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画笺的艺术语言

2023-03-07戴童欧阳红

大观 2023年11期
关键词:笺纸艺术语言

戴童 欧阳红

摘 要:《萝轩变古笺谱》的诗画笺以其独特的彩色套印方式呈现山水题材,这对于《萝轩变古笺谱》的个案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诗画笺作为传统版画图像所承载的文献价值与文化意义,值得在题材选择和画面表达上详尽分析,以此窥见晚明文人的风尚与趣味。从版画制作的角度而言,《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的独特艺术语言,及其与其他版画创作在艺术表现上的区别都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笺纸;艺术语言;《十竹斋笺谱》

一、《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的画面构图研究

《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相较于以前多边框装饰的笺纸,采用部分留白且图像居中的表现形式。清绮斋藏本版心框高21厘米,宽14.5厘米,而画心高、宽分别达到17厘米和6.5厘米。由此可见,《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虽然化繁至简地去除边框花纹,以留给文字更多的创作空间,但其艺术性与观赏性是远远大于實用性的。因此,图像往往精美且占据较大面积。

《萝轩变古笺谱》由于笺纸图示的特殊性,图像居中表现,四周留白,故画面多为截取,并不完整。如图1所示,可以明显看出左侧山石是截取,但吴发祥利用截取后留下的线条,形成看不见的左边框(1),牢牢控制住画面。再观右侧,因为要突出松树,故隐去松树后的山石,以留白突出作为画面中心的松树。但山石趋向外扩(2),无法收紧右侧形成隐形的“框”,故用题款(3)将视觉趋向拉回,形成无形的“框”(4)。《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利用画面的不完整性形成“框”,使整幅笺纸如同托裱完整的小品。

二、《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的分版与画面语言

《萝轩变古笺谱》的“画诗”二十篇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套印手法,一种是墨色块与拱花套印,另一种则是彩色线刻饾版套印,两种都为饾版套印但有巨大的差别。其中,用墨色块、墨线和拱花版套印的诗画笺有八幅,其余皆为彩色线刻饾版套印。笺纸“竹密山斋冷”为表现素色的云纹拱花,将画面做了以下安排。单线是无法在画面上突出留白素色的,因而为表现“云间山”的意境,山岩都为墨色色块版与墨色线版的套印,一方面使山岩的整体性加强,与细密的竹林形成对比;另一方面,墨色的山岩用负形留白,将缭绕的云雾与山间的意趣表达出来。此时再加以拱花的云纹,使笺纸的雅趣更上一层楼。在使用拱花技法时,吴发祥用这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来凸显拱花的精巧。

笺纸“楼阁倚山巅”则是彩色线刻饾版套印,图中以赭石、花青、藤黄、墨绿、墨蓝与墨色六种颜色的线版套印呈现,并以疏密与色彩的对比完善画面。首先为突出山岩的刚劲,山体刻画的主线条采用墨色并且相较其他线条略粗。其次,为表现空间远近的变化,采用墨蓝色单钩山形轮廓的手法来描绘远山。并用深远法,自山前而窥山后,来表现“楼阁倚山巅”。吴发祥以S形取势构成基本的构图形式,以重复的山岭与叠加的密林交替出现,增加山势的深度与远度。台阶作为动态变化的线索,几经曲折,加强S形的动势趋向。最后,山坳的深处有一座楼阁,展现视觉中心。其中,密林通过不同的颜色和不同技法描绘的树叶展现。与墨色块与拱花套印相比,彩色线刻饾版套印更注重颜色的穿插对比关系与对画面构成的考量。

《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还有其特别之处。首先,在取景方面,以小景、中景为主,画面元素虽不多却足够精巧。以截断的山岩做无形的“框”不仅突出了画面中心,而且保留了笺纸图像在构图上的特性。其次,在画面构成上运用了大面积墨色块与拱花的比较、墨色与彩色线条的比较、不同色彩和不同形制树叶的比较、勾勒远近景物线条的比较,形成了线与面、粗与细、黑与白、黑与彩、疏与密的对比。这众多的对比使画面和谐却强烈,画面中心突出而细节丰富。最后,在画面布局上留有诸多巧思。比如,对画面留白的考量,一方面加入了拱花技法以增加层次,另一方面考虑了留白形状在画面中的作用与占比,以达到突出画面中心的目的。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套印手法形成了《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特殊的艺术语言。墨色块与拱花的对比呈现了面与线、黑与白的强烈对比;套色线版展现了粗与细、强与弱、繁复与简练、多彩与墨色的对比。彩色线刻饾版套印使画面更加紧致、小巧,画面构成上,更是运用截断的山岩与题款的布排做“框”,既集中了画面视觉焦点又给人留下无限遐想,最终使《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如精美小品般,展现了精致而绚烂的特殊艺术语言。

三、《萝轩变古笺谱》与《十竹斋笺谱》的

画诗笺

与《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从南北朝至明的古诗名句中挑选出的“画诗”联句不同,《十竹斋笺谱》诗画笺全是从唐诗中选取或改易的,二者各占一半,其诗文的题款、出处详见表1。

《十竹斋笺谱》诗画笺与《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都以描绘诗句中“山水”为主题,但图像造型与诗句内容的表述上皆不相同。下文将举例分析,二者在套印方式、画面构成与布局上的差异。

《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的第一图“塔影入云藏”与《十竹斋笺谱》诗画笺的最后一图“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两幅诗画笺为同一题材,都以描绘塔为主题。

在套印方式上,《十竹斋笺谱》诗画笺采用饾版墨线套印,墨线以粗细变化为主,以两块不同深浅、粗细的线版套印,没有采用彩色线版的套印,也没有运用拱花技法。就此而言相较《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十竹斋笺谱》诗画笺不够精致与出彩。

在画面构成与布局上,《十竹斋笺谱》诗画笺以线条粗细做远近与前后关系的对比,没有《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中线与面的对比,也没有运用拱花技法,手段较为单一。在构图方面采用平远法和深远法两种方式,画面场景都偏大,多为山石,且房屋与树木的遮挡关系较为相似。同时,画面囊括的信息量较多。与《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多取小景的深入细致刻画不同。平远法构图中,大多为江边两岸,一侧树木房屋,一侧远山,十分典型,具有一定的程式化。而深远法构图中也多为溪流在前,小桥与蜿蜒小路通向屋舍,远处为云雾遮盖山腰的远山。布局构图相似、元素表现手法相似,导致画面元素重叠,难以产生与众不同之处。因此,八幅诗画笺风格统一但难见精妙之处。

四、具有装饰性意味的线条

通过上文的多种比较分析,可见《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相较于其他笺谱、画谱加入了更多刊刻者的巧思与审美取向,画面的布局安排都经过刻意的经营,利用线条的疏密变化丰富画面表现空间关系。接下来,笔者以《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中的山岩、树木、水纹、云纹为例,探寻其通过技法、风尚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装饰性意味的独特艺术语言。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丹楼望落潮”中对山岩的刻画,与范宽《山水图页二》在笔法、布局以及山石气韵表达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相比之下,可以明显感受到画面中的点经过了有意的疏密布置与位置安排。在线条勾勒出山体结构后,以点来表现山岩的肌理,并且主要分布在山头与山脚结构复杂处,使密的更密,疏的更疏,形成对比。点的排布在符合结构的同时分组、分区域散布,使山岩线条有其独特的装饰性。

画中的树叶明显经过简化归纳处理,一种归纳为三角形,不仅与相邻的椭圆叶片形成对比,还以棱角分明又不过分突出的形态,增加画面的耐看度与装饰性;另一种归纳为小扇形叶片,与左侧的点状树叶与上侧的松针形成了点、线、面的对比,使画面产生更为丰富的细节。在看似陪衬的树叶间都充满着刊刻者的诸多巧思与考量,最终强化了装饰性意味。

再观水纹部分,一种是崖脚旁的涌浪,一种是自上而下视角的湖面。翻滚的波浪一方面通过穿插关系,来表现扁舟与水的覆盖关系,一方面成组排列,乱中有序,表现出浪的激荡,展现出一定的装饰性。而用直线排列的湖面装饰性就更为强烈了,画面简单,就靠工整的线条与点状的水草交映。点与线的强烈对比使元素简单的画面看起来十分精巧。

通过多组例证的简单分析可以了解到,《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中线条所具有的装饰性意味。相比之下,《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中的线条刻画更为精简考究,不仅运用了不同色彩线条的对比,还在线条形态上多做变化,有意安排疏密层次的变化,仔细经营布局,以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概括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最终呈现出具有装饰意味的线条。

总之,通过对《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的详细分析,并与《十竹斋笺谱》诗画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描绘山水风景的诗画笺由于笺纸的版式特性,勾画出“无形的框架”,线条的刻画也以简练精巧为主。相较于《十竹斋笺谱》诗画笺的大远景,《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首先在构图和取景上以小范围中景为主。中小景所描绘的景物更加细致、繁复,因此《萝轩变古笺譜》诗画笺在画面上更加精致且耐看。其次,《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在技术手段上运用了彩色线版套印与拱花技法,使呈现的画面更为丰富。最后,在画面安排方面,《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在构建景物位置后,根据景物的刻画规律,概括性地提炼元素,再加以利用重构。在线条与画面布局上有意进行安排与取舍,运用不同程度的细致线条排列形成不同的组合,展现出装饰性的特点。这使其描绘的景物既合情合理,又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意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版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2]郑振铎.中国木刻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3]郑振铎.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访笺杂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郑振铎.西谛书话·十竹斋笺谱初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5]董捷.风格与风尚[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

[6]张秀明.中国印刷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7]王伯敏.胡正言及其十竹斋的水印木刻[J].东南文化,1993(5):202-209.

[8]蒋炜,李烨.晚明吴兴刊彩色套印本《西厢记》版画与《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及《萝轩变古笺谱》的关系[J].艺术探索,2021(6):20-29.

[9]郭味.中国版画史略[M].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62.

[10]王超.以版为镜[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1.

[11]王宇.明清笺纸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

[12]韩晓月.陈洪绶“版画”新探[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21.

[13]王春娜.笺谱设计研究:以《十竹斋笺谱》为例[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14]刘總.南宗笺谱与文化呈现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戴童,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欧阳红,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笺纸艺术语言
晚明笺纸与《萝轩变古笺谱》诗画笺
鲁迅对笺纸情有独钟
探寻古典艺术之美
用手撕出来的建筑模型
略施粉黛
笺纸与笺谱中的文人志趣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尊重生活感受 丰富表现内涵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