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22-11-24杨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杨萍

[摘 要]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课堂上给学生的任务要尽可能的简单清晰;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要抓住课堂生成,让每一次的课堂生成都成为鲜活的教学契机。为此,上课前,教师要多想、多看、多学;上课时,教师要快速思考、细致观察、言简意赅。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7-0023-03

《安全记心上》是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8课,“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多次教学,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多次修改。

一、 “千锤百炼”,初达目标

1.教学设计,发现难点

在初次设计教学时,笔者思考了好久:“生命的宝贵说起来学生都知道,但如何让学生去体验呢?”生死无法体验,开不得玩笑。那只能让学生体验疼痛了。但课堂上具体如何操作呢?疼痛的程度也不好把握,还有危险。不如让学生体验身体某个部位受伤后,不能参与学习或劳动,感受受伤后各方面都不方便的痛苦。比如,用一块布把学生的眼睛蒙上,或者让学生单脚站立,又或者让学生右手背在身后,只用左手来完成一件事,等等。

2.初次设计,问题多多

再三斟酌后,笔者觉得第三种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强,于是在第一次上课时,就采用了这一方法,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让学生现场体验:“如果你遭遇了车祸,右手受伤了,只能用左手写字。一分半的时间,你能抄写多少字?抄写的字是否美观?音乐起就开始,音乐停请停笔。”笔者将一首古诗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用左手抄写。体验结束,笔者提问:“谁来说说你的感受?能给我们展示你抄写的诗句吗?”学生说完感受,笔者再进行引导:“同学们,右手受伤,书写时就很麻烦,甚至吃饭、穿衣、上厕所都很麻烦!那如果两只手都受伤了,又或者腿受伤了,鼻子受伤了……会怎么样呢?所以,安全实在是太重要了!”(板书:安全)

笔者本以为这一设计很好操作,能使学生体验到右手受伤,左手书写的不方便,再通过追问,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身体其他部位受伤给生活带来的麻烦,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却发现考虑得还是不够周全:刚一说完任务要求,就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们班×××是用左手写字的!”笔者迅速反应,告知全班学生:“那就请这位平时用左手写字的小朋友用右手来体验。”接着,又有学生问:“老师,我们在哪里抄写古诗啊?”笔者这才发现没有给学生准备抄写古诗的纸张,只好让学生自己拿出草稿纸进行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很多学生感觉用左手写字虽然很难,但也很有意思,于是嘻嘻哈哈的,课堂状态完全超出了笔者的预想。笔者赶紧进行课堂调控:“有同学在笑!我们现在体验的状态是发生交通事故后受伤了。如果你真的受伤了,你现在还笑得出来吗?”这样说完,有的学生不笑了,但有的学生还在笑,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产生情感上的共鳴,这个活动的效果不够理想。

课堂结束后,听课教师提出了意见:其一,抄写的古诗太难了,可以换一首简单的;其二,抄写时间不需要很长,控制在一分钟左右即可;其三,光体验右手受伤,体验项目太单一,不能完全引起学生的共鸣;第四,对学生课堂上的嬉笑,应该及时进行机智应对,光简单地进行说教,效果并不好。

3.再次设计,效果不佳

听了其他教师的意见以及结合自己的上课感悟,笔者又对此环节进行了调整,改为以下设计:“这次采用分小组体验的形式。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你们的体验任务。每组左上角为一号同学,按顺时针方向,轮流感受。体验任务:(1)听:一号同学用双手把耳朵捂住,小组里离他最远的同学和他说说自己看到过、听到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一次交通事故。(2)说:一号同学用双手把嘴巴捂紧,向其他组员讲述自己看到过、听到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一次交通事故。(3)写:一号同学用左手在纸上写下自己看到过、听到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一次交通事故。以此类推。”体验时间为一分钟,体验结束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最后,笔者进行小结提升:“同学们,耳朵受伤,会影响听力,听不清甚至听不到别人说什么;嘴巴受伤,与人交流会遇到阻碍,别人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右手受伤,书写会很麻烦,半天也写不了几个字。那如果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受伤呢?不管是哪个部位受伤,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我们还得自己忍受疼痛!那如果伤得很严重,甚至失去了生命,咱们的爸爸妈妈肯定会受不了打击,悲痛欲绝的!同学们,安全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样设计,笔者认为已经把要求很清楚地告诉学生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一,学生读任务要求花费的时间较长,有的读了几次都不明白,说明任务要求的设计太复杂了,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范围;其二,让学生说的内容有点多,小组内一个学生才体验完甚至还没有讲完,一分钟的时间就到了,做不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体验;其三,还是会有学生发笑,说明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是不到位,还是没能引发情感共鸣。

4.多次设计,初达目标

那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都参与体验,又能感受到交通事故后受伤的不便呢?在几位教师的共同研讨中,大家想出了最简单明了的体验任务。“分小组体验,每组左上角为一号同学,按顺时针方向,轮流感受。体验任务:(1)一号同学用双手把耳朵捂住,其他组员说‘请帮帮我,快救救我!’。(2)一号同学用双手把嘴巴捂紧,向其他组员说‘请帮帮我,快救救我!’。(3)一号同学用左手在纸上写‘请帮帮我,快救救我!’。以此类推。”体验完毕,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说完后,教师进行小结过度:“不管是哪个部位受伤,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我们还得自己忍受疼痛!那除了不方便,还会产生哪些更严重的后果呢?”

这次的设计,课堂教学效果明显不一样了。学生能迅速了解体验任务的要求,音乐一响起,组员们就快速行动起来,只有个别学生不明白,但其他组员稍稍提醒,也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时,因为这次的体验任务简单明了,所以在规定的一分钟时间内,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体验,活动得以真正有效地开展。而且,体验的语言是交通事故发生后人们最想说的话,所以学生也大多能通过体验感受到:因交通事故受伤后那种说不出话的着急与害怕、想帮别人却帮不上的无奈与困惑、身体受伤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与烦恼……而对于学生的笑,笔者也进行了相应的预设:“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在笑,为什么你们会笑?因为你们可能真的没有过这种经历!那请同学们再想想,如果遭遇了车祸,你真的受伤了,除了不方便,还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还会感觉到什么?”

二、细思感悟,还需努力

1.任务简单清晰,效果水到渠成

通过一次次地设计教学,一次次地进行修改,笔者真切地感受到:对课堂生成的预设,教师必须做到细致而全面。每个学生的经历和生活环境都不一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多多思考。首先,任务要求应讲得简单些,让学生容易弄明白并且好操作。比如,这次课的任务设计环节,第三次的体验任务和第二次的体验任务相比,明显简单明了很多,就是一句话“请帮帮我,快救救我!”,让学生们去听、去说、去写。这句话很简单,又正好是事故发生后人们最想说的话,与前面的体验情境正好吻合。其次,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也能够直观地发现,简单的任务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能让他们立即明白任务要求,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体验中,情感激发也就水到渠成了。

2.从学生已知出发,设计真实有效

一切教学设计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只有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并且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课堂教学才会真实有效。这就需要教师多走近学生,观察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所知。再看这节课的第一次设计,笔者选择了一首七言律诗让学生抄写,体验时间是一分半。但实际操作后发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笔者选择的七言律诗太难了,即使让他们用右手抄写也有一定难度,无法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右手受伤带来的麻烦。在第二次设计时,笔者改成让学生用左手去写自己看到过、听到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一次交通事故。笔者本以为,在体验活动之前,学生已经在课堂上进行了口头述说,写起来要轻松一些,但具体操作之后却发现,还有很多学生拿起笔不知道从何写起,思考浪费了好多时间,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参与体验活动。而第三次设计,采用了直接告知学生书写任务的形式,活动开展的速度立即得到提升,学生能很快地进行体验并有时间进行内化感悟。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活动,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只有表面的热闹而已。

3.抓住课堂生成,教师的真正考验

课堂生成是随意且难以预料的,这需要教师能够迅速反应并及时处理。这对教师的考验是最大的,也是最能够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进行小组体验时,有的很兴奋,有的笑出了声,这其实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体验的情境——如果自己遭遇了车祸,并且受伤了。所以,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引导:“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在笑,为什么你们会笑?因为你们没有过这种经历!那请同学们再想想,如果遭遇了车祸,你真的受伤了,除了不方便,还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还会感觉到什么?”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的思绪立刻回到受伤后的情境中,带着这样的状态去看接下来教师展示的车祸惨案视频,他们就能够感受到车祸的可怕,并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

其实,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都进行了细致而缜密的思考。但是,无论一节课的设计有多么精彩,因为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所以教师每换一个班级上课,总会有新的未知情况发生。教师能做的,就是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细致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反应,还需要对这节课的内容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正确而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有效应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

课堂教學时间虽然只有四十分钟,但要想上好一节课,真的太不容易了。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要尽可能的简单清晰,让教学水到渠成;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体验,让设计真实有效;要抓住课堂生成,让每一次的课堂生成都成为鲜活的教学契机。要想如此,上课前,教师要多想、多看、多学;上课时,教师要快速思考、细致观察、言简意赅。正可谓:“博观才能约取,厚积方能薄发!”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