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07卢琦

大观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传统文化

卢琦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时代发展需求,又是高职艺术类课程所需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不仅可革新教学理念,在持续创新中满足时代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以室內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推动高职艺术类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艺术类课程;课程教学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课程建构视角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3YB0497)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重视度的不断提升,高职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通过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可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艺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

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累沉淀,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思想精髓,在坚定文化自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民间艺术、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带领学生在艺术课堂上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思想冲击时,仍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一路向好,实现了一系列瞩目成就。特别是各地区及不同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演变中构建起了愈发健全的文化体系。艺术源于生活,同时生活与艺术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剪纸、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都是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重要体现,并表现出独特的生活美感[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演变中,不断以各种艺术形式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其中不仅体现了人们独特的生活情趣,还蕴含着特有的审美思想。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尤为强调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基于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创作,推动学生充分领略文化艺术的魅力,可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4]。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

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不足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收获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整体而言,一些高职院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足够重视。比如,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不论是教学内容设置,还是教学方法应用,都偏向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核,导致师生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类课程中的作用。另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偏低。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发生了极大转变,尤其是对于青年学生而言,相比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明显对新颖奇特的事物更感兴趣,由此不仅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僵化

一些高职院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仍以现有的艺术学科相关概念及实践方法的教学内容为主,在既有学科知识体系下,缺乏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实践。比如,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效果图制作、建筑材料设计、室内照明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因此,构建起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才能帮助学生收获更理想的学习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连贯性掌握不足,对室内设计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充分,从而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作为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大部分教师对这一教学模式有所了解,但鲜有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深入调研,这导致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流于表面,应用效果不佳。

(三)教师缺乏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如前文所述,在当前高职院校艺术类课程教材中,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即教师更为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教学实践可知,这是因为一些教师自身缺乏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及审美判断能力相对缺失,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将传统文化融入自身教学实践。近年来,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力度,并不断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但融合效果尚不明显。此外,一些教师教学水平有限,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所以难以胜任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工作,再加上学校并未营造出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室内设计课程

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相融合,可通过对丰富多样传统文化元素的整合应用,使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本文以室内设计为例,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统色彩、传统装饰元素、地域文化等元素的提取,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传统色彩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从设计风格学习,到硬装设计学习,再到后期软装搭配,色彩均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洗礼,孕育出了别具一格、颇具文化内涵的传统色彩科学,将其融入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帮助学生将所学设计知识与当今流行的传统元素进行融合。

新时代,高职室内设计课程由过去教学中一味追求风格,到如今更为强调设计元素,提倡自然、个性。如今設计领域十分流行的“混搭”风格并非乱搭,具体到传统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其并非仅仅应用于中式或新中式设计,其他多种不同风格同样可引入传统色彩,甚至能达到出其不意的应用效果。鉴于此,对于传统色彩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应进行简单的复制照搬,这是因为传统色彩多艳丽、饱满,而且大多是纯度偏高的原色,与现代人崇尚简约雅致的生活居住空间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在室内设计实践中,可将传统色彩用作设计点缀,如用作灯具、软装、屏风等的色彩搭配,进而实现传统色彩与室内设计的有机融合[5]。

室内设计可分为居住空间设计和商业空间设计,相较而言,传统色彩在商业空间具有更高的适用性,这是因为商业空间往往追求更加张扬的色彩及风格,艳丽、饱满的传统色彩在此处更具“用武之地”。此外,在家具设计方面,紫檀、红木等均是可凸显传统色彩的材料;在屏风设计方面,可引入芙蓉、牡丹、仕女图等工笔画作为装饰元素等等。这些传统色彩的设计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商业空间的东方韵味。

(二)传统装饰元素

传统装饰元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华儿女对艺术、审美独有追求的重要体现。有别于现代装饰元素,传统装饰元素不仅可实现基本装饰效果,还可赋予设计作品以深厚的文化韵味和精神内涵。室内设计旨在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及审美需求,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同样是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并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6]。同时,室内设计之所以被归为艺术领域,是因为其并非对设计元素的简单照搬,而是强调结合空间实际和人们对艺术、审美的独到见解,并对设计元素开展合理再造,进而赋予设计元素以独特的情感表达,丰富室内设计效果。

比如,随着现代艺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传统装饰纹样不断被优化改良,在继承其固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其被赋予了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的价值和作用,因而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得到不断推广。传统装饰纹样作为传统装饰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可创设出清新雅致的设计风格,提升空间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并且传递出业主的审美个性。诸如设计于空间棱角区域的鎏金花纹、设计于家具上的花鸟鱼虫图样以及青花瓷器、传统屏风等装饰小品,不仅能够让空间整体变得更具审美张力,还可彰显富贵、平安、祥和的精神追求。另外,传统装饰纹样可分成基本纹样和叙事纹样,像龙凤、鸳鸯、仙鹤、芙蓉、牡丹、竹子等动植物纹样均属于基本纹样,这些装饰纹样主要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将它们与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相融合,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体现。而叙事纹样主要以书画、彩绘、雕刻等艺术形式出现,虽然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但一些叙事纹样所蕴含的思想观念、精神内涵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适用性,如教师可巧妙地将岳母刺字、铁杵成针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叙事纹样融入进室内设计课程教学[7]。

(三)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其传承与弘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还应当有意识地将传统的地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

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河南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河南人民历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地域文化独特的文化内涵、鲜明的艺术风格,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比如,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有别于宫廷文人画的温文尔雅,其线条粗犷奔放,形象生动自然,色彩明亮鲜艳,颇具装饰效果。将朱仙镇木版年画融入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推进其与室内空间软装设计的有效结合,基于对木版年画中人物形象、色彩等题材元素的提取,再进行解构、重组处理,可创作出颇具地域特色的软装样式[8]。设计作品一方面可实现对河南地域文化的直观呈现,另一方面可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风格特征,致力于创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成果。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基础上,充分融入地域文化,推进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有机融合,打破传统重技轻文的局面,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四、结语

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融合,也成为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对其中的丰富元素进行提取、解构,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引领学生全方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波.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150-151.

[2]方琳宇.传统文化艺术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渗透[J].艺术评鉴,2020(23):144-146,171.

[3]胡冀现.高职艺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及有效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9):148-149.

[4]宋雅迪.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术课堂: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1(4):76-77.

[5]吴智萤.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6):59-60.

[6]李静,张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5):97-98.

[7]黄丽萍.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12):50-53.

[8]成炯灵.浅谈传统纹样在高职艺术课程中的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5):148-149.

作者单位: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