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质效优化视域下德育圈构建的价值与路径

2022-12-28王坚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

摘要:在对立德树人质效的检视中,我们发现泛模式化德育形态、平均化德育生态和去学科化德育样态在学校德育中的消极影响,由此提出优化立德树人质效的德育圈机制。通过学段、课程和人际等道德成长关联要素的互动衔接,形成环环相扣的德育增力系统,以学段德育圈畅联道德通道,以课程德育圈滋养道德内涵,以人际德育圈营造道德环境,在生命关怀、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中助推学生道德品质及其外现行为的优化,从而在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与效果上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质效优化;德育圈;道德成长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遵循,又是检视和反思立德树人质效的标尺。以此去评估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情况,笔者发现实际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一直影响着立德树人的质量与效果,由此提出优化立德树人质效的德育圈机制。

一、立德树人质效的检视与反思

(一)泛模式化德育形态弱化道德成長针对性

德育常给人以千头万绪大包揽的感觉,模式化成为多数学校的惯性选择。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家访、仪式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节等德育板块,可以在各个学校见到各种“版本”。这些形式如果不能做到与不同学段学生道德成长的特征和规律相切合,那么我们看到的就会是粗线条般以模式化德育完成各自德育任务的功利化结果,这就使得原本不同学段的学生依托相应的德育形式获得道德成长的效果打了折扣。

(二)平均化德育生态偏离人本教育理念

教育应助推每一个人在心理品质、道德规范、社会情感、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进步与提升,这是以道德教育形塑个人素养的本原之义,即以每个人的需求、每个人的实际、每个人的目标,去界定每个人的道德成长道路,并采用每个人的道德成长方式。立德树人的落实和人本教育理念的践行应是一致的,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学校德育现状则是平均化德育生态。上文提到的那些模式化德育,放在整个面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换个角度看,全班或全年级参加的活动是否由学校和学生共同规划?是否在持续或定期进行?同一项活动里不同的学生在感悟上有差异,对此是否有对症性德育举措跟进?答案多是否定的。平均化德育生态给人的感觉是完成任务,没能落实好人本教育理念。

(三)去学科化德育样态窄化立德树人内涵

在教育的根本任务视域里,立德树人本身属于道德成长范畴,但并不意味着立德树人只能通过德育活动实现,也不代表思想政治课是对应和实现立德树人的唯一课程。在现实教育生态里,“德育是德育、教学是教学”的惯性认识把立德树人的内涵窄化为学校德育管理者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课程则是智育义务的履行者。所以,有必要改变去学科化德育样态,让学校德育和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把立德树人的内涵落实在中小学所有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二、德育圈机制优化立德树人质效的价值

中小学德育生态中的消极现象衰减了立德树人的质效,很大程度上源于德育实践在学段、课程和人际上的疏离。笔者提出优化立德树人质效的德育圈机制,意在构建起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所涉学段、课程和人际等关联要素的互动与衔接,使关联要素形成以学生道德成长为主线的环环相扣的德育增力系统,并在系统运转中形成关联要素相互作用并层进推动的全程、全域、全员德育氛围,由此通过学段德育圈、课程德育圈和人际德育圈的辐射力量,助推学生整体道德品质及其外现行为的优化,从而在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与效果上产生积极效应。

(一)以“道德—物质”视域的生命关怀推动学生道德成长

中小学德育活动不仅要符合相应学段的学生思想实际,突出意识形态建设的道德引领性,还要引领学生立足自身物质生命发展阶段去体悟道德内涵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由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属性,所以对人实施的教育活动自然也有阶段属性。道德建设提升物质生态的精神层次,物质生态影响道德建设的推进成效,“道德—物质”视域下的德育圈,关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的学生实际,不仅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层面,更知晓和关心物质生命层面的发展,即以学生所处的学段去评估其身心发展特征与实际,规划实施与物质生命状态适应的德育活动,并且通过这些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助推学生外在物质生命层面的发展。面向学生物质生命幸福的德育能让学生的道德成长更具力量,毕竟教育是为个人幸福生活服务的。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不同的学段以不同的德育路径造福学生的生命成长,关联学段的互动和衔接形成的德育圈,从德育的单向循环扩展为“道德—物质”视域下的生命关怀,让不同学段的学生以自己的真实的物质生命去体悟不同的道德成长,同时让真实的道德成长推动自身物质生命的充实与完善。

(二)以“道德—课程”视域的人文关怀推动学生道德成长

如果学生物质生命形态和思想道德生态的递进形成外层的学段德育圈,那么学段内各科课程的衔接互动则形成推动学生道德成长的内层德育圈。课程德育圈的构建能发挥学科德育共同体的德育增力作用,有利于从更全面客观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树立学生道德成长和学业发展融为一体的整体评价理念,健全教师学科专业教学和学科德育效果有机融合的更全面的评价机制。在课程德育圈的环形结构中,德育合力的辐射作用面得以扩大,有利于协调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线的德育活动和学科德育的课堂活动之间的联动关系,消除以往由于德育、教学和思政课三者关系的不顺畅而形成的隔断性德育的弊端,有利于整个学校基于“道德—课程”视域的条线互动与融合,彰显学生道德成长的人文关怀,丰润社会道德思辨的实践源泉,从而推动思政一体化背景下立德树人质效的优化。

不同学段内的各科课程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相互连接和影响的向心力,由此在学科关联因素的两两交接中形成环形德育圈,有利于引导各科教师将学科教学与学科德育交融并进,探索从本门课程教学中生成德育内涵和外现德育思维的做法,使立德树人实现全学科教育全程化。同时,“道德—课程”视域下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和立德树人三者关系的重构,有利于铺陈学科德育共同体在共建、共有、共享中增强德育合力的平台,变思政课程的“德育单一性”为所有课程的“德育多维性”,有利于实现思政一体化贯通下的全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

(三)以“道德—人际”视域的社会关怀推动学生道德成长

除了指向学生自身精神和物质的生命成长的内向型德育圈,立德树人的质效还在外向型德育圈的环形增力系统中得以优化。以“道德—人际”视域下的社会关怀去营造学生道德成长的正能量环境,拓展学生道德思辨与践行能力的社会空间,促使学生和其相遇的不断增多或变化的人产生互动,既在互动中思考、学习和体会,又在互动中表达、呈现和行动,于是这一以学生的生活轨迹和时空为枢纽的人际关联因素所衔接而成的德育圈,和课程德育圈与学段德育圈在环状推力的内外作用下,就能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道德成长。

传统的中小学德育往往是一次性、临时性或突击性的德育任务,学生的道德人际互动经常带有程式化倾向。这一问题引发了通过根植于社会关怀的学生道德成长路径的重塑去优化立德树人质效的探讨。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时期、不同交往中所遇见的人,无论亲近还是陌生,无论眼前还是遥远,实际上都是助推自身成长的关联因素,这些因素组成的就是一个动态的德育圈,圈里的人际互动形成一面面道德之镜,在将他人反射给自己的同时更照出自己的思和行。人际德育圈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走出形式主义的浅表状态,引领学生构建和深化基于社会关怀的人际道德理念,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道德渗透中历练道德思辨与道德行为能力。

三、德育圈机制优化立德树人质效的路径

德育圈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构建以学段、课程和人际等关联要素相衔接并相互作用的道德成长增力机制,需要从德育理念层面去把握立德树人的整体联动机制,需要无论是专职德育工作者还是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内的每个人,做到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去评判和调整基于道德与学段、道德与课程、道德与人际的教育行为,在环绕学生道德成长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互动、反馈、支持、合作的措施。

(一)以学段德育圈畅联道德通道

1.通过条线工作的对接,加强学段间德育交流

在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的各学段,始终坚守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保持学生从初始阶段到踏入社会前夕的全学段道德成长的正确方向,面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道德问题,每个学段的道德教育都担当起相应的责任。这些要求各个不同的学段建立沟通交流的常态机制,各个学段的德育部门加强配合,共同规划实施有梯度的德育活动和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共同建立个体学生的学段德育成长档案,尤其在心理健康、思想品质和责任能力等方面坚持特定学生在不同学段发展状态的跟进关注,及时提供更好的成长方案或改进建议,帮助学生获得道德成长的无缝对接。

2.通过学段道德示范效应的彰显,夯实道德成长基础

不同学段要立足各自的实际,即学生外在物质生命狀态、内在思想品质水平和学校德育建设特点等现实情况,着力做好学段范畴内应当达成的德育目标。各个学段之间既要加强德育条线的合作交流,更要通过良性互动中德育管理经验的借鉴和方式的创新,为各自学段内学生整体道德素养的提高夯实基础,实现学段间道德层次与水平的上升和递进,形成学生整个学生时代的道德成长链;同时通过不同学段内道德发展榜样的树立,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在阶段性道德成长的基础滚动式加固的过程中,高低学段道德示范效应的发挥就使层次水平由低到高的德育链,拓展优化为道德正能量循环促进的德育圈。

3.通过思政一体化趋势的融入,打造全过程德育格局

不同学段德育建设的递进发展,除了学校间德育条线部门的合作交流机制的支持,还应正确认识领会国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这一重要工程的建设。各学段建立学校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学科组间的常态合作机制,树立以一体化思政教育推动一体化德育建设的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地落实和推动小学的道德情感启蒙、初中的思想基础夯筑、高中的政治素养提升、大学的使命担当增强,在此过程中,扩大各学段思政教师队伍的教研对接面,放大高校思政教育和科研的优质资源辐射面,由此构建一个基于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全学段相互衔接、相互促动、共同进步的道德教育圈。同时以道德教育圈积极影响和推动各个学段的学校德育建设,发挥思政一体化在道德课程教育和德育实践引领上的双重作用,进一步使大中小学的整个学校德育纳入全过程建设格局,实现各学段德育共同体的构建。

(二)以课程德育圈滋养道德内涵

1.立足全科德育理念,促进课程道德蕴涵的多维开发

作为规范社会成员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道德依靠教化、内心信念和舆论等非强制性方式,体现其促动人们心灵启迪和精神升华的广泛和深层作用,它需要更广范围和更长时间的环境熏陶。认识到道德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教育的本质,我们应帮助学生尽可能拓展道德成长的养分来源,和学生依托共同的教育过程去理解和体悟道德内涵承载的多样性,让学生接触的每门学科都成为滋养道德的源泉。各科教师应树立全科德育理念,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将各学科衔接起来构建课程德育圈,通过学科思想在道德意义上的外现,引导学生在学科专业思维的道德渗透中实现道德修养的积淀,使各科课程在德育引力传递下相互联动并增强德育辐射力,从而形成课程与课程环状相接的学科德育综合体系。在此过程中,每一科教师都应该且都能够在课程的内容与资源、实施方式与过程、目的与价值等层面,挖掘出特定课程内在的道德意蕴和育人思想,从而举各科课程的德育合力助推每个学生的道德成长。

2.立足思政主体作用,促进跨学科教研合力效应的发挥

在国家实施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的背景下,不仅要以思政课程的学段贯通打造学段德育一体化格局,而且在各学段内更要构建学科德育共同体,使这一内层德育圈和学段间德育共同体构成的外层德育圈产生同向环形推力,更有效地实现学生作为完整的动态发展中的人在道德成长中的全方位塑造与培养。在此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关键课程作用,在加强本学科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更要拓展本学科的德育主体作用,在课程德育圈中协同其他学科共同进行课程德育内涵的开发与提炼。在实施全科德育常态化过程中,各学科在坚持各自课程专业性教研活动外,还应采取精练高效的途径,开展以课程德育内涵开发为主题的联合教研。这体现出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教育过程中的常态生活与学习行为。各科课程都应带动各学段内的课程教学圈实现学科专业思维的德育转化,表现为学科育人路径的生成和学科专业运用的道德意向,由此在源于专业而超越专业的学科德育共同体中优化立德树人的效果和质量。

3.立足德育和教学的交融,促进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

各科教师通过合作互动实现课程德育圈的育人功效时,还应从文化站位上把握学校德育的总方向,做到教学和德育的交融并进。我们应认识到,德育是教学根本目的在道德价值上的体现,教学是德育宗旨在知识工具化上的承载,德育促进教学的人文发展,教学增强德育的理性力量,德育和教学应交融并进于立德树人的践行过程中。所以,应从学校德育和课程教学的疏离中重塑全域德育环境,促进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机制改革,走出一条基于大德育观的学校管理新路。德育条线的常规管理和活动组织应对接教学条线的学科管理和课程文化,要把科学的质量观和德育观统一起来,推动各科教学在课程文化的涵养中营造文化育人的和谐课堂生态,从而在德育和教学交融并进的良性氛围里优化立德树人的质效。

(三)以人际德育圈营造道德环境

1.依托家校社协同机制的完善,架构学生成长的道德阶梯

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学生成长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他人与社会的助力,这些影响生命质量的众多“他者”要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辐射面上形成一个动态演进的人际圈。我们应把更多充满道德正能量的“他者”带至学生的身边,组成能够以正向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的人际德育圈,以此保障立德树人的效果质量。在环绕学生的人际德育圈里,可以本着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原则,逐级拓展人际要素的道德影响范围,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国家社会教育既衔接又交织的德育圈里,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让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阶梯更坚实、更宽阔。要根据校情和学情,完善家校社三级联通协同机制,从心理健康、学习责任、劳动健康、品德素养、政治思想等层面,围绕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范围的行为表现,加强三者要素的沟通联系,制订相应方案或共商建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润泽在良好的道德环境里。

2.依托德育实践的反馈跟进,升华学生成长的社会情怀

我们需要将表现为集中性、规模性、重复性等特征的德育实践活动变为自觉的跟进、深度的反馈和持久的行动,使之成为人际德育圈作用下社会情怀的升华。可以引导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的规划设计、运作实施和成效评价等各阶段都积极参与,尊重学生合理的思想、观点和创造,带动学生道德实践的长期性和主动性,形成德育实践的生活化与社会化氛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后的项目化跟进,采取社会调查报告、社区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对特定的人和事的选择、回望、交往中深化道德思辨与践行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人际德育圈的增力效应中不断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提高和社会情怀的增进。

3.依托德润人心价值理念的践行,积淀学生成长的人性力量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友善、关爱、帮助和包容等共性道德认同,奠定了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让基本伦常品德与素养维系了人际关系的运转。我们需要使这样的观念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世界传承下去,进而让每一个人生存的物质世界传递下去,于是美好的物质生命和美好的精神生命在相互依存的代代演进中彰显出德润人心的价值理念。以这一价值理念为圆心,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勾连衔接成一个个人际圈,在人际圈的运动中让人性的力量愈加强大,也教育着每一个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要求教育者向每一个学生施加道德教育而培育其美好的品格,还应是每一个学生向所交遇的他人与社会释放道德反射力以彰显其美好的品格。我们应充分认识基于立德树人的双向道德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和社会的生活细节,理性看待生活与社会的复杂,在正确地抉择与行动中不断提升道德行为能力。通过这样的做法,我们让人际德育圈不仅呵护学生的成长环境,更聚焦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的人性考量,持续优化立德树人的质效。

参考文献:

[1]容中逵.谨防中小学教学的学前化与大学化倾向—兼论中小学教学的无所适从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21(7).

[2]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黄剑波,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赵昆伦)

作者简介:王坚,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求新求实求突破 考师考生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