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阳育阴针灸法治疗肝肾亏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30例

2022-08-30程维芬潘文谦

福建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特异性腰痛腰部

程维芬,潘文谦

(泉州市中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常可放射到腿部,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的具有疗效优势的疾病之一。近10年来世界卫生组织针灸相关机构进行大量针灸临床研究,广泛认可针灸的临床疗效[1]。“养阳育阴法”是我院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主任创立的针灸疗法,治疗腰痛疗效显著。养阳是指调养阳气,育阴是指培育阴精,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鉴于临床中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以肝肾亏虚证居多,故笔者近年来采取养阳育阴针灸法治疗肝肾亏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美国医师协会疼痛分会(APS)制定的《腰痛评估和管理指南》[2]中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诊断标准:①患者以背痛、腰骶疼痛为主,伴或不伴有腰部僵硬感、无力,身体活动能力受限或协调能力下降;②病程超过12周;③患者查体时,在疼痛区域可以发现患者肌张力升高或者有显著的局部压痛(扳机点);④腰部影像检查未发现结构异常。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辨为腰痛肝肾亏虚证,症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症见:面色㿠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症见: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30~80岁;②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结核、骨折等;③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存在神经系统阳性征,或腰椎感染性疾病,或有腰椎手术史者;②治疗中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③合并危及生命的器质性病变以及精神病患者;④晕针、晕灸或对针灸排斥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肝肾亏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0 30性别男14 16女16 14年龄/岁60.83±12.95 59.23±13.03病程/月27.40±17.01 27.67±22.47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灸法。①取穴: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4],穴位:阿是穴、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委中(双侧)、腰阳关。②操作:患者取俯卧位,行常规消毒,选用一次性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30 mm×40 mm),在以上腧穴直刺0.5~1.5寸,以患者得气为宜,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期间上述穴位加上命门穴,行温和灸,每穴5 min。③频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治疗组 参考文献[5],采用养阳育阴针灸法。①取穴: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上大椎、命门、关元、气海。②操作:患者取侧卧位,行常规消毒,大椎、命门直刺0.5~1.0寸,关元、气海直刺1~1.5寸,以患者得气为宜,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期间关元、气海同时行艾条温和灸15 min,大椎、命门、腰阳关同时施灸15 min。③频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3 观察指标

2.3.1 腰部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6]评定。将一个长10 cm标尺分为10等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由患者根据其疼痛等级在标尺上标示相应分值。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

2.3.2 腰部功能障碍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定量表[7]评分评定,对患者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及膀胱功能进行评估,满分29分。分数越高表示腰部功能改善越好。

以上评估均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6个月后进行,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

2.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判定。治愈:腰腿部无自觉疼痛,体检无压痛,腰部俯仰转侧灵活,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有症状基本消失,腰腿偶有轻微不适,不影响日常活动;有效:原有疼痛部分消失,轻度活动有不适感存在,休息后可缓解;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 结 果

3.1 2组治疗前后VAS、JOA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JOA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JOA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3)P<0.01。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0 30时间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6.93±1.74 1.43±1.501)1.97±2.031)7.10±1.77 1.00±1.081)2)1.07±1.361)3)JOA评分16.10±6.21 25.27±4.961)24.43±5.551)15.97±6.34 26.13±4.671)2)25.97±3.411)3)

3.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n,%)

4 讨 论

中医学认为虚证腰痛常因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精血亏虚,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为肾之府”。目前针灸治疗腰痛主要选取腰背肌群的穴位,而较少选取腹部肌群的穴位,这也许是针灸治疗腰痛疗效难以维持的原因之一[8]。

张永树主任认为:腰痛多因耗气伤阴,阳气不足,风寒湿夹杂,留滞而为痹;阳不统阴,阴精亏损,血不濡筋脉,脉络失养而为痹痛。张主任治疗上提倡“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5]。养阳是补阳之不足,泻阳之有余。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故取督脉之大椎、命门、腰阳关穴针灸以调养阳气,通达督脉。育阴是培育、调节阴精,任脉为“阴脉之海”,有调节阴经气血的作用,故取任脉之关元、气海穴针灸以充益任脉,归元止痛。而腰痛部位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所过之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取膀胱经之肾俞、大肠俞穴针刺以滋阴壮阳,补肾强腰。病变部位“痛则不通”,故取L3~S1夹脊穴、阿是穴针刺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腰背委中求”,故取委中穴针刺以舒筋通络[9]。总之,针灸上述诸穴以达到调理阴阳、扶正祛邪和整体调节的治疗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腰部功能障碍均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肝肾亏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应用张老养阳育阴针灸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常规针灸法。本法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特异性腰痛腰部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浅析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与舞蹈生态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
治劳伤腰痛药酒