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22高哲哲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9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摘 要:英语学习活动观与深度学习均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英语课堂开展深度阅读活动非常关键。基于英语学习活动和深度学习,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 2a-2c阅读课为例,探究在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开展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包括“激活旧知,在联想中结构”“问题驱动,在活动中学习”“对比分析,在实践中运用”“批判选择,在迁移中创新”“价值判断,在评价中成长”。

关键词:深度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高哲哲(1994.03-),河北邯郸人,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学校,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并建议教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即通过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造类活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强调在教师的引领与帮助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学习方法,树立积极的价值取向,提升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学习活动观与深度学习均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 2a-2c阅读课为例,探究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开展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

二、理论背景

(一)深度学习

瑞典学者马飞龙和罗杰·塞里欧在1976年首次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并通过研究指出,深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信息的深刻理解与持久记忆。最早将深度学习的概念引进我国的是何玲、黎加厚,他们分析深度学习的三个特点——对知识的理解与批判,联系旧知与新知并构建知识体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郭华重新界定了深度学习的含义,即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本质和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他还阐释了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包括联想与结构,即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将其融入新知识并建立知识结构;活动与体验,即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体验中学习;本质与变式,即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推出变式,实现学习内容的內化;迁移与应用,即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经验,实现对学习结果的外化;价值与评价,即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刘月霞、郭华提出,落实课堂深度学习的关键策略包括选择情境素材的链接、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外显与学习过程的深度互动。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

义务教育新课标向英语教师提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中。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学生为解决问题,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语言和文化知识,将新知与旧知关联,形成结构化知识,为深入理解主题意义与文化内涵做准备;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学生运用知识与文化新知进行输出实践,并在交流表达中不断内化所学的语言和文化知识,探究文化意涵,获得文化体验;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学生进行价值批判与选择,尝试在新的情境和任务中运用所学所知来解决问题。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深度学习与英语学习活动观都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情境中的知识学习、运用与迁移,在文化内涵方面的评价与成长以及对思维的深层训练。基于此,笔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出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的五种策略,包括“激活旧知,在联想中结构”“问题驱动,在活动中学习”“对比分析,在实践中运用”“批判选择,在迁移中创新”价值判断,在评价中成长。接下来将结合教学案例进行阐述。

(一)语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语篇为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 2b的文章。语篇的主题是友情,包括三个并列式的短语篇,语篇内容是三个青少年分别介绍自己和朋友的性格、外貌、爱好以及与朋友日常相处的活动等,为夹叙夹议的记叙文。语篇的写作意图是引导学生树立“无论朋友与我相同还是不同,只要相互理解、帮助就是好朋友”的择友观以及珍视友谊的价值取向。每个短语篇的结构是总—分—总或总—分结构。语篇的语言知识包括描述性格、爱好和外貌等的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比较级与最高级。文中还有几句关于友情的谚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语言优美。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Unit2“This is my sister.”和七年级下册U9 “What does he look like?”已经学习了描述外貌和性格的词汇,在本单元第一、二课时学习了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变化规则。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较为熟悉,因而可以准确理解部分描述和比较人的外貌与性格特点的信息。不过,文中有一些陌生的单词和短语,为理解带来障碍。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学生不易理解文中的谚语,因此教师应在阅读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猜测关键词组和句子的含义。

(三)目标分析

1.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与性格、爱好相关的形容词与副词及其比较级与最高级的用法,并在情境中表达输出。

2. 文化意识: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增强帮助朋友、珍惜友谊的意识。

3. 思维品质:学生能够批判、评价语篇的修辞手法、结构特点与主题观点,有选择地运用。

4. 学习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根据图片预测、扫读文本、根据语境猜词的阅读策略,运用思维导图,准确寻找、梳理和复述文本信息。

(四)教学过程

1. 激活旧知,在联想中结构。教师应创建真实情境,链接学生的旧知与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内容】首先,教师展示近期学校举办的校园歌手大赛的海报,提问“What is this activity?”,学生用英语词组回答。然后,教师播放比赛中夺冠的英语歌曲Count on me的片段,展示歌词,和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接着,教师提问“What is this song about?”,学生快速浏览歌词,找到关键词“friends,给出答案:friends/friendship”。之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 Who's your best friend?  2. What do you usually do together?  3. Are you the same or different? Why?”,学生思考后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追问“Should friends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Why?”,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随后,学生观察文本的三幅插图,预测人物的身份和文章话题。

【设计意图】学校刚举办的校园歌手大赛是学生热议的话题,冠军作品Count on me在学生中非常流行,大部分学生可以跟唱。在课前以比赛导入、播放并演唱这首歌曲,目的是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自然地导入教学主题“友谊”。之后,教师提出第一组问题链,问题层层深入,逐渐贴近语篇内容与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语言运用,激活学生旧知,将学生的个人经历与学习内容相联系,使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学生读前观察图片,预测人物身份和文章话题,训练预测策略,为阅读作铺垫。

2.问题驱动,在活动中学习。教师应设计真实有效的问题链与阅读任务,驱动学生阅读,获取、整合信息,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

【教学活动内容】首先,学生带着问题“What do they talk about? What do they think of friendship?”扫读语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文中圈画出关键信息,并用下划线标注作者的观点,然后分享答案。学生在回答时,需要给出具体的信息依据。教师指导学生寻找观点即主题句的策略——关注首尾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猜测和学习新单词的含义。

接着,学生带着问题“Are they the same as their friends? Why?”仔细阅读语篇并画出思维导图,展示三个人物与朋友的相似或不同之处。三名学生将思维导图画在黑板上,师生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以问题驱动阅读,促进学生对语篇内容的深度思考。在第一遍阅读时,以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整体理解语篇大意,并训练圈画重点、概括信息和寻找主题句的阅读策略;第二遍阅读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以思维导图进一步整合与梳理信息。在回答问题时,学生需要给出依据,外显思维过程,便于教师点评与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

3.对比分析,在实践中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横向对比、判断语篇的信息与主题,运用语言与文化知识,表达输出。

【教学活动内容】学生参照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对比三个人物对友谊的观点及经历,然后二人结对相互复述。教师提示要关注时态与人称的转变。最后,请几名学生展示,師生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横向对比、复述语篇的信息与主题并阐明理由,可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对主题意义的关注,从而逐渐实现知识内化,为价值判断作准备。

4. 批判选择,在迁移中创新。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评价、选择、创造,增强思维的批判性、独立性和逻辑性。

【教学活动内容】首先,学生找出文中所有关于友谊的观点,对比语言的特点,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学生选出最喜欢的句子,和同伴相互介绍并给出理由。最后仿写句子,展示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几名学生展示句子,师生共同点评。

接着,学生讨论并总结三个短语篇的结构特征,开展评价,分析优缺点,给出理由。

最后,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语篇结构、句式与修辞手法等,运用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等语言知识,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展示自己对于友谊的看法,完成一篇作文。写作完成后,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进行组内评价。各组推出一篇最佳作品,全班从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批判、评价语篇的语言与结构特点,开展选择性地仿写和创造性地改进,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语篇知识的应用、迁移与创造,从而强化对思维品质的培养,逐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同时,同伴讨论、小组探究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以评促学,实现教、学、评的统一。

5. 价值判断,在评价中成长。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语篇主题、作者观点进行判断与评价,并联系个人实际,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

【教学活动内容】最后,学生思考问题“Should friends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What should you do for your friend?”,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给出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语篇的主题意义,即友情的内涵,思考自身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这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五)总结反思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创建真实情境,提出问题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活旧知,建立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在阅读前与读中环节,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两次阅读,训练扫读、预测、猜词和寻找主题句的阅读策略,并借助思维导图,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在读后环节,学生首先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语篇内容,运用并逐渐内化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然后,学生鉴赏、评价语篇的语言特点与结构特点,并进行选择与完善,完成自己的作品,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与创造性。最后,学生评价作者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树立积极的价值取向。教学活动衔接紧密、环环相扣,逐渐引导学生实现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实现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四、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与深度学习均有助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英语课堂开展深度阅读的活动非常关键。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深度研读语篇,准确把握语篇内容、结构、主题,语篇中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及其所指向的学习策略,设计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问题与活动,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引导学生在联想中结构、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迁移中创新、在评价中成长,从而深化对主题、语篇和文化知识的理解,实现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实现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提高,逐渐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蔷,钱小芳,吴昊.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架构、优势、学理基础及实践初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7):1-6.

[3]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郭华.如何理解“深度学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9-95.

[5]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30.

[6]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