职务,其中又以校级领导占比最多,这说明了职业院校领导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具有统筹学校各项优势资源完成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便利。获奖项目中仅有11.36%的项目第一完成人为一线教师,并且这些一线教师要么是获得过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称号的行业专家,要么是获得过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称号的教学能手,抑或传承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都在各自领域具有丰富的积累。但是正如伯顿·R.克拉克(Burton R. Clark)所说,“与其他组织生活方式相比,学术权力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底部沉重”[6],教师是教学改革实施过程的主体,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保障。[7]但是当前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存在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式微的问题[8];从各省及往届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来看,一线教师获奖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这无疑也打击了一线教师申报的积极性。只有提升一线教师获奖比例,才能激发专任教师更多活力完成教学成果的理论创新和实际践行,实现学术权利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引导。

(四)研究专业:装备制造、财经商贸仍是主体,紧缺领域关注度明显提升

本次获奖成果面向的专业位居前四位的依然是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与2018年成果奖获奖项目面向专业一致,这说明以上四个专业大类依然是全国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主流专业。《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了全面修(制)订,体现了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理念。当前的分析只能通过成果题目判断其所属专业大类,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是否真正对接行业“四新”[9](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规范),值得所有学校反思。此外,本届获奖成果中,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数量有明显提升,由2018年的第25位(仅有3项成果)跃居至第6位,产生21项成果,其中不乏有养老、幼儿等紧缺领域专业,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国家发展战略做出规划布局,以专业为抓手开展内涵建设,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但是,在培育成果时也需要谨防“唯热点论”,避免研究重点“漂移”,不能为了获奖而进行所谓的“紧跟热点”,需要学校真正找到热点问题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研究内容:聚焦职业教育改革重点领域,“专业群”研究成为趋势

教学成果要基于教学实践确定研究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契合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通过对获奖主题进行分析可知,人才培养依然是关注的重点,对有关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这也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获奖的2项特等奖成果来看,现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的打造与输出仍然是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虽然成果的研究内容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基本一致,但是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区域优势培育成果,体现出本学校在创新理念和模式构建上的特色,避免教学成果同质化,是培育教学成果的核心价值体现。[10]此外,随着“双高计划”的深入实施,“专业群”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统计分析发现,“专业群”相关成果占比7.69%,位居第三,且相关研究成果涉及专业群的建设模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育人模式等内容,研究已经由浅表向纵深方向发展转变。随着我国产业发展路径向产业链集群化方向发展转换,单一专业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群的研究已成必然。[11]学校应深入分析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链需求情况,以顺应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区域、一个省份或一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水平,代表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12]本文对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进行剖析,梳理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现状,为学校破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提升内涵建设提供了有效思路。对学校来说,获得教学成果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13],不断深化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 2022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5237元[N].中国信息报,2023-05-11.

[2] 门超,王屹,方绪军.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布特征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66-73.

[3]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3):74-78.

[4] 胡俊平,周桂瑾,吴兆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研究——基于“双高”任务推进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22(6):45-50.

[5] 王扬南.全面提升职教科研服务高质量发展整体贡献力——基于《2019中国职业教育科研发展报告》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2):5-15.

[6] [美]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45.

[7] 张新婷,顾永安,魏署光.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反思——基于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23(5):82-88.

[8] 赵帮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特征、问题审视及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7):5-12.

[9] 教育部.布局“十四五” 推进专业升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解读[N].中国教育报,2021-03-23.

[10] 高鸿.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5):5-9.

[11] 丁金昌,陈宇.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思考与运行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22-125.

[12] 刘晓宁.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特征与思考——基于16省(市)2021年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4):76-85.

[13] 蓝洁,徐婧文,刘雪妮.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效度分析——基于两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18(27):16-2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国家青年课题“稳步发展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結构的适配性研究” (CJA220328),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决策咨询专项课题“稳步推动河北省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 (2204006)。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校企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实践知识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