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震教授“疏调气机”理念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证经验

2022-12-13丁朝阳张锦怡向灵燕姜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3期
关键词:张震气机人体

丁朝阳 张锦怡 向灵燕 姜丽娟*

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指发生于女性绝经后5~10年,以骨强度(即骨质量和骨密度)下降和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1]。绝经时间、年龄增长、吸烟、酗酒、运动营养是PMOP的危险因素[2],会影响峰值骨量的形成[3],因此PMOP除了药物治疗,更要关注生活作息的优化,故其疗程多长且复杂,而其后续出现的腰腿疼、骨折等并发症又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压力。西医学对于PMOP多采用钙剂、降钙素类、雌激素类药物治疗,其中钙剂和维生素D作为钙补充剂被认为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基本药物[4]。虽然大部分药物临床疗效善佳,但是对于更年期症状的改善不明显,尤其患者会担心绝经激素治疗是否会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5],而中医常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PMOP,副作用小,尤其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独具特色。

张震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是“西学中”的优秀代表,在60余年临床工作中衷中参西,对内、妇、儿、心身疾病都有较为系统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临证经验。尤其关注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创立云岭中医疏调学派,倡导疏调气机治疗法,为调气健脾补肾提供了新思路,并广泛用于临床各病。PMOP患者在临床中除疼痛外还常见睡眠障碍、自闭、恐惧等气机紊乱之体征,疏调气机治疗法的构建对PMOP的治疗亦有参考意义,值得进一步探求。

1 疏调气机治疗法

1.1 中医药治法之调气 中医药治法是针对疾病与证候的治疗方法,是在审证明因的基础上所制定的[6]。只有治法合乎病症,方剂效力契合治法,方可邪去正复,因此治法历来被医家所重视。《黄帝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又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此治之大体。”为中医学治法奠定了理论根底。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依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又提出了六经辨证体系与脏腑病证医治体系[7]。后历代医家结合其各自诊疗实践、医理学说而不断发展、完善,至今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现代中医治法理论体系[8],其中程钟龄《医学心悟》所云:“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又最具代表性和概括性。然现行的八法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概念相对混乱、归类不够明确等问题。如八法中和法,其狭义多理解为专攻半表半里的治法,而其广义又可以理解为复合型治法[9],表里双解、寒热并用等法均可归为和法。国医大师张震教授针对八法相关问题,从“补益扶正、攻逐病邪、调理和解”即补、攻、和三大法门入手对八法做了进一步细化。其中“汗、吐、下、清”可皆归为攻法;温法或界于攻补之间;和法则属调和之类,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和解表里、调理气血等法,而调气应为和法重中之重。张震教授认为人体之气由先天之精的“人气”、脾胃受纳的“地气”、肺脏吸入的“天气”共同组成,又再分化为各部位各司其职的生理之气,这些生理之气的互相联络与运转机制则可称为气机。人体气机是脏腑经络诸气联系、流动、运转的总概,所谓气机升降出入其实质即是人体向自然界的新故代谢。故善用调气之法使气机时时循环畅达,清气方可上养心肺而髓窍充利,浊气方可下出二窍而清浊异处,得求吐故纳新如常,脏腑功能趋于均衡,机体阴阳协调合和而体健。

1.2 “一体两翼”之肝、脾、肾 肝脏其生理特性为升发、舒展、条畅,可促进其他脏腑气机运行。而在五行关系链中又有水生木,木生火,肝木居于水火之间,阴阳相兼,左右逢源,更易发挥其调节全身气机之作用[10]。肝又为“将军之官”,性条达而恶抑郁,《杂病源渊犀烛》云:“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故言肝脏是人体气机舒畅之核心。

四季气机消长,而长夏土气居中为枢[11],春夏阴气渐降,阳气渐浮,万物萌芽而生长;秋冬阳气渐沉,阴气渐升,万物萧杀而凋亡。“气”繁体写作“氣”,由一个“气”和一个“米”组成,从繁体书写中我们可以读到,人体“气”既包含自然之气,又有脾胃运化米谷所得之气,若内而饮食失运,五脏六腑亦失充养之源,则百病丛生。故人体气机变化赖脾土运化,脾健则益气之源得开,气机有源而充。

肾以封藏为要,聚人体之阴精,涵生命之精源,肾中真水藏而不泻,充盈滋润各脏之阴,尤其是肾水上济而养于心,以资心阴,使心火不亢;心火沉下而温于肾,以资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升心火降,一升一降为气机升降之根[12]。

肺司呼吸,肃降为宜,肝调情志,升发为顺,左肝右肺,协调全身气机;脾运化精微,升输为佳,胃纳腐水谷,通降为优,脾胃在人体五脏中居于中央位置,为气机升降之中枢;《难经》又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吸入之清气还需得肾之摄纳潜藏才可呼吸深入,故肾为气之根。综上之于气机紊乱,当先肝、脾、肾,而“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应为调气之基本治疗理念,唯有疏肝之时统筹补肾健脾,而非单纯之疏肝理气,方可功倍而达疏调人体全身气机之要。

1.3 疏调气机治疗法具体内涵 国医大师张震教授认为个人不仅是自然之人更是社会之人,不良的心理或者社会因素会成为疾病的应激原,导致人体出现应激反应[13],此时个人情志气机之于自我的适应性调节显得更为重要。张震教授结合人体气机理论及脏腑生理特性,提出了疏调气机治法,具体内涵为:气机异常时,正气可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内生邪气,应进行针对性治疗,使异常气机恢复正常;疏调人体气机必须结合疏利肝气和调护脾肾,将“一体两翼”作为治疗准绳。

2 疏调气机与PMOP

2.1 “一体两翼”与PMOP PMOP在中医中无明确对应的疾病,也无证型的划分,但现研究发现与PMOP定性较准确的是“骨痿”,与肾-脑-骨轴相关[14]。有学者[15]通过对中医文献中与骨质疏松相关证型所载研究发现,骨质疏松可大致分为肾虚、肝郁、脾虚、瘀血四种证型。孙潇洒等[16]通过研究认为骨质疏松中的绝经后妇女群体可细化为肝脾肾为本虚,血瘀为标实。李健阳等[17]则通过对2389例绝经后妇女不同阶段的骨量丢失研究发现PMOP以肾虚证型为主,兼症又以肝肾阴虚,脾肾两虚多见。由此可知PMOP的病因病机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2.1.1 肾水充骨,肾虚为发病基础 肾为水火之脏,内藏真阴、真阳,充骨髓之气,为三焦之源,控制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肾气随着妇女成长各个阶段的不同会出现生理差异,直至“七七”肾气而渐弱,故现代多认为肾虚元气不足为妇女绝经后机体退变的主要病因[18]。骨质疏松是绝经期妇女机体退变的重要表现之一,骨骼的生长、修复都需肾精充养,更要有肾气的推动和调控,现代医学[19]也证明肾合成的EPO、1α-羟化酶,参与骨代谢及红细胞生成。当肾所藏之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流失时,骨失所养,则骨萎无力而发病。而肾的虚衰态,不仅影响骨的新陈代谢,亦会影响他脏。如肾阳虚则易使脾阳失温,难行温煦四末、运化水谷之职;肾阴虚则可进而累及肝阴,出现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易疏泄太过而亢逆为病,故言肾为脏腑之本,亦为骨骼之本。

2.1.2 肝木柔筋,肝虚为关键因素 当女性处于围绝经期时,雌激素分泌合成功能开始逐渐下降并引起一系列机体变化[20],尤其是在面对“面焦发白”等机体虚衰表现时,往往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落差,情绪不稳、焦虑或抑郁等症。同时妇女又历经“经孕产乳”气血多伤,常处于肝阴血亏虚状态[21]。阴血虚则失柔肝,使肝疏泄乏力,无法对精神情志活动进行有效调节,人体则易出现烦躁、抑郁等症状,若久郁则气机更为停滞不畅,气血运行失活,这就为情志失调,反向影响人体气血运行[22]。肝疏泄得当,血行精布如常,化精养髓方使骨痿不发,肝阴血亦可得肾精充助。故肝血旺而疏泄有力则筋柔耐劳,运动灵便,骨利有护。

2.1.3 脾土养肉,脾虚是主要环节 脾在体合肉,肌肉可以抵御外邪,保护内脏,四肢肌肉还可辅助人体运动,与骨骼协同发挥支撑功能。若脾胃失和,血虚而营卫虚损,外不能撒陈营卫经脉,内不能温煦五脏六腑,肌肉筋骨则易失养而衰。现代研究[23-24]也发现,脾胃功能的异常可使胃-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异常,使骨骼微循环改变,微量元素吸收代谢障碍,骨脆性增加。脾土居中央,灌四傍,内含机体生命活动生机,化生气血津液,濡养脏腑器官、形体骨骼,只有脾胃健旺机体方可化源充而精气盛、脏腑强、肌肉丰隆、形健神旺。

2.1.4 肾为主体,肝脾为两翼 张震教授之“一体两翼”其核心是舒畅肝气,调理脾肾气机则为两翼。推至PMOP,笔者认为机体骨骼运动系统亦需要肝、脾、肾共建,然对于骨骼而言肾虚精亏不能荣骨是病机关键,水不涵木肝失濡养及肾火不能旺土、脾失健运而致的肝肾俱虚、脾肾不足则为病机之继发性变化,故针对PMOP当以肾为主体,肝脾为两翼。从治疗上可理解为一方面要使肾精流失速度降低,骨髓充养有源,骨强而不病;另一方面则是要养肝血、畅后天而滋肾精。治法则主为补肾益精而养髓强骨,辅为益气养肝健脾而养筋利骨。

2.2 疏调健骨汤

2.2.1 组方要义 张震教授以主治肝脾不和之四逆散为基,拟疏调气机基础通用验方(以下简称基础方),药物组成为柴胡、香附、郁金、白术、仙灵脾、山药、茯苓、丹参、川芎、枳实、杭芍、薄荷、甘草[25]。针对PMOP之病机特点张老灵活化裁,在基础方中再加入肝肾之山茱萸、熟地黄、骨碎补、鹿衔草;入肝脾之当归;入脾肾之补骨脂;补气要药之黄芪。将疏肝理气、补益脾肾、调畅气机之基础方衍化为补肾养肝、强筋健骨、益气健脾和血之疏调健骨汤。张震教授还指出PMOP病程缠绵难愈,既要抓住更年期这个特殊时期之病理变化,更要能根据具体病期、具体证情、阴阳偏驳而灵活加减,辨人而方药,以期覆杯而愈。

2.2.2 方义浅析 疏调健骨汤之于基础方君药从柴胡易为山茱萸,取其平补肝肾、涩精固元之功。方中熟地黄能养精填髓、培本固元;仙灵脾补肾助阳、强筋壮骨;骨碎补、补骨脂、鹿衔草补肾强精壮骨三者协同而用,可直接精准定位作用于骨髓;黄芪补益脾肺;当归补血又能行血;白术固表健脾、茯苓味甘而补脾、山药益脾气养肾阴,三者与熟地、仙灵脾共奏先后天,加之柴胡取其轻清升发,疏达气血之用。这十一味药补肾为基,壮骨为要,兼顾肝脾共为臣药。另方中香附疏肝解郁,郁金、薄荷行气开郁可共助柴胡疏肝理气,使气机活跃,气畅血自行;枳实破气除滞,杭芍平肝柔肝,二者配合柴胡可使人体升降得应,清浊有序;丹参活血祛瘀,川芎活血行气可使黄芪、当归气血双补而不滞,七者均为方中正佐之药。甘草为使,协和诸药。疏调健骨汤组方虽有二十药味,然配伍合理,在针对骨质疏松的大方向下,多点靶向作用,可有效振奋脏腑之气,临床疗效可观。

2.2.3 案例分享 李某,女,61岁,2020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腰背部伴双髋部疼痛4年余,再发加重半月。症见:腰背部、双髋部疼痛,行走时可放射至大腿后侧,不能久行,弯腰、起坐时感疼痛明显加重,上下楼时感双膝疼痛。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偶有胸胁胀闷感,食欲减退,眠差,多梦,夜间易汗出,二便调。舌质暗,苔薄白微腻,脉弦细。辅助检查:腰椎部BMD测定,T-评分:L1,-2.5;L2,-2.3;L3,-2.3;L4,-2.6;整体,-2.5。左髋关节BMD测定,T-评分:整体,-2.3。右髋关节BMD测定,T-评分:整体,-2.4。

西医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中医诊断为骨痿(肝肾亏虚兼夹气滞证)。治以疏肝理气,补肾壮骨,方拟疏调健骨汤加减,处方如下:熟地黄 30 g,黄芪30 g,山茱萸20 g,山药20 g,淫羊藿15 g,补骨脂15 g,桑寄生15 g,威灵仙15 g,茯苓15 g,郁金15 g,当归15 g,杭芍15 g,合欢皮15 g,骨碎补10 g,鹿衔草10 g,北柴胡10 g,麸炒枳壳10 g,川芎10 g,薄荷6 g,甘草6 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于饭后半小时温服。另嘱患者口服碳酸钙D3补钙,适当功能锻炼。

2020年10月28日复诊患者腰背部、双髋部疼痛较前减轻,体位改变及活动后仍稍有疼痛,情绪较前稳定,胸胁胀闷感基本消失,纳食较前好转,眠尚可,梦仍稍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予上方去枳壳,加麦冬20g,14剂,煎服法同前。

按语:患者年老久病,脏腑功能减退,冲任虚损,血虚精亏,骨髓失荣故见腰背部、双髋部疼痛明显;平素烦躁易怒,日久肝郁疏调不畅,故见头晕、胸胁胀满;元气虚衰,脾气运化失常,故见食欲减退;血虚而心失所养故见眠差、多梦。结合舌脉象可辨证为肝肾亏虚兼夹气滞证,方选疏调健骨汤加减,加桑寄生增补肝肾、强筋骨之力,威灵仙通络止痛,合欢皮解郁安神。又因患者年老气弱,故去苦燥之香附、白术,祛瘀之丹参;二诊时患者诸症减轻,胸胁胀闷感基本消失,故去破气力强之枳壳,加麦冬养阴安神,余效不更方,继续多位点治疗骨质疏松。

3 展望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绝经期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更易出现骨质疏松,而中医药防治PMOP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多脏器、多因素、多环节相互影响的结果,而气机紊乱又是绝经期妇女的特点之一,气机在骨质疏松症病理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气机畅则肝肾藏泄有节精髓不无故流失、肝脾疏运得用气血生化运输和畅。疏调气机治疗法不仅是疏调肝气,更是从整体出发,兼顾脾肾,涉及心肺,五脏之气同调而使骨髓先天之精流失减慢,后天之气补充有源。若后期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完善相关临床研究及药理研究进行数据支撑,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备疏调气机法论治PMOP相关理论,开拓其中医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思路。

猜你喜欢

张震气机人体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人体可笑堂
致命的暗喻
便携电子打气机
《张震讲故事之鬼迷心窍》校园记忆恐怖来袭
以刀会友
人体运动小知识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致命的暗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