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书法艺术的书写内容创新探析

2023-03-07何晓莹

大观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

何晓莹

摘 要:汉字在中国文化中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既具有具象意义,又具备艺术特色。在几经流传的历程中,文字形体不断演变,书写方式不断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及书法文化。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书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式与意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若不想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当代书法艺术的书写内容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实现书法艺术及书法文化的传承與弘扬。

关键词:当代书法艺术;书写内容;创新策略

纵观当代书法艺术及我国书法文化传承史不难发现,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汉字经创新演变,有多种字体形式、书写方法。书法艺术体现了书写者的审美品位、个人风格,是融入人的思想、表达人的情感的一种特殊造型艺术及表达形式。具体来讲,书法艺术从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在东汉、魏晋时期又发展创新出行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形式。经时代传承与艺术演变,书法文化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备受社会大众的青睐与喜爱。现当代有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不断传承并弘扬书法艺术、书法文化,各种书法兴趣培养班也不断涌现。作为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及表达形式,书法艺术以汉字为主体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艺术美感。为确保书法艺术紧跟时代潮流,对当代书法艺术的书写内容进行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及必然选择,需要书法爱好者们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使书法艺术永葆辉煌。

一、书法艺术传承的价值及作用

(一)滋品导德,倡学兴问

俗话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张面孔。”书法习惯及字体语言确实能体现人的品格、行为方式,而书法艺术以及书法文化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品德与品质。古往今来,人们可以在众多书法作品中窥见书法作者的风骨与品格,社会大众也同样可以在书写内容中窥见历史事实、文人的高风亮节与高尚品质,现当代青年人也能够受书法作品、书法艺术的熏陶而形成高尚情操、正确观念及健康人格。书法学习并不可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耐力与持久力,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力。而书写内容将带领书法学习者遨游历史、了解时事,丰富书法学习者的文化基础,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使他们养成勤学好问、厚重朴实的道德品质,助力他们的成长。

(二)追求审美,陶冶情操

通过对中国文字及书法艺术进行深度研究可以得知,文字由“点、线、画、条”的不同走笔形式、排列技巧、工笔技法融合而成,形成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与文化特色。如熊秉明所言:“全凭一条线。线有起讫,有粗细长短,有曲折顿挫,有轻重浓淡……全赖这些变化来描绘外物,同时传达作者的情绪、意境。”书法艺术体现了书写者的审美情操,其字形的曲直程度、线条的粗细变化、字里行间的布局展现出千人千面的艺术魅力。它是书写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也是书写者博古通今、创新创造、发散思维的具体渠道。由此可见,书法艺术对个人发展及人类历史文明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及深远影响。

(三)展现风华,弘扬文化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书法文化一直都与我国历史进程高度吻合,可以说,书法文化是历史文化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也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具体体现,更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的具象呈现。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宝藏。

二、书法传承的重要性与书法传承方式

书法字体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但至现当代,书法艺术遭遇空前绝后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手写汉字已经被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键盘打字代替,这无疑抑制了书法艺术及书法文化的传承、弘扬。但是,随着建设文化强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战略的贯彻落实与深入推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代表及重要支撑,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与艺术吸引力也使其成为备受现代社会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活动与兴趣爱好。也就是说,现当代,书法艺术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而如何面对挑战、发展机遇已成为现阶段书法艺术协会及相关组织、社会团体的重点关注问题。在此背景下,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传承、创新等规划要点也逐渐被提上讨论日程。首先,相关部门应该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全面强化书法艺术及书法教育的宣传普及,积极开展各种书法竞赛活动、书法艺术座谈会,以切实有效推广书法文化、普及书法知识。其次,可以将书法学习编排进各阶段学生的课余活动中,让青少年从小便接触书法文化及学习书法艺术,以提高青少年书法水平。除此之外,各级学校也应该提高书法类师资力量及其教学水平,以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国书法艺术的未来发展培养高精尖人才。最后,可以联合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部门宣传书法艺术及书法文化、文字演变历史,让大众对于书法艺术有更多、更深的认知。

在传承、弘扬、创新书法艺术及其书写内容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书法入门需要从小做起,而学生也更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其学习能力、学习思维以及学习时间等条件也较其他年龄段的人更为优越。但是纵观近年来书法艺术的传承情况及创新成果不难发现,部分家长更信奉短期的书法速成班,并青睐于端正且单一的楷体。这源于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以及家长自身对书法艺术不甚了解。因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传承者、弘扬者、开拓者,应该深度理解书法文化的意义和内涵,体会书法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之美,明确认知书法艺术书写内容创新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应该格外注重书法艺术的普及与书法教育方式。

三、当代书法艺术书写内容创新路径

(一)以新诗、新词、新文为书写内容

从专业角度上讲,新诗、新词、新文的创作是一个艰巨且漫长的过程,它有别于旧体诗词歌赋的规整排版及汉字释义。虽然长期形成的书写习惯、词文押韵方式、文言文书写心理定势等在一朝一夕之间很难做出改变。但是从本质上讲,对当代书法艺术书写内容进行创新,最为便捷、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创作新诗、新词、新文,以此让书法艺术更好地得到应用、传播、弘扬,让书法文化得以普及、创新,进而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毋庸置疑,书法创作具有欣赏性、艺术性及实用性。不同的书写形式会赋予新诗、新词、新文这些创新作品以不同的视觉冲击,这也无疑为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与文学创作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文学艺术、书法艺术之间达到同频共振,彰显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文化气息。新诗、新词、新文的书法艺术创作不仅让书法艺术作品更具创新性和现代气息,也让书法藝术作品更具吸引力与艺术张力,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表达书写者的情感,同时丰富书写者的文学视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旧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紧密传承提供了新的土壤。这样一来,观赏者不仅可以体会古代书法艺术的精神、韵味,也能够体味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力、吸引力,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新诗、新词、新文的创新书写内容的出现,为当代书法艺术的技法等艺术要点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新诗新文新词在当代书法艺术的加持下也提升了艺术张力,丰富了文化意境。可以说,当代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将新诗新文新词从传统古典意义上的定义中释放出来。新诗、新词、新文作为创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无疑与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不谋而合。因此,应该大力推崇以新诗、新词、新文为书写内容的书法艺术创新,推动当代书法艺术传承和发展。

(二)以自作诗文及信札酬答为书写内容

书法艺术作品一直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它同时也对后世有着重要作用及深远影响。早在古代,人们便有千里传信、飞鸿传书的美谈,诗文及书法在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也有明信片、书信等形式。伴随着当代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自作诗文以及信札信件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且被大众应用到不同场合(如婚礼请柬等)。

新时代,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也应该注重文化修养的强化。书写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书法创作、书法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及艺术气息,为了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中培养高洁品行、傲人风骨、人文情怀,而不是为了拥有所谓的“勋章”“标签”。这才是书法艺术传承、传播、弘扬的本质所在。在这种氛围下,书写者可以以自作诗文及信札酬答代替电子信函。这不仅能够起到舒缓精神的作用,而且能够体现出满腔的诚意与真挚。

(三)“互联网+”创新传统书法作品交易模式

当前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平台的普及正在重塑现实世界,使其日益与数字领域融为一体。线上与线下的高度融合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线上与线下逐渐呈现一体化趋势,而当代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以及书写内容的创新也随之受到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宣扬书法文化、书法作品,建立网上书法交流平台,让普罗大众可以更加简便地接触书法文化及相关信息,实现书法艺术的全面普及。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书法作品交易模式。例如,中国书法网的网络介绍界面向大众更为清晰、明确、全面、犀利地展示了各位书法作家的创作风格、书写技法、艺术风骨,让社会大众可以对其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并对相应作品进行品鉴学习,然后在线上或线下进行交易,进而通过这种形式,简便地获取书法创作内容及其相关信息,节约交易时间。现阶段,最为常见且常用的书法作品交易方式当属线上选购、线下送货、线下营销。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书法艺术的应用与传播得到有效改善,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也能够得到大众的集思广益,这无疑为当代书法艺术的辉煌发展提供了新的场域,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关于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感想

细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现,其中的每一种都经历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于推陈出新,要弄清楚传承的是什么、发展的又是什么。只有明确传承和发展的本质,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当代书法艺术无疑是历代先贤的心血结晶,是前人留下的高超书写技法与丰富书写经验。现代人要做的就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同篆书、隶书为后来的楷书、行书、草书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也就是说,当代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就是在原有书法艺术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首先,应该将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落实到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书写者的人文情怀与艺术修养、文化内涵,回归创新的本质。其次,当代书法艺术的书写内容创新应该高度契合人民群众精神文明水平,即以人为本。人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书法艺术及书写内容创新只有与“人”深度联结,才能够步入正途。具体来讲,书法艺术的传承以及书写内容的创新并不只与相关行业的工作者有关,而是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及书写实践有关。因此,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应该做到为人民服务、以个人需求为基础。如此才能够拉近书法艺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及其书写内容的创新性、普及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当代书法艺术传承弘扬,实现书法艺术书法内容的推陈出新。

五、结语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拥有千年传承的深厚底蕴。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仅以线条的粗细、顿挫节奏的把握便可呈现书写者“感物而动”的心理历程,是中国艺术最基本的抒情达意的方式,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确保书法艺术在时代浪潮中依然焕发生机,需要积极对其进行探索创新,为书法创作注入新的元素,丰富其表现形式,增强其感染力与吸引力,让书写者既有“志于道”的追求,还能有“游于艺”的愉悦,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书法艺术生态。

参考文献:

[1]朱中原.当代书法运动的民间化倾向[J].书法,2005(10):19-21.

[2]宗宏岗.当代书法的创作与交流方式[J].中国书法,2012(6):170-172.

[3]薛元明.“当代书法”的意义生成[J].书法,2022(12):52-54.

作者单位:

肇庆市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
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策略分析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探析
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