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扶正观之探微

2023-01-05傅慧婷沈书扬

光明中医 2022年1期
关键词:胃气邪气扶正

傅慧婷 沈书扬

扶正观是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疾病过程,从正邪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斗争的过程。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1]。现代临床应用扶正的方法治疗疾病尤为广泛,较为典型的如扶正中药配合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手段治疗肿瘤性疾病,以期增效减毒,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运用扶正中药配合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问题[2]。然而,有别于现代医学应用抗生素、放化疗、手术等药物或技术解决部分疾病的“祛邪”问题,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优势更体现在独一无二的扶正观。然而,何为“正”?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如何体现“扶正”的思想精髓,却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本文就中医临证之扶正观进行探微,以飧同道。

1 与邪相对即为正

正邪是一对矛盾,相互对立统一,正盛则邪退,邪盛则正衰,两者普遍存在于生命体。通常情况下,正为主,邪为次,两者和谐相处,人体五脏六腑之功能正常运作,从而维持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过程。所以,即使现代医学如何先进,也改变不了人类免遭邪气的侵袭,“邪”是永久性存在的,就像癌基因和细菌菌群,每个机体都存在;而与“邪”相对的即为“正”,“正”是人体内在的能量或规律,能量的存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规律的存在是生命体发育发展的根本,只有“正”的存在以及主导作用,才能驱邪外出,或与邪共存,并阻止病邪对身体造成的进一步损害。“正”的物质基础可以是糖、蛋白质、激素、电解质等,也可以是中医所谓之“气血”。恰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之不存,邪将焉附”,两者与生命活动如影随形,并不断地发生着斗争运动以取得动态平衡,维持生命的延续,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阴阳失调,就会发生疾病[3]。

2 正的功能表现为正气

气是生命的动力,《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此“气”即为正气,正气是“正”的功能表现,正气聚,邪不可侵则生,正气散,邪气弥漫则死。本文“扶正观”中的“正”指正气,即维护能量和规律运转的能力,具体指人体正常机能活动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体现出来。

2.1 防御疾病的能力《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体现在正气具有防御疾病的能力。正气足,则五脏平,肺卫功能正常,人体不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的侵袭而得病,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体现了人体自身的卫外保障功能。此外,脾胃居中州而灌溉四旁,脾胃健旺,脏腑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才能源源不断得到补充,故又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说法。而根据现代研究,中医的脾胃是一个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免疫、神经、内分泌、血液等)、多功能的综合单位,胃肠道屏障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与机体的消化功能和免疫保护功能密切相关[4]。因此,正气也体现在机体内在正常的免疫防护。

2.2 自我康复能力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治愈疾病的生命力更在于调动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亦称之为“自愈力”。如中医治病强调病情的个体化、药食同源协同治病的方法、论治疾病“中病即止”的观念、以及“四两拨千斤”的处方思路等,均是通过触发不同个体内在的自愈力去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张景岳言:“若以药剂治其内而脏气不应,针艾治其外而经气不应,此其神气去也,而无可使也”。此神气即正气,即使施行针药治疗,若得不到正气响应,机体康复程序也无法打开。因此,在同样受病的情况下,疾病是否进展或迁延、身体是否向愈,不仅与治疗方案有关,更取决于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此康复力也是正气的体现。

2.3 适应环境能力中医素来强调“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合为一体,并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调整脏腑功能,维持阴阳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五气更主,各有所先,当其位则正”,当其位,即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正常气候之更替;反之,气候异常,应寒反热,应热反寒之时,人体正气旺盛,则适应能力强;若遇非时之气,人体不能通过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达到内环境的平衡与自然界相适应,适应环境能力弱,则是正气不足的表现,历代中医病名如“疰夏”“秋燥”“湿温”等皆反映了人体正气不足以对抗气候异常,无法适应环境改变所致的疾病。

2.4 肾中精气《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探讨了肾中精气与衰老之间的关系。女子七岁至五七,男子八岁至五八之间肾气最实,也是人一生中正气最盛的阶段。这一阶段,宿病易愈,新疾不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子五七男子五八之后,肾气渐衰,正气开始不足,身体内稳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或影响,临床上许多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容易重蹈覆辙。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患多种疾病的风险会随之增加,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神经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等,年龄相关疾病负担占全球总疾病负担的51.3%[5]。可见,纵向地观察人的一生,肾气从未至到充实再到衰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正气的盛衰与肾中精气息息相关。而肾中精气来源于先天,充养于后天,精气足,五脏六腑根本足,使人身之精力充沛,精神意志饱满,不易得病。因此,正气也指的是肾中精气,《黄帝内经》有关“精气夺则虚”理论即为此义。

3 扶正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核心思想

扶,《说文解字》“左也”。即佐助,手相助的意思。中医扶正观中用“扶”而不是“补”,扶的前提必是人体既有之基础,通过扶助正气而达到抗邪的目的。无论内外伤杂病,中医扶正观是所有疾病治疗的核心。首先,正虚为百病之由,《素问》:“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首先认为正虚之处即为容邪之所,扶正为去病之要。其次,在疾病初起或病情较轻浅时,根据正邪孰轻孰重,注重扶正或可达到已病防变作用。如东汉张仲景论治疾病,予患者以方,扶其正,祛其邪,一剂知,二剂已,不待其重,必免病危,伤寒如此,杂病亦不离其宗[6]。再者,正气是否充足影响到疾病治疗的难易程度,如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伤寒不问阴阳证,阴毒阳毒,要之真气完壮者易医,真气虚损者难治”[7]。因此,扶正观贯穿中医治疗疾病的始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祛邪以安正《灵枢·邪客》曰:“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素问·疟论》又云:“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此真气即正气,邪去则正安,正安则邪亡。祛邪不是惟一目的,祛邪是为了更好地安正,正气安则身体有足够的力量去驱邪或抵御新的外邪并维持阴阳平衡。中医药临床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如《金匮要略》强调“衄家不可发汗”,因血汗同源,发汗更伤正气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元代朱丹溪提出哮病治疗“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此重视正邪之缓急,未发时正气的巩固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复发;后世吴鞠通在治疗温病上重视顾护津液,强调保护胃肾之阴液对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可见,正气作为内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无论邪正双方力量如何变化,扶正观始终贯穿于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

3.2 食养以扶正《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以补精益气”。饮食物经由脾胃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充盛,则先后天得养,五脏精气足,正气盛。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不仅记载了诸多食疗方剂,还专设一章阐述“药食同源”的基本理论[8]。食养,“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故而,中医临床尤擅饮食调养,食养在大病久病之后、创伤后恢复、产后以及婴幼儿喂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其补精扶正之由;反之,“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指出热病饮食不当致邪气留恋,同样影响了正气恢复使疾病迁延。而进食行为是人之本能,脾胃是饮食物转输的关键脏腑,气味合而服之,则补精益气,不合而服之,则伤及脏腑。故而,中医临床对于食养的关注与中医的“扶正观”密切相关。

3.3 志养以扶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可见,情志不节可伤及气血阴阳而致病,反之,如《灵枢·本神》所言:“智者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调神养志,顺应自然,才能保全正气,使僻邪不至。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极端丰富,人民群众竞争意识逐渐增强,社会环境较之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凸显,临床所见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疾病等情志病不在少数,且发病日趋低龄化。所以,中医诊治疾病非常强调情志的疏导,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顺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心态,志意和畅,方能巩固正气,保持身体之健康。

3.4 顾护胃气以扶正张仲景治疗疾病不论外感内伤,抑或杂病,均时时顾护中土,保养胃气,如《伤寒论》所载112首方,用顾护胃气之药,生姜、大枣、甘草之其中一味、二味或三味配伍的方剂就有69方,约占61.6%[9]。《温疫论·调理法》中说:“凡人胃气强盛,可饥可饱,若久病之后,胃气薄弱,最难调理”。但“能食者,自然虚回,而前证自除;设不能食者,正气愈夺,虚证转加,法当峻补”。胃气的强弱关系到病后。纵观现代临床与文献研究,众多医家在治疗慢性消化系疾病、肿瘤性疾病、呼吸道疾病、肾脏病等方面注重顾护胃气,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所养,而后能滋养元气”。中医药在组方治疗的过程中体现顾护胃气的精神,体现了中医注重扶正的理念。

3.5 重视调护以扶正翻开任何一版《中医内科学》中每种疾病的治疗都能找到“调护”这一栏,日常调护对于中医治病防病的影响可见一斑。调护的内容包含饮食、情志、体育锻炼、劳逸、房事等方面。俗称“胃病七分靠养,三分靠治”,即强调了脾胃病治疗平时的养护非常重要。事实上,疾病是表象,疾病之宿主为人体,人体每日接触最多的无外乎饮食男女、起居、气候、情志等因素,因而疾病的产生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或为诱因,或为几十年如一日的不良刺激。待病已成,治疗是一方面,调护更加可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预后。如《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妇气血俱虚,手试冷水,寒气深入腠理……必成癥瘕积聚诸症”。即强调日常调护不当可以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

4 结语

正气虚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邪气盛是外部条件,在正邪关系中,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中医治病防病的扶正观由此体现。作为临床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状况,任何中西医治疗措施是否起作用,最根本的还在于人体之正气,因此,抓住正气这条主线是为诊治一切疾病之根本。当然,从现代医学来看,正气也可能体现在正常的红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正常范围的血浆白蛋白水平,甚至正常的血电解质以及糖盐皮质激素水平。从微观地来看,正气也可能体现在细胞或体液免疫功能、线粒体功能、细胞凋亡功能等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胃气邪气扶正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幸福来自感动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足,活百岁
画说中医
别轻易拔罐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